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1:14:43

江苏省洪泽县八年级下学期小中考模拟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实验选用的材料器具合适的是(  )</p><p>A. 用放大镜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xa0;B. 用碘液检验是否含有蛋白质</p><p>C. 用沸水对天竺葵叶片进行脱色处理</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实验材料的选择,此题结合初中生物实验作答。</p><p>小动物的形态结构相对比较大,不需要放大很多可以观察其形态特点,所以用放大镜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故A正确;淀粉遇碘液变蓝是淀粉的一大特性,可以用碘液检验是否含有淀粉,故B错误;叶绿素溶于酒精,不溶于水,所以用酒精对天竺葵叶片进行隔水加热脱色处理故C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态系统中,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     )</p><p>A. 海洋生态系统&#xa0;B. 森林生态系统&#xa0;C. 湿地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p><p>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故A不符合题意;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故B不符合题意;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故C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水绵细胞时,可以看到绿色带形、呈螺旋的结构,这是(     )</p><p>A. 细胞核&#xa0;B. 细胞质&#xa0;C. 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水绵的结构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25/08/70fd3e4c/SYS201908250810333973760705_DA/SYS201908250810333973760705_DA.001.png" width="166"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由图可知水绵细胞的最外面是细胞壁,紧贴细胞壁的是细胞膜,中央是细胞核,细胞质中有很多大而明亮的液泡,绿色的是水绵带状的叶绿体。</p><p>由图可知:水绵的细胞内有绿色带形、呈螺旋状的叶绿体。</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资料表明,森林上空的湿度比农田上空的湿度高20%—30%,据此回答。这一现象主要与植物的哪一作用有关?(     )</p><p>A. 光合作用&#xa0;B. 呼吸作用&#xa0;C. 蒸腾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p><p>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森林是“气温调节器”;此外蒸腾作用为植物的根吸收水和无机盐提供了向上的动力;蒸腾作用还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资料表明,森林上空的湿度比农田上空的湿度高20%—30%,据此回答。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下列哪一项与题干中所描述的关系相同?(     )</p><p>A. 万物生长靠太阳&#xa0;B. 大树底下好乘凉&#xa0;C.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据此解答。</p><p>万物生长靠太阳,是环境因素光对生物的影响,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B符合题意;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A、B、C三个箭头中,表示细胞分化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4/08/00297cdb/SYS201910140813569666248168_ST/SYS201910140813569666248168_ST.001.png" width="386"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xa0;B. B&#xa0;C. C</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p><p>细胞的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的差异性变化的过程,即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向特定方向上的发展;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图中箭头A、B细胞数目增多,表示细胞分裂;箭头C是表示细胞通过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的过程。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资料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等现象,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什么造成的?(  )</p><p>A. 大脑&#xa0;B. 小脑&#xa0;C. 脑干</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p><p>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因此,酒醉驾车的人,往往会因反应迟钝说明酒精麻痹了人的大脑,动作缓慢这是因为酒精麻痹了人的小脑。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把绿色植物称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其原因是(  )</p><p>A. 能产生二氧化碳&#xa0;B. 能制造有机物&#xa0;C. 能放出氧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生产者主要是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物、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因此,把绿色植物称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原因是绿色植物能制造有机物。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眼球的结构中,有感光细胞的是(     )</p><p>A. 角膜&#xa0;B. 视网膜&#xa0;C. 虹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p><p>眼是人的视觉器官,其主要结构是眼球,眼球有许多结构。角膜是无色透明的,能够使光线通过,但没有感光细胞,故A不符合题意;视网膜分布着感光细胞,能形成物像,是视觉感受器所在的部位,故B符合题意;虹膜里面有色素,是眼睛中的黑眼球,没有感光细胞,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几种动物的行为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p><p>A. 乌贼喷墨&#xa0;B. 两只狗为争夺骨头打架&#xa0;C. 蜂群中的蜂有不同的职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防御行为动物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p><p>防御行为动物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乌贼喷墨属于防御行为;两只狗为争夺骨头打架属于攻击行为;蜂群中的蜂有不同的职责属于社为行为。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     )</p><p>A. 人工选择&#xa0;B. 生存竞争&#xa0;C. 自然选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有两方面: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三个过程。</p><p>生物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然后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你知道菜豆种子是怎样萌发的吗?