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49:34

备战中考北京版生物巩固复习-第九章生物的运动和行为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xa0;&#xa0;&#xa0; )</p><p>A. 母鸡孵卵    B. 蚕吐丝结茧    C. 蜜蜂采蜜    D. 惊弓之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母鸡孵卵、蚕吐丝结茧、蜜蜂采蜜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BC错误;惊弓之鸟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分)音像店的老板养了一只狗,天天听着腾格尔的《天堂》这首歌,渐渐地狗也会“唱”这首歌了,只要音乐响起就会仰起头,跟着节律高声嚎叫.狗的这种行为属于(  )</p><p>A.防御行为</p><p>B.社会行为</p><p>C.先天性行为</p><p>D.学习行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p><p>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p><p>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音像店的老板养了一只狗,天天听着腾格尔的《天堂》这首歌,渐渐地狗也会“唱”这首歌了,只要音乐响起就会仰起头,跟着节律高声嚎叫。狗的这种行为是通过学习模仿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树林里栖息的成群八哥没有社会(社群)行为,它们具有的特征是( )</p><p>A. 信息交流    B. 分工合作    C. 形成组织    D. 出现等级</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p><p>八哥的群体内没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没有明确分工,不具有社会行为,而八哥的群体内可通过动作、声音等进行信息交流,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社群行为特征不包括(  )</p><p>A.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p><p>B.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p><p>C.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p><p>D.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群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动物通是讯群体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的前提,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如蜜蜂在发现蜜源以后,就会用特别的“舞蹈”方式(如“8”字形摆尾舞),向同伴通报蜜源的远近和方向,因此各成员之间不一定是用声音进行信息交流,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萤火虫的尾部在晴朗的夜晚有节律地发出闪光,这属于(       )</p><p>A. 繁殖行为    B. 社群行为</p><p>C. 攻击行为    D. 防御行为</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萤火虫夜晚通过发光来招引异性,目的是吸引雄虫来交配、产卵、繁殖后代,属于繁殖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xa0;&#xa0; )。</p><p>A. 骨松质    B. 骨密质    C. 骨膜    D. 骨髓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成黄骨髓,只有骨松质内的红骨髓终生不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一组是(  )</p><p>A. 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 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p><p>C. 蜘蛛结网、公鸡报晓、鼠走迷宫    D. 狗辨主客、惊弓之鸟、老马识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生来就有的行为,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行为。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都是先天性行为;B. 猫捉老鼠和鹦鹉学舌是学习行为,尺蠖拟态是先天性行为;C蜘蛛结树、公鸡报晓先天性行为,鼠走迷官是学习行为;D、狗辨主客、惊弓之鸟、老马识途都是学习行为。</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菜青虫一出生就以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为食,决定这一行为的是(  )</p><p>A. 遗传物质    B. 环境因素    C. 尝试与选择    D. 传授与学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菜青虫一出生就以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为食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因此决定这一行为的是遗传物质,A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蚂蚁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每个群体中有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蚁后的主要职能是产卵、繁殖后代;雄蚁的职能是与蚁后交尾,工蚁的职能是筑巢、觅食、喂养幼蚁等;兵蚁的主要职能是保卫蚁穴。根据动物社群行为的特点,分析回答:</p><p>⑴在蚁群中,数目最多的是________ ,体形最大的是________ 。</p><p>⑵当工蚁外出寻找食物时,靠头上的________ 与伙伴交流。</p><p>⑶蚂蚁的社群生活,对于它们更好地________ ,维持________ 的生存有重要意义。</p></div></div>
<div><p>【答案】工蚁 蚁后触角适应环境个体和种族</p><p>【解析】</p><p>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p><p>(1)蚁后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称母蚁,在群体中体型最大,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雄蚁或称父蚁,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又称职蚁,无翅,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等。兵蚁在保卫群体时即成为战斗的武器,可见,蚁群中数目最多的是工蚁,体型最大的是蚁后。</p><p>(2)蚂蚁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昆虫有触角,是其感觉器官.当工蚁外出寻找食物时,靠头上的触角与伙伴交流。</p><p>(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具有等级。如蚂蚁的个体很弱小,难以独立生存;但是如果一群蚂蚁在一起,互相分工、密切合作,就会变得很强大,有利于抵挡外敌。因此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有利于个体和种族的生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长骨的解剖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3/09/2368c551/SYS201905030935163911831554_ST/SYS201905030935163911831554_ST.001.png" width="125" height="2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根据图,的序号,填写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p><p>(2)图中A的腔隙内容纳着____,具有____功能。</p><p>(3)D内血管中的血液对骨具有__________作用;D内的___________细胞对骨的__________</p><p>与骨折后的___________有着重要作用。</p></div></div>
