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51:05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定远县、明光市联考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夏天放在桌上的一杯豆浆很快就会变质了,主要原因是</p><p>A. 空气中的灰尘大量落到豆浆中,使豆浆变质</p><p>B. 夏天气温高,落在豆浆中的细菌和真菌大量繁殖,使豆浆变质</p><p>C. 夏天气温高,使豆浆变质</p><p>D. 长时间放置使豆浆变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如霉菌,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如绿脓杆菌,放在桌上的一杯豆浆,空气中的细菌、真菌或孢子,会落入豆浆中,夏天,温度高,而牛奶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水,因此适宜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细菌真菌大量繁殖导致豆浆变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有一定的发展规律。下列不属于生物进化过程中遵循的发展规律的是(  )</p><p>A.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B. 从陆生到水生</p><p>C. 从低等到高等    D. 从简单到复杂</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地球上的生物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发展变化的,其总的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们的周围环境中有许多细菌,下列对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p><p>A. 有叶绿体    B. 有成形的细胞核</p><p>C. 无细胞壁    D. 无成形的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细菌没有叶绿体,多数不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A错误;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C错误,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种现象属于(   )</p><p>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与变异         D.自然选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故选项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 真菌通过孢子来繁殖</p><p>C.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D. 病毒可在空气中繁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A正确;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霉菌的直立菌丝顶端生有孢子,蘑菇的菌褶处也生有孢子,孢子随风飘散,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B正确;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正确;病毒必须寄生的活细胞内才能繁殖,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 。其中“多个物种”具体是指</p><p>A.物种的多样性            B.生态学系统的多样性</p><p>C.基因的多样性            D.环境的多样性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其中“多个物种”具体指的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中,生殖摆脱了水的限制的是                 (   )</p><p>A. 藻类植物    B. 蕨类植物    C. 种子植物    D. 苔藓植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其中花粉管的出现使植物的生殖过程摆脱了水的限制。所以出现花粉,开花的植物为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生长过程离不开水。</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 鲸生活在水中属于鱼类</p><p>B. 蚯蚓身体分节属于节肢动物</p><p>C. 鳄鱼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属于两栖动物</p><p>D. 蝙蝠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类,A错误;蚯蚓的身体分节,属于环节动物,B错误;鳄鱼体表有角质细鳞,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属于爬行动物,C错误;蝙蝠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出疹性疾病.多发生于6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下列关于防控手足口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p><p>①手足口病可防、可控,但不可治.因此,做好防控工作十分重要;</p><p>②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定期消毒,这样做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p><p>③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这样做是为了保护易感者;</p><p>④学校做好晨检,发现疑似病人,做到早报告、早诊治、早隔离,这样做是为了控制传染源;</p><p>⑤人类对手足口病有特异性免疫,因此,患过本病后没必要采取防控措施.</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出疹性疾病.多发生于6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手足口病作为一种由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做好防控工作十分重要.具体的防控措施有: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定期消毒,通过切断传播途径来防控;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通过保护易感者来防控;学校做好晨检,发现疑似病人,做到早报告、早诊治、早隔离,通过控制传染源来防控.人类对手足口病虽然有特异性免疫,患过本病后能够产生抗体,但是此类抗体在体内存在的时间不是很长,不像麻疹抗体会终生存在,所以患过本病后还必须采取防控措施.所以关于防控手足口病的说法,正确的是②③④。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是动物与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p><p>B. 能使动物主动的适应环境</p><p>C. 只有动物才能运动</p><p>D. 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运动是动物与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A正确;动物运动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B正确;不只有动物才能运动,其实,植物也会运动。如花开花合,花草树木向有光处生长;单细胞植物也能运动等,C错误;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自己在家学习制作酸奶,他应该利用哪种微生物(  )</p><p>A. 乳酸菌    B. 酵母菌    C. 大肠杆菌    D. 霉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狐和鹰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食,这种现象可以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是(  )</p><p>A. 多种多样    B. 相互制约    C. 谁也离不开谁    D. 不断进化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述题目中,生物之间的关系可用如下食物网来表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d93b52be/SYS201901041719333296228611_DA/SYS201901041719333296228611_DA.001.png" width="110"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丰富,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网就越复杂。