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50:18

山东省滨州市集团校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下列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p><p>①粗细粮合理搭配   ②主副食合理搭配   ③不吃不喜欢的食物   ④饮食要规律、定量   ⑤ 晚餐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p><p>A. ①②④&#xa0;B. ①②⑤&#xa0;C. ①③④&#xa0;D. ①④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合理膳食知道额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p><p>①粗细粮合理搭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①正确;</p><p>②主副食合理搭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②正确;   </p><p>③不吃不喜欢的食物,会导致缺乏某些营养素引起营养缺乏病。因此饮食要多样化,不挑食,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③错误;</p><p>④合理膳食要求每天要一日三餐饮食要规律、定量,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④正确;   </p><p>⑤ 晚餐不宜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因为晚上活动较少,对能量的需要较少,故晚餐应该以清淡为主,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⑤错误;</p><p>故只有①②④正确。</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小肠的结构特点中,与其消化功能无关的是(   )</p><p>A.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xa0;B. 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p><p>C.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xa0;D. 小肠壁内有平滑肌,收缩能够引起小肠蠕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因为在消化道中小肠是最长的,约5~6米;小肠内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消化面积;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可对脂肪、蛋白质、糖类进行消化。而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p><p>A.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约5~6米,有利于消化食物。不符合题意;    </p><p>B. 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利于消化食物。不符合题意;</p><p>C.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符合题意    </p><p>D. 小肠壁内有平滑肌,收缩能够引起小肠蠕动,有利于消化食物。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关于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三种物质的消化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淀粉的消化场所是口腔,麦芽糖的消化场所是小肠&#xa0;B. 蛋白质最终的消化产物为氨基酸</p><p>C. 消化脂肪的酶来自胆汁、肠液和胰液&#xa0;D. 脂肪的消化场所是胃和小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水、维生素和无机盐,其中水、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p><p>(2)淀粉、蛋白质、糖类的消化过程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06/08/ffa8329b/SYS201909060810003207766955_DA/SYS201909060810003207766955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1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淀粉的初步消化场所是口腔,麦芽糖的消化场所是小肠。A错误;    </p><p>B. 蛋白质最终的消化产物为氨基酸。B正确;</p><p>C. 消化脂肪的酶来自肠液和胰液,胆汁乳化脂肪,但是不含消化酶。C错误;    </p><p>D. 脂肪的消化场所是小肠。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其原因不包括(   )</p><p>A. 鼻粘膜内的嗅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p><p>B. 鼻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p><p>C. 鼻毛能对吸入空气里的尘埃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起阻挡作用</p><p>D. 鼻粘膜分泌黏液可以清洁、湿润吸入的空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鼻腔内表面的鼻粘膜分泌的粘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鼻粘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如果用口呼吸则会使喉咙干燥同时会产生咳嗽,这是干燥的空气损伤气管的表现。</p><p>A. 鼻粘膜内的嗅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与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无关。A错误;</p><p>B. 鼻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中的血液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清洁吸入的空气,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B正确;</p><p>C. 鼻毛能对吸入空气里的尘埃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起阻挡作用,清洁吸入的空气,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C正确;</p><p>D. 鼻粘膜分泌黏液可以清洁、湿润吸入的空气,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D正确;</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知晓您的血压。下列有关血压、心血管疾病、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p><p>B. 高血压病人应遵医嘱服用降压药,血压正常后立刻停药</p><p>C. 高血压对身体健康有重大危害,低血压不会影响身体健康</p><p>D. 心血管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心理平衡,可以用酒</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血压主要是由心脏的泵血作用产生的。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p><p>(2)心血管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p><p>A、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A正确;</p><p>B、高血压病人应遵医嘱服用降压药,血压正常后应遵照医嘱继续服药维持正常的血压,B错误;</p><p>C、高血压和低血压都会影响身体健康,C错误;</p><p>D、健康四大基石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酒可少饮,经常或过量饮酒则伤肝,容易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精力充沛能使人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睡眠良好,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婴幼儿输液可选择头皮作为针刺部位,在这种情况下,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患病部位前可能没有流经的血管是(    )</p><p>A.上腔静脉       B.下腔静脉         C.