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遇到碘酒会变蓝的营养物质是(   )</p><p>A. 蛋白质 B. 淀粉 C. 脂肪 D. 水</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所以在馒头上滴加碘酒检验馒头中的淀粉,脂肪能再纸张上留下“油斑”,所以在白纸上挤压炒熟的花生检验脂肪,蛋白质遇到高温会凝固,所以向盛有鸡蛋清的烧杯中加热水检验蛋白质,此题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与病因相符的一项是( )</p><p>A. 夜盲症与缺维生素C有关 B. 坏血病与缺维生素D有关</p><p>C. 人体贫血与缺钙有关 D. 地方性甲状腺肿与缺碘有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夜盲症与缺乏维生素A有关,A不符合题意;<br />坏血病与缺乏维生素C有关,B不符合题意;<br />贫血与缺铁有关,骨质疏松、佝偻病与缺钙有关,C不符合题意;<br />大脖子病与缺碘有关,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 形成血红蛋白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是</p><p>A.铁 B.锌 C.碘 D.钙</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血红蛋白是人体内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缺少铁会使人体合成的血红蛋白减少,引起贫血;锌对儿童生长和智力发育有重要作用;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新鲜的血液凝固后,血块周围出现的淡黄色液体( )。</p><p>A、血液 B、水 C、血浆 D、血清</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不加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凝结成血块,血块的上方会出现少量淡黄色液体,叫做血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龙掏耳垢时,不小小心戳坏耳朵内某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最可能是( )</p><p>A. 外耳道 B. 耳蜗 C. 咽鼓管 D. 鼓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小龙掏耳垢,这个过程只会在外耳道,外耳道与中耳的交界处是鼓膜,不小心戳穿鼓膜,导致声音不能引起鼓膜的震动或震动减弱,致使听力下降导致耳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王同学发烧到医院检查,验血后发现白细胞数目过高,医生会告诉他( )</p><p>A. 你营养不良,应该多吃些含蛋白质的食品</p><p>B. 你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发炎了,需要一些消炎药</p><p>C. 你血糖低,要喝点葡萄糖水</p><p>D. 你贫血了,应该多吃些含铁的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5000--10000个。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同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叫发炎。</p><p>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内白细胞的总数会发生变化,数量会增加,这是为了有更多的白细胞去吞噬病菌。此时应口服或输入一些抗生素等消炎药来治疗;该同学验血后发现白细胞数目升高,说明他体内发生了炎症,需要用消炎药治疗。故选B。</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呼吸肌收缩和舒张的说法,错误的是</p><p>A. 吸气时,膈肌舒张,胸廓增大</p><p>B. 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增大</p><p>C. 呼气时,膈肌舒张,胸廓缩小</p><p>D. 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廊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因此,吸气时膈肌收缩而不是舒张,故A错误,B正确;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故C正确;肋间肌收缩时,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增大;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引起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减小;因此,胸廊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而引起胸腔上下径的扩张和收缩是膈肌收缩的和舒张的结果。故D正确。<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中a表示人体的膈肌,它正处于呼吸运动的两种状态,如甲乙所示。据此判断甲、乙两人所处的呼吸运动过程分别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3/11/40bc76f9/SYS201904131131070069293600_ST/SYS201904131131070069293600_ST.001.png" width="210" height="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吸气、乙呼气 B. 甲呼气、乙吸气 C. 甲、乙都吸气 D. 甲、乙都呼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从图示中可以看出,甲图膈顶下降,为膈肌收缩时的状态,即吸气过程;乙图膈顶回升,为膈肌舒张时的状态,即呼气过程。即甲吸气、乙呼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为肺泡与外界和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提供动力分别是(   )</p><p>A. 呼吸运动、扩散作用 B. 扩散作用、呼吸运动</p><p>C. 呼吸运动、呼吸运动 D. 扩散作用、扩散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p><p>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呼吸运动的结果是实现了肺的通气。气体扩散是指某种气体分子通过扩散运动而进入到其它气体里;因为气体分子的不规则运动比较激烈,所以扩散比较明显.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如肺泡内刚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高于血液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低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从而实现了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A正确;B、C、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血液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血液循环时,一般先体循环,后肺循环</p><p>B. 血液循环时,一般先肺循环,后体循环</p><p>C. 血液循环时,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p><p>D. 体循环运输养料和废物,肺循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体内的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的,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在人体内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组成了一条完整的封闭的血液循环路线。体循环和肺循环都运输物质和气体。左心室和右心室同时收缩,分别把血液压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开始进行体循环和肺循环。