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七校八年级下学期第9周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下列基因组合中,表现出相同性状的是( )</p><p>A. Cc和cc B. CC和cc C. Cc和DD D. Cc和CC</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Cc表现出C控制的性状,cc表现出c控制的性状,因此性状不相同,A不正确;<br />CC表现出C控制的性状,cc表现出c控制的性状,因此性状不相同,B不正确;<br />Cc表现出C控制的性状,DD表现出D控制的性状,因此性状不相同,C不正确;<br />Cc和CC,都表现出C控制的性状,因此性状相同,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命起源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p><p>A. 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 从有机大分子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p><p>C. 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D. 由原始生命形成原始单细胞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目前,因为可以进行代谢作用和能进行繁殖作用是生命的两大特征。而生成无论是核酸分子还是其它有机大分子,都可能由环境中的小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形成。从有机大分子到生命是一个飞跃,其中的机理和过程尚不清晰。因此,生命起源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从有机大分子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p><p>A.有无生殖细胞的形成</p><p>B.是否由一个亲本完成</p><p>C.有无细胞分裂</p><p>D.有无精卵细胞的结合 </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所以能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性状,下列能够确定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的杂交组合是 ( )</p><p>A、高茎x矮茎→全部为高茎 B、高茎x高茎→全部为高茎</p><p>C、矮茎x高茎→高茎和矮茎各半 D、矮茎x矮茎→全部为矮茎</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在杂合状态下能在表型中得到表现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通常用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在纯合状态时能在表型上显示出来,但在杂合状态时就不能显示出来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c9746a3e/SYS201712310042089016602576_DA/SYS201712310042089016602576_DA.001.png" width="178" height="2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解:A、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都表现为高茎,矮茎性状没有出现,说明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如用D表示控制高茎的基因,用d表示控制矮茎的基因,则通过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可以看出隐性性状在子一代的自交中又会出现,如上图所示:故符合题意.</p><p>B、高茎豌豆与高茎豌豆杂交,后代全都是高茎的,这不能确定高茎性状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故不符合题意.</p><p>C、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中既有高茎的,也有矮茎的,据此不能确定哪个性状是显性的,哪个性状是隐性的,故不符合题意.</p><p>D、矮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全部是矮茎的,据此不能确定矮茎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故不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一种沙漠蜥蜴,在体温28 ℃时体色灰绿,随着体温的升高而逐渐变蓝变鲜亮,体温超过30 ℃时则呈现艳丽的黄色。这一事实表明( )</p><p>A. 蜥蜴的体温调节体色</p><p>B. 蜥蜴的体温能改变体内的基因,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状</p><p>C. 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p><p>D. 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隐性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决定性状的表达,同时,性状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沙漠蜥蜴在体温28℃时体色灰绿,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基因决定的色素合成,随着体温的升高而逐渐变蓝和鲜亮,体温超过35℃时则呈现艳丽的黄色,这是环境对性状影响的结果。因此生物体的性状都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即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p><p>A. 豌豆的圆粒与皱粒 B. 番茄的红果与黄果</p><p>C. 兔的白毛与长毛 D. 鸡的玫瑰冠与单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选项中,豌豆的圆粒与皱粒、番茄的红果与黄果、鸡的玫瑰冠与单冠都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都属于相对性状;兔的白毛与黑毛、长毛与短毛是相对性状,白毛与长毛不是同一性状,它们不属于相对性状。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同卵双胞胎兄弟,一个搞地质工作,经常在野外考察,皮肤较黑;另一个在办公室工作,皮肤较白。他们俩肤色的特点是( )</p><p>①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p><p>②由外界环境造成的 </p><p>③可以遗传给后代 </p><p>④不可以遗传给后代 </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p><p>一同卵双胞胎兄弟,一个搞地质工作,经常在野外考察,皮肤较黑;另一个在办公室工作,皮肤较白。在室外工作的人肤色较黑是环境中的紫外线较多,使皮肤内产生了较多的黑色素。因此是环境条件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p><p>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 狗的后代还是狗</p><p>C. 女儿的脸型与母亲相像 D. 父母不识字,儿子也不识字</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狗的后代还是狗、女儿的脸型与母亲相像,都体现了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因此都属于遗传现象,ABC正确;识字是后天培养的一种能力不属于生物的性状,因此,父母不识字,儿子也不识字,不属于遗传现象,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中,染色体数目相同的是( )</p><p>A. 精子和受精卵 B. 卵细胞和体细胞</p><p>C. 体细胞和受精卵 D. 细胞和精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在精子与卵细胞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数目,并且受精卵中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产生的精子,一条来自母方产生的卵细胞。因此,体细胞和受精卵染色体数目相同,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相同而且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茗茗和墨墨是亲姐弟,墨墨长的像父亲,茗茗长得像母亲,他俩染色体的正常来源是( )</p><p>A. 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p><p>B. 来自父方的多,来自母方的少</p><p>C. 来自母方的多,来自父方的少</p><p>D. 小名主要来自父方,小红主要来自母方</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果园的苹果树大都产量较低,果实品质欠佳。若要尽快更新优质苹果树,你的合理建议是( )</p><p>A. 种子繁殖 B. 全部换栽 C. 果枝扦插 D. 果枝嫁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使果树提早结果,增强抵抗力,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果园的苹果树大都产量较低、果实品种欠佳。若要尽快更新优质苹果树,可选用优质苹果树的芽或枝作接穗,嫁接即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金鱼品种繁多,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p><p>A.我国水域十分广阔 B.我国的金鱼适应能力强</p><p>C.长期人工培育的结果 D.