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人类,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p><p>A. 输卵管和子宫 B. 阴道和子宫 C. 卵巢和子宫 D. 阴道和卵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母体产生的卵细胞成熟后,由卵巢排出进入输卵管,在这里如果遇到精子,就会与精子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作用发生在输卵管;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动到子宫中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胎儿,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因此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即受精作用、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输卵管、子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的每个肾脏中大约包含100万个肾单位,下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肾单位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e7ce5766/SYS201904151038447596607134_ST/SYS201904151038447596607134_ST.001.png" width="82" height="2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肾单位由3、4组成      B. 3的两端分别与小动脉、小静脉相连</p><p>C. 4中的液体称为原尿     D. 5具有重吸收功能</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如图所示肾单位的结构名称为:1入球小动脉、2出球小动脉、3肾小球、4肾小囊、5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6肾小管。</p><p>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3肾小球、4肾小囊、6肾小管组成,A错误;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旋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可见3肾小球的两端连接的都是小动脉,即1是入球小动脉,2是出球小动脉,B错误。4是肾小囊,里面的液体是原尿。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C正确;6是肾小管具有重吸收功能,而5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不具有重吸收功能,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小肠消化营养物质无关的结构特点是( )</p><p>A. 小肠内壁有大量小肠绒毛和环形皱襞 B. 小肠绒毛内密布毛细血管</p><p>C. 胆汁、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 D. 小肠内壁有肠腺,分泌肠液</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小肠长5~6米左右,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的面积;二、小肠中有肠腺,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都能够消化多种食物;而小肠中的绒毛壁、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p><p>小肠长5~6米左右,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的面积;A不符合题意;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与消化无关,B符合题意;胆汁、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小肠,有利于消化食物,C不符合题意;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利于消化食物,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在消化道内开始消化分解的顺序是</p><p>A. 淀粉—蛋白质—脂肪 B. 淀粉—脂肪—蛋白质</p><p>C. 脂肪—蛋白质—淀粉 D. 蛋白质—淀粉—脂肪</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淀粉在口腔中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初步消化,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血液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动脉流的都是动脉血  B. 体循环与肺循环同时进行</p><p>C.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D. 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人体中,血管和心脏构成了物质运输的管道系统。其中,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而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p><p>动脉流的不一定都是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的就是静脉血,故A符合题意;体循环与肺循环起于心脏,汇集于心脏,并且是同时进行的,它们组成了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故B不符合题意;心脏能够自动的、有节律的收缩,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故C不符合题意;静脉里有静脉瓣,主要分布在四肢静脉里,作用是可以防止血液倒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在呼气时,膈肌和胸腔容积的变化是</p><p>A. 膈肌收缩胸肌容积缩小 B. 胸肌舒张,胸腔容积增大</p><p>C. 膈肌收缩,胸腔容积增大 D. 膈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外界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进入肺,在肺里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28/08/9565276c/SYS201911280806162047230298_DA/SYS201911280806162047230298_DA.001.png" width="237"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2)呼吸时胸廓扩张和收缩与肋骨间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有关。胸廓容积的变化还与膈的运动有关。</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28/08/9565276c/SYS201911280806162047230298_DA/SYS201911280806162047230298_DA.002.png" width="486" height="2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这是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肺泡),进行吸气,当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时,吸气完成(或者说呼气开始);肋间肌和膈肌舒张使胸廓缩小,肺随之缩小,这是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进行呼气,当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呼气完成(或者说吸气开始),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叙述错误的是( )</p><p>A. 