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七年级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潍县萝卜、寿光鸡是潍坊的两大特产,下列关于萝卜和鸡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潍县萝卜和寿光鸡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细胞质中都有叶绿体</p><p>B. 寿光鸡比潍县萝卜多系统这一结构层次</p><p>C. 寿光鸡有保护、营养、结缔等几种组织</p><p>D. 寿光鸡的细胞和潍县萝卜的叶肉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缺少了细胞壁和液泡</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植物细胞的细胞质的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A错误;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因此,杜鹃比杜鹃花多系统这一结构层次,B正确;杜鹃属于动物,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没有营养组织,C错误;动物细胞比植物细胞少细胞壁和液泡,寿光鸡的细胞和潍县萝卜的叶肉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缺少了细胞壁和液泡,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下列各项属于同一个结构层次的是:</p><p>A. 南果梨、甲状腺、洋葱鳞片叶 B. 导管、血管、肾小管</p><p>C. 叶表皮、肾皮质、皮肤 D. 血液、肝脏、神经元</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南果梨、甲状腺、洋葱鳞片叶 都属于器官,A符合题意;导管、肾小管属于组织,血管属于器官,B不符合题意;.叶表皮、肾皮质属于组织,皮肤属于器官,C不符合题意;血液属于组织,肝脏属于器官,神经元属于细胞,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糖拌西红柿是一道美味可口,简单易做的凉菜,把番茄果实切开拌上白糖,静止片刻后盘子里会出现番茄汁液,这些汁液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p><p>A. 细胞膜 B. 液泡 C. 细胞壁 D. 叶绿体</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p><p>A. 显微镜对光时,如果视野太暗,可以把凹面镜换成平面镜</p><p>B. 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40×的镜头组合放大倍数是50倍</p><p>C.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是清水</p><p>D. 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另一侧先接触液滴,再缓缓盖上</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所以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所看到的视野较暗,应选择凹面镜,A错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40×10=400倍,B错误;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是与动物细胞液浓度相近的生理盐水,C错误;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另一侧先接触液滴,再缓缓盖上,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影响观察,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人类或动物的学习行为的是( )</p><p>A. 出于本能,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多次给在水中张口求食的金鱼喂食</p><p>B. 把奶瓶嘴塞进刚出生的婴儿口中,就会出现吸奶的动作</p><p>C. 刚出生的幼袋鼠会从母袋鼠的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p><p>D. 幼小的黑猩猩通过模仿,会用蘸水的树枝钓食白蚁</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A、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多次给在水中张口求食的金鱼喂食,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不符合题意;</p><p>B、把奶瓶嘴塞进刚出生的婴儿口中,就会出现吸奶的动作,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B不符合题意;</p><p>C、刚出生的幼袋鼠会从母袋鼠的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C不符合题意;</p><p>D、幼小的黑猩猩用蘸水的树枝钓取白蚁,是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为学习行为,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e9959286/SYS201712310108181102935847_ST/SYS201712310108181102935847_ST.001.png" width="171"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____________(写标号)结构是动物细胞所没有的。</p><p>(2)细胞分裂时,[ ]____________的变化最明显。</p><p>(3)西瓜中所含的糖分主要存在于[ ]____________中。</p><p>(4)能制造有机物的是[ ]____________。</p><p>(5)⑥所含有的能量转换器,除图中的叶绿体外,还有____________。</p><p>(6)检测轻度污染的水域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的含量,其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①③⑤ ④细胞核 ⑤液泡 ③叶绿体 线粒体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p><p>【解析】(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同的结构是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动物细胞没有①细胞壁、③叶绿体和⑤液泡。<br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所以细胞分裂时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有一个复制加倍的过程。</p><p>(3)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br />(4)光合作用是通过叶绿体完成的。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p><p>(5)植物细胞中有两个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br />(6)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不让有害的物质进入到细胞的内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如果用黑色的“T”字形纸片遮挡时,经光照、脱色、碘液染色后,实验结果是</p><p>A.“T”呈黄白色 B.“T”呈蓝色 C.“T”呈绿色 A.“T”呈黑色</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用黑色的T型纸片遮挡部分,无法接受到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产生,验证的方法是:</p><p>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防止影响实验);</p><p>②部分遮光: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用黑色的M型纸片遮挡(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制造淀粉);</p><p>③脱色:光照数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用酒精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绿色变为黄白色色;</p><p>④清水漂洗,染色:滴加碘液染色,黑色的M型纸片遮挡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用清水冲掉碘液后叶片仍旧为黄白色;</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骨与骨之间的连结叫关节</p><p>B. 关节囊里面和外面的韧带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p><p>C. 