主动脉            D.肺动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选择头皮作为针刺部位,那么药物是从上腔静脉送回到心脏的,到达心脏后参与肺循环,会经过肺动脉、肺静脉,送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接着进行体循环,又将经过主动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9724458c/SYS201712310049415713883217_ST/SYS201712310049415713883217_ST.001.png" width="162"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缺铁或蛋白质会影响①的功能</p><p>B. ③能运输养料和二氧化碳等废物</p><p>C. ④能吞噬病菌,起到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p><p>D. 输血时血型不合,①会凝聚成团</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脉和静脉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动脉血管将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部分去</p><p>B. 动脉血管在身体内分布较浅,比如我们很容易摸到的脉搏就是动脉血管的搏动</p><p>C. 手臂上的条条青筋属于静脉</p><p>D. 四肢静脉里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体内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如下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06/08/ffa8329b/SYS201909060810008207958347_DA/SYS201909060810008207958347_DA.001.png" width="537" height="2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动脉的功能是将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部分去。A正确;</p><p>B. 动脉血管壁相对较厚,血流速度最快。在身体内大多分布较深,比如我们很容易摸到的脉搏就是动脉血管的搏动。B错误;</p><p>C. 静脉的功能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分布较浅,手臂上的条条青筋属于静脉。C正确;</p><p>D. 四肢静脉里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的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06/08/ffa8329b/SYS201909060810009925829785_ST/SYS201909060810009925829785_ST.001.png" width="137"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若Ⅱ为肝脏的毛细血管网,则曲线乙可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p><p>B. 若Ⅱ为胰腺内的毛细血管网,则曲线甲可表示胰岛素含量的变化</p><p>C. 若Ⅱ为肺内的毛细血管网,则曲线甲可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p><p>D. 若Ⅱ为小肠内的毛细血管网,则曲线乙表示血糖含量的变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血液在流经的器官不同,血液从该器官流出后,成分会发生不同的变化。</p><p>(2)图示中,横坐标表示血流方向,因此I、II、III分别表示的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p><p>A. 若Ⅱ为肝脏的毛细血管网,当血液流经此处时,进行了物质交换,则III中变为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的静脉血。所以若Ⅱ为肝脏的毛细血管网,则曲线乙可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A正确;</p><p>B.胰腺具有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其内分泌部是胰岛,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是内分泌腺;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不会进入胰腺分泌的毛细血管里。所以若Ⅱ为胰腺内的毛细血管网,则曲线甲可表示胰岛素含量的变化。B正确;</p><p>C. 若Ⅱ为肺内的毛细血管网,当血液流经此处时,进行了物质交换,则III中变为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的动脉血。所以若Ⅱ为肺内的毛细血管网,则曲线甲可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C正确;</p><p>D.若Ⅱ为小肠内的毛细血管网,由于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导致经过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的血液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加。所以若Ⅱ为小肠内的毛细血管网,则曲线甲表示血糖含量的变化。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是对突发性心肌梗塞病人采用的急救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p><p>A. 家属要赶快搀扶病人去医院&#xa0;B. 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等药物缓解疼痛</p><p>C. 拨打“120”急救中心,就近就医&#xa0;D. 慢慢躺下休息,足部稍垫高</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急性心肌梗死,俗称“心梗”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发现突发心肌梗死病人,不要随意搬动病人,也不要自己将病人送往医院。应采取措施便于病人呼吸的舒适姿势,让病人半卧位靠在被子上,足稍为抬起。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等药物缓解疼痛。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把病人送至医院救治。</p><p>A. 家属要赶快搀扶病人去医院,加重病情。错误;    </p><p>B. 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等药物缓解疼痛。正确;</p><p>C. 拨打“120”急救中心,就近就医。正确;    </p><p>D. 慢慢躺下休息,足部稍垫高。正确;</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相关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p><p>A.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p><p>B. 蛋白质主要在小肠内被分解,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p><p>C.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p><p>D. 血管内都有瓣膜,保证血液能够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不含消化酶。</p><p>(2)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p><p>(3)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p><p>(4)血管内不一定都有瓣膜。</p><p>A.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不含消化酶,只对脂肪起乳化作用。A错误;</p><p>B.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主要在小肠内被分解,对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起到重要作用,但不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B错误;</p><p>C.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C正确;</p><p>D. 