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安丘市东埠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物质中既可预防夜盲症,又可预防佝偻病的是( )</p><p>A. 胡萝卜 B. 玉米 C. 鱼肝油 D. 牛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各种维生素的食物来源也不同。人体缺乏某种维生素,会患相应的疾病。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维生素A主要来源于动物肝脏、鱼肝油、玉米和胡萝卜中;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动物肝脏、鱼肝油和蛋类中。因此既可预防夜盲症又可预防佝偻病的食物是鱼肝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和主要成分是( )</p><p>A.蛋白质、糖类 B.蛋白质、脂肪 </p><p>C.蛋白质、水 D.蛋白质、无机盐</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水约占体重的60%~70%,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在饥饿状态下,组织细胞中含量首先降低的物质可能是( )</p><p>A. 蛋白质 B. 脂肪 C. 无机盐 D. 葡萄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动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动物在饥饿状态下,组织细胞中含量首先降低的物质是葡萄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组营养物质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生命活动却很重要?</p><p>A. 糖类、维生素 B. 无机盐、维生素</p><p>C. 蛋白质、无机盐 D. 脂肪、无机盐</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ACD不符合题意;<br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有重要的意义。维生素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但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其中水既是人体重要的构成成分,也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载体,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物质中,可以不用消化,直接被吸收的是( )</p><p>A. 无机盐 B. 脂肪 C. 淀粉 D. 蛋白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肪是大分子及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是小分子物质,不经过消化就可以被吸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的消化过程是指 ( )</p><p>A.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过程 </p><p>B.牙齿咀嚼,胃肠蠕动的过程</p><p>C.将大分子的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能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p><p>D.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过程</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消化指的是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转变成分子比较小、简单的、易溶于水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血液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成分?( )</p><p>A. 维生素 B. 淀粉 C. 水 D. 含铁的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可根据消化和吸收的的概念解答。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吸收是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p><p>食物中的六类营养物质,淀粉需要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要消化成氨基酸、脂肪需要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而分子小的如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需要经过消化,能直接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因此血液中不含淀粉,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人正患肝炎,你认为此人目前不应该享受下列哪种美食 ( )</p><p>A. 香椿炒鸡蛋 C.海米油菜</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肝脏分泌的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肥而不腻的红烧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脂肪,患胆囊炎的病人的肝脏分泌的胆汁不足,不利用脂肪的消化,因此某生正在患胆囊炎目前最不应该享受的美味是肥而不腻的红烧肉,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今年4月央视曝光了“毒胶囊”事件,某些不良企业利用皮革废料加工制成药用胶囊。但合格的药用胶囊主要成分是淀粉,不经咀嚼直接吞服,这主要是保护哪个器官免受药物的刺激</p><p>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为避免对胃产生刺激,所以制的胶囊不能在胃里被消化,而淀粉不会在胃内被消化,所以就用淀粉制作胶囊。</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下列小肠结构特点与吸收功能无关的是</p><p>A. 小肠长约5~6米 B.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p><p>C. 小肠壁内有肠腺 D. 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一般有5~6米,有利于吸收和消化;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有利于增大吸收面积;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消化,与吸收无关;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吸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7/08/33a872bf/SYS201906070827579111525622_ST/SYS201906070827579111525622_ST.001.png" width="177" height="1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口腔 B. 食道 C. 胃 D. 小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p><p>口腔只能消化淀粉,可将部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蛋白质和脂肪均不能在口腔内消化,A不符合题意;食道既没有消化功能也没有吸收功能,B不符合题意;胃中含有胃蛋白酶,可以消化蛋白质,在胃中蛋白质被初步消化为多肽,但胃不能消化脂肪,C符合题意;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有分解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能够把淀粉和麦芽糖最终分解为葡萄糖,将蛋白质和多肽最终分解为氨基酸,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盛有等量鲜牛肉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温水中。消化最快的一组是</p><p>A. 胃液、肠液 B. 胰液、胃液 C. 胰液、肠液 D. 唾液、胰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牛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胰液和肠液对这两种营养物质都具有消化作用,所以是消化最快的一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酶消化的先后顺序是</p><p>①蛋白质②无机盐③淀粉④脂肪⑤维生素</p><p>A①②③ B③①④ C①②④ D①④⑤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医生从小王消化道的某器官里取出少量的液体,经化验发现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淀粉、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等物质,该器官是( )</p><p>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食物进入消化道后,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p><p>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p><p>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小肠内含有的营养物质有:除水、无机盐、维生素等不需要消化的物质外,还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和初步被消化的物质;因此含有葡糖糖、麦芽糖、淀粉、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等物质的消化道是小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呼吸过程中,当肋间外肌和膈肌同时舒张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气体进入肺 B. 气体排出肺 C. 膈的位置上升 D. 胸廓由大变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膈肌和肋间肌同时收缩时,胸廓的容积会变小,这时是在呼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呼吸时,保证气管和支气管内气流通畅的结构是( )</p><p>A.甲状软骨 B.会厌软骨 C.平滑肌 D.C形软骨环</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呼吸道都有骨或“C”软骨作支架,把气管支撑起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体能顺畅通过。