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组成</p><p>B. 一个动作的完成是多块肌肉协调合作的结果</p><p>C. 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组成</p><p>D. 一块骨骼肌的肌腱附着在相邻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上</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肌肉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A正确;一个动作的完成是多块肌肉协调合作的结果,B正确;骨骼肌由两端较细呈乳白色部分的肌腱和中间较粗的肌腹组成,C错误;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肾动脉中的血液流经肾脏再由肾静脉流出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p><p>A. 尿素减少了 B. 营养物质增加了</p><p>C. 氧气增加了 D. 葡萄糖减少了</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发生了过滤作用,血液中的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都能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由于肾小管不重吸收尿素,尿素随尿液流出,尿素不再进入血液中,因此从肾脏流出的血液(肾静脉中的)中尿素含量减少。(同时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故只有选项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概念的逻辑关系与如图相符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d4f40701/SYS201904230923260070408267_ST/SYS201904230923260070408267_ST.001.png" width="172"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依次是根、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植物</p><p>B. 依次是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p><p>C. 依次是脑干、脑、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p><p>D. 依次是肾小囊、肾小球、肾单位、肾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如图可知1到4的逻辑关系是:4包含3,3包含2,2包含1,1的范围最小,4的范围最大,审题时要注意。做这题要求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并会识图、分析图形,总结其逻辑关系。</p><p>1根、2器官、3绿色开花植物、4植物,没有从属关系,故A错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染色体有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故B正确;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没有从属关系,故C错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没有从属关系,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子宫</p><p>B. 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p><p>C. 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取营养</p><p>D. 青春期时第二性征出现且生理功能增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在输卵管中完成的,A错误;新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的形成,B正确;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C正确;同学们进入青春期后,会表现出身体外形的变化、第二性征的出现、生理功能增强,很多同学都有了独立意识,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率的整体水平仅次日本,为百分之三十六点一七,居世界第二位。青少年近视不仅影响现在的学习,而且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会造成很大影响。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近视的是()</p><p>A. 看书写字一小时左右就应该休息远眺 B. 光线越强越好</p><p>C. 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0厘米左右 D. 每天认真做眼保健操</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看书写字一小时左右就应该休息远眺,可以使睫状肌松弛缓解视觉疲劳,故A不符合题意;光线太强或者太弱都对眼睛不好,不要在太阳下看书或者光线暗的地方看书,这样很容易近视,故B符合题意;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0厘米左右,是最佳距离,故C不符合题意;</p><p>每天坚持认真做眼保健操 ,有利于缓解视疲劳,恢复晶状体弹性,不易近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血细胞中具有防御保护功能的是( )</p><p>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据此答题。</p><p>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红细胞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作用,血小板具有促进止血和凝血的作用,白细胞具有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的作用。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个成年人,身体矮小,智力低下,可能患有 ( )</p><p>A. 侏懦症 B. 呆小症 C. 佝偻病 D. 糖尿病</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一个人身材矮小,而且智力低下,这个人可能是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泰山位居我国五岳之首,是我市著名的旅游景点。暑假期间李刚与同学一起爬泰山看日出。在泰山上看完日出后,他们一同坐索道下山。在这个过程中,他的鼓膜感觉不适,但通过做咀嚼动作得到了缓解。咀嚼动作缓解鼓膜不适的原理是( )</p><p>A. 刺激鼓膜,提高鼓膜的灵敏度</p><p>B. 打开咽鼓管,改变鼓膜两侧压力</p><p>C. 关闭咽鼓管,减小耳腔的压力</p><p>D. 分散注意力,放松鼓膜和听小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坐索道下山时,在短时间内,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击穿鼓膜。咀嚼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防止击穿鼓膜。故选B。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个慢性贫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范围之外的是</p><p>A. 