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45:24

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常说“血缘关系”。这里的“血缘”实际上是指</p><p>A. 遗传物质    B. 血浆    C. 血细胞    D. 血液</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子女体内的染色体是从父母双方获得的,因此有血缘关系实质上是指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老李家的一块麦地,由于去年雨水充足收成喜人,粒大饱满。于是,今年老李以此为良种进行播种,今年的收成</p><p>A. 一定粒大饱满    B. 一定不粒大饱满    C. 不一定粒大饱满    D. 与去年的一样</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是环境因素造成的,老李家的一块麦地,收成喜人,粒大饱满,是因为由于去年雨水充足,环境因素造成的,属于不遗传的变异,如果今年此为良种进行播种没有去年雨水充足的环境因素,就不可能会收成喜人,粒大饱满;今年此为良种进行播种具有去年雨水充足的环境因素,就可能会收成喜人,粒大饱满,所以老李家的一块麦地,由于去年雨水充足收成喜人,粒大饱满。于是,今年老李以此为良种进行播种,今年的收成不一定粒大饱满,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p><p>A. 狗的长毛与黑毛    B. 人的身高与体重</p><p>C. 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    D. 番茄的红果与黄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狗的长毛与黑毛、人的身高与体重,都是两种性状,因此都不是相对性状,AB错误;豌豆和蚕豆是两种生物,因此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番茄果皮的黄色与红色,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是相对性状,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决定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的基本单位是</p><p>A. 细胞核    B. DNA    C. 染色体    D. 基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的特征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中不是遗传病的是</p><p>A. 白化病    B. 色盲    C. 血友病    D. 血吸虫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白化病、色盲、血友病都属于遗传病,血吸虫病属于体表传染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害虫抗药性的出现,按进化论的观点最好的解释是</p><p>A. 农药引起害虫的抗药能力,可以在后代中不断积累而增强</p><p>B. 某种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p><p>C. 农药浓度的增加使害虫的抗药性也增加</p><p>D. 群体中有抗药性的害虫变异个体产生,生存下来,并不断地繁殖后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农药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害虫的抗药性是原来就有的不是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的;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可见D正确。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p><p>A. 化石证据    B. 形态解剖学证据    C. 胚胎学证据    D. 分子生物学证据</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是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内容是</p><p>A. 自然选择学说    B. 遗传变异理论    C. 大量繁殖学说    D. 生存竞争理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始祖鸟在进化上可能是处于哪两种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p><p>A. 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B. 鱼类与两栖类</p><p>C. 古代爬行类与鸟类    D. 鸟类与哺乳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p><p>A. 接种卡介苗    B. 吃脊髓灰质炎糖丸    C. 注射解毒血清蛋白    D. 注射乙肝疫苗</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免疫的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免疫,选项中接种卡介苗、吃脊髓灰质炎糖丸、注射乙肝疫苗,都属于计划免疫,注射解毒血清蛋白不属于计划免疫,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的传染病是</p><p>A. 肺结核    B. 破伤风    C. 腮腺炎    D. 水痘</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肺结核,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中,属于传染源的是</p><p>A. 患有狂犬病的狗    B. 已出过麻疹的健康儿童</p><p>C. 痢疾病人排出的粪便    D. 结膜炎病人用过的毛巾</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患有狂犬病的狗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动物,属于传染源,A正确;患过天花的健康儿童不能散播病原体,不是传染源,B错误;痢疾病人排出的粪便是痢疾杆菌的传播途径,不是传染源,C错误;结膜炎患者用过的毛巾是结膜炎的传播途径,不是传染源,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抗体是一种特殊的</p><p>A. 糖类    B. 脂质    C. 蛋白质    D. 核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要及时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切断传染病流行的</p><p>A.全部三个环节          B.任何两个环节</p><p>C.至少两个环节          D.任何一个环节</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传染病预防措施:</p><p>(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病人,对患病动物进行深埋、焚烧处理.</p><p>(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做好环境消毒、消灭媒介生物,加强检疫,封锁交通.</p><p>(3)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加强锻炼,不与传染源接触.</p><p>以上三个环节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流行不起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09年5月11日,我国四川省确诊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流行性传染病,它的病原体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据此回答:有关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描述中,正确的是</p><p>A. 没有细胞结构    B. 不含遗传物质    C. 能独立生活    D. 