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1:13:13

山东省临沂太平中学--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复习七年级生物综合练习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物体中都不属于生物的一组是()</p><p>①蝴蝶&#xa0; ②珊瑚&#xa0; ③流星&#xa0; ④黑木耳&#xa0; ⑤智能机器人&#xa0; ⑥青苔</p><p>A. ②③④⑤    B. ②③⑤⑥    C. ③④⑤    D. ②③⑤</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②珊瑚、③流星、⑤智能机器人都不具有生命现象,不属于生物;①蝴蝶、④黑木耳、⑥青苔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含羞草的叶子如遇到触动,会立即合拢起来,触动的力量越大,合得越快,整个过程在几秒钟就完成,这种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p><p>A. 生物由细胞构成    B.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p>C. 生物能够生长和发育    D. 生物能够繁育新个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表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应激性。</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是由共同祖先繁衍而来的,但两者差异很大(如图所示)。出现这种差异的现象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16/09/293b53d2/SYS201807160940220442735642_ST/SYS201807160940220442735642_ST.001.png" width="248" height="1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遗传</p><p>B. 变异</p><p>C. 生殖</p><p>D. 生长</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变异是指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某些性状上表现出的差异。无论是美洲鸵鸟还是非洲鸵鸟,出现这种差异的现象是变异现象。它们现在的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都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它们都能适应环境。<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p><p>A. 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细胞</p><p>B. 能由小长大的物体一定是生物</p><p>C. 机器人能完成人的一些工作,所以是生物</p><p>D.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细胞,A错误;能够由小长大的物体不一定是生物,如钟乳石逐渐长大,但钟乳石不是生物,B错误;机器人不是生物,C错误;“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鱼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p><p>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改变环境    C. 生物适应环境    D. 生物依赖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完成气体交换。一旦鱼离开水,鱼会缺氧窒息而死。所以鱼离开水后会很快死亡,原因是无法呼吸。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生物依赖环境。</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当羚羊发现猎豹时,会迅速奔跑.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p><p>A. 生物之间能相互影响    B.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p><p>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 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当羚羊发现猎豹时,会迅速奔跑,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研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影响的实验正确的顺序是 (  )</p><p>①提出问题 ②制定计划③做出假设④实施计划⑤表达交流⑥得出结论</p><p>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②④⑤⑥    C. ①③②④⑥⑤    D. ⑥⑤④③②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因此,在“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正确的顺序是: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br />故选C。</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中,书写正确的是(  )</p><p>A. 草→兔→狼    B. 鹰→蛇→蛙→昆虫→草</p><p>C. 阳光→草→兔→狼    D. 草→蝗虫→细菌、真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A正确;</p><p>鹰是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B错误;</p><p>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C错误;</p><p>细菌、真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东营是万里黄河入海的地方,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所在地,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黄河之黄、草原之绿、大海之蓝,共同绘制了一幅多彩画卷,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鸟类的天堂.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p><p>A. 森林生态系统    B. 湿地生态系统    C. 海洋生态系统    D. 农田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湿地生态系统是由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有“地球之肾”之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p><p>A. 生物圈仅有植物、动物及其中的微生物构成</p><p>B. 生物圈包括地球的全部</p><p>C. 生物圈指生物活动能到达的范围,包括月球</p><p>D.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总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p><p>A.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p><p>B.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p><p>C.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p><p>D. 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减轻温室效应,A错误;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可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能减轻温室效应,B错误;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可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能减轻温室效应,C错误;大量使用酒精、沼气,也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减轻温室效应,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p><p>A. 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的“细胞学说”的主要观点是:动物、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能够产生新细胞</p><p>B. 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动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p><p>C. 在真核生物的细胞中,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p><p>D. 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错误;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动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都具有保护作用,B正确;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细胞质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有少量的DNA,C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内的能量装换器,但是叶绿体并不是所有植物的细胞都有,如根细胞中就没有叶绿体,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老山羊和小白杨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两类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p><p>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核 ④细胞质 ⑤液泡 ⑥叶绿体</p><p>A.①②③    B.①⑤⑥</p><p>C.②③④    D.④⑤⑥</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 老山羊属于动物,其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p><p>小白杨属于植物,其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可见二者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鼠妇、老鼠、袋鼠,虽然它们的个体差异很大,但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p><p>A. 