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七年级上册检测题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猪笼草是一种植物,当有小虫子误入它们的“笼子”时,它们会将这些小虫子消化吸收掉,这种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p><p>A. 生物的生长 B. 生物的运动</p><p>C. 生物摄入营养物质 D. 生物的繁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它的叶子上有一个独特的形似笼子的食虫囊,猪笼草的叶笼颜色鲜艳,笼口分布着蜜腺,散发芳香.当昆虫进入笼口后,其内壁非常光滑,昆虫就会滑跌在笼底,笼口盖子闭合,笼壁分泌物就会消化虫体。说明生物摄入营养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四种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图,关于它们结构的比较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e9959286/SYS201712310108191718340145_ST/SYS201712310108191718340145_ST.001.png" width="378"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四种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p><p>B. 与②不同,③④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只有线粒体</p><p>C. 该四种细胞为了获得生活所需的能量都必须消耗有机物和氧</p><p>D. ①③④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都来自于②类生物</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A是细菌细胞、B是植物细胞、C口腔上皮细胞、D、是酵母菌细胞。</p><p>四种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A正确;②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与其他细胞不同,B正确;①④在无氧条件下可以生存,③是动物细胞,④是酵母菌,C错误;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其它生物提供有机物来源,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细胞分化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p><p>B.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组织的原因</p><p>C.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的分裂和生长</p><p>D.细胞分化是指分裂的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变化</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对光时要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p><p>B. 物镜越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越多</p><p>C. 当光线较强时,用反光镜的凹面对光</p><p>D. 显微镜下观察到“p”,玻片上写的是“b”</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对光时,首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然后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通过目镜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就说明对好光了,A正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大,细胞数量越少;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以物镜越短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越多,B错误;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C错误;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实物的倒像,将“p”写到纸上,将纸旋转180度我们会看到一个“d”字,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光照充足的白天,一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叶片,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不同生理活动有关的物质或气体,箭头表示物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5/10/27f39c75/SYS201808151007486961714632_ST/SYS201808151007486961714632_ST.001.png" width="142"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只表示二氧化碳,②只表示氧气</p><p>B. ③表示水和无机盐,④表示有机物</p><p>C. ①和②均是从气孔中进出的</p><p>D. ③和④所经过的结构是不一样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上图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有机物、水;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若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指的是水蒸气,可见A错误。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利用“行为语言”传递信息。以下各种动物行为语言中,不属于同种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 )</p><p>A. 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 B. 蚂蚁相互碰触角</p><p>C. 小狗在路上撒尿 D. 蜜蜂跳圆形舞</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这是通过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A正确;蚂蚁触碰触角是用气味进行交流,B正确;狗在路上撒尿属于领域行为,不属于同种个体间交流信息,C错误;蜜蜂跳圆形舞蹈,告诉同伴蜜源,说明是通过动作进行交流,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p><p>B. 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可连接在同一块骨上</p><p>C. 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p><p>D. 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的同时肱三头肌舒张</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A正确;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可连接在不同的骨上,B错误;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C正确;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的同时肱三头肌舒张,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动物特征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p><p>A. 鲫鱼体表被覆鳞片,用鳍游泳</p><p>B. 青蛙的幼体、成体都用肺呼吸</p><p>C. 家鸽前肢特化为翼,双重呼吸</p><p>D. “金蝉脱壳”中“壳”指外骨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鲫鱼体表被覆鳞片,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A正确;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B错误;家鸽前肢进化为翼,家鸽在飞行状态下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C正确;“金蝉脱壳”中“壳”指外骨骼,是指昆虫蝉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外骨骼,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下列四种生物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8/10/cd352207/SYS201807281008118700182473_ST/SYS201807281008118700182473_ST.001.png" width="293" height="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丁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p><p>B. 甲、乙、丁都是多细胞生物</p><p>C. 甲、乙的细胞结构与酵母菌相似</p><p>D. 丙可以通过分裂生殖繁殖后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丁是病毒的结构图,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进行繁殖,A正确;丁是病毒,无细胞结构,丙是细菌,由一个细胞构成,B错误;甲是青霉,乙是蘑菇,与酵母菌都属于真菌,细胞结构相似,C正确;丙是细菌,细菌是进行分裂生殖,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下列哪种描述是错误( )</p><p>A. 