有细胞结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可见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有效防止疫情的传播和蔓延,研制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成为当务之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传染病,这种措施属于</p><p>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其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传染病,这是为了保护一些身体免疫力较弱,容易被传染的人群,故此措施为保护易感人群,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珍爱生命,关注健康”对每个人是非常重要的,下列做法或认识正确的是</p><p>A. 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仍是我们的朋友</p><p>B. 血吸虫病属于血液传染病,病原体是钉螺</p><p>C. 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它们属于切断传播途径</p><p>D. 对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或疑似病人接触的人不应进行隔离观察,否则侵犯了他们的人权</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与艾滋病患者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被感染,因此我们不应歧视、孤立艾滋病患者,要与他们和谐相处,A正确;血吸虫病的病原体是血吸虫,钉螺是其传播媒介,B错误;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保护易感人群,C错误;控制传染源是预防传染病、防止其扩散的重要措施,因此对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或疑似病人接触的人进行隔离观察,是为了防止该病的蔓延,是法律赋予医务人员的权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平时喜欢在路边小吃摊吃东西的人,容易患上下列哪一种疾病(  )</p><p>A. 狂犬病    B. 流行性乙型脑炎    C. 细菌性痢疾    D. 水痘</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类传染病根据其传播途径的不同分为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细菌性痢疾属于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饮食传播,因此要注意饮食卫生。狂犬病、水痘属于体表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血液传染病,主要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传播。细菌性痢疾属于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饮食传播,平常喜欢在路边小吃摊吃东西的人,不太卫生,所以容易染上细菌性痢疾。</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下面关于化石在地层中分布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在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p><p>B.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p><p>C.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p><p>D.在极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也可找到低等生物化石.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途径不会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是&#xa0;(&#xa0;&#xa0;&#xa0; )</p><p>A. 握手,共进午餐    B. 不正当性接触    C. 注射毒品    D. 母婴传播</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皮肤粘膜破损或炎症溃疡的渗出液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可见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p><p>①建立自然保护区    </p><p>②迁出原地,移人园中培养     </p><p>③建立种质库          </p><p>④颁布相关的法律和文件       </p><p>⑤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p><p>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④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等,因此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迁出原地,移人园中培养、③建立种质库、④颁布相关的法律和文件、⑤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均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不包括</p><p>A. 外来物种入侵    B. 乱捕滥杀    C. 伐林垦荒    D. 动物的觅食行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是: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人类的滥砍滥伐和滥捕乱杀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又一个原因;外来生物入侵也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动物的觅食行为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措施中,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p><p>A. 生活污水和人粪尿直接由下水道排入江河流走    B. 使用一次性塑料食品袋</p><p>C. 实行“封山”,禁止砍伐一切树木    D. 大力开发风力发电站、潮汐发电站</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活污水和人粪尿直接由下水道排入江河流走会给造成空气、水、土壤等造成不同层次的污染,从而影响了人类及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A错误;使用一次性塑料食品袋会造成“白色污染”,B错误;人类的生存不断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不能实施封山育林,禁止砍伐一切树木,C错误;对自然资源要合理开发,重视新能源开发,如大力开发风力发电站、潮汐发电站等有利于可持续发展,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利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是</p><p>A. 把人口集中到城市    B. 使用无污染能源</p><p>C. 、绿化城市    D. 大力回收有害的生活废弃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把人口集中到城市使城市的人口密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生态城市建设,A符合题意;使用无污染能源、绿化城市、大力回收有害的生活废弃物是城市的空气清新、无污染利于生态城市建设,BC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个体由小到大             B.由低等到高等</p><p>C.由简单到复杂           D.由水生到陆生</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 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从体积小到体积大不是进化的总体趋势。</p><p>考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血型也是一种性状。</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因此,人的血型也是一种性状,命题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  )</p></div></div>
