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九年级中考生物考点跟踪突破练习:第19讲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仿生学例子的是</p><p>①依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制造了雷达 </p><p>②根据响尾蛇的“热定位器”发明了跟踪敌机的响尾蛇导弹 </p><p>③模拟萤火虫发光原理,制造了由电能转变成光能的荧光灯 </p><p>④受“变色龙”等变色动物的启示发明了迷彩服装 </p><p>⑤蚕能吐丝,制造纤维 </p><p>⑥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具有高超的水中通讯本领 </p><p>⑦观察袋鼠跑前的启动特点,发明了运动场上的蹲踞式起跑器 </p><p>⑧跳蚤跳跃的高度是其身长的1000多倍</p><p>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⑥⑦</p><p>C. ①②③④⑦ D. ①②③④⑤⑥</p><p> </p></div></div>
<div><p>【答案】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作为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p><p>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p><p>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C.帮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p><p>D.以上三项都正确</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p><p>在自然界中的哪项作用:</p><p>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p><p>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考点: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生态平衡的理解正确的是</p><p>A.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恒定不变</p><p>B.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恒定不变</p><p>C.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p><p>D.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因素不变</p><p> </p></div></div>
<div><p>【答案】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种动物会对植物产生危害</p><p>A. 七星瓢虫 B. 蚜虫</p><p>C. 疟原虫 D. 血吸虫</p><p> </p></div></div>
<div><p>【答案】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将会</p><p>A. 逐渐增加 B. 逐渐减少 C. 稳定不变 D. 相对稳定</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相对稳定,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49e9e05f/SYS201712310112026708392094_ST/SYS201712310112026708392094_ST.001.png" width="327"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请据图回答:</p><p>(1)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禾谷类→_____→鹰。</p><p>(2)鹰与食虫鸟之间的关系是_____(填“捕食”或“竞争”)。</p><p>(3)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应有_____。</p><p>(4)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_____。</p><p>(5)若由于农田周边的树木被砍伐,食虫鸟的数量骤减,昆虫数量剧增而造成农作物减产。这说明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p> </p></div></div>
<div><p>【答案】 食草籽的鸟 捕食 分解者 太阳光能 自动调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福州西湖公园里,一些大树上挂着一个个小袋子,每个袋里都装有约1500个捕食螨的卵(捕食螨是一种节肢动物)。卵孵化后长成的成虫,可以捕食树上的红蜘蛛等害虫,达到减少农药使用、“以虫治虫”的目的。捕食螨对温度敏感,如果气温在7 ℃以下,捕食螨就不能正常发育,甚至会死亡。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p><p>(1)捕食螨以捕食红蜘蛛为主,请据此写出食物链:_____。</p><p>(2)图中能正确说明红蜘蛛和捕食螨数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是(_____)。(注:图中实线表示红蜘蛛,虚线表示捕食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49e9e05f/SYS201712310112029674536381_ST/SYS201712310112029674536381_ST.001.png" width="372" height="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3)若要设计一个在夏季气温条件下,低温是否会影响捕食螨生存的实验,你需要选择以下哪些选项?_____(填序号)。</p><p>①一定数量的捕食螨 </p><p>②一株长有大量红蜘蛛的植物 </p><p>③两株大小相仿、长有大量红蜘蛛的同种植物 </p><p>④7 ℃以下低温环境</p><p>(4)从环保的角度看,“以虫治虫”与化学防治法相比,优势在于: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树→红蜘蛛→捕食螨 A ①③④ 减少农药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