血管内不一定都有瓣膜,只有静脉里的静脉瓣、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的动脉瓣,保证血液能够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 (箭头表示血流的方向),还可以看到②内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由此可以判断①②③血管的种类依次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3/08/dad589d2/SYS201912030807127816473512_ST/SYS201912030807127816473512_ST.001.png" width="180"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xa0;B. 静脉  毛细血管  动脉</p><p>C.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xa0;D. 静脉  动脉  毛细血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判断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方法: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为毛细血管;动脉与静脉之间相连的最细小血管是毛细血管。根据血流的方向,血液由大血管分散流向小血管。这样的血管是动脉;血液由小的血管汇集流往大的血管,这样的血管为静脉。</p><p>图中①内血流的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应为动脉血管;图中②是连通小动脉和小静脉,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为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图中③内血流的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应为静脉血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尿的形成与排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肾小体</p><p>B. 尿的形成和排出都是连续的</p><p>C. 婴幼儿期间由于膀胱太小会出现不自主排尿的现象</p><p>D. 人体排尿的意义在于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p><p>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把尿排出体外。</p><p>(2)人体排尿的意义在于:①排出废物②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③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p><p>A.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肾脏由皮质、髓质和肾盂构成,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有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所以A错误;</p><p>B. 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排出是间歇的。所以B错误;</p><p>C. 婴幼儿期间出现不自主排尿的现象是由于大脑的调节能力不强。故C错误;</p><p>D. 健康人每天摄取的水量和排出的额水量必须维持在相对的平衡。所以我们每天应该喝适量的开水,这样不但有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体外,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故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右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3f726cc3/SYS201904161037192633410554_ST/SYS201904161037192633410554_ST.001.png" width="109"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尿素    B. 无机盐</p><p>C. 葡萄糖    D. 水</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过肾小管,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尿液。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故选C</p><p>考点定位:尿液的形成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组疾病是由于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   )</p><p>A. 甲亢和坏血病&#xa0;B. 佝偻病和呆小症</p><p>C. 糖尿病和巨人症&#xa0;D. 贫血和肢端肥大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激素分泌异常症以及维生素缺乏症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06/08/ffa8329b/SYS201909060810019614136903_DA/SYS201909060810019614136903_DA.001.png" width="335" height="2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06/08/ffa8329b/SYS201909060810019614136903_DA/SYS201909060810019614136903_DA.002.png" width="364" height="2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亢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坏血病是维生素C的缺乏症。不符合题意;B. 佝偻病是维生素D的缺乏症,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不符合题意;</p><p>C.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巨人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符合题意;    </p><p>D. 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或者血红蛋白数量过少引起的,肢端肥大症是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反射活动中,不是人类特有的是()。</p><p>A.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舞蹈“千手观音”是在老师手语指挥下完成的</p><p>B.有同学读书读到感人之处,流下眼泪</p><p>C.人看到酸杏时唾液分泌量增加       </p><p>D.听到别人讲笑话时,捧腹大笑</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人看到酸杏时唾液分泌量增加是由具体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人与动物共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饮酒过量的人会表现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等反应。在下列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分别是()。</p><p>A. 大脑、小脑、脑干    B. 小脑、大脑、脑干</p><p>C. 大脑、脑干、小脑    D. 脑干、小脑、大脑</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p><p>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是大脑、走路不稳是小脑、呼吸急促是脑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下列关于耳的表述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3/08/dad589d2/SYS201912030807130004373359_ST/SYS201912030807130004373359_ST.001.png" width="222"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人的听觉形成于6内</p><p>B. 长时间戴着耳机高分贝听歌很容易损伤2</p><p>C. 4内有听觉感受器</p><p>D. 耳的结构完好无损,就一定能够听见声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如图所示: 1外耳道、2鼓膜、3听小骨、4半规管、5前庭、6耳蜗。</p><p>(2)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将声音信息传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听觉中枢),产生听觉。