<div><p>【答案】骨松质    骨髓腔    骨密质    骨膜    红骨髓    造血    营养    成骨细胞    生长    修复    </p><p>【解析】</p><p>(1)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骨质包括骨松质和骨密质,图中:A骨松质、B骨髓腔、C骨密质、D骨膜。<br />(2)图中A骨松质的腔隙内容纳着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br />(3)D骨膜中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血管中流动着血液,对骨组织其营养作用。D骨膜内的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与骨折后的修复有重要作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判断下列属于何种动物行为(在横线上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p><p>①失去雏鸡的母鸡抚育失去母猫的小猫。________&#xa0;</p><p>②山雀偷饮牛奶。________&#xa0;</p><p>③小袋鼠一生下来就爬到育儿袋中吃奶。________&#xa0;</p><p>④小猴表演节目。________&#xa0;</p><p>⑤蜘蛛结网。________&#xa0;</p><p>⑥黑猩猩钓取白蚁。________&#xa0;</p><p>⑦乌龟在爬。________&#xa0;</p><p>⑧老鼠走迷宫获取食物。________&#xa0;</p><p>⑨公鸡打鸣。________&#xa0;</p><p>⑩小狗算数。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p><p>①失去雏鸡的母鸡抚育失去母猫的小猫、③小袋鼠一生下来就爬到育儿袋中吃奶、⑤蜘蛛结网、⑦乌龟在爬、⑨公鸡打鸣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②山雀偷饮牛奶、④小猴表演节目、⑥黑猩猩钓取白蚁、⑧老鼠走迷宫获取食物、⑩小狗算数都是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鲫鱼、乌贼(俗称墨鱼)等在水中生活的动物,运动方式以________为主;动物利用不同的运动方式去适应不同的________,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p></div></div>
<div><p>【答案】游泳生活环境</p><p>【解析】</p><p>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飞行、游泳、爬行、奔跑等.这些都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p><p>鲫鱼、乌贼等在水中生活的动物,运动方式以游泳为主。动物通过运动能够快速找到食物,也有利于快速躲避天敌,增加活动范围,有利于找到更适合的生存空间,有利于躲避不利环境。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所以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运动,既能使其找到________和________,又有利于躲避________。</p><p>其运动方式总是与其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p></div></div>
<div><p>【答案】食物;配偶;敌害;生存环境;</p><p>【解析】</p><p>动物的运动,增加了动物的活动范围,有利于找到更适合的生存空间,能够快速找到较多食物和配偶,也有利于快速躲避敌害,保护自己。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不同(跳跃、奔跑、游泳、攀援)但是运动方式总是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如大猩猩生活在森林中运动方式以攀援为主,海豚生活在水中以游泳为主,袋鼠生活在草原上以跳跃为主,鸵鸟生活在沙漠上以奔跑为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叫做_______行为。</p></div></div>
<div><p>【答案】学习</p><p>【解析】</p><p>试题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例如:幼袋鼠吃奶就是先天性行为,因为小袋鼠刚出生靠本能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蚯蚓走“T”型迷宫就是学习行为,因为它是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才学会的,即由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得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5/09/734f5558/SYS201905050926258984812195_ST/SYS201905050926258984812195_ST.001.png" width="570" height="1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读图,填出各部分名称。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⑥________。</p><p>(2)关节对运动的意义是:在运动中起到________的作用。</p><p>(3)屈肘时(图甲)肱二头肌________,肱三头肌________;伸肘时(图丙)肱三头肌________,肱二头肌________。</p><p>(4)运动除运动系统外,还需要________的控制和调节,还需要能量,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和________、循环系统等系统共同配合才能完成。</p></div></div>
<div><p>【答案】肌腹肱二头肌关节头支点收缩舒张收缩舒张神经系统呼吸系统</p><p>【解析】</p><p>图中①肌腱,②肌腹,③肱二头肌,④骨;⑤关节,⑥关节头,⑦关节窝,⑧关节囊,⑨关节腔,⑩关节软骨,看图结合题意答题。</p><p>(1)由分析可知,②是肌腹,③是肱二头肌,⑥是关节头。</p><p>(2)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p><p>(3)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图甲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图丙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p><p>(4)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密切配合的。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       和       。</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的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p><p>考点: 动物行为的种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p><p>材料一:草原上,有几只雌狮联合起来,冲散了斑马群,然后对准一只落群的斑马猛追过去,斑马拼命奔跑,还是没有逃脱厄运。</p><p>材料二:一只狗一边走一边撒尿,作为标记。</p><p>材料三:很多鸟类的雄性个体有着漂亮的羽毛吸引雌性,大自然中鹿类的雄性个体有大而分叉的角。</p><p>(1)雌狮的行为属于动物的什么行为。</p><p>(2)狗一路走一路撒尿的行为是为了返回作路线标识吗?请说明理由</p><p>(3)漂亮的羽毛和角对动物的繁殖有什么意义?对这些动物的个体生存有什么不利的地方? </p></div></div>