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1/09/8801b89f/SYS201905210912047895636532_ST/SYS201905210912047895636532_ST.001.png" width="142"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p><p>B. 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p><p>C. 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p><p>D. 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可以从在吸气和呼气时膈肌、胸廓、肺以及肺内气压的变化方面来分析解答。</p><p>气球代表肺,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图甲膈肌顶部升高,肺缩小,表示呼气,图乙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气体经过的路线是( )</p><p>A. 外界气体→食管→肺 B. 肺→气管→口腔→外界</p><p>C. 外界气体→气管→肺 D. 肺→气管→鼻腔→外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减小,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增大,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呼气,呼气时气体从肺→支气管→气管→鼻腔→外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发生在何处的毛细血管中( )</p><p>A. 肺泡 B. 肝脏 C. 大脑 D. 全身组织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可根据血红蛋白的特性解答。</p><p>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在肺泡处毛细血管的血液里,由于肺泡里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因此,在此处氧气浓度高,血红蛋白容易与氧结合。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 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 ( )</p><p>A. 肺泡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p><p>B. 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p><p>C. 肺泡内氧气浓度小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p><p>D. 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人体经过吸气,肺泡内充满了新鲜的空气,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血液中的浓度小;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产生的压力实现了肺与外界的吸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的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8/08/628c815b/SYS201910180812047929165889_ST/SYS201910180812047929165889_ST.001.png" width="106" height="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8/08/628c815b/SYS201910180812047929165889_ST/SYS201910180812047929165889_ST.002.png" width="107" height="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8/08/628c815b/SYS201910180812047929165889_ST/SYS201910180812047929165889_ST.003.png" width="104" height="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8/08/628c815b/SYS201910180812047929165889_ST/SYS201910180812047929165889_ST.004.png" width="110" height="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可根据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依据气体扩散的原理完成的去解答。</p><p>人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血液流经肺泡时,由于肺泡内的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浓度。依据气体扩散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由此可知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含氧量应该是逐渐增多,直至平衡,但不能无限增多。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血液在流经组织细胞时,氧气不可能全部扩散到组织细胞,因此血液在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前氧气不能为0。根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一成年男子每天从食物中摄取200克蛋白质,300克糖类、100克脂肪和1000克水,那么他一天能从中获得的能量是( )</p><p>A. 12466千焦 B. 10900千焦 C. 13455千焦 D. 12688千焦</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可以根据各种食物中含的能量分析解答。</p><p>食物所含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糖类、脂肪、蛋白质。已知糖类的热量为17.15千焦/克,蛋白质的为17.15千焦/克,脂肪的为38.91千焦/克。该男子每天从食物中获得的能量是:200g×17.15千焦/克+300g×17.15千焦/克+100g×38.91g=12466千焦。所以A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的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8/08/628c815b/SYS201910180812052033971679_ST/SYS201910180812052033971679_ST.001.png" width="145"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图中______(填标号)所示结构。</p><p>(2)图中①所示器官为______,它分泌的______对食物中_____进行物理性消化。</p><p>(3)②中的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消化______的酶。</p></div></div>
<div><p>【答案】④ 肝脏 胆汁 脂肪 蛋白质 </p><p>【解析】</p><p>图为人体的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①是肝脏,能分泌胆汁;②是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③是大肠;④是小肠,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p><p>(1)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图中④小肠。小肠长5-6米,面积大;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p><p>(2)图中①所示器官为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胆汁由十二指肠流入小肠;在小肠内胆汁能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p><p>(3)②是胃,胃中的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中曲线表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有A、B、C、D、F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根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8/08/628c815b/SYS201910180812053915924574_ST/SYS201910180812053915924574_ST.001.png" width="251"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表示脂肪消化的曲线是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p><p>(2)图中表示蛋白质消化的曲线是______,参与初步消化的消化液是______。</p><p>(3)淀粉的消化是从_______中开始的,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名称是______。</p><p>(4)脂类物质的消化首先要经过______的物理消化,然后在______(填消化液名称)的作用下最终被消化。</p><p>(5)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_____,该结构有极大的吸收面积,其中除了很长外还有_____和_____结构的存在更是增大了吸收面积。</p></div></div>
