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48:56

第二学期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第1节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形成酸雨的根本原因是( )</p><p>A. 臭氧层的破坏    B. 噪声污染</p><p>C.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    D. 工厂大量使用煤、石油作为能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等大气降水。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工厂大量使用煤、石油作为能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p><p>A. 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 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p><p>C. 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 开发水源,太阳能等新型能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只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保护,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没有直接的关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今年初夏,无锡太湖发生了大面积水藻,严重危及市民的正常饮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p><p>A. 工业污水大量排放    B. 草履虫大量繁殖</p><p>C. 蓝藻大量繁殖    D. 水生植物过度繁殖</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水中,促使水域富营养化,这是赤潮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全世界4000多种浮游藻中有260多种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他们分泌的毒素有些可直接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有些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人类食物中毒。</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p><p>A.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B. 广泛应用科学的耕作技术</p><p>C. 大量引进害虫的天敌    D. 发展垃圾处理的新技术</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可以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属于科学方法,A不符合题意;</p><p>应用科学的耕作技术,可以保护土地,保护环境,属于科学方法,B不符合题意;</p><p>大量引进害虫的天敌,可能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引发新的环境危机,是不科学的方法,C符合题意;</p><p>垃圾处理的新技术可以更好的处理垃圾,变废为宝,属于科学方法,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以下说法与“绿色奥运”理念不相符的是</p><p>A. 倡导步行、骑自行车上班&#xa0;B. 倡导节约用水</p><p>C. 发电子贺卡代替赠纸质贺卡&#xa0;D. 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塑料袋</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倡导步行、骑自行车上班、节约用水、发电子贺卡代替赠纸质贺卡,这些行为,都不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而使用一次性木筷,会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使用塑料袋会对环境造成白色污染,都不符合“绿色奥运”的理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p><p>B. 酸雨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邻</p><p>C. 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p><p>D. 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与机动车排放尾气无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严重不足,变得贫瘠.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铝从稳定态中释放出来,使活性铝增加而有机络合态铝减少.土壤中活性铝的增加会严重抑制林木的生长.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均会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此外,酸雨还可使森林的病虫害明显增加.在四川,重酸雨区的马尾松林的病情指数为无酸雨区的2.5倍.减少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对付酸雨,工厂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烟气脱硫装置、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率.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城市垃圾较好的处理方法是(  )</p><p>A. 填海法    B. 焚烧法    C. 掩埋法    D. 堆放法</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而不是垃圾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决不可使用填海法、焚烧法、堆放法污染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人对生物圈影响的说法,不符合的是( )</p><p>A. 土地利用不科学,影响生物圈的稳定,必将危害当代贻害后代</p><p>B. 掠夺式采伐和过度放牧等,破坏植被会引起水土流失,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p><p>C. 环境污染必将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生物圈的稳定</p><p>D. 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的利用加剧,但对环境影响不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土地利用不科学,影响生物圈的稳定,必将影响可持续发展,A正确;掠夺式采伐和过度放牧等,破坏生态平衡,引起水土流失,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B正确;环境污染必将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生物圈的稳定,C正确;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的利用加剧,带来环境污染,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叙述中,不利于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p><p>A. 推广生物防治,减少环境污染</p><p>B. 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p><p>C. 减少传染病的发生,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p><p>D.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推广生物防治,减少药物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A不符合题意;</p><p>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提高了废物利用率,属于保护环境的例子,B不符合题意;</p><p>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C符合题意;</p><p>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xa0;&#xa0; )</p><p>A.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能源枯竭&#xa0;B.产生大量垃圾&#xa0;&#xa0;C.人类竞争压力过大              D.以上都对</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方面来解答。