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46:11

北京四中届九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a06185fe/SYS201712310026124368946522_ST/SYS201712310026124368946522_ST.001.png" width="181" height="2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p><p>B. ②无成形的细胞核,能独立生活</p><p>C. ③的菌体由菌丝构成,无成形的细胞核</p><p>D. ④通过表膜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A、①是病毒,无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不能独立生活,A正确.</p><p>B、②为细菌,为单细胞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能独立生活,B正确.</p><p>C、③是青霉,为多细胞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菌体由菌丝构成,它是真核生物,C错误.</p><p>D、④是草履虫,通过表膜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形形色色的生物使自然界生机勃勃,对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p><p>A. 分类主要根据的是生物间的相似程度及亲缘关系的远近</p><p>B. 生物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p><p>C. 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生物种类越少</p><p>D. 品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分类主要根据是生物间的相似程度及亲缘关系的远近,A正确;<br />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B、C正确;<br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而不是品种,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12生肖之谜.这12生肖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生肖动物下列组织中依次属于鸟类、哺乳类、爬行类动物的一组是(  )</p><p>A. 猪、蛇、鸡    B. 鸡、牛、鼠    C. 鸡、兔、蛇    D. 狗、羊、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猪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蛇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属于爬行动物;鸡前肢变成翼,体内有气囊,属于鸟类,A错误;鸡属于鸟类;牛、鼠都属于哺乳动物,B错误;鸡属于鸟类;兔属于哺乳动物;蛇属于爬行动物,C正确;狗和羊属于哺乳动物;蛇属于爬行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动物的图片,对它们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536153ba/SYS201806202241092257859994_ST/SYS201806202241092257859994_ST.001.png" width="375"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蚯蚓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p><p>B. 蜗牛体表有外套膜,运动器官是足</p><p>C. 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p><p>D. 青蛙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兼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环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具有身体呈圆筒形,有口有肛门等特征,A错误;<br />蜗牛属于软体动物,体表有外套膜,运动器官是足,B正确;<br />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C正确;<br />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关键词能正确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一组是(  )</p><p>①自然发生  ②物种不变  ③过度繁殖  ④环境污染  ⑤生存斗争  ⑥遗传、变异  ⑦适者生存</p><p>A. ①②③⑦    B. ④⑤⑥⑦    C. ①③④⑤    D. ③⑤⑥⑦</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达尔文发现,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即过度繁殖;繁殖过度引起生存斗争;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有的对生物的生存有利,有的对生物的生存不利;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思想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日常生活中,许多食品、药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或真菌.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  )</p><p>①制作酸奶 ②制作米酒 ③制醋 ④生产青霉素 ⑤制作面包.</p><p>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①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使奶具有甜酸风味; <br />②酿酒时要用到酒曲,主要成分是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br />③制醋用醋酸菌,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醋酸菌属于细菌;<br />④抗生素有很多,如青霉素,生产青霉素要用到青霉.青霉属于真菌;<br />⑤做面食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果脯是北京的特产,酸甜适中,甜而不腻。制作果脯,需在果实完全成熟后,将果核与果肉分离,用白糖煮制或浸渍,再干燥而成。这是古代宫廷延长水果保存时间的一种方法,其中对保存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p><p>A. 果脯制作中使用的糖除有脱水作用外,还有杀菌的作用</p><p>B. 果脯干燥处理,降低了水分含量,使微生物难以生存和繁殖</p><p>C. 微生物不能利用糖作为能量的来源,从而使果脯能长期保存</p><p>D. 因为糖容易吸收空气中水分,故果脯需要密闭保存</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果脯是利用高浓度的物质如糖类来渗出水果中的水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来延长的保质期的,A正确;</p><p>果脯干燥处理,降低了水分含量,使微生物难以生存和繁殖,B正确;</p><p>果脯能长期保存是因为降低了水分含量,使微生物难以生存和繁殖,微生物能利用糖作为有机物来生存繁殖,C错误;</p><p>因为糖容易吸收空气中水分,故果脯需要密闭保存,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制作面包、馒头需要面粉和酵母菌等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p><p>A. 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p><p>B.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变成酒精</p><p>C. 制作面包需要严格的无氧条件</p><p>D. 