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p><p>D. 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的同时肱三头肌舒张</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能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A错误;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B正确;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系统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收缩牵拉骨,围绕着关节做运动,C正确;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但是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肌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如伸肘和屈肘动作就需要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共同完成,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下列四种生物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e9959286/SYS201712310108186365873087_ST/SYS201712310108186365873087_ST.001.png" width="403"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丁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p><p>B. 甲、乙、丁都是多细胞生物</p><p>C. 甲、乙的细胞结构与酵母菌相似</p><p>D. 丙可以通过分裂生殖繁殖后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丁是病毒的结构图,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进行繁殖,A正确;丁是病毒,无细胞结构,丙是细菌,由一个细胞构成,B错误;甲是青霉,乙是蘑菇,与酵母菌都属于真菌,细胞结构相似,C正确;丙是细菌,细菌是进行分裂生殖,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同学在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材料及观察现象,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e9959286/SYS201712310108190365644373_ST/SYS201712310108190365644373_ST.001.png" width="429"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200倍</p><p>B. 把丁中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p><p>C.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选用清水和碘液</p><p>D. 对丙滴加碘液后①变蓝②不变蓝</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因此,显微镜甲的放大倍数为5×40=200倍,A正确;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立的,因此,像的移动方向和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即,要使丁中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B正确;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生理盐水,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状,C错误;丙中的①是胚乳,内含丰富的淀粉,②是胚芽,不含淀粉,所以对丙滴加碘液后①变蓝②不变蓝,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四种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图,关于它们结构的比较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e9959286/SYS201712310108191718340145_ST/SYS201712310108191718340145_ST.001.png" width="378"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四种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p><p>B. 与②不同,③④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只有线粒体</p><p>C. 该四种细胞为了获得生活所需的能量都必须消耗有机物和氧</p><p>D. ①③④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都来自于②类生物</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A是细菌细胞、B是植物细胞、C口腔上皮细胞、D、是酵母菌细胞。</p><p>四种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A正确;②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与其他细胞不同,B正确;①④在无氧条件下可以生存,③是动物细胞,④是酵母菌,C错误;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其它生物提供有机物来源,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科学家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揭示生命的奥秘。其中主要应用观察法进行研究的是( )</p><p>A. 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B. 米勒模拟生命的起源</p><p>C. 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 D. 珍妮研究野生黑猩猩的行为</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利用的是实验法,A不符合题意;</p><p>米勒通过实验证明在原始大气情况下,从无机小分子转化为有机小分子的可能性,利用的是实验法,B不符合题意;</p><p>袁隆平,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在育种中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是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属于实验法,C不符合题意;</p><p>科学家珍妮•古多尔在深人坦桑尼亚国家公园长期从事野生黑猩猩行为特征的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观察法,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p><p>A. 蜜蜂 家兔 B. 河蚌 蛇 C. 海葵 螃蟹 D. 蜂鸟 珊瑚虫</p><p> </p></div></div>
<div><p>【答案】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p><p>A. 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游泳时的阻力</p><p>B. 家鸽前肢变成翼,翼上覆羽,适于空中飞行</p><p>C. 蛇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能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p><p>D. 家兔有发达的大脑,能适应陆地复杂多变的环境</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鱼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A正确;<br />家鸽前肢变成翼,展开面积大,呈扇形,可以煽动空气,适于空中飞翔,B正确;<br />蛇的体表有鳞片,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而不是外骨骼,C错误;<br />家兔神经系统发达,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灵敏的反应,因此能适应陆地复杂多变的环境,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蒸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干旱地区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这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p>B. 