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1:11:52

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繁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p><p>A. 克隆羊“多莉”的诞生    B. 竹子的地下茎繁殖</p><p>C. 细菌的分裂生殖    D. 菜豆的种子繁殖</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可见,D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观察下图,回答下列小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8/08/47050877/SYS201910180811487255811928_ST/SYS201910180811487255811928_ST.001.png" width="262" height="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上图中,表示扦插的是   (  )</p><p>A. ①&#xa0;B. ②&#xa0;C. ③&#xa0;D. ①②</p><p>【2】上图中,表示嫁接的是    (  )</p><p>A.①&#xa0;B.②&#xa0;C.③&#xa0;D.①②</p></div></div>
<div><p>【答案】</p><p>【1】B</p><p>【2】A</p><p>【解析】</p><p>植物营养生殖是由营养器官根、茎、叶的一部分,在与母体脱落后,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例如,草莓的匍匐枝,秋海棠的叶,土豆的茎,都能生芽,由芽形成新个体。</p><p>【1】扦插也称插条,是营养生殖的一种。可以剪取植物的茎、叶、根、芽等,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B正确。</p><p>【2】嫁接,是营养生殖的一种。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或台木。接穗时一般选用具2到4个芽的苗,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上部或顶部,砧木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根系部分,A正确。</p><p>掌握植物营养生殖方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据地质学研究结果推测,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成分是 (  )</p><p>A. 甲烷&#xa0;B. 氧气&#xa0;C. 二氧化碳&#xa0;D. 水蒸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地球形成初期的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气、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p><p>地质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地球形成初期的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气、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原始大气没有氧气;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夏季的雷鸟和冬季的雷鸟体色不同的原因是   (  )</p><p>A. 过度繁殖&#xa0;B. 生存竞争&#xa0;C. 自然选择&#xa0;D. 人工选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自然选择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最初由C·R·达尔文提出。</p><p>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夏季的雷鸟和冬季的雷鸟体色不同,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也是防止被敌害发现,同时便于捕食猎物,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是有关免疫的漫画,能形象表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8/08/47050877/SYS201910180811493720924764_ST/SYS201910180811493720924764_ST.001.png" width="495"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xa0;B. ②&#xa0;C. ③&#xa0;D. 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如病菌等),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免疫涉及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人体有三道防线,抵御病原体的攻击。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构成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构成第二道防线,前两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p><p>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构成第一道防线,①皮肤、③纤毛,都属于第一道防线,A、C错误。图②中,抗原能引起抗体生成的物质,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引发连续的免疫反应;抗体、抗原属于第三道防线;B正确。图③中,当病原体穿透皮肤或粘膜到达体内组织后,吞噬细胞首先从毛细血管中逸出,聚集到病原体所在部位。多数情况下,病原体被吞噬杀灭;吞噬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 病情稍有好转就自行停止用药</p><p>B. 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p><p>C.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不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p><p>D. 在使用药物前,要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患者应遵循医嘱和药品说明书。</p><p>病情稍有好转就自行停止用药,可能导致病情复发;A错误。“是药三分毒”,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多吃会危害人体健康,不可随意加倍服用,B错误。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人体的免疫力对外来的药物的一种排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不一定不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C错误;在使用药物前,应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遵循医嘱,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p><p>A. 果蝇的红眼与白眼&#xa0;B. 玉米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p><p>C. 豌豆的黄粒与圆粒&#xa0;D. 狗的黑毛与卷毛</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p><p>果蝇的红眼与白眼符合相对性状概念,A正确。玉米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不属于同一种生物,B错误。豌豆的黄粒与圆粒不属于同一性状,C错误。狗的黑毛与卷毛不属于同一性状,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属于“生活方式病”的是      (  )</p><p>A. 疟疾&#xa0;B. 糖尿病&#xa0;C. 白化病&#xa0;D. 色盲</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现今社会中,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不再是传染病,而是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这些疾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p><p>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A错误。生活方式疾病就是由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作用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病、高血压、恶性肿瘤和糖尿病等,B正确。白化病、色盲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遗传病,C、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p><p>A. 皮肤的屏障作用    B. 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p><p>C.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 溶菌酶的杀菌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皮肤的屏障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br />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会再患天花,原因是体内产生了抵御天花病毒的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是特异性免疫,B符合题意;</p><p>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溶菌酶的杀菌作用,都属于第二道防线,因此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p><p>A. 