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1:03:50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   ),世代相续,生生不息。</p><p>A. 生殖&#xa0;B. 遗传&#xa0;C. 生殖和发育&#xa0;D. 发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生殖是指性成熟的生物体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绵延,保证生命的连续性,发育是指在生长的基础上,生物体形态、结构、功能的变化,最终成为一个性成熟的个体,然后经衰老死亡,生长与发育同时进行,生长是发育的基础,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p><p>A. 嫁接&#xa0;B. 分根&#xa0;C. 扦插&#xa0;D. 杂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诗句中的“插柳”大体意思是用柳树的枝条插在土壤中,据此分析解答。</p><p>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甘薯、葡萄、菊花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可见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现在的水煮玉米正在热卖中,在玉米的顶端经常会发现空了一截,有的时候会发现有缺粒现象,其原因主要是(  )</p><p>A. 光照不足缺少营养&#xa0;B. 病虫害多</p><p>C. 传粉不充分&#xa0;D. 水肥不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现象,最大的可能是传粉不足也就是由于植物开花时,由于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柱头没有接受到花粉而导致的。为了弥补传粉不足,人们常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p><p>玉米属于异花传粉中的风媒花,异花传粉的植物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制约,例如:如果传粉时期没有风或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传粉的能力就大大降低,从而降低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玉米的果穗常常有缺粒,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为了弥补自然下状态传粉不足,如果辅以人工辅助授粉,同样能提高结实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蜜桃味甜,毛桃味酸,现将水蜜桃(接穗)接到毛桃(砧木)上,成活后,结出的成熟果实,其味是(  )</p><p>A. 酸味的&#xa0;B. 酸甜适中</p><p>C. 一半酸味,一半甜味&#xa0;D. 甜味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p><p>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将水蜜桃的接穗接到毛桃的砧木上,将来结出的果实成熟后,其味为水蜜桃的味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变态发育的生物是(  )</p><p>A. 蝇和菜粉蝶&#xa0;B. 蝗虫和蟋蟀&#xa0;C. 螳螂和家蚕&#xa0;D. 黄鹂和骆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胚后发育叫变态发育。</p><p>变态发育一般指昆虫纲与两栖动物的发育方式,两栖类的变态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如青蛙: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其中幼体和成体的根本区别是呼吸方式。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也能辅助呼吸。昆虫纲的变态发育和两栖类有所不同,因为它们的变态发育又分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p><p>蛾,蝶,蝇的变态,由受精卵开始,要经过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很明显,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像这样的还有蚊、蝇、菜粉蝶、蜜蜂等。</p><p>有些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如蝉、蟋蟀、蚱蜢、蝼蛄等。</p><p>而黄鹂属于鸟类,骆驼属于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没有变态,不属于变态发育。</p><p>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们常见的蜻蜓“点水”,实际上是在进行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这种活动是( )</p><p>A. 喝水    B. 产卵    C. 练飞    D. 捕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蜻蜓“点水”,实际上是雌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唐朝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这句诗反映了鸟类繁殖行为中的(  )</p><p>A. 筑巢&#xa0;B. 求偶&#xa0;C. 孵卵&#xa0;D. 育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繁殖行为.解答时可以从繁殖行为的概念、表现方面来切入。</p><p>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体现了鸟类的占巢、筑巢行为,为繁殖后代做准备,属于繁殖行为中的筑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辛弃疾的词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实际上是指 ( )</p><p>A. 雄蛙的鸣叫    B. 雌蛙的鸣叫</p><p>C. 雌蛙和雄蛙的鸣叫    D. 蝌蚪的鸣叫</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雄性青蛙在口的后方有鸣囊,可以鸣叫,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是求偶行为。蛙声是青蛙鸣囊中的空气震动产生.雌蛙没有鸣囊,不能鸣叫。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鸡卵的哪一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鸡(  )</p><p>A. 卵白&#xa0;B. 卵壳&#xa0;C. 胚盘&#xa0;D. 卵壳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卵黄上的小白点是胚盘,胚盘中含有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胚胎发育的场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亲代的性状能在子代出现,亲代传给子代的是(  )</p><p>A. 性状    B. 基因    C. 相对性状    D. 血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普通甜椒的种子卫星搭载后播下,经选择可培育成太空椒.太空椒的个体长得更大.这种变异是由下列哪种原因引起的(  )</p><p>A. 基因重组&#xa0;B. 环境改变&#xa0;C. 基因突变&#xa0;D. 施加肥料</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普通甜椒的种子卫星搭载后,在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变异,经选择培育成太空椒,因此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适于可遗传的变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基因是通过亲子间的“小桥”传递的,“小桥”指的是(   )</p><p>A. 精子&#xa0;B. 卵细胞&#xa0;C. 精子和卵细胞&#xa0;D. 体细胞</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p><p>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对夫妇生出的正常儿子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为:(  )</p><p>A. XX    B. XY    C. X    D. Y</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人的性别决定于受精卵形成时,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有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在形成受精卵时,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的明显区别是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  )</p><p>A. 水蒸气&#xa0;B. 氨&#xa0;C. 二氧化碳&#xa0;D. 氧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p><p>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对夫妇近亲结婚,两人的表现型正常,但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他们若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是(  )</p><p>A. 3/4&#xa0;B. 1/2&#xa0;C. 1/4&#xa0;D. 1/8</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p><p>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夫妇均正常却生出了白化病的孩子,说明夫妇双方都携带一个白化病基因,另一个基因正常;可用遗传图解表示如下:由图解可知,他们若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是1/4。