鲸、海豚、海豹的生殖和发育最主要的特点是胎生、哺乳</p><p>B. 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都是变温动物且卵生</p><p>C. 青蛙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p><p>D. 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鲸、海豚、海豹的生殖和发育最主要的特点是胎生、哺乳,都属于哺乳动物,A正确;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都是变温动物且卵生,B正确;青蛙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体温不恒定,C正确;蚯蚓的身体分节,有刚毛,用体壁呼吸,属于环节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光照强度和温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5/10/27f39c75/SYS201808151007493536924720_ST/SYS201808151007493536924720_ST.001.png" width="215"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从图中可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温度和光照强度</p><p>B. 从图中可知,光照强度在O~a内,光合作用强度主要受光照强度大小的影响</p><p>C. 光照强度在a~b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只受温度高低的影响</p><p>D. 从图中可知,光照强度在b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干是光照强度和温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所以图示的结论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温度和光照强度,A正确;由图示可知,在0-a内尽管各曲线表示的温度不同,但随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的强度在增强,所以光合作用强度主要受光照强度大小的影响,B正确;在a-b内,光合作用的强度既受光照强度的影响,也受温度高低的影响,C错误;由曲线可知,光照强度在b以后,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的曲线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强,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只有藻类植物有单细胞个体</p><p>B. 蕨类植物根的形成与细胞分化有关</p><p>C. 种子植物不一定能结出果实</p><p>D. 除藻类外,其他植物均有输导组织</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藻类植物多数是多细胞的,如海带、紫菜等,但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少数是单细胞的,如衣藻。藻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故A不符合题意;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和叶的分化,茎内有输导组织,所以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故B不符合题意;种子植物包括祼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祼子植物产生种子,种子外面没有果皮,不能形成果实,故C不符合题意;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有假根,没有输导组织,故D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不显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2/10/c16715c5/SYS201808121008233683798035_ST/SYS201808121008233683798035_ST.001.png" width="201"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p><p>②光合作用需要光</p><p>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p><p>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p><p>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叶片曝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用碘蒸汽处理显蓝色;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用碘蒸汽处理后显棕色。所以该实验可以证明: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假如地球上没有了绿色植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A. 人和动物就没有了食物来源</p><p>B. 人和动物就没有了氧气来源</p><p>C. 生物圈将会因生产者的消失而崩溃</p><p>D. 地球上的水循环将因蒸腾作用的消失而无法进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给动物和人类提供食物来源,A正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B正确;生产者为生物圈提供能量和氧气,没有了生产者会崩溃,C正确;绿色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根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任然可以进行,海洋,湖泊等蒸发的水蒸汽进入大气中,形成云,继而形成雨、雪、或冰雹,再回到海洋或陆地,但是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如陆地降雨量,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同学建立的生物分类图,其中①~④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哪组生物不能用该图分类(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5/10/27f39c75/SYS201808151007497390696005_ST/SYS201808151007497390696005_ST.001.png" width="252" height="2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蘑菇 ②银杏 ③葫芦藓 ④水绵</p><p>B. ①珊瑚虫 ②侧柏 ③墙藓 ④衣藻</p><p>C. ①酵母菌 ②油松 ③肾蕨 ④水绵</p><p>D. ①家鸽 ②水杉 ③玉米 ④墙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①无叶绿体,应该是蘑菇或珊瑚虫或酵母菌或家鸽或根瘤菌;②有种子,应该是银杏或侧柏或油松或水杉;③无种子,有叶,应该是葫芦藓或墙藓或肾蕨,不应该是玉米,因为玉米有叶、有种子,④无种子,没有叶,应该是藻类植物,可见D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2016年4月份济南市生物实验技能测试中,初三一班的春艳同学,顺利通过测试。现在她将显微镜使用的有关问题分享给大家,请你试着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5/10/27f39c75/SYS201808151007499181567444_ST/SYS201808151007499181567444_ST.001.png" width="375"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对光时应转动[ ]__________,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用一个较大光圈并转动[ ]__________,从而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p><p>(2)同学们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从图乙中选用的显微镜镜头组合是__________。若要使图丙中①转为②应该将装片向______移动。</p><p>(3)同学们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来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制作时首先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一滴________和____________,制作过程中都要用到碘液,其作用是________。有同学比较了上述两种细胞,发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液泡和__________。若某同学在观察时先用低倍物镜,再换高倍物镜,这时视野会变得更______(选填“亮”或“暗”)。</p></div></div>
