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1:05:54

山东省龙口市第五中学(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与保护视力和听力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看书时与眼的距离越近越好    B. 看书一段时间后应远眺几分钟</p><p>C. 用耳机听音乐,声音不宜过大    D. 平时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掏耳朵</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都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视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大;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小.</p><p>A、看书时书与眼的距离越近,进状态的曲度越大,眼睛越容易疲劳,时间长了会形成近视.故该选项符合题意;</p><p>B、看书一段时间后应远眺几分钟,可以放松睫状体,使晶状体的曲度变小,有利于促进眼的血液循环,保护视力.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p><p>C、用耳机听音乐时,声响过大,会使鼓膜受到剧烈震荡,甚至损伤鼓膜,使听力下降,因此声响不宜过大.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p><p>D、用尖锐的东西掏耳,容易损伤外耳道或鼓膜.容易引起中耳炎,因此平时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掏耳,如有堵塞,可以用双氧水冲洗.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旅客坐车时闭上眼睛也能判断汽车速度的变化和上下坡行驶,接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位于</p><p>A. 鼓室和半规管    B. 前庭和半规管</p><p>C. 前庭和耳蜗    D. 鼓室和耳蜗</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鼓室内有空气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半规管、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有些人晕船、晕车的原因;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因此旅客闭眼坐车时,也能准确辨析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及是否在上下坡行驶,接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位于前庭和半规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学习生物学知识时,如果用流程图将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联系起来,便于我们梳理和掌握。下面的流程图错误的是( &#xa0;)</p><p>A. 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听觉神经→大脑</p><p>B. 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p><p>C. 外界光线→虹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p><p>D.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涉及了听觉的形成、神经冲动的传导(反射弧的组成)、视觉的形成、血液循环的途径等方面的知识,可逐一分析每个选项来解答。</p><p>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可用流程图表示为: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听觉神经→大脑,A正确;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神经冲动沿反射弧传导,B正确;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用流程图可表示为: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视觉,C错误;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根据血液流动的途径的不同,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的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即体循环的止点是右心房,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xa0;)</p><p>A. 视网膜、大脑皮层</p><p>B. 大脑皮层、视网膜</p><p>C. 视网膜、视神经</p><p>D. 视神经、大脑皮层</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p><p>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p><p>A.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p><p>B. 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其轴突或长的树突组成神经纤维</p><p>C. 神经元包括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两部分,它在神经组织中大量存在</p><p>D. 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神经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细胞体即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树突有多个,一般轴突只有一条,突轴的末端叫突轴末梢,一般神经冲动由树突传向胞体,由胞体传向轴突。其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冲动。因此,选项C说法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关于狗的“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示意图(图6),下列分析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4/08/f1bbe493/SYS201910240810243656273219_ST/SYS201910240810243656273219_ST.001.png" width="492"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未经过训练的狗,铃声也能引起唾液分泌反射</p><p>B.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需要非条件反射刺激的不断强化</p><p>C.条件反射建立后,一般比较固定,难以重建</p><p>D.从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来说,非条件反射比条件反射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A、铃声能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是复杂的条件反射,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未经过训练的狗,铃声不能引起唾液分泌反射,A不正确;</p><p>B、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才能形成,B正确;</p><p>C、条件反射建立后,必须用非条件刺激物强化条件刺激物,才能巩固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否则,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退.C不正确;</p><p>D、条件反射的建立能使动物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因此从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来说,条件反射比非条件反射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D不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缩手反射反射弧的模式图,若③处损伤,则导致( &#xa0;)</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4/08/f1bbe493/SYS201910240810246528451857_ST/SYS201910240810246528451857_ST.001.png" width="204"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有感觉,不能缩手</p><p>B. 有感觉,能缩手</p><p>C. 无感觉,不能缩手</p><p>D. 无感觉,能缩手</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和②效应器。