仔细观察右图你会发现,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4/08/00297cdb/SYS201910140813589845529861_ST/SYS201910140813589845529861_ST.001.png" width="143"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胚根&#xa0;B. 胚芽&#xa0;C. 胚轴</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胀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或胚乳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然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p><p>发育成熟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开始萌发。经过一系列生长过程,种子的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主根。与此同时,胚轴的细胞也相应生长和伸长,把胚芽或胚芽连同子叶一起推出土面,胚芽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子叶随胚芽一起伸出土面,展开后转为绿色,进行光合作用,如棉花、油菜等。待胚芽的幼叶张开行使光合作用后,子叶也就枯萎脱落。至此,一株能独立生活的幼小植物体也就全部长成,这就是幼苗。根据以上知识判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8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那么你知道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是哪一天吗?(  )</p><p>A. 5月31日&#xa0;B. 12月1日&#xa0;C. 6月26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为了宣传防艾,让人们都了解艾滋病知识,每年的12月1日被定为世界艾滋病日。</p><p>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之后,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为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更有效地唤醒人们采取措施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当我们的手不小心被划破时会流血,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伤口就止血结痂了。与上述现象有直接关系的是(     )</p><p>A. 血小板&#xa0;B. 白细胞&#xa0;C. 红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红细胞的作用运输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白细胞的作用是防御保护;血小板的作用是凝血和加速止血。</p><p>通过分析知道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红细胞的作用运输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白细胞的作用是防御保护;血小板的作用是凝血和加速止血。所以当我们的手不小心被划破时会流血,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伤口就止血结痂了。与上述现象有直接关系的是血液中血小板成分起到止血作用。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校多位同学患上了水痘,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组织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     )</p><p>A. 控制传染源&#xa0;B. 切断传播途径&#xa0;C. 保护易感人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p><p>传染病发生的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是控制传染源,将患病的人、感染者、携带者等人进行严格的隔离,防止病原体的扩散;病原体通过饮水、空气、食物、接触、土壤及蚊蝇等可以传播,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主要方法,注意饮食卫生,加强水源和粪便的管理,用消毒液进行严格的消毒,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等有效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进行免疫接种等是保护易人群。因此,某校多位同学患上了水痘,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组织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这样做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阻断传染病的发生。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般认为,原始生命起源于(  )</p><p>A. 原始大气&#xa0;B. 原始陆地&#xa0;C. 原始海洋</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对于生命的起源有很多假说,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p><p>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撕取了一小块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哪一幅是观察到的图像?(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4/08/52b52e41/SYS201910140814007953388476_ST/SYS201910140814007953388476_ST.001.png" width="91"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4/08/52b52e41/SYS201910140814007953388476_ST/SYS201910140814007953388476_ST.002.png" width="89" height="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4/08/52b52e41/SYS201910140814007953388476_ST/SYS201910140814007953388476_ST.003.png" width="97"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植物叶片的结构由表皮,叶脉和叶肉组成,动物细胞的结构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植物细胞的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同时洋葱表皮细胞的形态似长方体。</p><p>图A是叶片的横切结构图,有上表皮、下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故A不符合题意;图B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没有细胞壁和液泡,是动物细胞,故B不符合题意;图C是洋葱表皮细胞,近似长方体,细胞排列紧密,有起支持作用的细胞壁,故C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p><p>A. 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xa0;B. 光圈的大小改变了&#xa0;C. 射入光线发生改变</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显微镜观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三个步骤,对光是观察前的重要环节,它决定能否看清物像。</p><p>用显微镜观察标本之前,首先要对光,对光时,先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光线正好反射到镜筒内,到达我们的眼睛,直到看清明亮的视野为止。