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七年级下中考复习大题精选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剧烈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加深,同时有机物的消耗增加,补充糖类食物是恢复体力的最有效方法。淀粉是人体的主要糖类来源,它进入体内被组织细胞利用需经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图一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装置,图二是某人在一次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三是淀粉的消化终产物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c19da0ac/SYS201712310115449668914155_ST/SYS201712310115449668914155_ST.001.jpeg" width="554" height="3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现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三份,两份处理为碎肩,一份保持馒头块,设计了图一中的三组实验,具体估做去如下:</p><p>①组试管加入馒头碎肩与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②组试管加入馒头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③组试管加入馒头碎肩与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p><p>若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进行探究时,应选取 实验装置。将三支试管同时放入37℃温水中,5至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发现 组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 。</p><p>(2)图三中,淀粉的消化终产物经过程① 进入血液,来自过程②的氧透过 进入血液,最终氧和葡萄糖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的 中,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p><p>(3)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通过图三中过程③排出体外。此过程对应图二中曲线 段,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状态。</p><p>(4)细胞生命活动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80升,而实际每天排尿约1.5升,这是因为图三中[ ] 。如果一个人的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结构可能是 。</p><p> </p></div></div>
<div><p>【答案】(1)②③;③;③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2)吸收;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线粒体 (3)BC;舒张 (4)⑤;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球</p><p>【解析】(1)若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进行探究时,应选取②③实验装置.③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因此③号试管内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不变蓝色;②号试管中的淀粉与唾液淀粉酶的接触面积小,没有被完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也变蓝色.①号试管内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p><p>(2)淀粉最终分解成葡萄糖,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经过过程①吸收进入循环系统,随着血液运往全身各处.气体②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的线粒体里,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p><p>(3)图二中: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横坐标表示呼吸时间;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呼气时膈肌舒张,膈肌顶部上升,肋间肌舒张,肋骨下移。</p><p>(4)由分析知道: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少量的无机盐和含氮废物等。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l50L,而排出的尿液只有1.5L,这是由于图三中⑤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如果一个人的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则最有可能发生病变的是图中的④肾小球,其通透性过大。</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只有科学地认识自身生命活动的规律,才能健康地生活。请根据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16e41988/SYS201712310111528418935705_ST/SYS201712310111528418935705_ST.001.png" width="137" height="1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某生早餐:稀饭、馒头、鸡蛋和炒青菜。该早餐中的大分子物质经消化后可被人体吸收的营养成分共有_____种,参与此过程的消化液共有_____种。</p><p>(2)被吸收后的营养物质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的腔是_____(填标号)。</p><p>(3)图中⑥为入小肠血管,⑦为出小肠血管,⑦与⑥比较,血液成分中增加的物质是_____(填字母)。</p><p>A.营养物质 B.二氧化碳 C.氧气</p><p>(4)③是肺的简图,外界气体进入肺是通过_____实现的,若吸气,此时的呼吸肌应为_____状态。</p><p>(5)若检测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发生病变,若尿中出现血细胞,则有可能_____发生病变。</p><p> </p></div></div>
<div><p>【答案】 3 5 ① AB 呼吸运动 收缩 肾小管 肾小球</p><p>【解析】试题分析:(1)这个学生的早餐中的大分子物质经消化后可被人体吸收的营养成分共有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4种,参与此过程的消化液共有唾液、胃液、胆汁、胰液、肠液5种。(2)被吸收后的营养物质经血液循环,由下腔静脉首先进入①右心房。(3)图中⑥为入小肠血管,⑦为出小肠血管,⑦与⑥比较,血液成分中增加的物质是营养物质,因为小肠是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小肠吸收的营养首先进入肠壁内的毛细血管,然后汇合成出肠血管流出通入肝脏。(4)吸气时胸廓扩大,呼气时胸廓缩小,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叫做呼吸运动。外界气体进入肺通过呼吸运动实现,呼吸运动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呼气时呼吸肌舒张。(5)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肾小球能够滤过葡萄糖,但不能滤过血细胞。如果肾小球病变,通透性增强,这时,血细胞会滤过进入肾小囊中,肾小管没有重吸收血细胞的功能,所以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肾小管病变,重吸收能力下降,原来能全部重吸收原尿中的葡糖糖,现在只能重吸收一部分,所以尿液中会含有葡萄糖。</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