</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3/08/dad589d2/SYS201912030807130004373359_DA/SYS201912030807130004373359_DA.001.png" width="469" height="2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听觉的产生:首先是耳廓把外界的声波收集起来,然后经外耳道传送到中耳,振动鼓膜产生振动,进一步振动听骨链,经此将振动传导到内耳,耳蜗听觉感受器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位听神经传入大脑,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A错误;</p><p>B、长时间戴着耳机高分贝听歌很容易损伤鼓膜, B正确;</p><p>C、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能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听小骨能将振动传到内耳;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 C错误;</p><p>D、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所以产生听觉的部位是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所以耳的结构完好,神经冲动传不到大脑皮层,人还是不能够听见声音, 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流程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其中错误的是()</p><p>A. 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p><p>B. 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内耳→听小骨→听神经→大脑</p><p>C. 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收集管→尿液</p><p>D. 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尿的形成过程是: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p><p>(2)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p><p>(3)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p><p>(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p><p>A、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故A正确;</p><p>B、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听小骨和内耳颠倒了,故B错误;</p><p>C、尿的形成过程是: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其流程应该是: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收集管→尿液,故C正确;</p><p>D、反射弧的途径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冲动信号,并将冲动传到传出神经,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应。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表为某地某年传染病疫情死亡人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下列对相关传染病说法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3/08/dad589d2/SYS201912030807134535966159_ST/SYS201912030807134535966159_ST.001.png" width="166" height="1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传染病都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p><p>B. 这几种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p><p>C. 表中几种传染病发病后死亡率最高的是艾滋病</p><p>D. 传染病一般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p><p>A、由分析可知,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表格中的疾病都属于传染病,都是有病原体引起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故A不符合题意;</p><p>B、接种疫苗,即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如艾滋病目前还没研制出疫苗,还不能通过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故B不符合题意;</p><p>C、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发病后死亡率最高的是狂犬病;发病后死亡率最低的是手足口病,故C不符合题意;</p><p>D、传染病主要包括四个时期:潜伏期、初期、中期、后期,发病初期是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繁殖最为活跃的时候,能够大量的散播病原体,可以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以及其它方式排出体外,此时传染性最强。发病中期和后期排出的病原体开始减少,传染性降低。发病后期也叫恢复期,大部分病原体被消灭,数量明显减少,不再具有传染性。因此,传染病一般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去舔伤口,对伤口愈合有一定作用,这是因为唾液( )</p><p>A. 含抗生素,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p>B. 含唾液淀粉酶,有消化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p><p>C. 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p><p>D. 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去舔伤口,这是因为口腔里的唾液含有溶菌酶,能破坏进入伤口处的病菌的细胞壁,进而杀灭病菌,这种免疫力是天生就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抗原和抗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能使人体致病的外来物质都属于抗原</p><p>B. 抗体是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的一种蛋白质</p><p>C. 一种抗体只针对特定的抗原发挥免疫作用</p><p>D. 抗原被清除后,机体在一定的时间内仍具有针对该抗原的免疫能力</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p><p>(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p><p>A、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病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故A正确;</p><p>B、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B正确;</p><p>C、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抗原,而且一种抗体只能受相应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即一种抗体只能针对一种特定的抗原发挥作用,C正确;</p><p>D、若相应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在流感病毒再次入侵时抗体已经消失,则会再次患流感,所以抗原被清除后,机体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具有针对该抗原的免疫能力,D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中,图一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二是人体肺泡内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06/08/ffa8329b/SYS201909060810027583472580_ST/SYS201909060810027583472580_ST.001.png" width="266"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______,其数目很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_______________。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这些特点都是与其_______________功能相适应的。</p><p>(2)图一中,曲线AB段表示_____________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此时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________状态。</p><p>(3)图二中,在E处进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至少要穿过______层细胞才能进入肺泡。</p></div></div>