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下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上表皮多</p><p>C. 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很少</p><p>D. 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干旱地区的水分少,所以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减少水分的散失,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正确;多数植物的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多,所以通过下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上表皮多,B正确;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只有1%左右的水分用于其他生理活动,C错误;蒸腾作用是植物的一种重要生理功能,它主要由叶片进行,气孔的张开、闭合控制着蒸腾作用,气孔的开闭又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D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方法,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e9959286/SYS201712310108187449823011_ST/SYS201712310108187449823011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2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生物分类主要的依据是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p><p>(2)请将甲图中A、B、C、E、F等植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出来: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p><p>(3)甲图所示植物中,用种子繁殖的植物是 ;乙图所示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填字母代号)</p><p>(4)青蛙等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用 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p><p> </p></div></div>
<div><p>【答案】(1)种.</p><p>(2)F→B→A→E→C</p><p>(3)C、D、E;K、I;</p><p>(4)鳃;肺;</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重要方法,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其中种是最小的单位,也是最基本的单位.</p><p>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动物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分析解答.</p><p>解:(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不同,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其中种是最小的单位,也是最基本的单位,界是最大的单位.</p><p>(2)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而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出现了花与果实,使其繁殖能力更强、后代的成活率更高,适应能力更强,也就更高级.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划分,生殖多为低等的孢子生殖,是最低等的植物.植物的类群由低等到高等依次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所以正确的顺序是:F→B→A→E→C.</p><p>(3)图中C、D属于被子植物,E属于裸子植物,可以用种子繁殖后代;图中的I蝗虫和K蚯蚓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p><p>(4)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p><p>故答案为:(1)种.</p><p>(2)F→B→A→E→C</p><p>(3)C、D、E;K、I;</p><p>(4)鳃;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如图分别为镜头、显微镜以及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不同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e9959286/SYS201712310108178292214485_ST/SYS201712310108178292214485_ST.001.png" width="521"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乙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放大倍数的乘积。</p><p>(2)若想显微镜的视野最亮,则选择的图甲中的镜头组合为________。</p><p>(3)如果在进行显微镜对光时,视野太暗,则应选用________面镜和________光圈。</p><p>(4)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某同学在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白亮的视野。他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你认为不起作用的一项是(____)</p><p>A.转动遮光器 </p><p>B.转动转换器</p><p>C.调节细准焦螺旋 </p><p>D.转动反光镜</p><p>(5)如果在使用图乙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除细胞外还有很多异物,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异物都不动。那么异物很可能位于[ ]____________上。</p><p>(6)小明在实验中,观察到的效果由①变成④,他应将装片向____________移动。</p><p> </p></div></div>
<div><p>【答案】 a目镜 b物镜 ①④ 凹 大 C a目镜 右下方</p><p>【解析】(1)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乘积,即乙图中a目镜和b物镜的乘积;图乙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a目镜和b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p><p>(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物像的放大倍数越大,体积变大,视野变得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像的放大倍数越小,体积变小,视野变得越亮。最亮的应该是放大倍数最小的,组合应是①④。</p><p>(3)如果在进行显微镜对光时,视野太暗,则应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p><p>(4)对光后看不到白亮的视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光不正确;另一种是物镜镜头没有正对通光孔,若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即可;若是对光不正确,主要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有时还需要更换低倍物镜。所以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起作用。<br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异物,异物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异物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异物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物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a目镜上。<br />(4)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题干中①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右下方,要想把它变成④,即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左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即由①变成④,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