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只要某一物种的数量突然发生变化,就会牵动整个食物网,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所以,生物网内的各种生物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古代两栖类可以进化为爬行类,而古代爬行类不可能进化为今天的(  )</p><p>A. 哺乳类    B. 爬行类    C. 鸟类    D. 两栖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古代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因此古代爬行类不可能进化为今天的两栖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属于昆虫的是(  )</p><p>A. 蜈蚣    B. 苍蝇    C. 蝎子    D. 蚯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蜈蚣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有多对足,没有翅,属于多足纲,A错误;苍蝇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两对翅、三对足,属于昆虫,B正确;蝎子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有4对足,没有翅,属于蛛形纲,C错误;蚯蚓属于环节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保护海南生态环境建设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p><p>A. 加强水资源管理    B. 建立自然保护区</p><p>C. 加强海防林建设    D. 封山育林和禁止砍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的基本措施的内容,据此答题.</p><p>解:A、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生物的生存发展,加强水资源管理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故不符合题意;</p><p>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故不符合题意;</p><p>C、森林可以净化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加固海岸,因此加强海防林建设,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故不符合题意;</p><p>D、保护环境,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是合理的开发利用,不是禁止砍伐,要合理开采.故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下列保鲜方法中,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生长这一原理的措施是( )</p><p>A. 罐藏法保存肉类    B. 超市肉肠都用真空包装保存</p><p>C. 做腊肉用盐腌后再风干    D. 巴氏消毒保存牛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保存食品的一般方法的知识,据此答题.</p><p>解: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p><p>如肉类罐头采用的是罐藏法,原理是高温灭菌和防止与细菌和真菌接触;超市肉肠都采用真空包装法,其原理是隔绝空气,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抑制其生长和繁殖;做腊肉用盐腌后再风干,其原理是除去水分,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巴氏消毒保存牛奶,原理是高温灭菌.因此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生长这一原理的措施是做腊肉用盐腌后再风干.</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酵母菌不属于植物,只能依靠吸收现成的营养物质生活,主要因为它不具备植物细胞的(     ) </p><p>A.细胞膜           B.细胞质          C.叶绿体      D.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酵母菌属于真菌,酵母菌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因此酵母菌与植物细胞的区别是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这种营养方式是异养。</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p><p>A. 一片沙漠    B. 一个池塘</p><p>C. 一片森林    D. 一块绿地中的所有虫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一片沙漠、一个池塘、一片森林既包括了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r />一块绿地中的所有虫子,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动物,没有环境部分,不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物质中能出现生物富集的是(  )</p><p>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氟利昂    D. DDT</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有害物质如铅、汞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DDT作为一种剧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猴子 骑车属于学习行为,动物的学习行为主要是由哪个系统调节的(  )</p><p>A. 泌尿系统    B. 内分泌系统    C. 神经系统    D. 循环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新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作用获得。动物的学习行为主要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动物越高等,大脑越发达,动物的学习能力就越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袋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p><p>A.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 缺少生产者</p><p>C. 缺少消费者    D. 缺少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由于人体尿液、粪便须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能转变成植物可利用的无机物,而南极地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都较少,尤其是分解者,所以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p><p>故A、B、C错误, 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试题分析: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例如,当我们进行剧烈运动的时候,不但全身骨胳肌的活动加强了,呼吸也加深加快,可以吸入更多的氧,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同时,心跳也随着加强加快,促进血液更快地循环,输送给骨胳更多的养料和氧,运走更多的废物。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充分体现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的说法是错误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能量从上一营养级到下一营养级最高可以保持不变。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由于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随营养级的升高每级所得能量变少,所以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输入的有机物要增多。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微生物都是肉眼看不到的生物。(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统称。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少数藻类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线形动物身体呈线形,有口无肛门。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线形动物门,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描述了鸟的繁殖行为。