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58:50

专题02 生物和生物圈(第02期)-中考生物试卷分项版解析汇编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对其中某一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     )</p><p>A. 草→兔→狐    B. 光→草→兔</p><p>C. 兔→狐→细菌    D. 兔→草→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草、兔、狐正确表示了三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A正确;</p><p>光是非生物成分,食物链中不包括非生物成分,B错误;</p><p>食物链中的第一营养级为生产者,兔为消费者;细菌为分解者,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C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诗句反映了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p><p>A.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p><p>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p><p>C.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p><p>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错误;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正确;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C错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关注生物的栖息地、关注生物圈就是关注人类自已的生存。下列有关生物圈、栖息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B.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p><p>C.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层</p><p>D. 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正确,C错误;栖息地是生物圈中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相同的生物,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B正确;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p><p>A.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p><p>B. 某些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不断地积累</p><p>C. 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p><p>D.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A错误;某些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不断地积累,B正确;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C正确;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p><p>A. 风调雨顺时瓜果获得大丰收    B. 沙漠中的仙人掌其叶变成刺状</p><p>C. 夏天温度升高霉菌繁殖速度加快    D. 蚯蚓的粪便可以提高土壤肥力</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沙漠干旱缺水,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因此沙漠中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能完整表示食物链的是</p><p>A. 花生→鼠→蛇    B. 树→虫→啄木鸟</p><p>C. 水稻→蝗虫→青蛙    D. 小虾→小鱼→大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因此小虾→小鱼→大鱼不能完整表示食物链,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海洋深处,生存的植物种类非常少甚至没有,影响植物在此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p><p>A. 空气    B. 阳光    C. 温度    D. 水</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由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深处几乎没有光线,因此在海洋深处,生存的植物种类非常少甚至没有,影响植物在此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下列哪项</p><p>A. 大兴安岭森林    B. 扎龙自然保护区    C. 中国南海    D. 青藏髙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所以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大兴安岭森林。</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高山上,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影响这种分布的因素是</p><p>A. 阳光          B. 水           C. 温度          D. 空气</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如热带雨林必须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环境,常绿阔叶林必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亚热带,寒温带针叶林适于温度较低的亚寒带和寒带,高山草甸适于生长在寒冷的高山高原,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度左右,因此在高山上,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这是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p><p>B.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越强</p><p>C.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可以进行</p><p>D. 大多数细菌和病毒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所以先天性行为是学习性行为的基础,A正确。<br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所以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越强,B正确。<br />动物作为消费者,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大量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如果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能通过分解者进行,C正确。<br />大多数细菌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而病毒的营养方式为寄生,不属于分解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诗句“雨露滋润禾苗壮”所隐含的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p><p>A. 阳光    B. 温度    C. 水分    D. 空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诗句“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水(非生物因)影响了生物禾苗的生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蝗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捕食关系,但不构成食物链,根本原因是</p><p>A. 无生产者    B. 无分解者    C. 无能量流动动    D. 无物质循环</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蝗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螳螂、蝉和黄雀之间的捕食关系,这三者都是消费者,食物链应该包括生产者,故不能构成食物链。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p><p>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影响这一现象的生态因素主要是水分</p><p>B.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枝条及其绿叶是由芽发育而来的</p><p>C. “地迥鷹犬疾,草深狐兔肥”,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与其植食性相适应</p><p>D.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属于动物界的最大类群一节肢动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影响这一现象的生态因素主要是温度,而不是水分,A错误。</p><p>B.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枝条是由芽轴发育而来,叶子则是幼叶发育而来,B正确;</p><p>C. “地迥鷹犬疾,草深狐兔肥”,兔子是植食性哺乳动物,牙齿出现分化,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与其植食性相适应,说法正确;</p><p>D、蝉具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表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类群,D正确。</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研学中,一群学生看到几只鸟在水面游动,还会潜入水底,生物老师告诉他们这是绿头鸭。据此推测,绿头鸭的是具备下列哪种形态特征</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55a5a46f/SYS201904161039530768234921_ST/SYS201904161039530768234921_ST.001.png" width="96"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55a5a46f/SYS201904161039530768234921_ST/SYS201904161039530768234921_ST.002.png" width="89"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55a5a46f/SYS201904161039530768234921_ST/SYS201904161039530768234921_ST.003.png" width="94"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55a5a46f/SYS201904161039530768234921_ST/SYS201904161039530768234921_ST.004.png" width="77"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A为老鹰的足,锐利、具有钩爪,适于捕捉小动物,A错误;<br />B为绿头鸭的足,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B正确;<br />C为鸵鸟的足,趾短粗有力,适于奔走,C错误;<br />D为丹顶鹤的足,三只朝前一只朝后,便于行走,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由于沼泽地或浅水滩土地比较湿润,这样的足不至于深陷其中,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阳春三月,樱花、桃花、梨花等竞相绽放,人们难以区分。