我国金鱼变异速度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首先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金鱼起源于我国,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现在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引种的.作为世界上最有文化内涵的观赏鱼,它在国人心中很早就奠定了其国鱼之尊贵身份.所以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改变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金鱼体态臃肿,行动缓慢,难以逃避天敌的捕杀以及捕到足够的食物,在自然界中难免被淘汰.金鱼品种繁多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改变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病例中,属于传染病的是</p><p>A.白化病   B.色盲   C.艾滋病  D.血友病</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白化病、色盲、血友病属于遗传病,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多指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G)控制。有一对夫妻都为多指患者,他们生下一正常指的儿子。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为( )</p><p>A. Gg和Gg B. Gg和gg C. gg和gg D. GG和gg</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多指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所以正常指是隐性,基因型为gg,双亲是多指,所以基因型为Gg。</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自然选择的结果是 </p><p>A.生存斗争  B.过度繁殖 C.适者生存  D.遗传变异 </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大量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大量繁殖少量存在”和“遗传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去的客观事实,而“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是达尔文根据前面的事实所作出的两个科学推论.</p><p>首先,生物普遍具有的遗传性和变异性是自然选择的基础.遗传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且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进行的.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对生存有利的变异的个体适应环境而得到保存和发展,具有对生存不利的变异个体由于不适应环境而大量死亡,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的适应性就是这样形成的.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内因,环境变化是自然选择的外因,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方式和过程,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命的起源,叙述正确的是( )</p><p>A. 原始生命肯定是地球上起源的</p><p>B. 原始的大气成分和现在的大气成分是相同的</p><p>C. 最早的生物可能是由原始大气的成分先形成有机物,再在原始海洋中逐渐形成的</p><p>D. 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环境进行实验,产生了原始的生命</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的事实,可以推测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能够从地球以外形成并被带到地球,A错误;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B错误;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C正确;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其原因是( )</p><p>A.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B.有利于皮肤完成辅助呼吸</p><p>C.幼蛙的静脉血有一部分混合 D.肺不发达,结构简单</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青蛙主要用肺呼吸,由于青蛙的肺结构简单,不发达,所以靠皮肤辅助呼吸,而冬眠期间的青蛙完全用皮肤呼吸,所以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p><p>A. 基因存在于染色体的蛋白质上</p><p>B. 不同的基因含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信息</p><p>C. 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染色体上</p><p>D. 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DNA分子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A说法错误。</p><p>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DNA分子很长,其上面有许多个决定生物性状的片段,即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这些基因分别控制着不同的性状。B说法正确。<br />基因在细胞里大多有规律地集中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C说法正确。<br />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D说法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p><p>A.其他动物入侵 B.地形和气候的变化</p><p>C.为了扩大领地 D.身体结构发生变化</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不得不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中都 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是( )</p><p>A.蝗虫、蟋蟀、苍蝇  B.蝼蛄、螳螂、蜻蜓</p><p>C.蜜蜂、家蚕、菜粉蝶 D.蝗虫、螳螂、蚊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苍蝇、蜜蜂、家蚕、菜粉蝶、蚊子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p><p>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蜻蜓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 )</p><p>①鱼类 ②无脊椎动物 ③两栖类 ④鸟类 ⑤爬行类 ⑥哺乳类</p><p>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③①⑤④⑥</p><p>C. ②①③⑤④⑥ D. ④⑥②①③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地球上最初没有生命,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产生了最初的生命,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原始的藻类植物与最早出现的动物--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动、植物在地球上发展进化,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动物→原始棘皮动物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因此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②无脊椎动物、①鱼类、③两栖类、⑤爬行类、④鸟类和⑥哺乳类。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皮肤正常由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根据下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10/10/3f781da6/SYS201902101006413806977005_ST/SYS201902101006413806977005_ST.001.png" width="274" height="2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由A控制的性状叫_______,由a控制的性状叫_______,他们是一对____________。</p><p>(2)父亲的基因型是_______,母亲的基因型是________,孩子丁的基因型是________。</p><p>(3)父亲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是_____________,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数量是____________。