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第一学期济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第四节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当蚂蚁发现新食物源或要迁移到新的巢址时,都要通知同伴(如下图所示)。蚂蚁的这种通讯依靠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6d39668a/SYS201712310116328990466213_ST/SYS201712310116328990466213_ST.001.jpeg" width="202"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声音</p><p>B. 动作</p><p>C. 气味</p><p>D. 激素</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看出蚂蚁用头左右摆动召唤同伴到新食源地或用身体前后来回运动召唤伙伴到新巢址,这是蚂蚁用动作进行信息交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后天性行为的是( )</p><p>A. 蜜蜂筑巢</p><p>B. 大雁南飞</p><p>C. 老马识途</p><p>D. 孔雀开屏</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蜜蜂筑巢、大雁南飞、孔雀开屏,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B、D错误;老马识途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性行为,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家鸽、蚯蚓、青蛙、鲫鱼和草履虫是同学们已经了解和熟悉的动物,它们都有学习行为,按照其学习行为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度排序,正确的是( )</p><p>A. 草履虫﹣蚯蚓﹣青蛙﹣鲫鱼﹣家鸽</p><p>B. 草履虫﹣蚯蚓﹣鲫鱼﹣青蛙﹣家鸽</p><p>C. 草履虫﹣青蛙﹣蚯蚓﹣鲫鱼﹣家鸽</p><p>D. 草履虫﹣鲫鱼﹣青蛙﹣蚯蚓﹣家鸽</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学习行为与生物的神经系统有关。草履虫为单细胞动物,更无神经系统,学习行为很简单;蚯蚓虽然有神经系统但不发达,且无脊椎;鲫鱼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学习行为不强;青蛙较鲫鱼高等但比家鸽低等,其学习行为也居中。所以学习行为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度:草履虫→蚯蚓→鲫鱼→青蛙→家鸽。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一种萤火虫很奇怪,它的雌虫能准确地模仿另一种萤火虫的信号吸引那种萤火虫的雄性个体前来,那么雌性萤火虫的这种行为的意义可能是:( )</p><p>A. 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配 B. 吸引不同种异性前来交配</p><p>C. 诱骗不同种异性以取食 D. 对不同种异性表示友好</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萤火虫是一种在夜间能发光的动物,人们曾实验,在雌虫发光结束时,用人工发出2秒钟的闪光,雄虫也会被引诱过来。另有一种萤火虫,雌虫能以准确的时间间隔,发出“亮 一 灭,亮 一 灭”的信号来,雄虫收到用灯语表达的“悄悄话”后,立刻发出“亮 一 灭,亮 一 灭”的灯语作为回答。信息一经沟通,它们便飞到一起共度良宵,所以雌萤火虫发光的目的是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配,但题干中的雌虫能准确地模仿另一种萤火虫的信号吸引那种萤火虫的雄性个体前来,雌的这样做了,雄的就把它认作为情伴并向它靠近。雄的在结束其发光后,若用实验办法人工发出二秒钟的闪光,则雄的也能被引诱,这种行为的意义可能是诱骗不同种异性以取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下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55cec85/SYS201712310048228580164741_ST/SYS201712310048228580164741_ST.001.png" width="251" height="1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 丙的学习能力最强</p><p>C. 动物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D. 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丙最高等;甲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所以甲最低等。因此选项C动物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的说法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动物的行为都是先天性行为</p><p>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p><p>C.亲鸟育雏属于先天性行为</p><p>D.大象吹“口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行为从获得过程上看又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A错误;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行为,B正确;亲鸟育雏,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C正确;大象能“吹口琴”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学习行为,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动物间“通讯”的是( )</p><p>A.乌贼遇到敌害释放墨汁</p><p>B.蚂蚁根据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p><p>C.警犬通过嗅觉找到藏匿的罪犯</p><p>D.鹿看到老虎迅速逃避</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乌贼遇到敌害释放墨汁属于防御行为不是同种动物之间的通讯,A错误;蚂蚁根据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是通过分泌物,告诉其它工蚁寻找食物的路线,属于用分泌物交流信息,B正确;动物语言是同种动物之间信息交流而产生的.