系统    B. 器官    C. 组织    D. 细胞</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鼠妇、老鼠、袋鼠虽然它们的个体差异很大,但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p><p>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p><p>②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p><p>③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p><p>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②①③    D. ①③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加倍,然后细胞核由一个均等分成两个即③,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即①,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即②,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表示分裂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③→①→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  )</p><p>A.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 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p><p>C. 细胞→系统→器官→组织→人体    D. 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再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中,没有根、茎、叶的是(  )</p><p>A. 葫芦藓    B. 绿藻    C. 蕨菜    D. 玉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葫芦藓是苔藓植物,有了茎、叶的分化,无根,A不符合题意;<br />绿藻是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B符合题意;<br />蕨菜是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C不符合题意;<br />玉米属于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种子结构中,能发育成根的部分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3238a940/SYS201808081125400138930148_ST/SYS201808081125400138930148_ST.001.png" width="61" height="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    B. b    C. c    D. d</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图中a是胚轴,b是胚根,c是胚芽,d子叶,种子萌发时b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因此能发育成幼苗的根的是b胚根。</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是植物生长必需的,但浇水过勤,会导致植物根的腐烂,这主要是由于(  )</p><p>A. 水分过多,影响了根的呼吸</p><p>B. 无法吸收水分</p><p>C. 植物忙于吸收水分,无法进行其他生理活动</p><p>D. 水中的细菌过多,使根烂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浇水过勤,使花土中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根烂而植物体死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李阳同学设计了甲装置用于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实验前将甲装置放到黑暗处24小时后,移出装置经阳光照射3小时;摘下A.B两个叶片,分别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后滴加碘液染色。请据图分析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a688bc65/SYS201806202244444797756727_ST/SYS201806202244444797756727_ST.001.png" width="412"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A叶片与B叶片形成一组_________。</p><p>(2)叶片经过酒精隔水加热是为了溶解掉叶片中的_______,使后面的染色效果更加明显。</p><p>(3)A.B叶片经过染色后,能被染成蓝色的是_______叶片。因为该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制造出有机物__________。</p><p>(4)李阳想继续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她将甲装置改进为乙装置,重复实验步骤。乙实验装置的设计合理吗?(答出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对照  叶绿素  B    淀粉  不合理  变量不唯一(或有多个变量、有光和二氧化碳两个变量等)</p><p>【解析】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探究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只能存在一个变量。</p><p>(1)将甲装置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植物体的叶片因得不到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将被运走和耗尽。将甲装置移至光下后,在自然状态下,植物体的叶片能够接触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等有机物。A叶片处于装有氢氧化钠的玻璃瓶内,这样玻璃瓶中的二氧化碳就被氢氧化钠吸收;B叶片处于装有水的玻璃瓶内,水几乎不吸收二氧化碳,B叶片能吸收到二氧化碳。这样A叶片与B叶片就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二氧化碳。在设计对照实验时,除要探究的变量不同外,其余条件应完全相同。<br />(2)由于叶绿素的颜色较深,不溶于叶片中的叶绿素,滴加碘液后,叶片颜色的变化就不明显;叶绿素能溶解在酒精中,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就可溶去叶绿素。<br />(3)A叶片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制造淀粉;B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B叶片经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能变蓝的是B叶片,A叶片不变蓝。<br />(4)在乙装置中,A叶片得不到二氧化碳,能得到光;C叶片能得到二氧化碳,得不到光;这样A、C叶片就存在两个变量,违背了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的原则,不能构成对照实验,因此,乙装置的设计不合理。</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照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请完成相关内容:</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3238a940/SYS201808081125402080977253_ST/SYS201808081125402080977253_ST.001.png" width="480"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如图表示的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p><p>(2)图④的操作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目的是保持______正确形态.</p><p>(3)图①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注意避免盖玻片下出现______.</p><p>(4)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______,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其浸润标本的全部.</p></div></div>
<div><p>【答案】  ④⑤③①②  生理盐水  细胞  气泡  碘液</p><p>【解析】(1)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盖、六染。①表示盖盖玻片,②表示用稀碘液染色,③表示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④表示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⑤表示在口腔内侧刮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⑤③①②。<br />(2)图④的操作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确形态。<br />(3)图①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注意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br />(4)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其浸润标本的全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几年,“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低碳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提出了“低碳世博”的口号,受到世界瞩目;徐州市近几年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力推“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争取把徐州建设成低碳经济生态示范区.