就肤色类型来说,父亲能产生_____________种精子,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母亲能产生_____________种卵细胞,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p><p>(4)受精卵可能具有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p><p>(5)这对夫妇所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_%。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相对性状 Aa Aa aa 23对 23条 2 A或a 2 A或a 3 25 50</p><p>【解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p><p>(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因此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性状叫显性性状,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人类肤色的正常与白化是一对相对性状。</p><p>(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由此根据图示可以推知: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Aa,孩子丁的基因型是aa。<br />(3)父亲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是23对,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数量是23条。就肤色类型来说,父亲能产生2种精子,其基因型是A或a,母亲能产生2种卵细胞,其基因型是A或a。</p><p>(4)由图示可知:受精卵可能具有的基因型是三种。</p><p>(5)从遗传图解看出,这对夫妇所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25%,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10/10/3f781da6/SYS201902101006413806977005_DA/SYS201902101006413806977005_DA.001.png" width="334"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为5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为鸽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15/10/87bcbb3a/SYS201902151008336133651590_ST/SYS201902151008336133651590_ST.001.png" width="221"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写出图中的名称是__________。</p><p>(2)卵细胞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构成的。</p><p>(3)[ ]_________不仅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防止水分的散失</p><p>(4)鸟卵产出后,胚胎发育停止,后经雌雄亲鸽交替孵卵,才能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雏鸽。这种现象说明,卵生动物的受精卵主要在母体外发育,受___________的影响比较大。</p></div></div>
<div><p>【答案】 卵黄系带 胚盘 卵黄 卵黄膜 卵壳 温度</p><p>【解析】图中的1卵壳,2卵黄系带,3卵黄,4胚盘,5卵白,6外层卵壳膜,7气室,8内层卵壳膜,9卵黄膜。</p><p>(1)2卵黄系带--固定卵黄的作用。</p><p>(2)鸟的卵细胞包括三部分:4胚盘(相当于细胞核)、3卵黄(相当于细胞质)、9卵黄膜(相当于细胞膜)。</p><p>(3)1卵壳--起保护作用,还可以防止水分的散失。上面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细胞进行气体交换。<br />(4)环境能影响生物,鸟类的胚胎发育受温度影响很大</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是受精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15/10/87bcbb3a/SYS201902151008338384874360_ST/SYS201902151008338384874360_ST.001.png" width="178" height="1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_______受到_______分泌的粘液刺激会萌发生出_______。</p><p>(2)受精过程中,一个精子与_______相融合,形成_______,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_______相融合,形成_______,将来发育成_______,这种特殊的受精现象称为_______,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p><p>(3)受精完成后,_______发育成种子,_______将发育成果皮,_______发育成果实。</p></div></div>
<div><p>【答案】 花粉粒 柱头 花粉管 卵细胞 受精卵 中央细胞 受精中央细胞 胚乳 双受精 胚珠 子房壁 子房</p><p>【解析】图中:1花粉,2柱头,3中央细胞,4花粉管,5胚珠,6子房,7卵细胞。</p><p>(1)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受柱头上黏液的刺激开始萌动。长出花粉管,花粉管通过花柱伸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内有精子,胚珠内有卵细胞,卵细胞与精子融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做受精。<br />(2)绿色开花植物的花粉粒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生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柱头、花柱,伸入子房,到达胚珠;花粉管的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其中一个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种子的胚;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结合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br />(3)双受精作用完成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这样整个子房就发育成果实。</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转基因工程组的科学家们,在朱作言院士的领导下,将草鱼的生长激素基因注入鲤鱼的受精卵,培育出一种带有草鱼生长激素基因的转基因鲤鱼,它150天可长至1200克,生长速度比普通鲤鱼快140%以上,体积大。</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15/10/87bcbb3a/SYS201902151008339805570133_ST/SYS201902151008339805570133_ST.001.png" width="367"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转基因鲤鱼的一些性状与其亲本明显不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 。</p><p>(2)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 ___ ,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___ 。</p><p>(3)转基因鲤鱼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是基因 ___ 性状。</p><p>(4)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的是控制性状的___ ,而不是 ___ 。</p><p>(5)采用这种技术育种的方法称为(______)</p><p>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C.转基因技术育种 D.选择育种</p></div></div>
<div><p>【答案】 变异 草鱼的大小 草鱼的生长激素基因 控制 基因 性状 C</p><p>【解析】(1)生物学上把后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后代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现象叫做变异。<br />(2)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草鱼的个体大小,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草鱼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草鱼产生的过程可知,控制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草鱼的生长激素基因。<br />(3)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决定性状的表达,一个基因对应一个性状。将草鱼的生长激素基因注入鲤鱼的受精卵,培育出一种带有草鱼生长激素基因的转基因鲤鱼,它150天可长至1200克,生长速度比普通鲤鱼快140%以上,体积大。转基因鲤鱼与普通鲤鱼对照,表明基因决定性状。<br />(4)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亲代的性状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br />(5)转基因技术指的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