(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是占有空间和筑巢,属于繁殖行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最有效的措施。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蘑菇体内有叶绿体,能自己制造有机物.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有大量的菌丝构成的,蘑菇菌的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这种营养方式是异养。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苔藓植物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因为它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侵入细胞,使苔藓植物受到威胁.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解: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可见题中的叙述是正确的.</p><p>故答案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d93b52be/SYS201901041719351793545662_ST/SYS201901041719351793545662_ST.001.png" width="485"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读图,填出各部分名称。③_____,⑥_____,⑩_____。</p><p>(2)关节对运动的意义是:在运动中起到_____的作用。</p><p>(3)屈肘时(图甲)肱二头肌_____,肱三头肌_____;伸肘时(图丙)肱三头肌_____,肱二头肌_____。</p><p>(4)运动除运动系统外,还需要_____的控制和调节,还需要能量,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_____和循环系统等系统共同配合才能完成。</p></div></div>
<div><p>【答案】  肱二头肌  关节头  关节软骨  支点  收缩  舒张  收缩  舒张  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p><p>【解析】图中①肌腱,②肌腹,③肱二头肌,④骨;⑤关节,⑥关节头,⑦关节窝,⑧关节囊,⑨关节腔,⑩关节软骨;11是肱三头肌。</p><p>(1)由分析可知,③肱二头肌,⑥关节头,⑩关节软骨。<br />(2)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br />(3)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图甲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图丙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br />(4)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密切配合的。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d93b52be/SYS201901041719353194671251_ST/SYS201901041719353194671251_ST.001.png" width="239" height="2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作为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_____,还缺少_____.</p><p>(2)该食物网中有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最短的一条:_____.</p><p>(3)如果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铅污染,则图中_____体内的重金属铅含量最高.</p><p>(4)图中所处的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其自我调节能力_____.(填“更强”或“更弱”)</p><p>(5)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主要指动物,请说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4  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猫头鹰  更弱  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p>【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1)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还缺少非生物部分。<br />(2)图中食物链有:绿色植物→食草的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绿色植物→鼠→猫头鹰、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绿色植物→兔→蛇→猫头鹰,因此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营养级越少食物链越短,最短的一条:绿色植物→鼠→猫头鹰。<br />(3)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猫头鹰,因此如果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铅污染,则图中猫头鹰体内的重金属铅含量最高。<br />(4)草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因此图中所处的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其自我调节能力更弱。<br />(5)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6年5月,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寨卡病毒的持续性传播,此病毒是由蚊子叮咬而感染人体的,造成新生儿小头症和脑发育缺乏病。世界卫生组织就此宣布全球公共卫生紧急状态。</p><p>(1)寨卡病毒其结构是由_____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只寄生在_____(填“活”或“死”)细胞里才能生存,它的寄主是蚊和人,据此可判断它属于_____病毒。</p><p>(2)病毒往往会增强耐药性变异,从而给治疗带来困难,“超级耐药病毒”的出现,可以用达尔文的_____学说来解释。</p><p>(3)生活中,许多病毒是引起人类和动物疾病的_____。在医疗方面,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或抓伤的人,只要立即注射_____,对防止相应的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p><p>(4)蚊子叮咬人体常因瘙痒抓挠发生感染,严重可引起发烧,这时进行血液检查,会发现血细胞中的_____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p></div></div>
<div><p>【答案】  蛋白质  活  动物  自然选择  病原体  疫苗  白</p><p>【解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1)寨卡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靠从这些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一旦离开了活的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它的寄主是蚊和人,可见他属于动物病毒。<br />(2)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病毒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病毒,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病毒杀死,抗药性强的病毒活下来。这样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病毒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就出现了现在所谓的“超级病毒”。因此。“超级病毒”的出现可以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br />(3)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在医疗方面,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或抓伤的人,只要立即注射疫苗,对防止相应的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br />(4)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有防御疾病的作用,故发烧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定远县、明光市联考八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