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团变得膨大松软</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酵母菌发酵需要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葡萄糖(或营养物质),A正确;</p><p>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B正确;</p><p>做面包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错误;</p><p>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有氧时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面团变得膨大松软,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我国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水葫芦原产南美,引入到我国江南种植后,出现疯长,改变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p><p>B. 麋鹿原产我国,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江苏大丰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生物入侵</p><p>C. 小龙虾原产美洲,经日本引入我国后迅速扩散,对农田造成了危害,说明小龙虾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p><p>D. 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引入水葫芦后,水葫芦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加上缺少消费者,因此大量繁殖疯长,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改变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这属于外来物种的入侵,A正确;麋鹿原产我国,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江苏大丰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B错误;小龙虾原产美洲,经日本引入我国后迅速扩散,对农田造成了危害,说明小龙虾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并对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属于外来物种的入侵,C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536153ba/SYS201806202241098092678385_ST/SYS201806202241098092678385_ST.001.png" width="203"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积累的毒素最多    B. ②与③是竞争关系</p><p>C. ④是消费者    D. ③的数量最少</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某些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③,因此该系统中,如果大量使用农药,那么毒素积累最多的生物是③,A错误;<br />图中③食虫鸟吃②虫,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因此动物③与动物②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B错误;</p><p>④是微生物,属于分解者,C错误;</p><p>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营养级别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生物数量就越少。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③,所以③的数量最少,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依据图①~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536153ba/SYS201806202241099503374157_ST/SYS201806202241099503374157_ST.001.png" width="447"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②③作为分解者,它们在自然界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p><p>B. 把①放在高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细胞会失水,甚至死亡</p><p>C. ④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营寄生生活</p><p>D. ②③的共同点是细胞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观图可知:①是植物细胞、②是细菌、③是真菌、④病毒。</p><p>②细菌和③真菌作为分解者,它们在自然界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A正确;<br />把①植物细胞放在高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细胞会失水,甚至死亡,B正确;<br />④病毒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营寄生生活,C正确;</p><p>②细菌和③真菌的共同点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细胞和真菌细胞都没有叶绿体,D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使用显微镜能准确的观察到细胞是一项重要的操作技能,下图是小强同学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536153ba/SYS201806202241104278389882_ST/SYS201806202241104278389882_ST.001.png" width="488" height="2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小强所观察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具有细胞核、细胞质等共同结构,但也观察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不同的是:没有_______和_______结构,两类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_______中。</p><p>(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滴_______;消毒牙签刮口腔内侧壁;涂抹均匀;盖盖玻片;染色等六个步骤。图A中出现气泡,是由于制作临时装片步骤的“_______操作不规范引起的。下列四种方法中,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_______(从下图中选择,图中半扁圆形结构代表水滴,箭头代表方向)</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536153ba/SYS201806202241104278389882_ST/SYS201806202241104278389882_ST.002.png" width="458"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3)已知小强观察图B使用的目镜是5×,物镜是10×,则该物像被放大了50倍。若想在视野中观察到更多的细胞,小强应选择物镜放大倍数为_______(填“8×”“10×”或“15×”)的镜头,转动图C显微镜中标号[  ]_______所示结构进行观察即可。</p></div></div>