红细胞    B. 淋巴细胞    C. 血小板    D. 吞噬细胞</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抗体是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因此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淋巴细胞。</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艾滋病是一种威胁人类生存的恶性传染病,它的病原体是一种    (  )</p><p>A. 细菌&#xa0;B. 病毒&#xa0;C. 霉菌&#xa0;D. 寄生虫</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p><p>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因此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病毒,HIV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属于病毒,所以艾滋病是一种威胁人类生存的恶性传染病它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中有一半是高茎,另一半是矮茎,那么,双亲的</p><p>   基因组成最可能是               (      )</p><p>A. DD×dd    B. Dd×dd    C. DD×Dd    D. Dd×Dd</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因此D表示显性基因,D决定的性状是显性性状;d表示隐性基因,d决定的性状是隐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由隐性基因dd控制。子代中控制矮茎的基因dd,一个d来自父方,一个来d自母方;说明亲代高茎中含有一个控制高茎的基因D外,还含有一个控制矮茎的基因d,即高茎的基因组成是Dd。因此亲代的基因组合方式应是Dd、dd。遗传图解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1d494975/SYS201904141942353531766152_DA/SYS201904141942353531766152_DA.001.png" width="204" height="1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同一品种的豌豆种在两块不同的地里 ,所结出的种子,一块地里的较大,另一块地里的较小,对此现象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   )</p><p>A. 进化的结果    B. 遗传物质引起的变异</p><p>C. 变异的结果    D. 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同一品种的豌豆,种在两块不同的地里,所结出的种子,一块地里的较大,另一块地里的较小,是环境不同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高产抗倒伏小麦培育过程图解,可知此培育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21/10/b8c3e462/SYS201902211007304689666322_ST/SYS201902211007304689666322_ST.001.png" width="378" height="2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组织培养    B. 无土栽培    C. 转基因技术    D. 杂交</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高产抗倒伏小麦是利用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与另一种低产抗倒伏小麦进行杂交,使高产基因与抗倒伏基因组合到一起,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6 年引起全球关注的寨卡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通过蚊虫和母婴传播的传染病。感染寨卡病毒的病人属于(   )</p><p>A. 病原体&#xa0;B. 传播途径&#xa0;C. 传染源&#xa0;D. 易感人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p><p>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被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人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因此属于传染源;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皮肤能阻挡大多数病原体入侵人体,它属于保卫人体的(  )</p><p>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    D.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这种免疫能力是人一出生就有的,人人都有,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第三道防线.</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实例中,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  )</p><p>A. 给生病的小孩打针吃药&#xa0;B. 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p><p>C. 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xa0;D. 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免疫的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免疫。</p><p>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免疫的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免疫。给生病的小孩打针吃药是直接杀死病原体,而不是计划免疫,A错误。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是特异性免疫不是计划免疫。B、C错误。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属于计划免疫;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是               (  )</p><p>A. 化石证据&#xa0;B. 解剖证据&#xa0;C. 胚胎发育证据&#xa0;D. 分子生物学证据</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p><p>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坚持饭前便后洗手,可以预防多种传染病。这项措施在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上属于(   )</p><p>A. 杀死病原体    B. 保护易感人群</p><p>C. 控制传染源    D. 切断传播途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注意个人卫生,坚持饭前洗手,属于传染病措施的切断传播途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流行性感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  )</p><p>A. 水传播&#xa0;B. 饮食传播&#xa0;C. 空气传播&#xa0;D. 血液传播</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p><p>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流感冒病毒,流感病毒主要寄生在患者的呼吸道,因此流行性感冒的主要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p><p>A. 尿毒症&#xa0;B. 高血压&#xa0;C. 夜盲症&#xa0;D. 流行性腮腺炎</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p><p>尿毒症、高血压夜盲症,都不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也不具有传染性,因此不是传染病,A、B、C错误。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p><p>A. 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成分的识别</p><p>B.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p><p>C. 特异性免疫能对所有病原体或异物起清除作用</p><p>D.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如病菌等),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免疫涉及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人体有三道防线,抵御病原体的攻击。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构成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构成第二道防线,前两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p><p>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A正确。非特异性免疫包括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B正确。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C错误。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如病菌等),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健康是人们追求的美好愿望,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的是   (  )</p><p>A. 