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作业测评训练:3.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番茄的果实长大所需要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 )</p><p>A. 根的吸收作用 B. 叶的光合作用 C. 叶的蒸腾作用 D. 茎的疏导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植物的果实发育长大需要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叶的光合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生物圈的碳-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中(形成有机物),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p><p>A. 细菌 B. 真菌 C. 动物 D. 绿色植物</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生物圈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 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同时绿色植物也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所以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中(形成为有机物),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绿色植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下图中A~D表示物质,①~⑤表示结构;乙是甲部分结构的放大。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03/10/c756d165/SYS201809031007315397177167_ST/SYS201809031007315397177167_ST.001.png" width="228"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写出下列各标号所代表的物质或结构的名称。_____,[①]_________。 </p><p>(2)图甲若表示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则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 ]___。 </p><p>(3)图乙中,控制气孔开闭的是。</p></div></div>
<div><p>【答案】 二氧化碳 叶脉 D有机物 ⑤</p><p>【解析】(1)二氧化碳;①叶脉由图可知:物质A进入气孔,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由此确定物质A是二氧化碳。水是由叶脉中的输导组织进入叶片,由此确定①是叶脉。 <br />(2)D有机物(淀粉)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和有机物,C是氧气,所以D是有机物,并且有机物通过叶脉中的筛管往下运输.由此确定D有机物(淀粉)。</p><p>(3)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⑤保卫细胞的控制。</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并记录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如下表:</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79%; border:2.2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2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2.2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2.25pt; padding:2.62pt 4.28pt; vertical-align:middle"><p>试管离灯的距离/厘米</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2.2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2.2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2.25pt; padding:2.62pt 4.28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2.2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2.2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2.25pt; padding:2.62pt 4.28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2.2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2.2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2.25pt; padding:2.62pt 4.28pt; vertical-align:middle"><p>30</p></td><td style="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2.2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2.25pt; padding:2.62pt 4.28pt; vertical-align:middle"><p>40</p></td></tr><tr style="height:12.7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2.2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2.25pt; padding:2.62pt 4.28pt; vertical-align:middle"><p>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2.2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2.2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2.25pt; padding:2.62pt 4.28pt; vertical-align:middle"><p>60</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2.2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2.2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2.25pt; padding:2.62pt 4.28pt; vertical-align:middle"><p>25</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2.2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2.2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2.25pt; padding:2.62pt 4.28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2.2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2.25pt; padding:2.62pt 4.28pt; vertical-align:middle"><p>5</p></td></tr></table><p> </p><p>请分析回答问题。</p><p>(1)在一定的范围内,金鱼藻离光源的距离越近,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越___。气泡中的气体是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 </p><p>(2)水生的金鱼藻与其他陆生的被子植物在形态结构上差别很大,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都是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_____的。</p></div></div>
<div><p>【答案】 多 氧气 适应</p><p>【解析】(1)由表中可知: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分别为:10;20;30;40时,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分别为60;25;10;5,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金鱼藻离光源的距离越近”,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因此气泡中的气体是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br />(2)“水生的金鱼藻与其他陆生的被子植物在形态结构上差别很大”,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都是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适应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由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可知:水和二氧化碳进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中水是通过导管运输来的,二氧化碳是从空气中吸收来的。淀粉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氧气是通过叶片进入空气的。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5caac433/SYS201712310110188691229791_ST/SYS201712310110188691229791_ST.001.png" width="215" height="2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________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p><p>(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图中[③]________和[④]__________。</p><p>(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图中[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__。</p><p>(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叶绿体 水 二氧化碳 淀粉 氧气 叶</p><p>【解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p><p>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②③分析题意,如图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由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可知:水和二氧化碳进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中水是通过导管运输来的,二氧化碳是从空气中吸收来的,有机物淀粉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氧气是通过叶片进入空气的.