<div><p>【答案】  (1)细胞壁、  液泡(这两个答案顺序可换)  细胞核(或DNA、染色体、基因)  (2)生理盐水、  盖盖玻片、  乙  (3)8X、  [ ② ]转换器</p><p>【解析】观图可知:①粗准焦螺旋,②转换器,③载物台,④反光镜。</p><p>(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植物的绿色部分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小强图A观察到的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图B是洋葱表皮细胞。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液泡等。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p><p>(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滴生理盐水;消毒牙签刮口腔内侧壁;涂抹均匀;盖盖玻片;染色等六个步骤。图A中出现气泡,是由于制作临时装片步骤的“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引起的。</p><p>视野中黑色圆圈是气泡,是盖盖玻片操作不当造成的。乙盖盖玻片的做法是正确的: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p><p>(3)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小,物像越小,物像的数目越多。所以选8×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转动②转换器可以变换不同倍数的物镜。</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下图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蝗虫、蚯蚓、鱼、青蛙、家鸽、家兔等6种动物的图片。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536153ba/SYS201806202241105849838396_ST/SYS201806202241105849838396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_______;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_______  (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p><p>(2)请写出动物A适于飞行生活的两条外部形态特征:_______和_______。</p><p>(3)动物E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_______;动物C在个体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p>(4)动物F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体内是否有脊柱(或脊椎骨);  AD  身体呈流线型、  前肢特化成翼、或被覆羽毛(写出两个)  外骨骼限制了它的生长、  变态发育  鳃  鳍</p><p>【解析】图中A鸽子属于鸟类,B蚯蚓属于环节动物,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家兔属于哺乳动物,E蝗虫属于环节动物,F鲫鱼属于鱼类。</p><p>(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AD,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p><p>(2)A鸟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有羽毛,这样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前肢特化成翼,宽大的翼又增加了飞行的升力,所以,鸟类可以不用扇动翅膀就可以滑翔很远的距离。家鸽飞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与此相适应,家鸽体内具有发达的气囊,气囊的功能是贮存空气,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家鸽具有独特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p><p>(3)动物E蝗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br />C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和皮肤呼吸,在个体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变态发育。</p><p>(5)F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该生态系统的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536153ba/SYS201806202241107521709835_ST/SYS201806202241107521709835_ST.001.png" width="370"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__,后者可以促进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p><p>(2)图一的食物网由___条食物链组成;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草的数量会__,从而影响生态平衡.若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图一食物网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p><p>(3)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__.</p></div></div>
<div><p>【答案】    分解者    4    减少    猫头鹰    草</p><p>【解析】(1)图一中,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分解者可以促进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p><p>(2)图一的食物链有:草→兔→猫头鹰、草→兔→蛇→猫头鹰、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因此图一的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p><p>蛇吃鼠、兔,因此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鼠、兔数量增多,导致草的数量会减少,从而影响生态平衡。</p><p>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一中营养级最高的是猫头鹰,因此“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猫头鹰。</p><p>(3)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进化树又称“系统树”“系谱树”,它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的共同祖先,大小分支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请据图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536153ba/SYS201806202241108752982682_ST/SYS201806202241108752982682_ST.001.png" width="235" height="2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由于_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单位是__.</p><p>(2)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__进化来的.</p><p>(3)C与蕨类植物的区别是:C能用__繁殖.</p><p>(4)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__,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大多生活在__,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p><p>(5)较早出现的藻类结构简单,没有__的分化.苔藓植物不能长得高大的原因是茎中没有__,而较晚出现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结构复杂,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p></div></div>