良好的生活环境&#xa0;B. 身体健康</p><p>C. 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xa0;D. 心理健康</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p><p>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入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可见良好生活环境不属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A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历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个体由小到大    B. 由低等到高等    C. 由水生到陆生    D. 由简单到复杂</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进化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得过麻疹的人以后不再得麻疹,是因为体内存留有(    )</p><p>A. 抗原&#xa0;B. 吞噬细胞&#xa0;C. 抗体&#xa0;D. 溶菌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p><p>(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p><p>得过麻疹的人,体内已经产生了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并且这种抗体等人病好后仍然会存留在人体内,当麻疹病毒再次进入人体后,原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就会将其消灭,因此得过麻疹的人以后不再得麻疹,因为他们体内存留有抵抗该病毒的抗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一对夫妇都能卷舌,基因都为Bb,他们的儿子也能卷舌,基因是(    )</p><p>A、BB          B、Bb         C、bb         D、BB或Bb</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一对夫妇都能卷舌,基因都为Bb,则他们能卷舌的儿子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BB或Bb;如图所示:故选:D</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8/08/47050877/SYS201910180811525509482054_DA/SYS201910180811525509482054_DA.001.png" width="288" height="1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存在的是        (  )</p><p>A. 人的卵细胞&#xa0;B. 青蛙的受精卵</p><p>C. 小麦的叶肉细胞&#xa0;D. 番茄的果肉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而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p><p>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而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卵细胞中染色体不成对,A正确。青蛙的受精卵、小麦的叶肉细胞及番茄的果肉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B、C、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几种变异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        (  )</p><p>A. 杂交产生新品种&#xa0;B. 转基因产生的新品种</p><p>C. 化学药剂处理产生的新品种&#xa0;D. 遮阴处的幼苗出现白化现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的性状出现差异的现象。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p><p>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的性状出现差异的现象。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杂交产生新品种、转基因产生的新品种、化学药剂处理产生的新品种三种情况,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是可遗传的变异;A、B、C错误。遮阴处的幼苗出现白化现象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药贩子的四句话中,符合安全用药要求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ab9949d4/SYS201904121023342481136640_ST/SYS201904121023342481136640_ST.001.png" width="244"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    B. ②    C. ③    D. 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抗生素只能治疗细菌性疾病,且抗生素容易产生抗药性,也有毒副作用,不能乱用。处方药,必须经医生诊断,才能购买和服用。服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注意说明书上的各项内容,以安全用药。生病后,要到医院就医,不能到药店随便买些药服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变异中,可遗传的是 (  )</p><p>A. 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优质高产&#xa0;B. 长期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p><p>C. 长在遮阴处的小麦比长在阳光下的小麦秆细&#xa0;D. 水肥充足时水稻穗大粒多</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的性状出现差异的现象。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p><p>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的性状出现差异的现象。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优质高产,水稻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是可遗传的变异;A正确。长期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长在遮阴处的小麦比长在阳光下的小麦秆细、水肥充足时水稻穗大粒多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B、C、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和蝴蝶所处的发育阶段分别是(      )</p><p>A. 蛹期、成虫期    B. 蛹期、若虫期</p><p>C. 幼虫期、成虫期    D. 卵期、成虫期</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蝴蝶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是一个细胞,个体最小;以爬行为主的是幼虫又叫“毛毛虫”;不食不动的是蛹;有2对翅,3对足的蝴蝶是成虫,因此,“毛毛虫”与“蝴蝶”所处的发育阶段分别是幼虫、成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蝗虫的一生要经过的发育时期有               (  )</p><p>A. 卵、成虫&#xa0;B. 卵、蛹、成虫</p><p>C. 卵、若虫、成虫&#xa0;D. 卵、幼虫、蛹、成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变态发育指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胚胎发育叫变态发育。昆虫从幼虫到成虫发育过程中,其形态、生理、习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变态发育。</p><p>昆虫从幼虫到成虫发育过程中,其形态、生理、习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称为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中,只经过卵、幼虫和成虫等3个时期的,叫做不完全变态。蝗虫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正确的是           (  )</p><p>A. 幼虫→卵→蛹→成虫&#xa0;B. 卵→幼虫→蛹→成虫</p><p>C. 卵→蛹→成虫&#xa0;D. 卵→蛹→若虫→成虫</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变态发育指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胚胎发育叫变态发育。昆虫从幼虫到成虫发育过程中,其形态、生理、习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变态发育。</p><p>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中,只经过卵、幼虫和成虫等3个时期的,叫做不完全变态。蜜蜂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蚕等。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成蛙与蝌蚪相比,能够到陆地上生活,主要是因为它的呼吸器官是  (  )</p><p>A. 气管&#xa0;B. 肺&#xa0;C. 鳃&#xa0;D. 