<div><p>【答案】 .(1)②转换器 ③反光镜 (2)1和6 右 (3)清水 生理盐水 染色 细胞壁 暗</p><p>【解析】试题分析:图中①目镜,②转换器,③反光镜,④粗准焦螺旋,⑤细准焦螺旋。</p><p>(1)对光时应转动②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用一个较大光圈并转动③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能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欲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长目镜1和短物镜6,若要使图丙中①转为②应该将装片向右移动;(3)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滴的是清水,“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原形,制作过程中都要用到碘液,其作用是染色,更好的观察细胞核,有同学比较了上述两种细胞,发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因此,若某同学在观察时先用低倍物镜,再换高倍物镜,这时视野会变得更暗。</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物圈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他们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p><p>(1)夏天在海水中游泳时,常会遇到水母、海蜇等腔肠动物,它们在身体结构等方面与淡水中的水螅相似,体现在身体呈__________。</p><p>(2)雨后,有时可以见到蚯蚓在地面上爬行,区分蚯蚓身体前后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成语“鹬蚌相争”中的鹬、蚌两种动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分别是__________;“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描写的是________的特征。</p><p>(4)爬行动物中,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是__________。</p><p>(5)“带鱼”“墨鱼”“甲鱼”“鲸鱼”“鲨鱼”“鲍鱼”“娃娃鱼”名称中都有“鱼”字,其中属于鱼的是____________。如果请你把上述动物分成两类,你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p><p> </p></div></div>
<div><p>【答案】 辐射对称 看环带的位置,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 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 肺、鳃 昆虫 扬子鳄 带鱼、鲨鱼 根据动物体内是否具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p><p>【解析】(1)水母,海蜇和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p><p>(2)蚯蚓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故要区分蚯蚓的前端与后端,要看环带的位置,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p><p>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p><p>(3)“蚌”是一种软体动物,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都是鳃;“鹬”是一种鸟,属于鸟类,鸟类的体内有许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在飞行过程中吸气时,空气进入肺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是双重呼吸方式。</p><p>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和单复眼,其中触角具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即题干中的头上两根感觉须;一般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即里面是肉外是骨,所以这句顺口溜描述的是昆虫的主要特征。</p><p>(4)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属于我国一级保护的爬行动物。</p><p>(5)题干中的带鱼、鲨鱼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符合鱼类的特征,属于鱼类。根据动物体内是否具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把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上述动物中的“带鱼”、“甲鱼”、“鲸鱼”、“鲨鱼”、“娃娃鱼”是脊椎动物,“墨鱼”、“鲍鱼”是无脊椎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e9959286/SYS201712310108181102935847_ST/SYS201712310108181102935847_ST.001.png" width="171"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____________(写标号)结构是动物细胞所没有的。</p><p>(2)细胞分裂时,[ ]____________的变化最明显。</p><p>(3)西瓜中所含的糖分主要存在于[ ]____________中。</p><p>(4)能制造有机物的是[ ]____________。</p><p>(5)⑥所含有的能量转换器,除图中的叶绿体外,还有____________。</p><p>(6)检测轻度污染的水域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的含量,其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①③⑤ ④细胞核 ⑤液泡 ③叶绿体 线粒体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p><p>【解析】(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同的结构是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动物细胞没有①细胞壁、③叶绿体和⑤液泡。<br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所以细胞分裂时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有一个复制加倍的过程。</p><p>(3)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br />(4)光合作用是通过叶绿体完成的。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p><p>(5)植物细胞中有两个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br />(6)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不让有害的物质进入到细胞的内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阳春四月甜瓜大量上市,该瓜皮薄肉脆,甜而爽口,瓜香四溢,深受消费者喜爱。甜瓜多采用温室大棚栽培,如图一所示;图二表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甜瓜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请联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8/10/cd352207/SYS201807281008236115957699_ST/SYS201807281008236115957699_ST.001.png" width="406"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甜瓜播种后通常要覆盖地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种子的萌发率。</p><p>(2)果实慢慢成熟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它们是通过植株根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收的,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_______。果实成熟过程中所需的有机物是由光合作用制造的,其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图二中7~10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的原因是在一定温度和二氧化碳供应充足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12时左右的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某兴趣小组选取生长正常的甜瓜叶片进行了图三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8/10/cd352207/SYS201807281008236115957699_ST/SYS201807281008236115957699_ST.002.png" width="198"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p><p>B.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p><p>①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②本实验设置了______组对照实验。</p><p>③通过上述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提高(地表)温度 成熟区(或根毛区) 蒸腾作用 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8/10/cd352207/SYS201807281008236115957699_DA/SYS201807281008236115957699_DA.001.png" width="32" height="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光合作用的强度随着光照加强而增强 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光合作用减弱 消耗掉植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2 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p><p>【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三所示的实验装置来看,该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甲叶片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以光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乙叶片和丙叶片以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据此解答。