<div><p>【答案】  营养方式(或生活方式  )  界  B古爬行类  种子  水中  陆地  从水生到陆地  根茎叶  输导组织  从简单到复杂</p><p>【解析】(1)A由于营养方式(或能否制造有机物)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为含有叶绿体的藻类植物。在分类上,该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等级是植物界和动物界。分类单位是界。</p><p>(2)根据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的鱼类→古代的两栖类→古代的爬行类→古代的鸟类和古代的哺乳类。所以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是B古代爬行类。</p><p>(3)蕨类植物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脱离母体后,只有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够萌发和生长,孢子是单细胞的,生命力较弱,环境恶劣时就会死亡;而裸子植物则能够产生种子,靠种子繁殖后代。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的强得多,遇到恶劣环境它可以停止发育,待到环境适宜时再萌发。适于在复杂的陆地环境中生活,种子植物比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能产生种子是主要原因。</p><p>(4):从图中可以看出,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p><p>(5)在结构功能方面,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出现了茎和叶,没有真正的根,茎中没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出现了根、茎、叶的分化;而较晚出现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结构复杂,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某地自1991年开始,使用杀虫剂吡虫啉防治稻飞虱,效果非常好.随着吡虫啉的大量使用,2002年监测到该地区稻飞虱对吡虫啉具有低水平抗性,2005年达到极高水平抗性.如图①~④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抗药性不同的稻飞虱的数量变化.</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536153ba/SYS201806202241110223678455_ST/SYS201806202241110223678455_ST.001.png" width="556"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注:<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536153ba/SYS201806202241110223678455_ST/SYS201806202241110223678455_ST.002.png" width="29" height="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表示抗药性强的个体,<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536153ba/SYS201806202241110223678455_ST/SYS201806202241110223678455_ST.003.png" width="29" height="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表示抗药性弱的个体)</p><p>(1)随着吡虫啉的使用,对稻飞虱群体中抗药性个体数量变化的排序最合理的是__.</p><p>A、③→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④</p><p>B、②→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①</p><p>C、③→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①</p><p>D、②→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④</p><p>(2)短短十多年的时间,稻飞虱群体的抗药性水平从低向高进化,主要原因是:</p><p>①稻飞虱具有很强的__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p><p>②未使用吡虫啉之前,这些后代中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__.</p><p>③当喷洒吡虫啉时,抗药性弱的稻飞虱逐渐被淘汰,抗药性强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抗药性强的个体将基因传递给了后代,这种现象称为__.经过许多代后,群体的抗药性水平越来越高.</p><p>(3)由此可见,吡虫啉在稻飞虱的进化中起了__作用,最终使稻飞虱表现出对该环境具有一定的__.</p></div></div>
<div><p>【答案】  B  繁殖  变异  遗传  选择  适应性</p><p>【解析】(1)害虫抗药性形成的过程:使用农药时把一部分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害虫群体密度减少;一段时间药效过后,害虫大量繁殖,害虫群体密度增加;再使用农药又把一部分抗药性弱害虫杀死,剩余的是大都是抗药性强的害虫。B正确。<br />(2)①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即过度繁殖。同样稻飞虱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br />②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未使用吡虫啉之前,这些后代中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变异。<br />③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抗药性强的个体将基因传递给了后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br />(3)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每一代都存在变异,没有两个生物个体是完全相同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这些变异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可遗传的变异。害虫的有些变异具有抗药性,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被保留下来,从而产生了抗药性的害虫。在这个过程中农药起了选择的作用,最终害虫适应药物环境。</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e76685f6/SYS201806202240421803826269_ST/SYS201806202240421803826269_ST.001.png" width="484"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若要探究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的,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p><p>(2)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____________。</p><p>(3)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1.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34.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p></td><td style="width:19.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p></td><td style="width:19.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p></td><td style="width:19.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30</p></td><td style="width:19.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40</p></td><td style="width:19.