同种类的动物的语言是相通的,不同种类的动物语言是不相通的.因此警犬通过嗅觉找到罪犯不是通过动物的“语言”发挥作用的,C错误;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避,是为了保护自己,属于防御行为,不是同种动物之间的通讯行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烟台的海边生活着一种甲壳动物——招潮蟹,它的雄性长有一个大螯肢。在繁殖季节,不同的招潮蟹挥螯的方式也不同。分析甲、乙两种招潮蟹求偶行为的类型以及决定这种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01/16/fe65222a/SYS201809011633359227541227_ST/SYS201809011633359227541227_ST.001.png" width="531"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先天性行为应激性</p><p>B. 先天性行为遗传性</p><p>C. 后天性行为遗传性</p><p>D. 后天性行为适应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招潮蟹求偶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因此,甲、乙两种招潮蟹求偶行为的类型以及决定这种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先天性行为”、“遗传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中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01/16/fe65222a/SYS201809011633360458268380_ST/SYS201809011633360458268380_ST.001.png" width="576"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家鸽孵卵,蚂蚁建巢,蜘蛛织网,大雁南飞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大山雀偷喝牛奶、黑猩猩调取食物、鸡的绕道取食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小鸟喂鱼,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 秋去冬来,大雁南飞,这一现象属于大雁的</p><p>A.繁殖行为 B.防御行为 C.节律行为 D.社群行为</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所以秋去冬来,大雁南飞属于节律行为,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不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p><p>A. 蜜蜂       B.蚂蚁       C.老虎      D.狒狒</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的特征:群居生活;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之间有合作和分工,依靠语言、动作、气味等来交流信息,老虎不是群居生活,所以不具有社会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狼孩被人从狼群里解救出来后,不喜欢学习人类的语言文字,改变不了以前的生活习性,这是因为</p><p>A.他具备人的遗传物质,没有适时接受人的生活经验,没有人的学习行为</p><p>B.他不再有人的遗传物质,但有人的学习行为</p><p>C.他具备人的遗传物质,获得人的学习行为</p><p>D.他既没有人的遗传物质,也没有获得人的学习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狼孩被人从狼群里解救出来后,不喜欢学习人类的语言,是因为狼孩具备人的遗传物质,但没有在适当的时候接受人的生活经验,难以接受人的学习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几种动物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 失去雏鸡的母鸡抚爱小猫</p><p>B. 猴子表演骑车</p><p>C. 小黑猩猩模仿取食白蚁</p><p>D. 蚯蚓走“T”形迷宫</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失去雏鸡的母鸡抚爱小猫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正确;猴子表演骑车、小黑猩猩模仿取食白蚁、蚯蚓走“T”形迷宫,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B、C、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之所以成为地球上“万物之灵”,从行为理论上分析,是人类哪方面行为能力最强所致?( )</p><p>A. 捕食行为 B. 学习行为 C. 防御行为 D. 社群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繁殖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等;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为后天性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的本领越强,由于人的大脑发达,思维敏捷,学习行为的本领比较强,所以成为地球上“万物之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表示的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p><p>A. 大山雀学着偷喝牛奶</p><p>B. 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p><p>C. 黑猩猩设法摘取香蕉</p><p>D. 公鸡尝试绕道取食</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动物的行为依据获得途径来分,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繁殖行为、迁徙行为和节律行为均为先天性行为。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属于繁殖行为中的育雏,是先天性行为。故选B。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大山雀学着偷喝牛奶,黑猩猩设法摘取香蕉以及公鸡尝试绕道取食均是通过学习或者生活经验获得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具有社会(社群)行为的是( )</p><p>A.