对光后,就不能再移动显微镜,如果移动显微镜,射入的光线就会发生改变,导致看不清物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洋葱一般5-7月开花结果,从植物分类上看洋葱属于(     )</p><p>A. 被子植物&#xa0;B. 裸子植物&#xa0;C. 蕨类植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可以为四大类群是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p><p>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特征是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因此,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洋葱一般5-7月开花结果,从植物分类上看洋葱属于被子植物。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洋葱的营养成分中,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是(     )</p><p>A. 蛋白质&#xa0;B. 无机盐&#xa0;C. 维生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淀粉、脂肪、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是小分子物质,不经过消化就能被吸收。</p><p>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洋葱的营养成分中,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是蛋白质,需要分解为氨基酸才能吸收;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直接吸收。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盖盖玻片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步骤之一。下图所示各项中,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f5001480/SYS201904270923544524691631_ST/SYS201904270923544524691631_ST.001.jpeg" width="554" height="1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临时装片的制作是擦净盖载玻片→滴加清水或生理盐水→取材→放置标本材料等→盖盖玻片→染色→观察等基本步骤。盖盖玻片时要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先接触水滴的一端,然后慢慢放下,这样可以避气泡的产生,否则影响镜下观察的效果。选项B、C、D操作均不规范,很容易产生气泡,故选项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玉米种子萌发初期,所需要的有机物来自(     )</p><p>A. 土壤&#xa0;B. 子叶&#xa0;C. 胚乳&#xa0;D. 胚芽</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是由胚和种皮组成的,胚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单子叶植物,其种子是由胚、胚乳、种皮和果皮组成的,胚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据此可以解答本题。</p><p>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是由胚、胚乳、种皮和果皮组成的,胚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因此,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种子储存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在玉米种子萌发时由子叶转运给胚芽、胚轴和胚根利用。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分进出植物的主要途径依次是(     )</p><p>A. 根毛、导管、气孔&#xa0;B. 气孔、根毛、导管</p><p>C. 根毛、气孔、导管&#xa0;D. 气孔、导管、根毛</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运输水分的是导管,散失水分的是叶的气孔,据此解答。</p><p>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因此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根毛、导管、气孔。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p><p>A. 阳光→草→昆虫→食虫鸟&#xa0;B. 草→昆虫→食虫鸟→蛇</p><p>C. 草→鹿→野兔→狼&#xa0;D. 昆虫→食虫鸟→蛇→猫头鹰</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阳光→草→昆虫→食虫鸟,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非生物部分,故A不符合题意;草→昆虫→食虫鸟→蛇,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食草昆虫、食虫鸟、蛇它们四者的关系,故B符合题意;草→鹿→野兔→狼,野兔是植食性动物,吃草不吃鹿,不符合食物链的结构,故C不符合题意;昆虫→食虫鸟→蛇→猫头鹰,昆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年,“洪泽湖”半程马拉松赛都会吸引世界各地的马拉松爱好者参赛。马拉松运动员食用的食物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p><p>A.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xa0;B. 糖类、无机盐和蛋白质</p><p>C.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xa0;D. 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p><p>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其中有三类能够供给人体能量即糖类、脂肪、蛋白质。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水和无机盐是简单的无机物,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从某人手臂静脉注射药物后,药物流经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4/08/52b52e41/SYS201910140814036330588641_ST/SYS201910140814036330588641_ST.001.png" width="191"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②③④&#xa0;B. ③④②①&#xa0;C. ③④①②&#xa0;D. ②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起于心脏,汇集中心脏,并且是同时进行的。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p><p>血液循环的路线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4/08/52b52e41/SYS201910140814036330588641_DA/SYS201910140814036330588641_DA.001.png" width="402" height="2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图示中①、②、③、④分别为心脏的左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右心室,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右图。静脉注射药物,药物进入血液后首先参与体循环,通过上下腔静脉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然后再进行肺循环,通过肺静脉进入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即依次通过心脏的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②左心房、①左心室。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减少雾霾天气,苏州市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控制雾霾天气发生的是(&#xa0;&#xa0;&#xa0; )</p><p>A. 