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3238a940/SYS201808081125403671525767_ST/SYS201808081125403671525767_ST.001.png" width="182"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之所以提倡“低碳”理念,主要是因为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出大量的______等温室气体到大气中,打破自然界的碳一氧平衡,造成全球逐渐变暖,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p><p>(2)右图大气中的碳通过[①]______作用进入植物体内,该生理作用的表达式:______;</p><p>(3)如图表示碳返还大气中的途径有哪几条______&#xa0;(填写序号).</p><p>(4)不论科学研究最终会得出什么结论,低碳生活代表着低成本、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从低碳生活的角度,我们应该多吃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二氧化碳  光合  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3238a940/SYS201808081125403671525767_DA/SYS201808081125403671525767_DA.001.png" width="47" height="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②③④⑧  植物类食物</p><p>【解析】(1)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效应能造成全球逐渐变暖,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br />(2)二氧化碳被消耗的主要途径是被植物吸收进行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①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并放出氧气,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br />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3238a940/SYS201808081125403671525767_DA/SYS201808081125403671525767_DA.002.png" width="49" height="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br />(3)图中的②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被植物利用。③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被植物利用。④表示车辆燃烧燃料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⑤表示动物以植物为食,⑥⑦表示动植物死后形成遗体遗物,⑧表示动植物的遗体遗物被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可见碳返还大气中的途径有:②③④⑧。<br />(4)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低碳生活代表着低成本、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从低碳生活的角度,我们应该多吃植物类食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七年级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相关知识后,利用课余时间,用银边天竺葵作实验材料,对“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作了进一步探究.请根据如图图示,回答下列问题:</p><p>提示:①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的银边部分不含叶绿体②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3238a940/SYS201808081125405082221540_ST/SYS201808081125405082221540_ST.001.png" width="440" height="1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请根据图示,写出正确的操作步骤:______ (用箭头和序号表示)</p><p>〔2)上述图②操作有误,请改正______ .</p><p>〔3)步骤①中,A,B两个装置形成______ 实验,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步骤⑥中,a与b相互对照所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p><p>(4)进行步骤④和⑤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⑦一①一③一②一⑤一④一⑥  小烧杯装酒精、大烧杯装清水、隔水加热  对照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需要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  淀粉</p><p>【解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p><p>(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步骤是:⑦黑暗处一昼夜、①氢氧化钠处理并光照、③取下叶片、②酒精脱色、⑤滴加碘液、④清水漂洗、⑥观察叶色变化。所以,正确的操作步骤:⑦→①→③→②→⑤→④→⑥。<br />〔2)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时应该隔水加热,所以图②操作有误,改正为:小烧杯装酒精、大烧杯装清水、隔水加热。<br />〔3)步骤①中,A装置中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有二氧化碳。B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没有二氧化碳。所以A,B两个装置形成对照实验,其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br />步骤⑥中,a处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b处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a与b相互对照所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br />(4)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因此,进行步骤④和⑤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3238a940/SYS201808081125406834992978_ST/SYS201808081125406834992978_ST.001.png" width="174" height="2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________和【】 ________放大倍数的乘积。</p><p>(2)对光时要先转动【】 _______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观察玻片标本时,应选用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光圈和使用反光镜的_____(平或凹)面。</p><p>(3)使镜筒大幅度上升或下降需要转动【】 ___________,如果想获得更清晰的视野,需要调节【】 _____________。</p><p>(4)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从显微镜的___________注视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p><p>(5)视野中有污点,转动目镜、移动玻片,发现污点都没有移动,那么污点在_________&#xa0;上。</p></div></div>
<div><p>【答案】  ①目镜  ⑦物镜  ⑥转换器  较大  凹  ②粗准焦螺旋  ③细准焦螺旋  一侧(侧面/对侧)  物镜</p><p>【解析】图中①是目镜、②是粗准焦螺旋、③是细准焦螺旋、④是镜臂、⑤是镜筒、⑥是转换器、⑦是物镜、⑧是载物台、⑨是通光孔、10是反光镜。</p><p>(1)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显微镜的结构中起放大作用的是[①]目镜和[⑦]物镜。<br />(2)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对光时要先转动⑥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观察玻片标本时,应选用较大的光圈和使用反光镜的凹。</p><p>(3)使镜筒上升或下降需要转动②粗准焦螺旋,如果想获得更清晰的视野,需要调节③细准焦螺旋。</p><p>(4)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从显微镜的一侧注视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p><p>(5)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动说明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动,说明不在目镜上;然后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说明在玻片标本上,如果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枝芽的纵剖结构和某植物的一段枝条,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3238a940/SYS201808081125408385541492_ST/SYS201808081125408385541492_ST.001.png" width="212"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着生位置来看,d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p>(2)甲图中的是由[&#xa0;&#xa0;&#xa0;] ______________发育来的,它能够发育成乙图中的[&#xa0;&#xa0;&#xa0;] _______________。</p><p>(3)乙图中的c是由甲图中的[&#xa0;&#xa0;&#xa0;&#xa0;] ____________发育来的。</p><p>(4)如果摘除乙图中的顶芽,该枝条的发育状况是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侧芽  2叶原基  b叶  4芽轴  侧芽快速发育成枝条</p><p>【解析】甲图是枝芽的结构,甲图中1生长点,2叶原基,3幼叶,4芽轴,5芽原基;乙图中a是顶芽,b是叶,c是茎,d是侧芽。</p><p>(1)从着生位置来看,d是侧芽。</p><p>(2)甲图的3幼叶是由2叶原基发育而来的,幼叶将来发育成b叶。<br />(3)a顶芽是由1生长点发育而来的,c是茎是由4芽轴发育而来。 <br />(4)如果摘除乙中的顶芽,一段时间后侧芽很快发育成枝条。</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临沂太平中学--学度上学期期末复习七级生物综合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