</p><p>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叫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在感觉神经上,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在脊髓灰质的内,若③传入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感受器发出的神经冲动不能传到传出神经,因此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此③传入神经处损伤后不会产生感觉,不能缩手,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人体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不同,因为它不通过反射弧就能完成</p><p>B. 侏儒症患者是由于幼年时体内缺乏生长激素造成的,这种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p><p>C. 突然遇到紧急情况时你会感动心脏砰砰乱跳,这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结果</p><p>D. 青春期男孩和女孩体形的变化与睾丸或卵巢的发育有关</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br />(2)侏儒症患者是由于幼年时体内缺乏生长激素造成的;<br />(3)人体之所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结果;<br />(4)在性激素的作用下,青春期男孩和女孩出现第二性征。</p><p>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A错误;<br />侏儒症患者是由于幼年时体内缺乏生长激素造成的,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B正确;<br />当遇到危险时,会害怕并感到心脏在怦怦乱跳,这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一种反应,是出生后才有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即反射;感到心脏怦怦乱跳,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由此可见:这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结果,C正确;<br />青春期男孩和女孩体形的变化属于第二性征,第二性征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现的,性激素由睾丸或卵巢分泌的,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最新2013酒驾处罚标准和醉驾处罚新规定:酒后驾驶分两种:酒精含量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mL,属于饮酒驾驶;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 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目前,饮酒驾驶属于违法行为,醉酒驾驶属于犯罪行为.酒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p><p>A. 发生酒精中毒    B. 酒精麻醉脑,使行为失控</p><p>C. 酒精增加肝脏负担    D. 酒精使心血管受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神经系统中,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脑,使行为失控.酒驾容易出现交通事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内分泌腺不同于外分泌腺的主要特点是 (       ) </p><p>①没有导管 ②具有导管③由腺细胞构成④分泌激素⑤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⑥分泌物由导管排出 </p><p>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对人体的新城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腺细胞排列缺乏极性,多聚集成团块状或索状。而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最为科学的是( &#xa0;)</p><p>A. 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p><p>B. 如果长期生活在缺碘环境中易患肢端肥大症</p><p>C. 如果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p><p>D. 食用加碘食盐,可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多种疾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p><p>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A错误;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食用加碘食盐,可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多种疾病,B错误,D正确;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C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xa0;)</p><p>A. 小鸡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从窝里跑出来,这种行为属于本能</p><p>B. 小熊骑自行车的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射</p><p>C. 婴儿的吸吮反射是一种条件反射</p><p>D. 对于非条件反射来说,只要出现刺激,正常的人体都会作出相应的反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p><p>(2)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p><p>小鸡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从窝里跑出来,这种行为是在后天生活中通过大脑皮层形成的复杂反射,而不是本能,A错误;小熊骑自行车的行为是通过多次训练形成的复杂反射,而不属于非简单反射,B错误;婴儿的吸吮反射是一种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而不是复杂反射,C错误;对于简单反射来说,只要出现刺激,正常的人体都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如眨眼反射,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p><p>A. 酸雨主要是人为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p><p>B.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媒而形成的</p><p>C. 酸雨对植物有极大的危害,对人和动物没有危害</p><p>D.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媒、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回收和利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A、B正确</p><p>C、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此外,酸雨还可使森林的病虫害明显增加。C错误</p><p>D、减少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对付酸雨,工厂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烟气脱硫装置、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率,并对污染物并回收和利用。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时下,饲养狗、猫等宠物成为时尚,同时也带来了狂犬病传播的隐患。人一旦被狗、猫咬伤,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那么,所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p><p>A. 抗体、切断传播途径</p><p>B. 抗体、保护易感人群</p><p>C. 抗原、控制传染源</p><p>D. 抗原、保护易感人群</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不小心被狗咬伤后,要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是由病原体狂犬病毒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抵抗狂犬病毒的抗体,因此注射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能抵抗狂犬病毒,保护人体不被狂犬病毒侵袭,维持人的身体健康,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是(    )</p><p>A、皮肤的屏障作用                     B、白细胞的吞噬作用</p><p>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D、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皮肤的屏障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溶菌酶的杀菌作用”,都属于第二道防线,因此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原因是体内产生了抵抗肺结核杆菌的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xa0;)</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4/08/f1bbe493/SYS201910240810257208294817_ST/SYS201910240810257208294817_ST.001.png" width="176"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中①是神经元的细胞体</p><p>B. 