</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03/08/47b3c0e8/SYS201911030810041033323212_DA/SYS201911030810041033323212_DA.001.png" width="389" height="1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起源的推测正确的是</p><p>A.上帝创造的</p><p>B.是从非生命物质中自发产生的</p><p>C.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的</p><p>D.由火山喷发形成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某小组在进行测定花生长度大小取样时,提出了四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方法是(  )</p><p>A. 在大粒的花生中取30粒较大的,在小粒中取30粒较小的</p><p>B. 在大粒花生中取1粒最大的,在小粒花生中取1粒最小的</p><p>C. 在两种花生中分别随便取出1粒</p><p>D. 在两种花生中分别随便取出30粒</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抽样检测法的概念和样本的大小与总体的关系。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抽样检测样品数量越多,总体就越接近真实情况。</p><p>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查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这样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法。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接近总体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样品要有足够的数量,建议不要少于30粒。</p><p>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染色体就是DNA.(____)(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p><p>通过分析可知,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不是DNA。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同卵双生兄弟俩,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同卵双生兄弟俩,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他们的肤色可以传给各自的后代。(____)(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基础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是不遗传的变异。</p><p>同卵双生的兄弟,体内的遗传物质相同,哥哥长期在室外工作,皮肤较黑,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皮肤较白。这种变化是由环境引起的,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因此不可以遗传给各自的后代。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不一定每块都要有芽眼。(   )</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种植马铃薯时,只要把块茎切成很多小块来栽种,每一小块都要注意带有芽眼,即可繁殖。</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可能是九子之间的基因组成不同。(      )</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反应的是生物的变异现象,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是性状的差异,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因此,可能是由于九子间的基因组成不同。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雌蛙体内成熟的卵细胞。(____)(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生殖方式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繁殖季节,雌雄蛙抱对,将精子、卵细胞分别排放到水中,在水中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小蝌蚪。</p><p>青蛙是有性生殖,卵细胞和精子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蝌蚪,蝌蚪是青蛙的幼体,蝌蚪再发育成幼蛙,幼蛙发育成成蛙。像青蛙这样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所以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因此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p><p>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种植菊和芦荟的时候,一株植物常常会变成一丛,这是可以把它们分成很多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种植菊和芦荟的时候,一株植株常常会变成一丛,这时可以把它们分成很多株,这种繁殖方式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植物的营养器官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因此说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故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的卵细胞中23条染色体在形态和大小上都是不同的。      (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br />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和Y两种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X的染色体。</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判断对错)</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的性状有的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如形态结构、行为方式等,有的肉眼看不到,如生理特征人的ABO血型等,故此题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之间相似性状就越多。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p><p>【解析】</p><p>试题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相似度越小;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相似度越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与家蚕相同。(____)(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指的是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不大,完全变态发育指的是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比较明显。</p><p>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不大,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因此二者的发育过程不同。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性状就是生物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____)(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统称。</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p><p>变异是指亲子代之间、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例如同卵双胞胎的遗传物质相同,但如果一个长期在室外工作、一个长期在室内工作,他们的肤色会有所不同。即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故此题说法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家蚕发育过程中的4个时期形态图,选出相应的发育过程将其序号填入对应括号前。</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03/08/47b3c0e8/SYS201911030810067736251607_ST/SYS201911030810067736251607_ST.001.png" width="529" height="1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①_____;(2)②_____;(3)③_____;(4)④_____。</p><p>A.成虫          B.蛹        C.幼虫       D.受精卵</p></div></div>