<div><p>【答案】Y 脂肪到了小肠才开始被消化 T 胃液 A 口腔 唾液、肠液、胰液 胆汁 肠液、胰液 D 小肠 环形皱襞 小肠绒毛(两者顺序可调换) </p><p>【解析】</p><p>图中A代表口腔,初步消化淀粉;B代表咽和食道;C代表胃,初步消化蛋白质;D代表小肠,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F代表大肠;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在口腔内初步消化,在小肠内完全被消化;Y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只在小肠内消化;T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在胃内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完全被消化。</p><p>(1)图中表示脂肪消化的曲线是Y,判断理由是脂肪到了小肠才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内由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再由肠液和胰液消化成氨基酸。</p><p>(2)图中表示蛋白质消化的曲线是T,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完全被消化。参与初步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是胃液,胃液里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p><p>(3)淀粉的消化是从A口腔中开始的,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完全被消化。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名称是唾液、肠液和胰液,在口腔内唾液将淀粉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在小肠内由肠液和胰液彻底消化成葡萄糖。 </p><p>(4)脂类物质的消化首先要经过胆汁的物理消化,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然后在肠液、胰液的作用下最终被消化,将脂肪微粒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p><p>(5)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D小肠,小肠能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无机盐、维生素等。该结构有极大的吸收面积,其中除了很长外还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结构的存在更是增大了吸收面积,使它具有巨大的表面积来吸收营养物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的是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8/08/628c815b/SYS201910180812055876730211_ST/SYS201910180812055876730211_ST.001.png" width="161"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表示吸气状态的是_____,此时的膈肌______,肋间肌______,胸腔容积_____,肺内气压____大气压。</p><p>(2)当人体进行呼气时,膈肌顶部向_____移动,使肺内气压_____。</p></div></div>
<div><p>【答案】乙 收缩 收缩 增大 低于 上 高于大气压 </p><p>【解析】</p><p>此图是模拟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甲图表示呼气,膈肌舒张,膈顶上升;乙图表示吸气,膈肌收缩,膈顶下降。</p><p>(1)图中表示吸气状态的是乙。此时的膈肌收缩,肋间肌收缩,膈顶下降,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被吸入。</p><p>(2)当人体进行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向上移动,胸腔容积缩小,肺收缩,使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体被呼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分析图解并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8/08/628c815b/SYS201910180812057738106031_ST/SYS201910180812057738106031_ST.001.png" width="428"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甲表示的气体交换是____,乙表示的气体交换是____,它们是通过____作用而实现的。</p><p>(2)从A→C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p><p>(3)从F→D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p><p>(4)两图中,含氧最高处是______(填字母或数字),含二氧化碳量最高处是_____(填字母或数字)。</p><p>(5)在B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有一层_______构成。</p></div></div>
<div><p>【答案】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气体的扩散 氧气浓度升高,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⑦ ⑧ 上皮细胞 </p><p>【解析】</p><p>甲图是血液流经肺泡时的气体交换。A表示肺动脉,内流含氧少的静脉血;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肺泡与血液在此处进行气体交换;C表示肺静脉,内流含氧多的动脉血;⑦表示肺泡。乙图表示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的气体交换。D表示体静脉,内流含氧少的静脉血;E表示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在此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F表示体动脉,内流含氧多的动脉血;⑧表示组织细胞。</p><p>(1)甲表示的气体交换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即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乙表示的气体交换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即血液中氧气进入组织,组织里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它们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而实现的,即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至平衡。因此,甲图中,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乙图中,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p><p>(2)从A→C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氧气浓度升高,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因此,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p><p>(3)从F→D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p><p>(4)两图中,含氧最高处是⑦,人体通过呼吸运动吸入的氧气最先到达⑦肺泡,然后扩散至血液。含二氧化碳量最高处是⑧,⑧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会不断产生二氧化碳,再扩散至血液。</p><p>(5)在B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中的氧气容易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容易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淀粉被彻底消化后的产物a进人血液及其进行代谢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图中a,b,c,d,e,f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据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8/08/628c815b/SYS201910180812060421137411_ST/SYS201910180812060421137411_ST.001.png" width="544" height="2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淀粉被彻底消化后形成的物质a是______,该物质进入血液的过程叫______。</p><p>(2)A表示的气体交换过程是_______,是通过_______而实现的。</p><p>(3)b是_______,进入血液后由_______运送至组织细胞处。</p><p>(4)在组织细胞中,a在b的参与于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组织细胞的_______中反应式为_______。</p><p>(5)在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所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若用与该实验相同的方案探究肠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是否会出现同样的实验现象?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葡萄糖 吸收 肺的通气 呼吸运动 氧气 红细胞 线粒体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唾液 会 </p><p>【解析】</p><p>图中a代表淀粉消化后的终产物葡萄糖;b代表吸入的氧气;c代表呼出的二氧化碳;d代表肾小囊中的原尿;e代表经过肾小管重吸收回到血液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f代表排出的尿液;A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p><p>(1)淀粉在消化道内先在口腔内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内完全消化成葡萄糖,因此淀粉被彻底消化后形成的物质a是葡萄糖。该物质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吸收是营养物质从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p><p>(2)A表示的气体交换过程是肺的通气,即外界气体进入肺,肺内气体排出到体外。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而实现的,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膈顶下降,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被吸入;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收缩,使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体被呼出。</p><p>(3)b是氧气,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中,通过呼吸运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氧气进入血液后由红细胞运送至组织细胞处,红细胞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p><p>(4)在组织细胞中,a葡萄糖在b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反应式为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p><p>(5)在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所控制的变量是唾液,为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形成的对照试验中,除了唾液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肠液也含有消化淀粉的酶,因此用与该实验相同的方案探究肠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也会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