增加绿化面积    B. 禁止焚烧秸秆    C.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 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根据空气污染的途径及有关做法的合理性进行如大量燃放烟花炮竹、常见化石燃料的燃烧等都会产生大气的污染,而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则有利于环境保护。</p><p>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毒、除尘、杀菌、净化污水、降低噪音、防止风沙、调节气候以及对有毒物质的指示监测等作用,A不符合题意;秸秆在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烟尘和一氧化碳等会污染大气,故禁止焚烧秸秆能有效控制雾霾天气发生,B不符合题意;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煤炭燃烧会产生CO、SO2和粉尘等有害气体,污染了空气,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产生雾霾天气,C符合题意;汽车尾气中含有燃料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烟尘等,会产生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故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严格执行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能有效减轻雾霾天气,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PM2.5颗粒物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p><p>A. 气管、支气管、肺泡</p><p>B. 气管、肺泡、支气管</p><p>C. 支气管、肺泡、气管</p><p>D. 肺泡、气管、支气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M2.5颗粒经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然后进入肺,在肺泡中进行气体交换,PM2.5颗粒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周围血液。<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2/08/605761c5/SYS201906020831132397131481_ST/SYS201906020831132397131481_ST.001.png" width="162"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水    B. 无机盐    C. 葡萄糖    D. 尿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可以从尿的形成过程方面来分析解答。</p><p>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血液中的大分子的物质如血细胞、蛋白质外,其余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经过过滤形成原尿;然后原尿再经过肾小管时,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下把全部葡萄糖、部分水还有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会形成尿液。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全部的葡萄糖重吸收了,使葡萄糖浓度变为0即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所以在原尿中有葡萄糖而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因此该图是某健康人肾小管内葡萄糖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大雨过后,土壤会因水分过多而缺氧,此时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来呼吸。下列属于蚯蚓的呼吸结构的是(  )</p><p>A. 用肺呼吸&#xa0;B. 用鳃呼吸&#xa0;C. 用气管呼吸&#xa0;D. 用湿润的体表呼吸</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空气中的氧。</p><p>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水淹,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因此,大雨过后,土壤会因水分过多而缺氧,此时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来呼吸。下列属于蚯蚓的呼吸结构的是用湿润的体表呼吸。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鲫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下列结构中能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作用的是(  )</p><p>A. 鳞片&#xa0;B. 侧线&#xa0;C. 鳔&#xa0;D. 尾鳍</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鱼类生活在水中,体形呈纺锤形,体表有鳞片,呼吸器官是鳃,用鳍游泳等,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p><p>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身体流线型,体表覆盖鳞片,能减小运动时的阻力。躯干和尾部的摆动能产生前进时的动力,背鳍、胸鳍、腹鳍协调,保持身体平衡,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用鳃呼吸;侧线能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使其能准确的避开障碍物。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湖北恩施出现松毛虫灾情,导致当地马尾松大面积枯死,下列控制松毛虫有效且环保的方法是(     )</p><p>A. 放养灰喜鹊&#xa0;B. 喷洒农药&#xa0;C. 改种其它树种&#xa0;D. 人工捕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生物来防常用的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等;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p><p>放养天敌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叫生物防治,它的最大优点是防止对环境的污染,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所以,2017年,湖北恩施出现松毛虫灾情,导致当地马尾松大面积枯死,控制松毛虫有效且环保的方法是放养灰喜鹊,故A符合题意;喷洒农药,防治效果较好,但会造成环境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改变树种,不是控制松毛虫且环保而又有效的方法,故C不符合题意;人工捕捉农业,虽然会降低环境污染,但费时费力,效果较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带花的白玉兰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成红色。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组织是(     )</p><p>A. 机械组织&#xa0;B. 薄壁组织&#xa0;C. 输导组织&#xa0;D. 保护组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组织是由众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近的细胞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植物的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p><p>植物的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保护组织主要分布在叶、茎和果实的表皮,有保护作用; 输导组织具有输送物质的功能,主要由导管和筛管组成,主要分布在叶脉、根、茎和果柄中;营养组织具有制造、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主要分布在叶肉中;分生组织具有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功能。