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58:47

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一中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俗话说“擒贼先擒王”,草原牧马人在赶马回圈时,往往只要套住头马就行,这一事例充分说明马具有下列的哪种行为</p><p>A. 学习行为    B. 取食行为    C. 节律行为    D. 社会行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p><p>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A不符合题意;</p><p>取食行为是动物获取食物、维持生存的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B不符合题意;</p><p>节律行为是指动物随着日月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C不符合题意;</p><p>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草原牧马人在赶马回圈时,往往只要套住头马就行,这一事例充分说明马具有社会行为,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你在体育课上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时,上肢肌肉所处的状态是(   )</p><p>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p><p>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我国新交通法规定:首次饮酒驾驶费用运营车辆罚款1000—2000元,扣12分,禁驾半年。酒后驾车明显表象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这主要是因为酒精影响驾驶员的( )</p><p>A.脊髓、肝脏     B.眼睛、心脏     C.脑干、肺       D.大脑、小脑</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脑干组成。大脑皮层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功能区如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知识、躯 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出现幻觉现象;</p><p>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可见酒后驾车明显表象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这主要是因为酒精影响驾驶员的大脑和小脑。可见D符合题意。</p><p>考点定位:此题考查醉酒的危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43c50ea2/SYS201904201033415858179434_ST/SYS201904201033415858179434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和丙    B. 甲和丁    C. 乙和丙    D. 乙和丁</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即图中甲,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即图丙,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曲度过小,在不使用调节状态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折后主焦点落于视网膜之后,而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图象,即图乙,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即图丁,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耳的结构,下列关于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56fb552e/SYS201712310128330156189914_ST/SYS201712310128330156189914_ST.001.png" width="146"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造成损伤</p><p>B. 晕车与对头部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有关</p><p>C. 人的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p><p>D. 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图示中:1、外耳道, 2、鼓膜, 3、半规管, 4、前庭, 5、听神经, 6、耳蜗。</p><p>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鼓膜造成损伤,如果鼓膜受损,会使听力下降。A正确;</p><p>前庭可以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和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半规管可以感受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这些感受到的刺激反应到中枢以后,就引起一系列反射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当人体的半规管和前庭过度敏感,就会出现晕车。B正确;</p><p>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听觉。形成听觉的部位应是听觉中枢,而不是6耳蜗,故C错误;</p><p>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会引发中耳炎,使听力下降。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根据血液成分的变化,可以判断甲、乙、丙、丁依次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7/10/16ab516c/SYS201807271008054139786903_ST/SYS201807271008054139786903_ST.001.png" width="407"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肾、肠、垂体、卵巢    B. 肾、肠、垂体、睾丸</p><p>C. 肠、垂体、肾、卵巢    D. 肾、肠、卵巢、垂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甲器官流出的血液尿素减少,可见此器官能够形成尿液,故可以判断此器官是肾脏;从乙器官流出的血液与流入的血液相比,营养物质增多了,故而此器官是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可以判断乙为肠;从丙器官流出的血液与流入的血液相比,生长激素增多,可以判断丙器官能产生生长激素,故丙器官是垂体;从丁器官流出的血液与流入的血液相比,雌性激素增加,故此器官是卵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饭后半小时,进出人体某器官血液的四种物质相对含量直方图,该器官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20de0705/SYS201904300926486495236979_ST/SYS201904300926486495236979_ST.001.png" width="282"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肺    B. 胃    C. 肾    D. 小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血液流经不同的器官,由于不同的器官的作用不同,所以当血液流经这些器官时,发生的变化也是不同的。