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第17章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脊椎动物身上,尤其在四肢,有许多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的结构是( )</p><p>A. 肌肉 B. 骨骼 C. 关节 D. 皮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的关节的作用,首先明确的是关节和骨、骨连接的关系.</p><p>解: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是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变短,并产生一定的拉力,牵动骨围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支点的作用,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腔内还有滑液,关节囊里面和外面都有坚韧的韧带,所以,关节既牢固又灵活.</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关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p><p>A. 所有的动物都有关节 B. 关节使哺乳动物的运动灵活自如</p><p>C. 关节头.关节窝表面覆盖着关节软骨 D. 关节囊能增加关节的牢固性</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没有骨。A错误;哺乳动物之所以能够奔跑、跳跃、活动自如,关键在于哺乳动物有关节,关节使哺乳动物既能折叠弯曲又能伸展自如,B正确;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C正确;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曲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p><p>A.关节 B.骨 C.骨骼肌 D.骨骼</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支点的作用,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 )</p><p>A. 环境因素 B. 后天“学习”所得</p><p>C. 遗传物质 D. 亲代训练</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白居易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绘的是母燕的( )</p><p>A. 贮食行为 B. 繁殖行为 C. 攻击行为 D. 防御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繁殖行为是指动物与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包括占领繁殖的区域、雌雄两性的识别、求偶、交配、繁殖后代或产卵、对后代的哺育、以及鸟类的孵卵、筑巢等一系列行为。“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体现了鸟类的育雏行为,属于繁殖行为。<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养蜂取蜜,是利用了蜜蜂的( )</p><p>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p><p>C、贮食行为 D、防御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 蜜蜂在食物丰富时有贮存食物(蜜)的特性。因此人们养蜂取蜜,是利用了蜜蜂的贮食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不包括下列哪项结构( )</p><p>A. 骨 B. 关节 C. 骨骼肌 D. 神经</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结,有的骨连结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结,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结,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综上所述,关节由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构成的说法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关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只有肌腱收缩,才能牵到骨绕关节运动</p><p>B. 骨胳肌不受刺激也能收缩</p><p>C. 运动时,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或多组相互配合进行活动的</p><p>D. 屈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只有肌腱和肌腹都收缩,才能牵动骨围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A不符合题意;</p><p>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变短,B不符合题意;</p><p>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在运动时,骨骼肌都是由两组或多组相互配合进行活动,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C符合题意;</p><p>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p><p>B. 后天性行为是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p><p>C. 动物的行为都是从亲代继承获得的</p><p>D. 动物的本能是先天性行为</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刚出生的婴儿会吃奶等都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动物行为并不都是从亲代继承获得的,而有的则是通过自身的学习而获得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不是动物行为的特点</p><p>A. 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p><p>B. 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p><p>C. 都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的</p><p>D. 都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动物的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随着动物不断地遇到新问题,它们的行为也会随之产生变化,A正确;<br />动物行为的意义是:动物通过运动可以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有利于寻找食物和配偶、逃避敌害等,即有利于种族的繁衍和个体生存,B正确;<br />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C错误;<br />动物行为的产生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的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屈肘时,下列骨骼肌的协作关系正确的是( )</p><p>A.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p><p>B. 二者同时收缩</p><p>C.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p><p>D. 二者同时舒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那么其病变部位应是( )</p><p>A. 关节面 B. 关节软骨 C. 关节囊 D. 关节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关节囊病变,分泌滑液过多,致使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C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肌肉与骨、关节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02/10/ca6968d7/SYS201810021007392696316017_ST/SYS201810021007392696316017_ST.001.png" width="110"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请指出图中所示肌肉的名称: ①是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p><p>(2)当曲肘时,图中的两块肌肉各处的状态是:①处于________状态,②处于_________状态。</p></div></div>
<div><p>【答案】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收缩 舒张</p><p>【解析】图中是屈肘动作,①是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p><p>(1)图中①是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br />(2)骨骼肌有受神经刺激后收缩的特性。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②肱三头肌收缩,①肱二头肌舒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螳螂是昼伏夜出的昆虫,科学家把螳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的把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周后,螳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里出来活动,尽管这时实际上是白天。请分析说明:</p><p>(1)螳螂昼伏夜出,说明它具有______行为,受体内的_______控制,这是螳螂的________ 。 </p><p>(2)本实验说明,螳螂的这种行为受环境因素中________因素的影响。</p><p>(3)根据螳螂的习性,你认为放毒或捕杀螳螂的最佳时间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节律 遗传物质 先天性行为 光 夜晚</p><p>【解析】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而学习行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逐渐表现出来的。</p><p>(1)节律行为是动物随着日月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螳螂昼伏夜出,说明它具有昼夜节律行为,这是螳螂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br />(2)螳螂的昼夜节律行为在人为控制光的条件下能够发生改变,说明这种行为受光的影响。<br />(3)根据螳螂的习性,螳螂在夜晚活动,因此放毒或捕杀螳螂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夜晚。</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