图中②③④是突起,他们共同组成神经纤维</p><p>C. 图中④结构若是传出神经的部分,则可感受外界刺激</p><p>D. 该神经元接受刺激后只能产生兴奋</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树突。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p><p>此图是神经细胞的结构图,也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图示中:①是细胞核,②是树突,③是轴突,④是神经末梢,A正确;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③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B错误;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的是感受器。图中④结构若是传入神经的部分,则可感受外界刺激,C错误;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冲动,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高血糖可导致糖尿病。对糖尿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是</p><p>  A.注射胰岛素.                           B.口服胰岛素.</p><p>  C.静滴降压药.                           D.口服降压药.</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 胰岛素分泌不足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脑和脊髓的模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16e41988/SYS201712310111053641606265_ST/SYS201712310111053641606265_ST.001.png" width="210"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和②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p><p>B. ③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p><p>C. ④既参与反射,又具有传导功能</p><p>D. ①和④构成中枢神经系统</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低碳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如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4/08/f1bbe493/SYS201910240810260271150531_ST/SYS201910240810260271150531_ST.001.png" width="436" height="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碳酸钙的形式循环</p><p>B. 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p><p>C. 通过②过程不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p><p>D. 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图中的①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还有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②过程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过程;③表示化石燃料燃烧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p><p>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的,A错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森林被砍伐,绿色植被被破坏;措施是:多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利用新能源。人类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B正确;②过程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过程;C错误;①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还有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通过过程①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与环境都有关的一组是( &#xa0;)</p><p>①酸雨  ②夜盲症  ③水俣症  ④心脏病  ⑤温室效应  ⑥巨人症</p><p>A. ①②③&#xa0;B. ①③⑤&#xa0;C. ①③⑥&#xa0;D. ①④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p><p>②夜盲症是因为维生素A缺乏所导致的和环境污染无关。④心脏病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原因导致的器质性病变和环境污染无关。⑥巨人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和环境污染无关。①现在的酸雨主要是由于矿物燃料燃烧(如燃烧煤、天然气、重油等)产生的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等排放到大气中,然后与大气中的水蒸汽结合生成酸,这些酸溶在雨水中从而形成酸雨,酸雨的形成和环境污染有关。③水俣症,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水银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水银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水俣症&#xa0;是由于环境污染有关。⑤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由此可见,与环境都有关的一组是①③⑤,B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为眼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4/08/f1bbe493/SYS201910240810263144906243_ST/SYS201910240810263144906243_ST.001.png" width="330" height="1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外界的光线依次经过___、___、___、玻璃体,最后在____形成一个物象。</p><p>(2)放映电影中,当走进电影院后什么也看不见,稍等片刻,可看到周围的人。这是由于___会变___,这种变化是___发挥作用。</p><p>(3)物体在眼睛里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原理相似,其中B图中的c相当于A图中的__。</p><p>(4)某人眼球结构完整无损,但是看不见周围的物体,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____或___。</p><p>(5)眼球成像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结构是____。</p><p>(6)小军非常注意用眼卫生,看书一段时间后,就向远处眺望一会。由看书转为眺望,小军的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_____)</p><p>A、扩大,曲度增加&#xa0;              B、缩小,曲度增加</p><p>C、扩大,曲度减小                D、缩小,曲度减小</p></div></div>