要辨别这些花的种类,下列未运用的科学方法是</p><p>A. 观察    B. 比较    C. 生物分类    D. 对照实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要辨别这些花的种类,可采用观察法,明确花的颜色,花瓣、萼片、雄蕊,雌蕊的数目等,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从而进行分类。可见该过程没有用是实验法。</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靑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诗中涉及到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p><p>A. 青虫→燕子    B. 植物→青虫→燕子</p><p>C. 青虫←燕子    D. 植物←青虫←燕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A错误;</p><p>由诗句可知,题中食物链为:植物→青虫→燕子。植物是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青虫是初级消费者,燕子是次级消费者,B正确;</p><p>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C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长沙洋湖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与其功能相似的人体器官是</p><p>A. 脑    B. 肾    C. 肺    D. 胃</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人体的肾脏能形成尿液,排出代谢废物,具有净化血液的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p><p>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p><p>C. 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适应生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p><p>A. 阳光→草→牛→虎    B. 鼠→蛇→鹰</p><p>C. 鹰→蛇→青蛙→昆虫    D. 草→兔→鹰</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A错误;</p><p>鼠、鹰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B、C错误;</p><p>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兔、鹰的捕食关系,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p><p>B.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就是指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p><p>C.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p>D. 草原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最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源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A错误;</p><p>生物生活的环境包括生物生存的空间、以及各种影响因素,既有非生物因素,也有生物因素,B错误;</p><p>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C正确;</p><p>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最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p><p>A. —个湖泊    B. —片草原</p><p>C. 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的动物    D. —个池塘</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一个湖泊、一片草原、一个池塘,都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A、B、D不符合题意;</p><p>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的动物,只有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p><p>A. 水    B. 阳光    C. 温度    D. 土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述了水滋润着生物,影响了生物的生活,使生物开始萌发。因此诗句中描写的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水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下列现象能够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p><p>A. 大树底下好乘凉    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p><p>C. 青蛙冬眠    D. 南橘北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p><p>蚂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因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p><p>青蛙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避免温度过低冻伤甚至冻死,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C符合题意;</p><p>南橘北枳,主要是南北温度的不同造成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p><p>B.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p><p>C. 在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的数量始终是不变的</p><p>D. 在各种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只存在捕食关系</p></div></div>
<div><p>【答案】AB</p><p>【解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A正确;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B正确;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C错误;在各种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不仅存在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共生等关系,D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小玉网购的一个生态瓶。围观的同学发现这个密闭的瓶内,水草鲜美,小鱼居然能活很久,觉得好奇不已。直到某“学霸”后来解说其生物学原理,大家才恍然大悟。现在,你也能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与思考,理解其中奥秘吗?</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8cafe4be/SYS201904171037092900959922_ST/SYS201904171037092900959922_ST.001.png" width="115" height="2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态瓶其实就是一个模拟的简易___________系统。从生物部分看,_________是该系统内的生产者;而小鱼是___________者;    瓶内的泥沙上附着有细菌等分解者。</p><p>(2)要让瓶中的鱼、草等生物存活较长时间,应该将生态平常摆放在温度适宜和______充足的环境下。</p><p>(3)该装置能否放很多条鱼?正确的答案是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生态  水草  消费  光照  不能</p><p>【解析】(1)该生态球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因为球里有生物及生物生存的环境;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态球中的生产者有水草;小鱼以水草为食,属于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分解者是细菌、真菌等。</p><p>(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因此这个生态球应放在温度适宜和光照充足的地方。</p><p>(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如果在生态球内放入很多条小鱼,可能会由于缺乏氧气和营养物质而导致生态平衡失调。所以该装置不能放入很多条鱼。</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图一表示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调查某森林公园生态建设情况后绘制的食物网简图,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相对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p><p>(1)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_____。</p><p>(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p><p>(3)若X代表该食物网中的某种生物,那么对于食物链:“植物→昆虫→蜘蛛→X→蛇→鹰”,X既可以代表青蛙,也可以代表_____。</p><p>(4)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_____。</p><p>(5)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p><p>(6)若一段时间内鼠的数量大量减少,首先会引起植物的数量增加,但不会无限制地增加下去,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能力。