血浆、白细胞 B. 红细胞、白细胞</p><p>C. 红细胞、血小板 D. 血小板、白细胞</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当体内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偏多,贫血的原因是红细胞的数量偏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偏低。</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学校的春季运动会上,小明同学报名参加了5000米的比赛项目。下面是相关纪实材料和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甲中①~⑦表示生理过程,ABCD代表系统或器官,a是可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5/10/9de9f645/SYS201904051004056161744540_ST/SYS201904051004056161744540_ST.001.png" width="395"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小明早晨吃的食物中,淀粉最终会在消化道多种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成a,这里所说的多种消化液是_____;正常情况下,小明血液中a的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因为它体内能正常分泌_____。</p><p>(2)比赛过程中,小明会消耗大量的氧,呼吸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当进行图甲中④所示过程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_____状态;氧气通过B进入A系统至少要透过_____层细胞,进入A系统的氧到达组织细胞前是以_____的形式存在的。</p><p>(3)比赛前,小明曾喝了两大杯淡盐水,但整个长跑过程以及赛后,他都没有想小便的感觉,原因是他在长跑过程中通过_____(填图甲中的代码)两条途径散失了大量水分。</p><p>(4)小明在比赛中意外摔伤了膝盖,他“摔伤膝盖后感觉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_____(用图乙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p></div></div>
<div><p>【答案】 唾液、肠液、胰液 胰岛素 收缩 4 气体 ③⑤ 5→4→3→6→8</p><p>【解析】试题分析:图甲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⑦表示生理过程,其中①表示消化,②表示吸收,③表示吸气,④呼气,⑤排出汗液,⑥尿的形成和排出;图中A循环系统、B呼吸系统、C皮肤中的汗腺、D肾脏,a是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即葡萄糖;图乙中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5感受器、4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2传出神经、1效应器。</p><p>(1)淀粉在口腔内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被肠液和胰液最终消化分解成a葡萄糖,因此淀粉在整个消化道中全部被消化分解成a(葡萄糖)的过程中参与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胰液,葡萄糖被人体小肠吸收后进入血液,此时血糖浓度会升高;而体内的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这样,人体内的血糖浓度就会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2)比赛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气,这些氧气在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被利用;小明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进行甲图中④(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因此氧气通过B系统进入A系统至少要透过4层细胞膜,进入A系统的氧到达组织细胞前是以气体的形式存在的,如图:</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5/10/9de9f645/SYS201904051004056161744540_DA/SYS201904051004056161744540_DA.001.png" width="252" height="1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3)在此长跑过程中,呼吸加快,因此通过④呼气排出的水分增加,同时⑤汗液的排出增多,因此小明身体散失水分明显增加的途径有③⑤;(4)擦伤膝盖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5感受器→4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6上行传导束→8大脑皮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是人体部分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图示,请据图回答:</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17b5f331/SYS201904111028534229484435_ST/SYS201904111028534229484435_ST.001.png" width="307"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记笔记时,一会儿看黑板,一会儿看笔记本,同学们既能看清黑板上的字,又能看清笔记本上的字,这是因为眼球结构中的( )__________具有调节作用。</p><p>(2)我们熟悉的歌手姚贝娜患乳腺癌去世。她捐献的角膜成功移植给两位患者,使他们重见光明。在眼球的结构中,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象的部位是( )______________,物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入__________产生视觉。</p><p>(3)某人因车祸导致尿失禁,是由于图中__________________(数字或字母)被切断导致( )____________失去了大脑控制,尿失禁时其排尿反射的反射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p><p>(4)若尿液中发现有葡萄糖,在肾脏中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__________;某人尿量大增,在肾脏中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p><p>(5)静脉注射治疗肾脏病变,药物到达病灶前最先经过心脏的腔室是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①】晶状体 ③】视网膜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⑩ B】排尿反射中枢 ⑤→⑦→B→⑧→⑥ 肾小管 肾小管 右心房</p><p>【解析】图中结构名称为:①是晶状体,②是角膜,③视网膜,④输尿管,⑤膀胱、⑥尿道、⑦传入神经、⑧传出神经、⑨上行的神经纤维、⑩下行的神经纤维、A大脑皮层、B脊髓的灰质。</p><p>(1)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我们视近物时,它的凸度变大,视远物时,凸度变小。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由此可见,我们能够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晶状体凸度变化的原因。