<div><p>【答案】1    角膜    3    瞳孔    2    晶状体    8    视网膜    瞳孔    大    4    虹膜    8    视网膜    视神经    视觉中枢    2    晶状体    C    </p><p>【解析】</p><p>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前面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后面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前面是虹膜,虹膜不透光有黑色素,俗称黑眼球,白种人是蓝色的,俗称蓝眼睛;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7视网膜,可以形成物像,前面没有;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都能落在视网膜上。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最大。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图中1&#xa0;角膜、2晶状体、3瞳孔、4虹膜、5睫状体,6巩膜,7脉络膜,8视网膜,9玻璃体。</p><p>(1)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1角膜、房水,由3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2晶状体和9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8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p><p>(2)在眼球的结构中,瞳孔是光线进出的通道,虹膜可以调节瞳孔的大小。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大的;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小的。当人走进电影院时,由于外界光线强,瞳孔缩小,因此当你走进光线较暗的电影院后什么也看不见,而稍等片刻,可看到周围的人。这是由于2瞳孔由小变大的缘故。</p><p>(3)B图中的a、b、c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光圈、胶卷。在眼球的结构中,晶状体透明、有弹性,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是光线的通道,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小的;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大的,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视网膜上分布有感光细胞,能够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p><p>(4)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如果眼球结构完整,视神经或者视觉中枢发生病变,仍然可以导致失明的。视神经发生病变使物像的刺激传递不到大脑,视觉中枢发生病变不能形成视觉。</p><p>(5)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1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2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其中主要是晶状体的折射作用),在3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3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可见在眼球成像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结构是2晶状体。</p><p>(6)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都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视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大;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小。看书时书本离眼近,晶状体的曲度最大,瞳孔缩小;极目远眺,物体离眼远,晶状体的曲度最小,瞳孔扩大。因此由看书转为眺望,小军的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瞳孔扩大,晶状体曲度减小,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面为耳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09/10/5f783fd5/SYS201903091004118537944403_ST/SYS201903091004118537944403_ST.001.png" width="440" height="1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某同学乘船到大连,可是他乘船不久就感到头晕、目眩、恶心。这是因为内耳中的[   ]_______和[   ]_______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导致的。这两种结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中的_________所指的结构。听觉形成的部位[  ]_______________</p><p>(2)听觉产生的过程:外界的声波经[   ]______传到[  ]_______,其振动通过[  ]_____传到______,刺激了[  ]_______内对声波______________,并将声音信息通过__________传给___________________,人就产生了听觉。</p><p>(3)当上呼吸道感染时,必须及时治疗,否则容易引起中耳炎,其原因可能是(____)</p><p>A.病菌进入血液转移至中耳      </p><p>B.病菌经外耳直接进入中耳</p><p>C.病菌经咽鼓管直接进入中耳  </p><p>D.病菌经鼻腔直接进入中耳</p></div></div>
<div><p>【答案】  5半规管  7前庭  能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6  9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2外耳道  3鼓膜  4听小骨  内耳  6耳蜗  敏感的感觉细胞  听觉神经  大脑的一定区域  C</p><p>【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②是外耳道,引导声波传至鼓膜;③是鼓膜,⑤半规管,⑥耳蜗,⑦前庭,⑧咽鼓管,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⑩小脑。<br />(1)⑤半规管和⑦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有些人晕船、晕车的原因;</p><p>⑥是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经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p><p>(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2外耳道传到3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4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6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9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p><p>(3)8咽鼓管是咽喉与中耳的通道,上呼吸道感染时,鼻咽部的病菌可沿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是由多系统构成的统一整体,生命活动需要多个系统的相互配合,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4/08/f1bbe493/SYS201910240810266046184882_ST/SYS201910240810266046184882_ST.001.png" width="253" height="1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构成神经系统结构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它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p><p>(2)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叫______,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该手指被蔷薇针刺后迅速缩回的神经传导途径_____。</p><p>(3)该人被蔷薇刺伤后的疼痛感觉形成于_____,当再遇到蔷薇时他会格外小心,此反射类型属于____。</p><p>(4)若患者只是⑤处受损,用针刺①处,患者会出现的反应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神经元    细胞体和突起    反射弧    ①→③→⑤→④→②    大脑皮层    条件反射    不能缩手    </p><p>【解析】</p><p>观图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效应器,③是传入神经、⑤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A表示灰质、B表示白质,据此解答。</p><p>(1)神经系统结构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它的基本结合包括细胞体体和突起两部分。</p><p>(2)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手指被蔷薇针刺后迅速缩回的神经传导途径: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②效应器。