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北师大版)同步分层精练:2.1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这一进化论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学科的三大发现之一,该巨著的作者是( )</p><p>A. 达尔文 B. 罗伯特·虎克</p><p>C. 巴斯德 D. 米勒</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了巨著《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A正确;<br />罗伯特•虎克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生物学等方面也有贡献。它曾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观测了火星的运动,B错误;<br />巴斯德用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细菌产生的。后人称他为“微生物之父”,C错误;<br />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证明了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有可能的这一结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是某校开展“植物栽培实践活动”的评比标准:①栽培方案设计科学、美观,有创意;②管理、观察记录不少于20次,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详实、认真;③活动总结注重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要有独到见解。这项评比反映了科学实践活动( )</p><p>A.要有严谨的态度并进行科学评价</p><p>B.要善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p><p>C.记录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做合理的改正</p><p>D.必须使用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方法</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根据题目的信息:评比标准:①栽培方案设计科学、美观,有创意;</p><p>②管理、观察记录不少于20次,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详实、认真;</p><p>③活动总结注重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要有独到见解.</p><p>可见做生物实验要具有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实验方案要科学、合理,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要可行,不能仅靠一次实验结果就下结论,防止偶然的发生,而造成错误的结论,因此科学实践活动要有严谨的态度并进行科学评价。</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跟航天员一起进驻“天宫二号”的还有六只可爱的“蚕宝宝”。“太空养蚕”实验是香港中学生太空搭载实验方案设计比赛中的获奖项目,这六只蚕宝宝是科学家培育改良的品种“秋丰白玉”。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里,蚕宝宝顺利地抽丝结茧,给科学家带来了不少惊喜。</p><p>(1)科学家研究家蚕在失重状态下的运动状态和生长发育状况,主要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和__。 </p><p>(2)家蚕有“秋丰白玉”等多个品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多样性。 </p><p>(3)蚕宝宝抽丝结茧,在茧里化蛹,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一项基本特征?__。 </p><p>(4)有人认为,科技创新只是科学家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这种认识正确吗?__。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实验法 观察法 遗传(基因) 生长发育 不正确 创新不是科学家的专利,而是与我们青少年息息相关的。在学习中需要我们时刻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转变学习方法,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p><p>【解析】(1)科学家研究家蚕在失重状态下的运动状态和生长发育状况,主要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实验法和观察法。</p><p>(2)家蚕有“秋丰白玉”等多个品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基因)多样性。</p><p>(3)蚕宝宝抽丝结茧,在茧里化蛹,这体现了生物的生长发育特征。</p><p>(4)有人认为,科技创新只是科学家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这种认识不正确。创新不是科学家的专利,而是与我们青少年息息相关的。在学习中需要我们时刻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转变学习方法,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