</p><p>(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因此甜瓜播种后通常要覆盖地膜,其目的是提高温度,提高种子的萌发率。</p><p>(2)果实慢慢成熟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它们主要通过植株根尖的成熟区(或根毛区)吸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果实成熟过程中所需的有机物是由光合作用制造的,其反应式是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8/10/cd352207/SYS201807281008236115957699_DA/SYS201807281008236115957699_DA.002.png" width="32" height="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p><p>(3)根据图中的曲线表明,图2中7~10时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这是因为在一定温度和二氧化碳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的强度是随着光照加强而增强的。在12时左右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是因为此时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14~17时光合作用强度不断下降的原因,是因为此时光照强度不断减弱。<br />(4)①为排除叶片内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影响,实验前要将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②该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甲叶片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以光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乙叶片和丙叶片以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③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是:叶片甲的见光部分、叶片丙变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比较叶片甲的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叶片甲的遮光部分,叶片乙不变蓝色,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比较乙和丙两叶片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组织的形成过程,请据图完成下列各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3238a940/SYS201808081125329824775002_ST/SYS201808081125329824775002_ST.001.png" width="333"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________过程,使细胞的数量增多,④表示细胞的________过程,使细胞产生了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组织。</p><p>(2)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________组织,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上图中的________组织构成。</p><p>(3)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_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作____________。</p><p>(4)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水稻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分裂 分化 结缔 神经 次序 器官 系统</p><p>【解析】试题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2)细胞分化就是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过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组织)的过程;(3)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p>(1)此图是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分化过程示意图,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这些细胞一部分具有分裂能力继续分裂,而另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停止分裂,开始分化,经过④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2)血液属于结缔组织,大脑皮层属于神经组织;(3)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4)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与人体相比,水稻植株的结构层次没有系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析下列实验探究,确定动物的行为属于哪一种行为:</p><p>①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p><p>②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付小蝗虫那样吞掉盗虻。</p><p>③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蛰刺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p><p>④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p><p>⑤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是不去吞吃了。</p><p>⑥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回答问题:</p><p>(1)实验①②③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属于__________行为,是由体内____________决定的。</p><p>(2)实验④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________行为,是受_____的影响,通过__________而形成的。</p><p>(3)实验⑤说明了蟾蜍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哺乳动物的能力______。</p><p>(4)春天百花争艳,引来勤劳的蜜蜂在花间忙碌,蜜蜂群体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蜜蜂有雄蜂、工蜂和蜂王之分,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蜂群的生活,这说明了蜜蜂具有________行为。</p><p>(5)蟾蜍和青蛙都能消灭大量的农业害虫,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是一种经济有效的____________技术,其短期效果虽不如化学农药,你知道它具有什么优点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1)先天性 遗传物质 (2)学习 环境 生活经验和学习 (3)差 (4)动作(或舞蹈) 社会 (5)变态发育 (6)生物防治 专一性强,控制害虫持久,减少环境污染</p><p>【解析】试题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1)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是受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2)实验④中,没有吃饱的蟾蜍对于大野蜂不予理睬,是因为以前被大野蜂蛰过舌头,这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的行为,是受环境影响,属于学习行为;(3)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越复杂,实验⑤说明了蟾蜍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高等动物的能力差;(4)蜜蜂采蜜是动物获得食物的行为,属于取食行为;春天百花争艳,引来勤劳的蜜蜂在花间忙碌,蜜蜂群体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动作(或舞蹈),蜜蜂营群居生活,群体内部有明显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蜜蜂具有社会行为;(5)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也叫引进天敌防治,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资料中蟾蜍和青蛙都能消灭大量的农业害虫,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它的优点是专一性强,控制害虫持久,减少环境污染。</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