<div><p>【答案】肺泡    弹性纤维    单层的上皮细胞    气体交换    吸气    收缩    气体扩散作用    2    </p><p>【解析】</p><p>(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肺泡数量多,由3亿多个肺泡组成,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让它成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p><p>(2)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隔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呼气过程则相反。</p><p>(3)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p><p>(4)图二中,D肺动脉、E肺泡外毛细血管、F肺静脉。</p><p>(1)根据分析可知,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肺泡,其数目很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特点都是与其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p><p>(2)图一中,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横坐标表示呼吸时间。AB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小于1,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曲线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大于1,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所以曲线AB表示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p><p>(3) 图二中,在E处进行的是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因此肺泡中的氧气穿过2层细胞进入血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3/08/dad589d2/SYS201912030807137973709036_ST/SYS201912030807137973709036_ST.001.png" width="197" height="2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结构G_____、H_____和图中的C_____构成一个肾单位。</p><p>(2)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两个作用过程,即图中的甲_____作用和丙_____作用。</p><p>(3)与图中的G相连的小血管F为_____,其内流动的是_____血。</p><p>(4)液体在甲过程中,除了血液中的_____和大分子的_____以外,其他物质都可以通过;而在丙过程中,除____外其他物质均可被全部或部分的重吸收进入血液里。</p></div></div>
<div><p>【答案】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的重吸收    出球小动脉    动脉    血细胞    蛋白质    尿素    </p><p>【解析】</p><p>(1)肾脏形似蚕豆,呈红褐色。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p><p>(2)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p><p>(3)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都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形成尿液。</p><p>(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G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H肾小囊,囊腔与C肾小管相通。肾小管对原尿起重吸收作用。</p><p>(2)由图中看出,A过程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C过程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球恰似一个过滤器,流经肾小球的血液成分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均被滤入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选择性重吸收,大约99%的水分以及一些对机体有用的物质如钠、钾、葡萄糖等重新回到血液中,只有1%的水分和多余的无机盐成为尿液而被排出体外。</p><p>(3)肾小球是一个由E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的毛细血管球,这些毛细血管又汇聚成F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都流动脉血。</p><p>(4)液体在A过程中,除了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而在C过程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围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成为尿液而被排出体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06/08/ffa8329b/SYS201909060810030707469608_ST/SYS201909060810030707469608_ST.001.png" width="172" height="2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肺循环的起点是[   ]____________,肺动脉中流动的是__________。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________处连通一起,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p><p>(2)血管⑦与⑥相比,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某人患有肠炎,在上臂进行静脉注射,药物需经过心脏_____次才能到达病灶。</p></div></div>
<div><p>【答案】②右心室    静脉血    心脏    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    2    </p><p>【解析】</p><p>(1)血液循环的途径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06/08/ffa8329b/SYS201909060810030707469608_DA/SYS201909060810030707469608_DA.001.png" width="385"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体循环: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为含氧少的静脉血。</p><p>肺循环: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p><p>(2)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肺静脉,④左心房,⑤左心室,⑥小肠动脉,7小肠静脉。</p><p>(1)从血液循环图可以看出,图中肺循环的起点是,肺动脉中流动的是②右心室,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心脏处连通一起,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p><p>(2)从血液循环图中可以看出,血液流经小肠时属于体循环,因此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同时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的营养物质含量增多。