</p><p>进入肺的应是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经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后,离开时是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A不符合题意;<br />血液流经胃后,消耗了氧,产生了二氧化碳,脑的活动需要能量,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所以说葡萄糖的含量离开时应减少而不是增加,B符合题意;<br />肾脏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肾小管重吸收原尿中部分的尿素,所以说离开时肾静脉内尿素的含量应该是减少了,而不是没有变化,C不符合题意;<br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饭后食物经过消化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由于小肠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是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因而流经小肠的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因而由小肠流出的血液养料丰富,氧气少的静脉血,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对于人体相关的结构和功能描述中,正确的是</p><p>A. 制作药丸胶囊最好用蛋白质原料.不伤冒</p><p>B. 消化就是将大分子物质转变为小分子物质,小分子进入血液为吸收</p><p>C.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p><p>D. 蛋白质只能在小肠被分解,是主要的供能物质</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其依据是胶囊(淀粉)化,胶囊会完好的进入小肠,胶囊在小肠内被消化液分解消化,释放出药物,这样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起到保护胃的作用,故A错误;消化是指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被解成可吸收的成分的过程,食物中含有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故B符合题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故C不符合题意;蛋白质是构成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在胃和小肠内被分解,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p><p>点晴:胃不消化淀粉物质,肝肝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蛋白质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起点是胃,主要在小肠,蛋白质是人体的基本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 中枢神经系统是由小脑和脊髓组成</p><p>B.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p><p>C. 神经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就构成了神经纤维</p><p>D. 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构成神经,C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人体的反射弧中,下列哪个结构受损,在偶然被针刺到时既不会发生缩手反射也不会产生疼痛感(   )</p><p>A.传入神经      &#xa0;&#xa0;B.传出神经   &#xa0;C.效应器      &#xa0;D.大脑皮层痛觉中枢</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如果传入神经受损,那么神经冲动无法传导神经中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 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手遇到烫的东西会缩回,这一反射活动的受大脑的支配</p><p>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通过反射弧这种神经结构来完成的</p><p>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由导管运送到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    </p><p>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手遇到烫的东西会缩回,这一反射活动的不受大脑的支配,是一个非条件反射,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物质—激素直接进入到毛细血管中,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不能转化为糖元,浓度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社会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社会行为的生物群体都有通讯</p><p>B.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都有明确的分工和等级</p><p>C. 春天鱼的生殖洄游是社会行为</p><p>D. 一个白蚁群体只有一只雌蚁</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社会行为的生物群体都有通讯,A正确;社群行为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有明确的分工,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B错误;春天鱼类的生殖洄游是生殖行为,C错误;在白蚁群体中,有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之分,其中工蚁的数量最多,不只有一只雌蚁,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常用生物学原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问题,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p><p>A. 某同学验血后,发现红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说明很可能身体有炎症</p><p>B. 新鲜猪肉放入冰箱后,不容易腐败,是因为冰箱有杀菌功能</p><p>C. 医生给糖尿病人注射胰岛素,主要是补充病人体内胰岛素的不足</p><p>D. 夏天家里桌子上的剩饭放置久了就会“变馊”,这主要是霉菌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某同学验血后,发现红细胞数量增高,能够携氧能力强,而是白细胞增加表明身体有炎症,选项A错误;低温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冰箱中放入猪不易腐败并不是杀菌作用,选项B不正确;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降低血糖浓度,注射胰岛素制剂可以补充不足,从而降低血糖浓度,选项C正确;夏天家里桌子上的剩饭放置久了就会变馊,这主要是细菌引起的,选项D不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中枢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脊神经组成&#xa0;&#xa0;&#xa0;&#xa0;         </p><p>B.