<div><p>【答案】正确</p><p>【解析】</p><p>试题分析: 遗传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性状上的相似;变异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普遍的特性。故本题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隐性性状是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两个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才表现出来的性状,。故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不止一个基因。</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因此,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男孩,第二胎生了一个女孩的可能性是100%。</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26/10/4f34eecd/SYS201902261004219005903424_DA/SYS201902261004219005903424_DA.001.png" width="277" height="1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xa0; </p><p>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机会均等,因此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都是50%,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正常情况下,无论生男还是生女,母亲一定会遗传X染色体给其子女。 (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母亲的性染色体为XX型,所形成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在所生的孩子中,如果是男孩的话基因型是XY,其中的X是由母亲遗传的;如果是女孩的话,基因型是XX,其中一条X是由母亲所遗传的。</p><p>通过以下遗传图解一眼就可以看出,后代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染色体组成中的一条X染色体均来自于母亲,故这句话是正确的。</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58a326d8/SYS201901041731364883229068_DA/SYS201901041731364883229068_DA.001.jpeg" width="451" height="2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先天性疾病就是遗传病。</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当一种畸形或疾病是遗传决定的内因所致,而且在胎儿出生前,染色体畸变或致病基因就已表达或形成,这种先天性疾病当然是遗传病,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不一定不是遗传病,先天性疾病是指出生前即已形成的畸形或疾病,命题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病毒、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微生物,它们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细菌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属于真核生物,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预防接种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命题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p><p>考点: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人类皮肤正常由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根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26/10/4f34eecd/SYS201902261004224460693407_ST/SYS201902261004224460693407_ST.001.png" width="195" height="1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父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孩子丁的基因组成是______。</p><p>(2)受精卵可能具有的基因组成有________种。子代肤色的表现型有________种,比例是。</p><p>(3)这对夫妇所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____%。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为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Aa  aa  3  2  3:1  25  50</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1)遗传图解如图:</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26/10/4f34eecd/SYS201902261004224460693407_DA/SYS201902261004224460693407_DA.001.png" width="221" height="1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遗传图解看出,父亲、母亲的基因型都是Aa,孩子丁的基因型是aa;(2)从图中可知,受精卵可能具有的基因型有3种分别是AA或Aa或aa,子代肤色的表现型有2种,比例是3:1;(3)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25%,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2:</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26/10/4f34eecd/SYS201902261004224460693407_DA/SYS201902261004224460693407_DA.002.png" width="237" height="1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图2看出,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各是50%,因此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5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显示纯合(控制毛色的一对基因相同如:TT或tt)的棕色豚鼠(雄)与纯合的黑色豚鼠(雌)交配后产生下一代的遗传结果.请据图回答(用T、t表示控制毛色的显、隐性基因):</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26/10/4f34eecd/SYS201902261004226192564845_ST/SYS201902261004226192564845_ST.001.png" width="310"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豚鼠的毛色有不同的表现类型,在遗传学上棕色和黑色称为一对。根据图中所显示遗传结果,你推测豚鼠的__毛色是显性的。</p><p>(2)写出图中相应豚鼠的基因组成棕色亲本豚鼠:__;黑色亲本豚鼠:__.</p><p>(3)毛伟同学家里买了一只黑的豚鼠(雌),不知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控制毛色的一对基因不相同),请你帮他鉴定:</p><p>①你认为可选用毛色为__的雄豚鼠与它交配,根据所生后代豚鼠的毛色即可鉴定.</p><p>②若所生后代豚鼠均无棕色毛而全是黑色毛,则可断定被鉴定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最可能是__.</p><p>③若所生后代中黑色毛和棕色毛豚鼠均有出现,则可断定被鉴定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为__.</p></div></div>