<br />(2)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因此在眼球的结构中,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像的部位是视网膜。物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入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br />(3)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某人由于脊柱某个部位意外受伤而导致能产生尿意但不能控制排尿,则该患者的受伤的部位可能是图中的⑩,尿失禁时其排尿反射的反射弧是⑤→⑦→B→⑧→⑥。<br />(4)若尿液中发现有葡萄糖,在肾脏中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管。 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问题,原尿中大部分水不能重吸收回血液,尿液中的水分就会大大增加,尿量就会大大增加。<br />(5)“静脉注射治疗肾脏病变”,药物经过上腔或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肾脏毛细血管(病变部位)。因此药物到达病灶前最先经过心脏的腔室是右心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是张扬同学利用两片长方形木板、两条松紧带和一颗螺丝钉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0/09/cc7e95b0/SYS201905200911376313321711_ST/SYS201905200911376313321711_ST.001.png" width="403"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图中①、②相当于两块__________,③、④是__________</p><p>(2)根据图中虚线箭头判断,此时④应处于______状态,③应处于_______状态。如果⑤表示肘关节,则此过程表示__________动作。</p><p>(3)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__________牵拉__________,绕⑤_________转动而完成动作。(填汉字)</p></div></div>
<div><p>【答案】骨 骨胳肌 收缩 舒张 屈肘 骨胳肌 骨 关节 </p><p>【解析】</p><p>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p><p>(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图中①、②相当于两块骨,③、④相当于骨骼肌,⑤相当于关节。<br />(2)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根据图中虚线箭头判断,此时④应处于收缩状态,③应处于舒张状态。如果⑤表示肘关节,则此过程表示屈肘动作。<br />(3)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⑤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在A、B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在两根相同的玻璃棒上各捆上3颗同种的种子,并分别编号。将A烧杯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B烧杯放入3℃的冰箱中,两天后观察。</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28/08/9565276c/SYS201911280806171110515899_ST/SYS201911280806171110515899_ST.001.png" width="347" height="1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 .</p><p>(2)在6颗种子中,你认为 号种子能够萌发。如果该种子也没有萌发,则可能的原因</p><p>是 。</p><p>(3)该实验方案中实际上包含 组对照实验,其中②与⑤对照主要探究的是 ,</p><p>其中第 组是对照组。</p><p>(4)该同学设计的这一实验存在着缺陷,主要是实验的种子数量 。</p></div></div>
<div><p>【答案】</p><p>(1)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温度;</p><p>(2)②;种子已死亡或正在休眠;</p><p>(3)3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②;</p><p>(4)太少</p><p>【解析】</p><p>试题</p><p>(1)由该同学设计的实验可以看出6粒种子分别在不同温度、水分、空气情况下进行种子萌发的探究实验,可知该同学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所以假设可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2)在实验中只有②号瓶中的种子满足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所以只有②号瓶中的种子可能萌发,如果该种子也没有萌发,就不是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的影响了,则可能的原因是自身原因不满足(胚不完整、不活)或正处于休眠期;(3)由于探究实验变量的惟一性,该实验方案中实际上包括三组对照实验,其中②与⑤对照组有唯一变量--温度,主要探究的是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②与①对照组 有唯一变量--水分,主要探究的是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与⑤对照组有唯一变量--空气,主要探究的是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4)因为种子萌发同样需要满足自身条件且种子不处在休眠期.实验时只取1粒种子偶然性太大,所以实验时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常取多粒种子,如10粒。</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条件反射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体生活经验积累的结果。李红同学在学习了条件反射建立的有关知识后,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28/08/9565276c/SYS201911280806173141563004_ST/SYS201911280806173141563004_ST.001.png" width="174"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在鱼缸的1/3处加一块隔板,在隔板下面事先开一个洞,左边投饵室的小滑轮上悬吊一个饵料夹,鱼缸左侧悬挂一盏小灯泡,如图所示。</p><p>②将饥饿一天的金鱼移入鱼缸内,让它熟悉环境1小时。开灯1~2次,金鱼对光没有明显反应。</p><p>③随后再开灯,在灯光刺激5~10 s后,由滑轮吊下饵料夹投放饵料,吸引金鱼游过孔洞取食,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强化训练2次。</p><p>④一段时间后,经过灯光和饵料的多次结合,即使只给灯光刺激,金鱼也会游过孔洞取食。</p><p>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p><p>(1)根据李红的实验设计,你认为她提出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  </p><p>(2)从神经调节的角度来看,由灯光刺激引起的金鱼游过孔洞取食属于________;该类型的反射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________的参与下形成的,完成此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金鱼会对灯光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吗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大脑皮层 反射弧 </p><p>【解析】</p><p>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p><p>(1)开始金鱼对光没有明显反应,一段时间后,经过灯光和饵料的多次结合,即使只给灯光刺激,金鱼也会游过孔洞取食。