鸣囊</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青蛙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p><p>变态发育指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胚胎发育叫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蝌蚪的外鳃退化再长出内鳃,成体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上相差很大,成蛙的主要呼吸器官是肺。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儿子(正常基因用A表示,白化病基因用a表示),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  )</p><p>A. AA,AA&#xa0;    B. Aa,Aa&#xa0;    C. AA,Aa&#xa0;    D. AA,aa</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儿子,父母遗传给白化病(aa)儿子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表现正常的父母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9/10/fa3e81b8/SYS201904091030069298309016_DA/SYS201904091030069298309016_DA.001.png" width="298"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人不幸受伤,鲜红的血液从脚腕处喷射而出,在拨打急救电话的同时,正确的处置方式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8/08/47050877/SYS201910180811541764535031_ST/SYS201910180811541764535031_ST.001.png" width="209" height="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在a 点止血</p><p>B. 在b点止血</p><p>C. 消毒后贴创口贴</p><p>D. 只消毒即可</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p><p>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某人不幸受伤,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表明受伤的血管是动脉,应在近心端止血,并打120紧急呼救。由图可知a为近心端,b为远心端;应在a点止血。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体细胞中每一对染色体(     )</p><p>A.有的来自父方,有的来自母方     B.都来自父方</p><p>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D.都来自母方</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在同一物种的下列各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的是体细胞和受精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鸟卵的下列结构中,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鸟的是</p><p>A.胚盘             B.卵黄</p><p>C.卵白             D.系带</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 胚盘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A符合题意;卵黄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来源,B不符合题意;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C不符合题意;系带主要是固定卵黄,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玉米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10 对,它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   )</p><p>A. 10 条    B. 20 条    C. 10 对    D. 20 对</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玉米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0对,它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0条。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豌豆花色有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之分,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则基因组成为Bb的豌豆花,颜色为    (  )</p><p>A. 紫白相间&#xa0;B. 浅紫色&#xa0;C. 紫色&#xa0;D. 白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豌豆花色有紫色为显性B表示和白色隐性b表示,基因组成为Bb的豌豆花,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因此颜色为紫色。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患有人禽流感或怀疑携带人禽流感病毒的家禽进行焚毁处理,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  )</p><p>A. 切断传播途径&#xa0;B. 控制传染源</p><p>C. 保护易感人群&#xa0;D. 清除病原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p><p>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患有人禽流感或怀疑携带人禽流感病毒的家禽属于传染源,对患有人禽流感或怀疑携带人禽流感病毒的家禽进行焚毁处理属于控制传染源,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的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是           (  )</p><p>A. 23 条&#xa0;B. 46对&#xa0;C. 23对&#xa0;D. 44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而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p><p>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而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对,应为23对;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控制生物性状的是&#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xa0;&#xa0; )</p><p>A.细胞核&#xa0;&#xa0;&#xa0;&#xa0;&#xa0;&#xa0;B. 染色体&#xa0;&#xa0;&#xa0;&#xa0; C.基因&#xa0;&#xa0;&#xa0;&#xa0;&#xa0;               D. DNA</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结构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遗传信息在DNA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 DNA 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                                   (   )</p><p>A. 基因    B. 染色体    C. . 核酸    D. 蛋白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基因就是具有特定的遗传功能的DNA片段。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亲代把遗传物质传给子代的“桥梁”是        (  )</p><p>A. 性状&#xa0;B. 血液&#xa0;C. 精子和卵细胞&#xa0;D. 胚胎</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配子)就是亲代把遗传物质传给子代的“桥梁”。</p><p>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亲代通过将遗传物质传递给生殖细胞,再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子代。因此,精子与卵细胞(配子)就是亲代把遗传物质传给子代的“桥梁”。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嫁接成活的关键是                                               (      )</p><p>A. 选择的砧木和接穗要粗大    B. 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p><p>C. 对砧木和接穗要进行捆绑包扎    D. 接穗与砧木的树皮要紧密结合</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所描述的鸟类繁殖行为是 (   )</p><p>A. 求偶    B. 孵卵    C. 育雏    D. 筑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阶段。</p><p>鸟类生殖发育的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而生殖行为是与繁殖后代有关的所有行为。繁殖行为包括识别、占有空间、筑巢、求偶、交配、孵卵、对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的复杂行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属于占有空间和筑巢。</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八级第二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