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50</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3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p></td><td style="width:1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65</p></td><td style="width:1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35</p></td><td style="width:1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15</p></td><td style="width:1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6</p></td><td style="width:1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1</p></td></tr></table><p>&#xa0;</p><p>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p><p>(4)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装置进行________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p><p>(5)请你写出呼吸作用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甲、乙  甲、丙  氧气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增加人工光照  遮光(黑暗)  右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e76685f6/SYS201806202240421803826269_DA/SYS201806202240421803826269_DA.001.png" width="41" height="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二氧化碳+水+能量</p><p>【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产物是氧气和淀粉。</p><p>(1)甲和乙构成对照试验,变量是光照,探究的是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甲和丙可构成一组对照试验,实验的变量是植物,可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有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br />(2)氧气有助燃的特性,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br />(3)分析表中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或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br />(4)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因此,利用丁装置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为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扰,应对该装置进行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红墨水向右移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相关问题:</p><p>诺贝尔奖委员会在1988年宣布光合作用研究成果获奖的评语中称“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受到如此重视,其原因是在人们目前已知的宇宙星体中,只有地球表层有一个由大量生物形成的生物圈在运转,而其形成和维持都需要依靠光合作用提供的有机物和氧气.</p><p>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研究者提出了人工光合作用的概念,它是模拟自然界的光合作用过程,利用光能分解水制造氢气,或固定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2015年,科学家构建了一套由纳米线和细菌组成的独特系统,该系统可捕捉到尚未进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这一过程模拟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碳水化合物.不过,人工光合作用的想法则将二氧化碳和水转换为醋酸酯,而醋酸酯是很多生物合成反应的基础.该技术的关键之一是S.ovate细菌,这是一种很好的二氧化碳催化剂,能生成醋酸,而醋酸能用于生产各种化工品,包括可与汽油相媲美的燃料﹣﹣丁醇.</p><p>在近似自然阳光照射200小时的环境下,科学家团队实现的太阳能转化率为0.38%,这与自然界(光合作用)叶片的转化率相同.科学家正在研发第二代系统,太阳能﹣化学能转化率为3%.如果有一天用划算的成本,将转化率提升到10%,这项技术就能实现商业化.</p><p>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全球能耗也在逐年增加,据预测到2050年世界能源需求量将达到2000年的两倍.同时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已导致严重的温室效应,并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变化.面对全球变暖、化石燃料目益枯竭的问题,人工光合作用以取之不尽的太阳能为能量来源,在不排出二氧化碳的情况下合成化学物质,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能源转换方式.</p><p>(1)光合作用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在自然界中主要在植物体内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为植物细胞中的__.</p><p>(2)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和人工光合作用都有共同的原料,即利用__和水来合成有机物,从而实现从__能向化学能的转化.</p><p>(3)文中人工光合作用的实现过程,依赖于S.ovate细菌,它的结构与下列哪种生物的结构更为相似__.</p><p>A.噬菌体    B.酵母菌    C.衣藻    D.大肠杆菌</p><p>(4)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如温室效应的日益加剧.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为__.</p><p>(5)请你列举出一项人工光合作用的应用前景:__.</p></div></div>
<div><p>【答案】  叶绿体  二氧化碳  光能  D  二氧化碳  ①面对全球变暖、化石燃料日益枯竭的问题,人工光合作用以取之不尽的太阳能为能量来源,在不排出二氧化碳的情况下合成化学物质,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能源转换方式.②人工光合作用的想法则将二氧化碳和水转换为醋酸酯,而醋酸酯是很多生物合成反应的基础.醋酸能用于生产各种化工品,包括可与汽油相媲美的燃料﹣﹣丁醇</p><p>【解析】(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能量转换器。</p><p>(2)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和人工光合作用都有共同的原料,即利用二氧化碳和水来合成有机物,从而实现从光能向化学能的转化。</p><p>(3)噬菌体又叫细菌病毒,属于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A不符合题意;<br />酵母菌属于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B不符合题意;<br />衣藻是单细胞生物,有细胞结构,且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C不符合题意;</p><p>大肠杆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D符合题意。</p><p>(4)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引起温室效应。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p><p>(5)①面对全球变暖、化石燃料日益枯竭的问题,人工光合作用以取之不尽的太阳能为能量来源,在不排出二氧化碳的情况下合成化学物质,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能源转换方式。    ②人工光合作用的想法则将二氧化碳和水转换为醋酸酯,而醋酸酯是很多生物合成反应的基础。醋酸能用于生产各种化工品,包括可与汽油相媲美的燃料——丁醇(答案合理即可得分)。</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四中九级(上)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