所以饭后的血管⑦小肠静脉与⑥小肠动脉相比,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p><p>(3)“某人患有肠炎,在上臂进行静脉注射,”药物进入血液后,经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心脏)→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心脏)→主动脉→腹部动脉→小肠毛细血管(肠炎部位)。因此药物需要经过心脏2次才能到达病灶。</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主动监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 的。HIV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 害,从而引发感染或形成肿瘤等,致使全身器官衰竭、死亡。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 题:</p><p>(1)艾滋病病毒(HIV)从传染病角度考虑,它属于____。</p><p>(2)HIV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等途径传播。从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分析,“不安全性行为”属于____;将艾滋病患者进行隔离、集中治疗,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p><p>(3)“由于HIV的侵犯与破坏,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人体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____。</p><p>(4)人们常用注射疫苗来预防传染病。2017年我国已成功研发出安全的宫颈癌疫苗,并陆续为全国各地适合的人群接种。从免疫学角度讲,注射的宫颈癌疫苗被称为____,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p></div></div>
<div><p>【答案】病原体    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    皮肤和黏膜    抗原    特异性免疫    </p><p>【解析】</p><p>(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p><p>(2)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p><p>(3)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p><p>(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艾滋病病毒属于艾滋病的病原体。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p><p>(2)艾滋病的病原体“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从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分析,“不安全性行为”属于传播途径。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因此将艾滋病患者进行隔离、集中治疗,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p><p>(3)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p><p>(4)接种的宫颈癌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从免疫角度分析”,注射入人体的宫颈癌疫苗被称为抗原;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人体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3/08/dad589d2/SYS201912030807141723627580_ST/SYS201912030807141723627580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一是眼球的基本结构,一辆汽车由远及近驶来,我们一直看得非常清晰,主要是通过图一中[  ]____的舒缩改变晶状体的曲度来实现的。近视眼患者之所以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远处的物体成像于视网膜之____。</p><p>(2)图二是耳的基本结构,能把声波振动转化为机械性振动的结构是[   ]____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感受振动刺激产生____。</p><p>(3)某人手指不小心碰到火会立刻缩手,并感觉到疼痛。请用图三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________。③④体现了脊髓的____功能。</p></div></div>
<div><p>【答案】1睫状体    前方    ⑤耳蜗    神经冲动    ①→②→⑤→⑥→⑦    传导    </p><p>【解析】</p><p>(1)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图一中的1是睫状体、2是虹膜、3是瞳孔、4是晶状体、5是角膜、6是巩膜、7是脉络膜、8视网膜、9是视神经、10是玻璃体。</p><p>(2)耳是人体的听觉器官,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图二中①耳廓,②外耳道,③半规管,④前庭,⑤耳蜗,⑥咽鼓管,⑦鼓室,⑧是听小骨,⑨是鼓膜。</p><p>(3)图三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上行神经纤维、④下行神经纤维、⑤神经中枢、⑥传出神经、⑦效应器五部分。</p><p>(1)在眼球的结构中,图中4晶状体透明、有弹性,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1睫状体内有平滑肌,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当看到有物体由远及近而来,它的曲度变化是由小变大。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眼球壁的最内层)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p><p>(2)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首先接受声波刺激的是鼓膜,在声波的撞击下,引起鼓膜的振动;然后经过中耳的三块听小骨将振动传到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发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然后形成了听觉。</p><p>(3)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⑥传出神经→⑦效应器,缩手反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①→②→⑤→⑥→⑦。③是上行神经纤维、④是下行神经纤维。此人手缩回来以后,并感觉到疼痛,因为神经冲动会沿上行的神经纤维传达到脑,说明脊髓具有传导的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宄“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 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分析完成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3/08/dad589d2/SYS201912030807144067420534_ST/SYS201912030807144067420534_ST.001.png" width="462" height="3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试管进行对照实验。</p><p>(2)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冋题是____________?</p><p>(3)实验中1和2号试管对照,可以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1,2号试管都要在37°C下实验的原因是____。此实验预期2号的实验结果是____ (填变蓝或不变蓝)。</p><p>(4) 实验结束后,该小组的同学还绘制了营养物质消化曲线图,图中曲线____表示淀粉的消化。</p></div></div>