农家养殖的鸡群 B.在同一片森林中筑巢的鸟类</p><p>C.生活在同一栖息地的狒狒 D.一块棉田里所有的棉铃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狒狒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首领优先享有食物、配偶等,因此属于社会行为;鸡群、鸟类、棉铃虫群体内没有形成组织,没有分工,也没有等级,因此没有社会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以逃避敌害,蜥蜴的这种行为属于</p><p>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取食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目的是吸引敌害的注意,掩护自己逃跑。因此属于防御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p><p>A. 海葵和寄居蟹在一起生活</p><p>B. 在一片草地上生活的许多昆虫</p><p>C. 一只蚜虫被天敌咬伤后,能释放信息激素,使同种其他个体尽快逃避</p><p>D. 生活在草原上的草、昆虫、青蛙、蛇和鹰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海葵和寄居蟹在一起生活,对彼此都有利属于共生关系,不是同种动物不具有社会行为,A错误;许多昆虫在一片草地上生活,群内部没有形成了一定的组织.也没有等级秩序,因此不属于社会行为,B错误;一只蚜虫被天敌咬伤后,能释放信息激素,使同种其他个体尽快逃避,这是由于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的分工合作需要进行信息交流,它们利用声音、形体姿态、动作以及气味来传递信息.蚜虫正是通过释放信息激素来给同伴传递信息的,属于社会行为,C正确;生活在草原上的草、昆虫、青蛙、蛇和鹰等,不是同种动物,不具有社会行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p><p>A.蜜蜂采蜜 B.公鸡报晓</p><p>C.蜘蛛结网 D.小狗“算数”</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小狗算数是通过学习训练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或动物的下列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 小明拿接触到刚出锅的馒头时立即缩手</p><p>B. 狗看见陌生人作蹲下动作时立即跑开</p><p>C. 张帆同学看到奥运明星拿了金牌热泪盈眶</p><p>D. 小猩猩学老猩猩拿树枝钓蚂蚁</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小明拿接触到刚出锅的馒头时立即缩手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内,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正确;狗看见陌生人作蹲下动作时立即跑开是狗物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后天性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错误;张帆同学看到奥运明星拿了金牌热泪盈眶是人出生后产生的,受神经中枢控制,属于学习行为,C错误;小猩猩学老猩猩拿树枝钓蚂蚁是小猩猩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后天性行为,属于学习行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是( )</p><p>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p><p>②群体中不会出现竞争、搏斗、攻击</p><p>③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p><p>④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p><p>A. ①②</p><p>B. ③④</p><p>C. ①③④</p><p>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所以①③④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主要依据是( )</p><p>A. 行为发生的意义 B. 行为获得的途径 C. 行为发生的现象 D. 行为发生的规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动物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可见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蚂蚁之间主要用哪种方式进行信息交流?( )</p><p>A. 动作 B. 气味 C. 声音 D. 表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叫做动物语言,蚂蚁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通是依靠气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白蚁群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白蚁群体包括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 B.兵蚁的职能是保卫蚁穴</p><p>C.工蚁有生育能力 D.承担产卵任务的是雌蚁</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蚁后: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称母蚁,在群体中体型最大,特别是腹部大,生殖器官发达,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雄蚁:或称父蚁,头圆小,上颚不发达,触角细长,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又称职蚁,无翅,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上颚、触角和三对胸足都很发达,善于步行奔走,工蚁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等;兵蚁:头大,上颚发达,可以粉碎坚硬食物,在保卫群体时即成为战斗的武器。 蚂蚁的社会行为就是群居,互相分工合作,抵挡外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动物间通讯的是</p><p>A. 乌贼在逃避鲨鱼追击时释放墨汁</p><p>B. 