<div><p>【答案】  社会行为  不是&#xa0;是领域行为  有利于吸引异性前来交配繁殖&#xa0;容易被天敌发现</p><p>【解析】试题分析:(1)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材料中雌狮的行为属于动物的社会行为;</p><p>(2)小狗沿途撒尿,是为了划清自己的领域,属于领域行为,而不是为了返回作路线标识;</p><p>(3)漂亮的羽毛和角一般是雄性个体具有,具有这样的结构是为了吸引异性,这是一种求偶行为,属于繁殖行为,但具有这种特点对个体的生存并不利,容易让天敌发现。</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哺乳动物的特征有哪些?社会行为的特征有哪些?举例说明. </p><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哺乳动物的特征:一般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大脑特别发达;用肺呼吸;体温恒定;体内有膈等.社会行为的特征有:群体内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还有森严的等级制度. 如蜜蜂的群体中有明确的分工,有蜂王、雄峰和工蜂等;狒狒的群体生活中,“首领”是雄狒狒享有优先权等.</p><p>【解析】</p><p>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等。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动物还形成等级。</p><p>哺乳动物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哺乳动物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把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心脏四腔,动静脉血完全分开;肺发达,完全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大脑发达,所以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哺乳动物的特征:一般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大脑特别发达;用肺呼吸;体温恒定;体内有膈等。</p><p>社会行为是指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因此,社会行为的特征是群体内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还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如蜜蜂的群体中有明确的分工,有蜂王、雄峰和工蜂等;狒狒的群体生活中,“首领”是雄狒狒享有优先权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比较人类的社会行为与动物的社会行为之间的相似性和区别。</p><p>相似性:                                       </p><p>区别:                                       .</p></div></div>
<div><p>【答案】相似性:都有分工,形成组织,还有等级,群体间都有信息交流。</p><p>区别:人的社会行为更复杂更高等,人的交流有语言和文字,行为受到法律和道德约束。</p><p>【解析】试题分析: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人类也属于动物,人类社会也具有明确的分工如不同的职业部门,有的还有等级如长幼尊卑,领导、下属等,有不同的组织,因此,人类的社会行为与动物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具有相似性:都有分工,形成组织,还有等级,但人的社会行为更复杂更高等,人的交流有语言和文字,行为受到法律和道德约束,动物的社会行为比较简单,没有语言交流,没有道德约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小组想探究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p><p>(1)提出问题:________?    </p><p>(2)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为甲组,和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片(如芹菜、莴笋叶等)为乙组,看菜青虫更趋向哪儿取食。这一步骤中,实验组叶是________(填“甲组”或“乙组”),对照组叶是________(填“甲组”或“乙组”)。    </p><p>(3)实验过程中,每一组菜青虫的数量应为________。</p><p>A.1只&#xa0;&#xa0;&#xa0;&#xa0; B.10只。</p><p>你的理由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吗  甲组  乙组  B  实验数量过少,易受偶尔因素影响,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通过学生对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实验,涉及了操作能力、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控制单一变量原则以及对设计探究的方案,选择材料,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或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使探究具有可信度,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的理解。</p><p>(1)根据在两块滤纸上分别涂上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汁液和豆科植物叶片的汁液,观察菜青虫更趋向于去哪里取食,可以提出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吗?(2)设置对照实验: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和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看看菜青虫更趋向于到哪里去取食,在这里作为实验组的叶片是甲组十字花科植物的叶,作为对照组的叶片是乙组其他植物的叶;(3)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故实验过程中,每一组菜青虫的数量应为10只,选B。</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蚂蚁是同学们熟悉的昆虫,一到夏天我们就能看到它们忙碌的身影。</p><p>(1)蚂蚁有雄蚁、蚁后、工蚁和兵蚁之分,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蚁群的生活,这说明蚂蚁具有        行为。</p><p>(2)蚂蚁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       、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明显差别,这种发育属于       发育。</p><p>(3)不管是蚂蚁还是蝗虫,昆虫身体分头、胸、      三部分,而且体表都有        ,所以都有蜕皮现象。</p></div></div>
<div><p>【答案】(5分)(1)社群(会)             (2)卵 完全变态              (3)蛹 不完全变态</p><p>【解析】</p><p>试题(1)营群居生活,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蚂蚁具有社会行为。</p><p>(2)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蚂蚁的生殖发育也是经过这样的四个阶段,故为完全变态发育。</p><p>(3)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外有外骨骼,可以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一个小城,人们常见到有“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的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一只母狼的后面.后来人们杀死了母狼,在狼窝里找到了这两个“怪物”,发现原来是两个女孩儿    </p><p>(1)母狼哺育婴孩这一行为的产生,是母狼的________系统、________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的角度看,母狼养育两个女孩儿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    </p><p>(2)两个女孩儿像狼一样嚎叫,爱吃生肉,还会咬人,这是通过________来获得动物行为的;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这种行为越________(选填“复杂”或“简单”)    </p><p>(3)两个女孩儿的运动靠由骨、________和骨骼肌组成的运动系统来完成.</p></div></div>