</p><p>(3)当手被蔷薇刺伤后,感觉到疼,疼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当再遇到蔷薇时他会格外小心,是在第一次被针扎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p><p>(4)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人体在完成一项反射活动时,必须保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反射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如果③传出神经受到损伤后,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不能经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但是能通过脊髓中的神经传到大脑感受痛觉的神经中枢,因此人能够感受到疼痛,但无法完成缩手反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丽丽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p><p>①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的玉米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p><p>②向食醋中加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p><p>③向花盆里的玉米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p><p>④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玉米幼苗全部死亡。</p><p>请你回答下列问题:</p><p>(1)丽丽同学的探究实验设计有问题,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以作为其对照组(_____)</p><p>A.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玉米幼苗,每天喷洒清水</p><p>B.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玉米幼苗,并放在低温环境中</p><p>C.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玉米幼苗,放在阴暗的环境中</p><p>D.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玉米幼苗,既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拟酸雨”</p><p>(2)由于森林减少及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现在全球环境出现了(_____)现象 </p><p>A.赤潮&#xa0;&#xa0;&#xa0; B. 沙尘暴&#xa0;&#xa0;&#xa0;&#xa0; C. 温室效应&#xa0;&#xa0;&#xa0;&#xa0; D. 酸雨</p><p>(3)此实验中丽丽同学提出的假设是什么?_______。&#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p><p>(4)有人认为本实验只要用1粒玉米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说行吗?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A    C    酸雨会抑制植物生长    不行,玉米种子数量太少,实验结果不可靠    </p><p>【解析】</p><p>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p><p>(1)作为对照实验要保证变量的唯一性,由于实验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所以唯一变量为酸雨,设置另一盆完全相同的玉米幼苗,每天喷洒清水,故A符合题意。</p><p>(2)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汽车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同时,人类对森林等植被资源的破坏也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加剧了温室效应的形成;酸雨是指雨水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河流湖泊中出现称为水华,在海洋中出现称为赤潮;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是由于人类对植被资源的严重破坏导致土壤沙化造成的,故选C。</p><p>(3)针对实验问题作假设时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假设,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或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影响。</p><p>(4)在实验中我们为了避免种子过少会有偶然性(如种子的自身条件、休眠等因素),一般使用10粒以上的种子。因此本实验只要用1粒玉米种子事不行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该病能从禽类传染给人,哺乳动物之间可通过飞沫传播。请回答:</p><p>(1)分析可知,H7N9禽流感具有传染性和______等特点,结合其传播途径判断该病属于______传染病。</p><p>(2)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属于_____;从免疫的角度看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____。</p><p>(3)人类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禽流感,从免疫学角度看“疫苗”属于____;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p><p>(4)为验证一种新药对H7N9禽流感的疗效,感染动物甲注射了新药,给另外一种感染动物乙注射等剂量的常规药剂。写出你对该实验的改进建议: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流行性    呼吸道    传染源    抗原    抗原    保护易感人群    取同种、相同生理特征的H7N9禽流感感染动物若干,均分成两组实验    </p><p>【解析】</p><p>(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p><p>(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p><p>(1)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H7N9禽流感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属于呼吸道传染病。</p><p>(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属于传染源。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因此从免疫角度分析,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抗原。</p><p>(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注射的疫苗是抗原,可以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者。</p><p>(4)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实验的改进:取同种、相同生理特征H7N9禽流感感染的小动物若干只,平均分为两组,编号为甲组、乙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甲是人耳结构示意图,乙是人脑组成示意图,丙是反射活动神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4/08/f1bbe493/SYS201910240810275054329098_ST/SYS201910240810275054329098_ST.001.png" width="547"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学校运动会上,男生1000米的比赛开始了,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立刻起跑属于_______反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乙图的_____中。</p><p>(2)起跑时,某同学突然踩到同伴的脚,后迅速抬起,此反射属于________。</p><p>(3)运动中,运动员的呼吸会加快,调节呼吸频率的神经中枢在乙图的_____中。</p><p>(4)比赛到最后冲刺阶段,同学们为同伴的表现欢呼雀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这是由于此时大脑皮层特别兴奋, 使_____分泌增加的缘故。由此看出,人体的生命活动受______的共同调节。</p></div></div>
<div><p>【答案】条件    5    大脑    非条件反射    7    脑干    肾上腺激素    神经系统和激素    </p><p>【解析】</p><p>图甲中1半规管,2前庭,3耳蜗,4鼓膜;图乙中5大脑,6小脑,7脑干;图丙中8感受器,9传出神经,10效应器,11传入神经,12神经中枢。</p><p>(1)在学校运动会上,男生1000米的比赛开始了,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立刻起跑属于条件反射。</p><p>(2)起跑时,某同学突然踩到同伴的脚,后迅速抬起,此反射属于是生来就有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p><p>(3)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因此运动中,运动员的呼吸会加快,调节呼吸频率的神经中枢在乙图的7脑干中。</p><p>(4)比赛到最后冲刺阶段,同学们为同伴的表现欢呼雀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这是由于此时大脑皮层特别兴奋,使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的缘故。由此实例看出,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龙口市第五中学(五四学制)七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