<div><p>【答案】1和3    温度会影响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吗?    37℃接近人体口腔温度,适于酶活性的正常发挥    变蓝    甲    </p><p>【解析】</p><p>(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p><p>(2)根据“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淀粉无甜味、分解后形成的麦芽糖有甜味”的原理,通过设计如下实验证明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分泌有关。</p><p>(3)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消化主要是在消化道内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实现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要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图中甲表示为淀粉的消化过程,乙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丙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食物的消化过程如下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3/08/dad589d2/SYS201912030807144067420534_DA/SYS201912030807144067420534_DA.001.png" width="347" height="1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1号试管与3号试管形成了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该组实验的结果表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p><p>(2)1、4、5号试管是以温度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影响,因此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p><p>(3)实验中1和2号试管对照,可以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1,2号试管都要在37℃下实验的原因是37℃接近人体口腔温度,适于酶活性的正常发挥。此实验预期2号的实验结果是变蓝;因为1号试管是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2号试管是2毫升清水和2滴碘液,其变量是唾液。由于1号试管中有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2号试管中的淀粉没有发生变化,遇碘变蓝。</p><p>(4)消化道中,口腔里只有消化淀粉的酶,胃里只有消化蛋白质的酶,从小肠里才有消化脂肪的酶,故淀粉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内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被消化。因此曲线甲代表淀粉的消化过程;乙代表蛋白质的消化过程,丙代表脂肪的消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内分泌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3/08/dad589d2/SYS201912030807147035994637_ST/SYS201912030807147035994637_ST.001.png" width="179" height="2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与外分泌腺比较,内分泌腺的特点是_____。人在幼年时①分泌的激素不足就会患____。</p><p>(2)李明近来多饮、多尿、多食,且日渐消瘦、四肢无力,医院检查结果是血糖浓度偏高,尿中含糖。其症 状的形成可能与[  ]____的功能异常有关。</p><p>(3)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神经系统会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激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 血压升高、肌肉收缩有力,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是 由____协调配合完成的。</p><p>(4)某同学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设计了以下实验:</p><p>I:取两个大烧杯,编号为A、B, A内加入适量的池塘水,B内加入等量的自来水; </p><p>II:将4条大小及发育状况相似且良好的蝌蚪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入A、B烧杯中; </p><p>III:用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饲喂A烧杯中的蝌蚪、用等量的普通饲料饲喂B烧杯中的蝌蚪;</p><p>IV:将两个烧杯置于相同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 </p><p>①本实验有两处明显设计缺陷,请改正:</p><p>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②预测实验结果是:________内的蝌蚪提前发育成小青蛙。</p><p>③本实验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p><p>④一些内陆高原地区的小溪流里,出现了大型蝌蚪,而未能发育成青蛙,那么,你推测本地区的幼儿容易患____症。</p></div></div>
<div><p>【答案】没有导管    侏儒症    ⑤胰岛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A、B烧杯都加入等量的池塘水    蝌蚪数量太少,改为每组各10条    A组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    呆小    </p><p>【解析】</p><p>(1)人体的腺体有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外分泌腺如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p><p>(2)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虽少,但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人体几种重要激素的主要功能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3/08/dad589d2/SYS201912030807147035994637_DA/SYS201912030807147035994637_DA.001.png" width="556" height="4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3)图中①是垂体,②是甲状腺,③是胸腺,④是肾上腺,⑤是胰岛,⑥是卵巢。</p><p>(1)与外分泌腺比较,图中的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图中①是垂体,②是甲状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p><p>(2)李明近来多饮、多尿、多食,且日渐消瘦、四肢无力,血糖浓度偏高,尿中含糖,是由于⑤胰岛功能异常,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因为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p><p>(3)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神经系统会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有力,以应对紧张情况。这些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协调配合完成的。</p><p>(4)设置对照实验的关键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看出实验结果与变量的对应性;该实验小组探究的是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生物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因此变量是否加入甲状腺活性物质。所以实验对象数量要完全相同。因此本实验有两处明显不足,改正为:</p><p>①A、B烧杯都加入等量的池塘水;蝌蚪数量太少,改为每组各10条。</p><p>②甲状腺激素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所以A组的蝌蚪能提前发育。</p><p>③综合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p><p>④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其中甲状腺球蛋白,是甲状腺中的一种碘化糖蛋白。一些内陆高原地区的小溪流里,出现了大型蝌蚪,而未能发育成青蛙,说明此地区水中含碘过少,因此推测本地区的幼儿容易患呆小症。</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滨州市集团校七级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