一个神经元由轴突和树突组成&#xa0;&#xa0;&#xa0;&#xa0;</p><p>C.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xa0;&#xa0;&#xa0;&#xa0;         </p><p>D.条件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图一中字母表示植物不同的生理活动,图二中数字表示叶片的不同结构,图三表示探究生理活动的装置,图四中数字表示植物细胞的不同结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a751b4c2/SYS201901041728263980303160_ST/SYS201901041728263980303160_ST.001.png" width="553" height="2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植物可以通过图一中所示的[   ]________制造有机物。这一生理过程要在图二中[   ]_________中进行的。</p><p>(2)将植物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如图三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将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因为植物幼苗进行________产生了该气体。实验中使用黑色塑料袋而不用透明塑料袋的原因是________。</p><p>(3)将图三装置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打开塑料袋,发现内壁附着许多水珠,水珠主要是经图二中叶片的[   ]________散发出来的。烧杯中加一层油的作用是________。</p><p>(4)植物的生长、细胞的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图一中所示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图四中的[   ]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C光合    ③]叶肉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呼吸作用  避免幼苗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⑤气孔  避免水分从烧杯中直接蒸发到塑料袋内壁上  B  ⑦线粒体</p><p>【解析】观图一可知:A表示蒸腾作用、B表示呼吸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图二中①是叶脉、②是上表皮,③是叶肉,④下表皮,⑤是气孔。</p><p>(1)图一:A表示蒸腾作用,B表示呼吸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叶肉含叶绿体,主要进行光合作用。</p><p>(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将植物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如图三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将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为植物幼苗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该气体。实验中使用黑色塑料袋而不用透明塑料袋的原因是避免幼苗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br />(3)打开塑料袋,发现内壁附着许多水珠,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4气孔散失的,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表皮。烧杯中加一层油的作用是避免幼苗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影响实验效果。</p><p>(4)植物的生长、细胞的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图一中所示的过程B呼吸作用,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图四中的⑦线粒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同学报名参加了1500米长跑项目。下面是相关纪实材料和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⑦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系统或器官,I、Ⅱ表示血管类型,a是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p><p>早晨,小明吃了丰盛的早餐:面包、煎鸡蛋、生菜、牛奶。到了学校,开幕式后比赛正式开始,小明听到发令枪响,立刻冲了出去,比赛中,小明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最后100米冲刺了,同学和班主任老师在终点为他加油呐喊,他咬紧牙关第一个冲到了终点。由于冲刺过猛,他摔倒在地,擦伤了膝盖,班主任老师赶忙扶起他,这时小明才感觉到疼痛难忍。</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20de0705/SYS201904300926492861124143_ST/SYS201904300926492861124143_ST.001.png" width="462" height="2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小明吃的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整个消化道中被消化分解成a的过程中,起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乙图中画出淀粉消化过程的曲线,正常情况下,小明的血液中a的含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起调节作用约质主要是_______分泌的_____,与汗腺的结构相比,此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是没有____________.</p><p>(2)比赛过程中会滑耗大量的氧气,小明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进行甲图中④时,肋间肌和隔肌处于_______状态,氧气通过B进入A系统并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丙图中结构的途径是________(用数字箭头表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进入肺泡要穿过哪几层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图甲中若D代表肾脏,一部分a在D中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流经的结构依次是:肾小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血管I、血管Ⅱ中流动的血液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与平时相比,在长跑过程中,小明身体散失水分增加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填图甲中数字)</p><p>(4)用小明“擦伤膝盖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用图丁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班主任老师站在终点盯着小明从100米冲向终点的过程中,眼球晶状体曲度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1)唾液、肠液、胰液胰岛导管收缩3→6→7→1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结合肾小囊→肾小管静脉血、动脉血⑤5→4→3→6→7由小变大</p><p>【解析】</p><p>(1)图甲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液循环、呼吸的过程等生理过程;图示中,a是葡萄糖,①表示消化,②表示吸收,③表示呼气,④吸气,⑤汗液的形成,⑥尿的形成,⑦表示排遗。