</p><p>人口数量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人口快速增长,对环境中的资源的需求量增加,导致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能源枯竭,人口快速增长,生活生产污水及工业生产的废物增多,产生大量垃圾,造成环境的污染,使环境质量下降;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多了竞争工作,人类竞争压力过大,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是(  )</p><p>A. 工厂烟囱冒出的浓烟    B. 工厂排出的废水</p><p>C. 机动车排出的尾气    D. 人们生活用煤、柴排放的烟雾</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工厂烟囱冒出的浓烟、机动车排出的尾气、人们生活用煤、柴排放的烟雾都会造成空气的污染;工厂排出的废水会造成水的污染,不会造成空气污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行为中,对保持生态平衡有益的是( )</p><p>A. 在草原上大量养殖牛羊</p><p>B. 用大量农药喷杀草场害虫</p><p>C. 引进狐狸以避免草原兔子泛滥</p><p>D. 退耕还林还草</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在草原上大量养殖牛羊,草少了,牛羊就被饿死,生态平衡被破坏,A不符合题意;</p><p>用大量农药喷杀草场害虫,生态环境遭到破坏,B不符合题意;</p><p>引进狐狸以避免草原兔子泛滥,在食物链:草→兔子→狐狸中,如果狐的数量大量减少,则兔会由于失去狐的制约而大量繁殖,导致数量大量增加,兔直接以草为食,因此短时间内草会减少,兔会因为没草而慢慢减少,兔减少了草就会慢慢在增多,C不符合题意;</p><p>大力植树造林,其目的主要就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植树造林还能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以及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作用;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的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圈,必须禁止开发和利用一切野生资源</p><p>B. 生物圈是我们生活的唯一家园,必须科学合理地开和发利用生物资源</p><p>C. 生物圈有一定调节能力,人类的活动能加速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起更好的保护作用</p><p>D. 生物圈Ⅱ号的实验说明人类有能力建造一个适宜人类生活的新生物圈</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圈,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A错误;</p><p>生物圈是我们生活的唯一家园,必须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B正确;</p><p>生物圈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人类有些不合理的活动就会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C错误;</p><p>生物圈Ⅱ号的实验最后仍然以失败告终,它用事实告诉我们,迄今为止,生物圈仍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人类活动中,不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p><p>①围湖造田   ②排放污水   ③植树造林   ④焚烧垃圾   ⑤养花种草   ⑥喷药灭虫</p><p>A. ①②④⑥    B. ①②    C. ②④⑤⑥    D. ③⑤</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与生物圈应和谐相处,但是人类的一些活动却有意无意的给环境造成了一些无可挽回负面的影响。</p><p>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垃圾等,不断排放到环境中,导致环境质量恶化,使生态平衡失调;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以及烟气中的剧毒物质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危害,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喷药灭虫会直接破坏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导致农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残留的农药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剧毒不易降解的农药还会沿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因此这些活动都会对生物圈造成不利的影响。而植树造林、养花种草可以提高绿化面积,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可见③⑤符合题意。</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科学知识,回答问题:</p><p>材料1:“…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淹死,可他们却神奇地浮在海面上…”“死海不死”故事远远传扬.</p><p>材料2:死海位于巴勒斯坦和约旦的交界处,海水里是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而被称为死海.死海地处炎热、干旱地区,有“世界的肚脐”之称,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四周河流全注入死海,却没有一个出口,四周的岩石矿物盐含量丰富.</p><p>材料3:科学家曾对海水进行测量分析,主要情况如下:</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含盐类的质量分数</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xa0; 密度(g/cm3)</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水温(℃)</p></td><td style="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毒害生物的成分</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25%~30%</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 1.17~1.23</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9~37</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没明显发现</p></td></tr></table><p>&#xa0;</p><p>材料4:正常生物的细胞液中无机盐的质量分数在0.9%左右,细胞液中的无机盐和水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作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03/08/569a92dd/SYS202001030810118850526877_ST/SYS202001030810118850526877_ST.001.png" width="171"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死海中海水含盐类的质量分数高达25%﹣30%,请分析其成因 (____)</p><p>A.&#xa0;四周矿物盐溶于河水并汇集入死海,增加了死海海水中的溶质</p><p>B.&#xa0;液体蒸发会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死海因炎热、干旱,加快了海水的蒸发,减小了海水中的溶剂</p><p>C.&#xa0;死海中的生物排出盐分的能力强,使海水中的含盐量升高</p><p>D.&#xa0;水是良好的溶剂,注入死海的河水使死海中的含盐总量不断升高</p><p>(2)鱼虾、水草等生物随河水到死海后会死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ABD    细胞液的浓度小于死海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死亡    </p><p>【解析】</p><p>(1)死海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周围缺乏植被,四周的岩石矿物盐含量丰富。</p><p>(2)正常生物的细胞吸水还是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和周围溶液浓度的大小。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溶液浓度,细胞吸水;反之,细胞就失水。</p><p>(1)死海地处炎热、干旱地区,缺少植被,四周的岩石矿物盐含量丰富,随河流全部注入死海,却没有一个出口,气候炎热海水蒸发加快,使海水中矿物盐的含量增加,再加上河水不断地注入死海,使死海中的含盐总量不断升高,造成了死海中海水含盐类的质量分数高达25%-30%,ABD正确。