<div><p>【答案】A    B    D    C    </p><p>【解析】</p><p>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解答即可。</p><p>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家蚕的属于完全变态发育,③是受精卵、④是幼虫、②是蛹和①是成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所示是鸟卵的解剖结构图,据图回答在[]中填图中序号:</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03/08/47b3c0e8/SYS201911030810070759395894_ST/SYS201911030810070759395894_ST.001.png" width="192"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卵黄上盘状的白色小点叫做_____。里面含有_____,是进行_____ 的部位。</p><p>(2)是_____是_____。</p><p>(3)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的是_____和_____。</p><p>(4)是_____,为胚胎发育提供_____。</p></div></div>
<div><p>【答案】胚盘    细胞核    胚胎发育    卵黄    卵黄膜    2    卵黄    4    卵白    气室    氧气    </p><p>【解析】</p><p>观图可知:</p><p>1是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雏鸟。</p><p>2是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p><p>3是卵黄膜﹣﹣保护并维持卵细胞的形状。</p><p>4是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p><p>5是气室﹣﹣贮存空气,有利于胚胎进行呼吸。</p><p>(1)卵黄上的白色小点叫做胚盘,其中含有细胞核,将来形成胚胎进而发育成雏鸟。</p><p>(2)图中2是卵黄,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3是卵黄膜,卵黄膜保护并维持卵细胞的形状。</p><p>(3)胚胎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由卵黄提供;另外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所以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的是2卵黄和4卵白。</p><p>(4)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的是5气室。</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03/08/47b3c0e8/SYS201911030810073552217256_ST/SYS201911030810073552217256_ST.001.png" width="171" height="2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他们的染色体数均为_____条。</p><p>(2)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是_____和_____,他们的染色体均为_____条,比a、b减少了_____。</p><p>(3)B过程为受精,形成的e细胞叫_____,染色体数为_____对,f细胞是女儿的体细胞,其染色体为_____条。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_____,一条来自_____。</p><p>(4)若这对夫妇,第一胎生的是女孩,假如他们再生第二胎,生女孩的可能性约为_____%。</p><p>(5)正常人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对恒定的,这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如果人的细胞中多了或少了一条染色体,都可能导致_____。</p></div></div>
<div><p>【答案】46    精子    卵细胞    23    一半    受精卵    23    46    父亲    母亲    50    遗传病的发生    </p><p>【解析】</p><p>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p><p>(1)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他们的染色体数均为46条(23对)。</p><p>(2)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因此生殖细胞c精子、d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均为23条。</p><p>(3)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现象叫做受精,图示中B过程是受精,e细胞是受精卵,受精卵的染色体数又恢复到父母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23对。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03/08/47b3c0e8/SYS201911030810073552217256_DA/SYS201911030810073552217256_DA.001.png" width="208" height="2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包含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因此f细胞是女儿的体细胞,其染色体为46条,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p><p>(4)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人的性别遗传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03/08/47b3c0e8/SYS201911030810073552217256_DA/SYS201911030810073552217256_DA.002.png" width="268" height="2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某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那么第二胎生女孩的几率是50%。</p><p>(5)每种生物体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正常人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23对)。这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如果人的体细胞中多了或少了一条染色体,都可能导致严重的遗传病的发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来宾市忻城、象州等地盛产桑蚕,小明家依靠种桑养蚕发了家。在饲养家蚕过程中,小明发现桑叶很有限,于是设想用玉米叶替代桑叶来饲养家蚕,为此他拟定实验方案并进行探究实验,同时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及繁殖过程进行观察。请结合相关知识作答:</p><p>(1)在该实验中,小明提出的问题是:_____。</p><p>(2)请根据问题作出假设;_____。</p><p>(3)为设置对照实验,小明将20只刚孵化的健康家蚕幼虫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用一定量的桑叶饲养,乙组用等量的玉米叶饲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每天观察家蚕的进食、生长情况并做记录。</p><p>(4)小明在实验中选取20只家蚕幼虫而不是2只,目的是_____。</p><p>(5)为了实验的更有说服力,小明重复做了几次实验,小明得出的实验结果应是几次实验的。_____(此处选最小值或最大值或平均值)</p><p>(6)甲组家蚕幼虫逐渐长大、成熟,20多天后,19只吐丝结茧;乙组家蚕幼虫却不食变弱、死亡。由此,小明通过分析得出实验结论:_____。</p></div></div>
<div><p>【答案】玉米叶能替代桑叶来饲养家蚕吗    玉米叶能替代桑叶来饲养家蚕(玉米叶不能替代桑叶来饲养家蚕)    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误差,增加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平均值    玉米叶不能用来饲养家蚕    </p><p>【解析】</p><p>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p><p>(1)针对要探究的问题小明提出的问题是玉米叶能替代桑叶来饲养家蚕吗?</p><p>(2)探究实验的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针对要探究的问题,小明可作出假设是玉米叶能替代桑叶来饲养家蚕(玉米叶不能替代桑叶来饲养家蚕)。</p><p>(4)该实验中选取家蚕的数量均为20只而不是2只,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因此用20只家蚕做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误差,增加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p><p>(5)为了使探究实验结果可靠,对本实验还应设置重复组,取其平均值为为实验结果。</p><p>(6)本题设置的是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本实验的变量是家蚕食物的不同,甲组用桑叶饲养,乙组用等量的玉米叶饲养,经过20多天后,甲组家蚕幼虫长大、成熟,吐丝结茧;乙组家蚕幼虫却不食、变小、死亡,由此,小明得出结论玉米叶不能用来饲养家蚕。</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八级(下)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