因此,根据李红的实验设计,她提出的问题可能是金鱼会对灯光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吗?</p><p>(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因此,从神经调节的角度来看,由灯光刺激引起的金鱼游过孔洞取食属于条件反射;该类型的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完成此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日,小玲起床后感觉浑身无力,嗓子痒痛,咳嗽不断.妈妈让小玲先自己测量体温。</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28/08/9565276c/SYS201911280806175328933033_ST/SYS201911280806175328933033_ST.001.png" width="576" height="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小玲应选用下列哪一种温度计测量体温?___________</p><p>(2)小玲测得自己的体温是:38、5℃.妈妈发现小玲的扁桃体有红肿发炎的现象,于是从家庭小药箱中选了一种药准备给小玲服用.下面是该药品的说明书,请问小玲能服用该药吗?________该药品的口服剂量是每次几粒?___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28/08/9565276c/SYS201911280806175328933033_ST/SYS201911280806175328933033_ST.002.png" width="298" height="3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3)三天过去了,小玲的症状仍没有好转,妈妈带她去医院做了进一步检查,结果是:①体温39.1℃;②心率102次/分;③扁桃体红肿、发炎。验血结果如下表:</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28/08/9565276c/SYS201911280806175328933033_ST/SYS201911280806175328933033_ST.003.png" width="504" height="2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请分析上述检查结果,找出小玲哪些指标异常?(用数字表示)________.医生建议静脉点滴青霉素.在给小玲使用青霉素之前,必须要进行________试验.药液从小玲的手背静脉到达患处(扁桃体)所经过的途径是:上肢静脉→________→右心室→肺循环→左心房→________→主动脉→动脉→扁桃体毛细血管(患处)。</p></div></div>
<div><p>【答案】B 能 1~2粒 ⑤ 过敏 右心房 左心室 </p><p>【解析】</p><p>药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不必医生嘱咐下使用,处方药不能自已购买,按照说明服用,不使用过期药只是安全用药的一个方面,根据病情需要,恰当选择药物,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尽量避免药物人体的不良作用,才是安全用药的根本。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p><p>(1)图中的A为一般的温度计,B为体温计,体温计的构造很特殊,在玻璃泡和细管相接的地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当体温表离开人体后,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就在缩口处断开,上面的水银退不回来,所以体温计离开人体后还能继续显示人的体温度数。因此,小玲应选用B温度计测量体温。</p><p>(2)根据药品说明书上的OTC标志,我们知道它是非处方药,可以根据说明书自行判断和服用,根据每粒的规格和每次服用的量,可以计算出服用的粒数。因此,小玲测得自己的体温是:38、5℃.妈妈发现小玲的扁桃体有红肿发炎的现象,于是从家庭小药箱中选了一种药,准备给小玲服用,根据该药品的说明书,小玲能服用该药,该药品的口服剂量是每次1~2粒。</p><p>(3)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白细胞具有细胞核,体积最大,数量最少,能够吞噬病菌和防御保护。因此,根据血常规化验单中的数值,通过与正常值的比较,可以看到⑤白细胞的测量值高于正常值,可以说明小玲体内有炎症。有些人群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注射前应该进行过敏性皮肤试验。血液循环的途径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28/08/9565276c/SYS201911280806175328933033_DA/SYS201911280806175328933033_DA.001.png" width="391" height="1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药物注射进入上肢静脉之后,随血液循环运行,先经过体循环的后半段,再经过肺循环,再经过体循环的前半段,可以到达发病部位,即上肢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循环→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动脉→扁桃体毛细血管(患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中曲线表示血液依次流经A、B、C血管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请用我们学习的有关人体的营养、呼吸和物质运输知识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7c262efc/SYS201712310047591135523650_ST/SYS201712310047591135523650_ST.001.png" width="200"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曲线表示氧含量的变化,则A血管中流_________ 血,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__(填结构)。 </p><p>(2)若曲线表示进食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B血管可能是____的毛细血管。</p><p>(3)若B血管分布在组织细胞之间,则曲线表示_____________含量的变化。</p><p> </p></div></div>
<div><p>【答案】 静脉血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小肠 二氧化碳</p><p>【解析】(1)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氧气较少、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即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氧气的含量逐渐增加。因此,“若曲线表示氧含量的变化”,则A血管是肺动脉,C血管(肺静脉)中流动脉血,“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后”,经过肺静脉,最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p><p>(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若曲线表示进食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B血管可能是小肠的毛细血管。</p><p>(3)若B血管分布在组织细胞之间,则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