</p><p>(2)鱼虾、水草等生物细胞液的浓度远远低于死海溶液的浓度,会造成细胞严重失水,导致死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些地区用燃烧的方法处理农田中的大量秸秆.请回答下列问题:</p><p>(1)秸秆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作物通过________&#xa0;作用贮存起来的.</p><p>(2)秸秆中能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在燃烧过程中以气体形式散失到________中.</p><p>(3)秸秆燃烧后只留下少量的灰分.这些灰分是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从________&#xa0;中吸收的________.吸收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光合    有机物    大气    土壤    无机盐    根尖成熟区    </p><p>【解析】</p><p>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煤气使用日益广泛,农民朋友对柴草的需求下降;但是焚烧农作物的秸秆,除了是对资源的浪费外,还会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焚烧秸秆所形成的滚滚烟雾、片片焦土,对一个地区的环境形象是最大的破坏。</p><p>(1)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这些有机物内,秸秆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就是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贮存的太阳能。</p><p>(2)自然界中的物质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有机物是指能够燃烧的物质;秸秆中能够燃烧的物质就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秸秆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散失到大气中,造成大气污染。</p><p>(3)秸秆燃烧后留下的少量草木灰是无机物,这些物质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盐,根具有吸收作用的部位主要是的根尖的成熟区,因为成熟区具有吸收水和无机盐的根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资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计算:1公顷树林的叶片的总面积约为50000~70000平方米,每天能够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可见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是多么重要.某热带雨林的降雨量是1950毫米/年,蒸腾量是15701950毫米/年.蒸腾作用大大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植物茎叶承接雨水,缓冲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p><p>资料二: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50%,而今天仅有20.36%.</p><p>资料三: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有些水草丰美、生机勃勃的大草原,由于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在狂风侵蚀下很快变成了荒凉的沙漠.</p><p>(1)碳﹣氧平衡是指__和__的相对平衡.植物通过__作用维持碳﹣氧平衡.</p><p>(2)资料三中过度放牧导致的结果是__.</p><p>(3)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请结合资料谈谈蒸腾作用在水循环中起什么作用?(写出两条)__、__.</p><p>(4)请推测我国森林覆盖率降低的原因是(写出1个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植被面临着严重的问题,那么怎样保护植被呢?请写出两条合理的做法.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氧    二氧化碳    光合    草场退化沙化,荒漠化    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    乱砍乱伐    植树造林,不过度放牧,减少污染</p><p>【解析】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p><p>(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br />(2)如果人为地过度放牧,导致草场植被大量破坏,会使草场退化沙化,荒漠化,致使草原生态系统无法恢复。<br />(3)以上资料可知,绿色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根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可产生向上的拉力,促进水分向上运输。</p><p>(4)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出现衰退趋势,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所以我国森林覆盖率降低的原因是乱砍乱伐。<br />(5)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植被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我们应该保护植被,植树造林,不过度放牧,减少污染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包括人类)都依靠地球环境三要素:干净的空气、清洁的淡水和肥沃而没有受到污染的土壤.请你结合下面这幅画,回答下列问题:</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15/10/87bcbb3a/SYS201902151008263477703490_ST/SYS201902151008263477703490_ST.001.png" width="265" height="1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我国已颁布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部分标志如图乙所示.现有废旧日光灯管、电池应投入贴有哪种标志的垃圾收集箱.    </p><p>(2)每年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在这一天里,世界各国都举行大规模的各种纪念活动.请你为这一天写出至少一条较有创意的宣传标语.    </p><p>(3)人类不能失去梦想,失去梦想,人类就会缺乏继续发展的动力.假如在100年后的地球上,你担任了“叶绿体”工厂的厂长,工厂需要的原料有哪些?产品又有哪些?(提示:可用画图、文字以及概念图等方式呈现)</p></div></div>
<div><p>【答案】  现有废旧日光灯管、电池应投入B贴有有害垃圾标志的垃圾收集箱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你我他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15/10/87bcbb3a/SYS201902151008263477703490_DA/SYS201902151008263477703490_DA.001.png" width="281" height="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1)废旧日光灯管、电池属于有毒物质,故应投入B贴有有害垃圾标志的垃圾收集箱。</p><p>(2)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每年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有创意的宣传标语是:①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你我他;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③营造绿色环境,呵护地球家园等。</p><p>(3)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成含有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因此“叶绿体”是加工厂;工厂需要的原料有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用概念图可以表示为:<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15/10/87bcbb3a/SYS201902151008263477703490_DA/SYS201902151008263477703490_DA.002.png" width="281" height="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二学期沪教版八级下册生物第六章第1节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同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