导管位于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将带花的白玉兰枝条插人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成红色,是因为通过导管把红墨水(水和无机盐)运输到了花瓣,导致花瓣变成红色,导管属于输导组织。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系统是人体区别于植物体的重要层次,下列关于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系统是一些器官有序的连接起来,共同完成一项或几项生理活动的结构</p><p>B. 系统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p><p>C. 系统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p><p>D. 人体有八大系统,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由细胞形成组织,由组织形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再由系统构成人体。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结构。</p><p>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由细胞形成组织,由组织形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再由系统构成人体。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结构。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不要在孕妇身旁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孕妇影响胎儿。那么,孕妇和胎儿之间联系的“纽带”是(     )</p><p>A. 羊水&#xa0;B. 卵巢&#xa0;C. 胎盘、脐带&#xa0;D. 输卵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胚胎植入子宫内膜后,胚胎的部分组织和子宫内膜的部分组织共同形成胎盘和脐带,在脐动脉和脐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与胎盘中子宫内膜形成的绒毛内的母体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毛细血管,二氧化碳和胎儿产生的废物进入母体血液。</p><p>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而胎儿产生的废物也是经过胎盘由母体排出体外的。因此,请不要在孕妇身边吸烟,如果孕妇被动吸烟,烟内的有害物质,如烟碱、尼古丁等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孕妇体内,通过胎盘和脐带进入胎儿体内,严重的会造成胎儿畸形。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玲玲爸爸送给她一只可爱的小狗,经过查阅资料,她找到了这种狗在分类学上的位置,请你帮助玲玲确定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p><p>A. 犬属、犬科、哺乳纲、食肉目&#xa0;B. 哺乳纲、犬属、食肉目、犬科</p><p>C. 哺乳纲、食肉目、犬属、犬科&#xa0;D. 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为了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p><p>生物的分类单位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近。玲玲爸爸送给她一只可爱的小狗,经过查阅资料,她找到了这种狗在分类学上的位置,正确的是狗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桃树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8对,那么花粉中精子的染色体数目是(     )</p><p>A. 8对&#xa0;B. 8条&#xa0;C. 4对&#xa0;D. 4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假如某种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则其受精卵为2N;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为N。</p><p>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桃树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8对,那么花粉中精子的染色体数目是8条。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桃树通过种子来繁殖后代。下列结构中能发育成桃的种子的是(     )</p><p>A. 子房&#xa0;B. 胚珠&#xa0;C. 受精卵&#xa0;D. 受精极核</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绿色开花植物完成受精作用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珠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胚珠发育为种子。</p><p>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4/08/52b52e41/SYS201910140814069747167599_DA/SYS201910140814069747167599_DA.001.png" width="479"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图中可知,绿色开花植物完成受精作用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珠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种皮,胚珠发育为种子。因此,桃树通过种子来繁殖后代,能发育成桃的种子的是胚珠。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是桃的原产地,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有桃的栽培。在《神农本草经》中,桃仁被记载为药物。某科研小组对桃的果肉颜色进行遗传实验,结果如下。<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4/08/52b52e41/SYS201910140814074161327540_ST/SYS201910140814074161327540_ST.001.png" width="277"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通过研究数据发现,桃树的白色果肉相对于黄色果肉是显性性状,如果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则亲代基因组成均为Aa的组别是(     )</p><p>A. 甲&#xa0;B. 乙&#xa0;C. 丙&#xa0;D. 丁</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p><p>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表格中,丙组亲代配对白色×白色,子代有黄色,表明黄色是隐性性状,白色是显性性状,说明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即Aa,遗传图解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4/08/52b52e41/SYS201910140814074161327540_DA/SYS201910140814074161327540_DA.001.png" width="432"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通过研究数据发现,桃树的白色果肉相对于黄色果肉是显性性状,如果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则亲代基因组成均为Aa的组别是丙。故选C。</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洪泽县八级下学期小中考模拟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