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据此可知,①是有机物淀粉,②是氧气,③是水,④是二氧化碳,A是叶绿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p><p>A. 向蔬菜大棚中施气肥——促进蔬菜的蒸腾作用</p><p>B. 幼苗带土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p><p>C. 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p><p>D. 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利于种子萌发</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为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气肥”实质上二氧化碳气体,A错误;<br />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中的成熟区,因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吸收水分的总面积。移栽的时候最易损伤幼根和根毛,这样使植物根的吸收功能大大降低,会导致缺水萎蔫,甚至死亡,B正确;<br />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提高产量。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C正确;<br />早春播种往往因为温度低而影响出苗。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来提高地温,促进出苗早而齐。所以早春播种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早出苗的主要原因是提高土壤的温度,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03/10/c756d165/SYS201809031007323464741488_ST/SYS201809031007323464741488_ST.001.png" width="214"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玉米中富含淀粉、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玉米种子的________中。 </p><p>(2)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则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该实验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___________。 </p><p>(3)若要探究玉米幼苗的蒸腾作用,该装置需改变的是。</p></div></div>
<div><p>【答案】 胚乳 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清水(或蒸馏水) 移走小烧杯</p><p>【解析】(1)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乳是玉米种子贮存养料的结构。</p><p>(2)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其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同化为有机物释放氧气,储存能量的过程。<br />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探究的问题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清水,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br />(3)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小烧杯中的水蒸发会干扰试验。探究玉米幼苗的蒸腾作用,该装置需改变的是移走小烧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简称BTB溶液),在有二氧化碳存在时呈黄绿色,在没有二氧化碳存在时呈蓝色。利用这一变色原理,可以证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了二氧化碳气体。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根据这一原理做的实验。</p><p>①在A、B两支试管中加入同样多的金鱼藻,分别加入等量黄绿色的BTB溶液,并在试管口加塞。</p><p>②把A试管放在阳光下,B试管用黑纸包住放在暗处。</p><p>③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支试管中的溶液,发现A试管中溶液由黄绿色变成了蓝色,B试管中溶液仍是黄绿色。(已知阳光不会使BTB溶液变色)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1)A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是金鱼藻进行________吸收了______。 </p><p>(2)A、B两支试管中,B试管的作用是。 </p><p>(3)这一实验证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了_________。 </p><p>(4)这一实验不能证明光合作用生成______或释放_____。 </p><p>(5)这一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作对照 二氧化碳 淀粉 氧气 光</p><p>【解析】(1)A试管放在阳光下,金鱼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因此,A试管内二氧化碳浓度低,BTB溶液在二氧化碳浓度低时呈蓝色。</p><p>(2)A、B两支试管中,B试管的作用是作对照。</p><p>(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这一事实证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作原料。</p><p>(4)这一实验不能证明光合作用生成了淀粉或氧气,因为没有通过实验去验证淀粉和氧气的产生。</p><p>(5)A、B两个试管只有一个变量有光和无光,因此,实验中用A、B两试管就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雏鹰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下图的三个装置,这三个装置中的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完全相同。</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03/10/c756d165/SYS201809031007326817998611_ST/SYS201809031007326817998611_ST.001.png" width="370"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前应该对植物进行的处理是:将植株放在____处一昼夜。 </p><p>(2)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p><p>(3)把植物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分别将甲、乙、丙的叶片取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__,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p><p>(4)甲、乙、丙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入碘液,叶片不会变蓝的是_____。 </p><p>(5)如果把三个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中培养液的水分分别减少了100毫升、95毫升、95毫升。甲培养液比乙、丙培养液多减少的水分用于了植物的______。 </p><p>(6)根据甲、乙两组实验得出结论,为了促进温室里的植物生长,应该适当增加温室里的______浓度。</p></div></div>
<div><p>【答案】 黑暗 二氧化碳 隔水加热 乙、丙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p><p>【解析】(1)实验前要对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除去叶片内原有的淀粉,如果叶片内残留有以前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实验结果就会不明显,为了排除原有淀粉的干扰,放到黑暗片一昼夜,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淀粉,原来的淀粉消耗完后,就不会干扰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br />(2)甲组装置与乙组装置的区别是甲里面是清水,乙里面是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清水没有此功能,故甲、乙两装置内甲里面有二氧化碳,乙里面没有二氧化碳。因此甲、乙两装置中叶片所处的环境,惟一变量是二氧化碳,故甲组与乙组起对照作用。<br />(3)由于乙装置,使植物所处的环境没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乙装置内的植物由于缺乏原料而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因此遇碘不能变蓝色。从光合作用的表达式:<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03/10/c756d165/SYS201809031007326817998611_DA/SYS201809031007326817998611_DA.001.png" width="287" height="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可以看出光照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丙缺乏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因此叶片不会变蓝的是乙、丙。<br />(4)通过比较只有甲装置内的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根据光合作用的表达式:<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03/10/c756d165/SYS201809031007326817998611_DA/SYS201809031007326817998611_DA.001.png" width="287" height="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可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消耗水分。因此甲培养液比乙、丙培养液多,减少的水分主要用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br />(5)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可见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或延长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因此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应该适当增加温室里的二氧化碳。</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