<div><p>【答案】神经感觉先天性后天学习复杂骨连结</p><p>【解析】</p><p>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则是一种学习行为。</p><p>(1)母狼哺育婴孩这一行为的产生,是母狼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的角度看,母狼养育两个女孩儿的行为是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br />(2)两个女孩儿像狼一样嚎叫,爱吃生肉,还会咬人,这是通过后天学习来获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这种行为越复杂。<br />(3)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骨连接包括关节、半活动连接和不活动连接,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两个女孩儿的运动靠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的运动系统来完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瞧,下图是英姿飒爽的“卡通警察”!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c811e5ae/SYS201904111026541615287589_ST/SYS201904111026541615287589_ST.001.png" width="105"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卡通警察”进入我们眼球形成物像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最终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视觉。</p><p> ①瞳孔②玻璃体③角膜④晶状体⑤视网膜</p><p>(2)我们按照温馨提示,骑电动车走非机动车道,这属于_____反射,这一系列动作主要是在_________的调节下完成的。</p><p>(3)“经灯停,绿灯行”,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属于_____行为,交通法规是个宝,人人都要遵守好!</p></div></div>
<div><p>【答案】  ③①④②⑤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条件  神经系统  学习</p><p>【解析】(1)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③角膜、①瞳孔(房水)、④晶状体和②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⑤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象,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象刺激,将物象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p><p>(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所以骑电动车按道行驶,这属于条件反射。这一系列动作的完成,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多系统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br />(3)行人遵守“红灯停,绿灯行”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材料一:狼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组成,包括一对配偶及其子女.狼一般为团队作战,这样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后代不受其他捕食者的侵扰,而且狼的行动迅速,善于合作攻击对手的弱点.狼在遇到危险,迫不得已时会通过装死来逃避敌害,这一般是独自的狼脱离了狼群或者失散之后遇到强敌的反应.在狼群中,雄性会为了争夺配偶而打斗,它们会大声吼叫以吓退情敌,争夺雌狼的好感,胜者可以与雌狼进行交配.</p><p>材料二:大马哈鱼出生在淡水河中,却生长在海洋之中,它们在八九月性成熟时就成群结队地游回出生地,到达出生地后,大马哈鱼停止摄食,寻找理想的产卵场所进行产卵.产卵后,大马哈鱼守护在卵床边,最后看几眼即将出生的小宝宝,直至死去.受精卵孵化出仔鱼后,仔鱼在河水中过冬,第二年春天顺流而下,游向大海.    </p><p>(1)从动物行为的类型来看,材料一中,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组成属于动物行为中的________行为;狼在遇到危险,迫不得已时会通过装死来逃避敌害,这一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在狼群中,雄性会为了争夺配偶而打斗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    </p><p>(2)材料二中的大马哈鱼在每年八九月性成熟时就成群结队游回出生地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大马哈鱼到达出生地后,寻找理想的产卵场所进行产卵,这一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    </p><p>(3)材料一中,狼群中的雄性为了争夺配偶而打斗的这类行为使狼群中的强健者容易得到猎食、繁殖等机会,对于其维持狼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十分有利的.</p></div></div>
<div><p>【答案】社群     防御    攻击    节律    繁殖    个体生存    种族延续    </p><p>【解析】</p><p>(1)社群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br />(2)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br />(3)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br />(4)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如昼夜交替、季节变化、潮汐涨落等,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节律行为。节律行为分为昼夜节律行为、季节节律行为、潮汐节律行为。<br />(5)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p><p>(1)材料一中,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组成,包括一对配偶及其子女。狼一般为团队作战,还有善于合作等体现了分工明确的特点。因此从动物行为的类型来看,材料一中,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组成属于动物行为中的社群行为。狼在遇到危险,迫不得已时会通过装死来逃避敌害,有利于保护自己,因此这一行为属于防御行为;在狼群中,雄性会为了争夺配偶而打斗的行为,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配偶而发生的行为,因此属于攻击行为。<br />(2)材料二中的大马哈鱼在每年八九月性成熟时就成群结队游回出生地的行为属于节律行为;大马哈鱼到达出生地后,寻找理想的产卵场所进行产卵,这一行为属于繁殖行为。<br />(3)材料一中,狼群中的雄性为了争夺配偶而打斗的这类行为使狼群中的强健者容易得到猎食、繁殖等机会,对于其维持狼的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是十分有利的。</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备战中考北京版生物巩固复习-第九章生物的运动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