乌鸦受到惊吓时飞起来“哇哇”乱叫</p><p>C. 羊一边啃草一边嗅着地上同伴的粪便</p><p>D. 鹿感到危险时,立即撅起尾巴,露出反面显眼的白色</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 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乌贼在逃 避鲨鱼追击时释放墨汁,是为了掩护自己逃跑,不是同种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乌鸦受到惊吓时飞起来“哇哇”乱叫,是为了告诉同伴引起注意,有利于保护群体的 安全,属于用声音交流信息;羊一边啃草一边嗅着地上同伴的粪便,是通过同伴的气味来寻找同伴,防止离开羊群;鹿撅起尾巴,露出反面显眼的白色,是通过动作 引起同伴的警觉,防御敌害,因此属于动物间通讯的是选项B、C、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p><p>A. 花盆下的一群鼠妇 B. 森林里的筑巢的鸟类</p><p>C. 阿尔卑斯山中的一群狒狒 D. 池塘里的一群青蛙</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森林中的一群狒狒群体有严格的等级,有“首领”,是社会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电影《牧马人》中,主人公在放牧马群时怎样做就能轻松地放牧整个马群</p><p>A.只要驯服头马即可  B.驯服马群中所有的雄性马</p><p>C.驯服马群中所有的雌性马  D.驯服马群中幼小的马</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如猩猩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所以只要驯服头马,就能轻松地放牧整个马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分别描写了蝴蝶和蜻蜓的( )</p><p>A. 防御行为 取食行为</p><p>B. 防御行为 迁徙行为</p><p>C. 取食行为 繁殖行为</p><p>D. 迁徙行为 繁殖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穿花蝴蝶深深见”,是蝴蝶吸食花蜜,属于觅食行为;“点水蜻蜓款款飞”,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因此“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分别描绘了这两类昆虫的觅食行为和繁殖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动物群体中可以起传递信息作用的是 ( )</p><p>A.鸟类或昆虫特殊的鸣叫声</p><p>B.蚂蚁或某些蛾类腺体的特殊分泌物</p><p>C.蜜蜂的圆形舞或“8”字舞</p><p>D.上述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同种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鸟类或昆虫用特殊的鸣叫声来传递信息;蚂蚁或某些蛾类以腺体的特殊分泌物来传递信息;蜜蜂以跳舞的方式来传递信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研究狒狒的行为主要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p><p>A.观察法 B.调查法</p><p>C.比较法 D.模拟实验法</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该方法研究动物的行为的主要方法,A符合题意;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不符合题意;</p><p>比较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不符合题意;模拟实验法是指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现代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p><p>A. 调查法和观察法</p><p>B. 调查法和实验法</p><p>C. 观察法和模拟法</p><p>D. 观察法和实验法</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现代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观察法和实验法。</p><p>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和实验法是人们研究动物行为所采用的主要方法。</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动物行为研究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p><p>A. 实验法和观察法是同等重要的两种方法</p><p>B. 单纯的运用观察法时可以没有实验法</p><p>C. 应用实验法时可以没有观察法</p><p>D. 应用观察法时不仅可以用肉眼看,还可以借助仪器进行观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观察法和实验法是人们研究动物行为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同等重要,A正确;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单纯的运用观察法时可以没有实验法,B正确;实验过程离不开观察,C错误;应用观察法时不仅可以用肉眼看,还可以借助仪器进行观察,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果用观察法研究动物行为,为了获得可靠准确的数据,应该让动物处在</p><p>A. 封闭的笼里</p><p>B. 家养状态下</p><p>C. 实验室里</p><p>D. 野生状态下</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因此,用观察法研究动物行为,必须让动物处于自然状态,这样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实验法的是( )</p><p>A. 用黑布蒙住蝙蝠的眼睛,观察它在飞行时是否撞到障碍物</p><p>B. 用摄影机狮子的活动,研究狮子追击猎物的方法</p><p>C. 卧龙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的生产过程</p><p>D. 用望远镜观察藏羚羊的活动</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的。在四个选项中,选项A属于实验法,其余的选项均属于观察法。</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