</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d515ecd8/SYS201904171036392529677848_ST/SYS201904171036392529677848_ST.001.png" width="260"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  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食虫鸟  昆虫、鼠  鹰  自动调节</p><p>【解析】试题(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p>(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p><p>(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p><p>(3)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中食物链有:植物→昆虫→蜘蛛→青蛙→蛇→鹰,植物→昆虫→蜘蛛→食虫鸟→蛇→鹰,所以X既可以代表青蛙,也可以代表食虫鸟。</p><p>(4)由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鼠、昆虫。</p><p>(5)有毒物质随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图二中的甲有毒物质最多,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最高级别的是鹰。</p><p>(6)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关系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该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存在吃与被吃关系的四种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7843a9fc/SYS201904171034028590122269_ST/SYS201904171034028590122269_ST.001.png" width="245"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草场被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有毒物质污染,图中________(填字母)代表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得最多。</p><p>(2)写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山羊比绵羊好养,因为它连草根都啃食;一些牧区大量饲养山羊,造成草场被破坏。上述事实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_______。</p><p>(4)图中A和B之间以及B个体之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D甲→A→B→C→D适应和影响动作、声音、气味(物理、化学、行为信息)</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由图可知:甲生产者、乙消费者、丙分解者。</p><p>(1)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D的生物数量最少,其营养级别最高,体内有毒物质积累得最多。<br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由于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因而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消耗越多,生物数量越少。由于生产者位于食物链的起始端,因而其能量和数量最多。</p><p>图中甲生产者、乙消费者、丙分解者,所以图中构成的食物链为:甲→A→B→C→D。<br />(3)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适应和影响的关系。山羊比绵羊好养,因为它连草根都啃食。一些牧区大量饲养山羊,造成草场被破坏。这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br />(4)动物群体间的信息交流往往通过动作、声音、气味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其中元宝枫是重要的红叶观赏植物。</p><p>(1)元宝枫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其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植物________。</p><p>(2)黄刺、天牛等的幼虫均可以取食元宝枫叶片,捕虫鸟捕食这些幼虫。据此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黄刺幼虫与天牛幼虫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p><p>(3)黄刺蛾的一生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填“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p><p>(4)进入秋季,叶色逐渐褪绿变红。在日最低平均温度低于8℃、昼夜温差大于13℃时,叶片变色效果最佳,西山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据此分析,影响叶片变红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生产者   被子  元宝枫→天牛幼虫→食虫鸟  竞争  完全  温度</p><p>【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p><p>(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元宝枫是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其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br />(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元宝枫→天牛幼虫→食虫鸟;或元宝枫→黄刺蛾幼虫→食虫鸟。黄刺蛾幼虫与天牛幼虫都以元宝枫叶片为食,二者之间形成竞争关系。<br />(3)黄刺蛾的一生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r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昼夜温差大于13℃时,叶片变色效果最佳,说明影响叶片变红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7年,长沙某地实施“水稻+小龙虾”生态种养模式大获成功。该种养模式实现了优势互扑,既提升了稻米和小龙虾的品质,又保护了生态环境,一举多得。</p><p>(1)生态种养模式下水稻平均亩产比普通种植的同种水稻高出80千克,这种产最的不同属于__________的变异(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p><p>(2)小龙虾的学名为克氏原螯虾,其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__,身体和附肢分节,属于节肢动物。</p><p>(3)小龙虾能以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为食,其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无机盐,这体现了动物能促进__________。小龙虾的活动可使水中的氧气均匀分布,还通过翻动土壌,改善了土壤的供氧状况,进而促进了水稻根的__________作用。</p><p>(4)根据你现在的职业规划,你将来的职业是什么,能给农业带来哪些帮助?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p></div></div>
<div><p>【答案】  不可遗传  外骨骼  物质循环  呼吸  科学家-研究农业技术</p><p>【解析】(1)生态种养模式下水稻平均亩产比普通种植的同种水稻高出80千克,这种产量的不同仅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br />(2)小龙虾的学名为克氏原螯虾,其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属于节肢动物。<br />(3)小龙虾能以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为食,其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无机盐,这体现了动物能促进物质循环。小龙虾的活动可使水中的氧气均匀分布,还通过翻动土壤,改善了土壤的供氧状况,进而促进了水稻根的呼吸作用。<br />(4)根据你现在的职业规划,我将来的职业是科学家-研究农业技术为人民造福。(合理即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4月22日26日,首届中国国际低碳科技博览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博览会以“低碳科技,点亮未来”为主题。与此同时“地球一小时”活动引发了全球城市、企业和个人的自愿参与。你参加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活动了吗?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而温室效应是气候反常、物种灭绝、沙漠化扩大的罪魁祸首。如今,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p><p>(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___________,并释放出___________气体。</p><p>(2)“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因为森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作用,减少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_平衡。</p><p>(3)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写出一条和大家分享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氧气   二氧化碳  光合  碳—氧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水、节电,绿色出行</p><p>【解析】(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p><p>(2)我们倡导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因为在光照的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生成有机物和氧气,同时植物还能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有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br />(3)作为一个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应当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响应“低碳”的生活,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二氧化碳两方面入手,具体方法有: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等。</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题02 生物和生物圈(第02期)-中考生物试卷分项版解析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