<div><p>【答案】  相对性状  黑色  tt  TT  棕色  TT  Tt</p><p>【解析】试题分析:(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此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在子代出现的性状的是显性性状。</p><p>(1)豚鼠的毛色有不同的表现类型,在遗传学上棕色和黑色称为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一棕色雄性豚鼠与黑色雌性豚鼠交配,产生的子一代都是黑色豚鼠,表明黑色为显性性状,棕色为隐性性状,因此根据图中所示遗传结果,从理论上可推测出在豚鼠的毛色这一对性状中黑色是显性性状;(2)用T、t表示控制毛色的显、隐性基因,则图中棕色豚鼠的基因组成是tt,因此棕色豚鼠遗传给子代豚鼠的基因一定是t,所以子代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是Tt,遗传图解如图:</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26/10/4f34eecd/SYS201902261004226192564845_DA/SYS201902261004226192564845_DA.001.png" width="187"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图解中看出,图中相应豚鼠的最可能的基因组成:黑毛亲本豚鼠:TT;子一代豚鼠:Tt;(3)①由于黑色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是TT或Tt,棕色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tt,所以选用毛色为棕色的雄豚鼠与这只黑色雌鼠交配,根据所生后代的毛色就能鉴定其基因组成;②若所生后代豚鼠均无棕色毛而全是黑色毛,则可断定被鉴定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最可能是TT,遗传图解如图1;③若所生后代中既有黑色个体又有棕色个体,则被鉴定的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一定为Tt,遗传图解如图2:</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26/10/4f34eecd/SYS201902261004226192564845_DA/SYS201902261004226192564845_DA.002.png" width="237"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供实验的绵羊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绵羊用毒性已经削弱的炭疽病的病原菌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绵羊没有注射。十天后,对甲乙两组绵羊同时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病病原体,经过一段时间后,甲组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而乙组绵羊全部死亡。请分析回答:</p><p>(1)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毒性削弱的炭疽病病原体相当于是接种,它们因此在体内产生了________,从而获得了对炭疽病的_________性免疫(填 特异或非特异)。</p><p>(2)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_______________作用。</p><p>(3)炭疽病能引起皮肤溃烂、焦痂和周围组织水肿等,按照传播途径对其分类,炭疽病属于是_______________传染病。</p></div></div>
<div><p>【答案】  疫苗  抗体  特异  对照 体表</p><p>【解析】试题分析: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抗体能够协助吞噬细胞来消灭特定的病原体,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p><p>(1)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的是毒性削弱的炭疽病原菌,它进入羊体作为抗原起作用,使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具有免疫力的物质即抗体,从而获得了对炭疽病的特异性免疫;(2)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3)传染病可分为呼吸道传染病、体表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炭疽病能引起皮肤溃烂、焦痂和周围组织水肿等,按照传播途径对其分类,炭疽病属于是体表传染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艾滋病和毒品是危害人类社会的两大毒瘤,请回答下列问题:</p><p>(1)艾滋病英文缩写(____),是由于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英文缩写(___________)引起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专门攻击人体的_______细胞,使其失去保护人体的作用,进而引发多种疾病。</p><p>(2)造成艾滋病传播的途径主要有:________传播,_______传播,________传播。</p><p>(3)当你知道或怀疑某个人可能是艾滋病患者或携带者时,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对待这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大,对青少年的危害更是巨大,因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毒品,造成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AIDS  HIV  免疫  性接触  母婴  血液  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安慰和帮助他们  上当受骗  好奇心驱使  寻求刺激</p><p>【解析】试题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p><p>(1)艾滋病英文缩写(AIDS),是由于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英文缩写(HIV)引起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专门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使其失去保护人体的作用,进而引发多种疾病;(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3)当知道或怀疑某个人可能是艾滋病患者或携带者时,应该采取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安慰和帮助他们的方法对待这件事;(4)吸食毒品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对本人、他人、家庭、社会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应该远离毒品,拒绝毒品,造成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有:上当受骗、好奇心驱使、寻求刺激等。</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八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