<br />(2)图丙中1主动脉,2肺动脉,3肺静脉,4上腔静脉,5下腔静脉,6左心房,7左心室,8右心房,9右心室。<br />(3)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p><p>(1)淀粉最先在口腔内就被消化。在口腔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20de0705/SYS201904300926492861124143_DA/SYS201904300926492861124143_DA.001.png" width="168"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葡萄糖被人体小肠吸收后进入血液,此时血糖浓度会升高;而体内的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这样,人体内的血糖浓度就会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胰岛属于内分泌腺,没有导管。<br />(2)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顶部上升,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呼气时膈肌舒张、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肺缩小、胸廓缩小。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扩散到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3肺静脉→6左心房→7左心室→1主动脉→全身各处。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组成的。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高,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二氧化碳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进入肺泡。<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20de0705/SYS201904300926492861124143_DA/SYS201904300926492861124143_DA.002.png" width="323" height="2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如上图,由于毛细血管壁与肺泡壁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故二氧化碳进入肺泡需要经过二层细胞。<br />(3)血液在肾脏内的流动途径为: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静脉。Ⅰ肾静脉中流静脉血,Ⅱ肾动脉中流动脉血。在长跑时,通过排汗排出大量的水分。<br />(4)擦伤膝盖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5感受器→4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6上行传导束→7大脑皮层。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近物时,正好相反。所以班主任老师站在终点盯着小明从100米冲向终点的过程中,眼球内晶状体曲度的变化是由小变大。</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确定蜜蜂和熊蜂哪一种更适合给温室大棚中的农作物传粉,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蜜蜂和熊蜂访问花朵的行为(简称访花行为)进行了研究。</p><p>(1)蜜蜂和熊蜂访花是为了获得花蜜和花粉,花粉是在雄蕊的______中形成的,花蜜由蜜腺分泌。蜜蜂和熊蜂在采食花蜜的同时,身上会沾上花粉,当它飞到同种植物的另一朵花上时,身上的花粉落在雌蕊的______上,就完成了传粉.</p><p>(2)同学们根据温室中一天的温度变化规律,将一天中的温度划分成四个区间,T1≤14℃,14℃<T2≤19℃、19℃<T3≤24℃、T4>24℃,通过观察、记录、统计得到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果:</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20de0705/SYS201904300926495934268430_ST/SYS201904300926495934268430_ST.001.png" width="553"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注:访花时间为访问一朵花所需时间,即从接触一朵花到离开该花所用的时间。访花间隔时间为访花昆虫在连续访花时,从离开上一朵花到降落在下一朵花所间隔的时间。</p><p>①同学们调查访花时间和访花间隔时间时,可以利用______来计时。记录得到多个访花时间或访花间隔时间的数据后,要取_________,计算得到访花时间或访花间隔时间,作出上图的曲线.</p><p>②由图可知,温度对________的访花行为影响更明显,当温度在______区间时,熊蜂的访花时间最短。</p><p>③为了判断蜜蜂和熊蜂哪种更适合给大棚作物传粉,还需要比较它们的访花频率。访花频率的计算公式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20de0705/SYS201904300926495934268430_ST/SYS201904300926495934268430_ST.002.png" width="319" height="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通过计算和比较访花频率,同学们初步判断_________更适合作为该大棚农作物传粉昆虫。</p><p>(3)为了使结论更科学,有的同学提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为研究蜜蜂和熊蜂对花颜色的偏爱性,同学们可以利用_______不同、气味和大小等条件_______的人工“花朵”,通过计算蜜蜂和熊蜂的访花频率分析得出结论。</p></div></div>
<div><p>【答案】花药柱头秒表平均值蜜蜂T2熊蜂颜色相同</p><p>【解析】</p><p>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即雄蕊和雌蕊,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p><p>(1)花粉从雄蕊的花药中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桃花属于虫媒花,它是依靠鲜艳的花冠和芬芳的气味来吸引昆虫前来采集花粉的,花粉是在花的花药产生的,蜜蜂采集花粉的同时一定会将部分花粉沾到身上,当蜜蜂飞到同种植物的另一朵花时,身上的花粉就会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完成传粉。</p><p>(2)①实验过程中可用秒表计时,记录得到多个访花时间或访花间隔时间的数据后,然后取平均值,计算得到访花时间或访花间隔时间,绘制出上图的曲线。<br />②据图可知:温度对蜜蜂的访花行为影响更明显,当温度在T2区间时,熊蜂的访花时间最短。</p><p>③据图1和图2和访花频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可知:熊蜂的访花频率较高,传粉效率更高,更适合作为温室大棚中农作物的传粉昆虫。</p><p>(3)为了使结论更科学,有的同学提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为研究蜜蜂和熊蜂对花颜色的偏爱性,同学们可以利用颜色不同、气味和大小等条件相同的人工“花朵”,通过计算蜜蜂和熊蜂的访花频率分析得出结论。</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一中实验学校九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