</p><p>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液是同时进行循环流动的A、B错误;血液循环时,体循环和肺循环在心脏处汇合,同时进行,C正确;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分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体循环和肺循环都运输氧气、二氧化碳、养料和代谢废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可能是肾的哪部分出现病症</p><p>A. 肾小囊</p><p>B. 肾小管</p><p>C. 肾小球</p><p>D. 肾小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会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本不能滤过到肾小囊腔的血细胞和蛋白质会进入肾小囊腔中,但肾小管对血细胞和蛋白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此这些血细胞和蛋白质就会随尿液排出而形成血尿或蛋白尿.</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皮肤、肺和肾脏具有的共同功能是</p><p>A. 调节体温 B. 释放能量 C. 气体交换 D. 排出废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体的皮肤主要有保护、防御功能,其次是排出汗液,还能调节体温;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呼吸能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在肾里能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可见,皮肤、肺和肾脏具有的共同功能是排出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 )</p><p>A. 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p><p>B. “谈虎色变”是后天形成的非条件反射</p><p>C.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他们发出的神经组成</p><p>D.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人类特有的反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完成,A正确;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谈虎色变”是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B错误;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C错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由具体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人与动物共有,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腺体中,属于内分泌腺的一组是( )</p><p>A. 甲状腺、性腺 B. 垂体、肠腺 C. 唾液腺、肝脏 D. 胃腺、肾上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体内的腺体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p><p>A、甲状腺、性腺都属于内分泌腺,A正确;</p><p>B、肠腺属于外分泌腺,B错误;</p><p>C、唾液腺、肝脏都属于外分泌腺,C错误;</p><p>D、胃腺属于外分泌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将狗的小脑切除,狗将不能准确进食</p><p>B. 婴儿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发育不完善</p><p>C. 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p><p>D. 人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切除小脑的狗运动失去平衡,不能准确取食,A正确;</p><p>婴幼儿因大脑的发育不完善,对排尿的抑制能力较弱,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排尿,B正确;</p><p>当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无法调节糖在人体内的稳定,引起糖尿病,C正确;</p><p>生长激素主要与人的生长速度有关,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人因车祸使脊髓从胸部横断,导致小便失禁,这是由于( )</p><p>A. 膀胱等泌尿器官与脊髓的排尿中枢失去了神经联系</p><p>B. 脊髓里的排尿中枢失去了脑的控制</p><p>C. 膀胱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受损</p><p>D. 脊髓的排尿中枢受损,失去了反射功能</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脊髓横断的病人,脊髓白质里的神经纤维被切断,失去了与大脑皮层的联系,因而脊髓灰质里的低级的神经中枢(例如排便、排尿中枢)的活动就失去了大脑皮层的控制,但这些中枢的反射活动仍然会进行,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传染病及其预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病毒性结膜炎、蛔虫病都属于传染病</p><p>B. 接种一种疫苗可提高人体对所有传染病的抵抗力</p><p>C. 饭前便后洗手可降低感染和传播疾病的风险</p><p>D. 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病毒性结膜炎属于体表传染病、蛔虫病属于消化道传染病,故A正确;接种疫苗提高人体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故B错误;饭前便后洗手可以有效的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可降低感染和传播疾病的风险,故C正确;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故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称为20世纪“世纪瘟疫”的艾滋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与艾滋病患者的下列行为中,极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是( )</p><p>A. 一起游泳 B. 共用注射器 C. 相互拥抱 D. 共同进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p><p>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可见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狂犬病是一种传染病。被猫、狗抓咬后,需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从免疫和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注射的疫苗和采取的措施分别为</p><p>A. 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B. 抗体,控制传染源</p><p>C. 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D. 抗原切断传播途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疫苗本身就是病毒,因此,从免疫的角度,属于抗原,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预防被咬伤的人患狂犬病,因为他们很可能会感染该病毒,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p>疫苗是灭活或减毒的病毒,因此,在免疫的角度上看,疫苗属于抗原,被咬伤的人更可能感染狂犬病毒,属于易感人群。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但注射过麻疹疫苗的人终身不会再患麻疹,说法正确的是( )</p><p>A. 注射疫苗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p><p>B. 注射麻疹疫苗来预防疾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p>C. 经过免疫的人体内会产生麻疹病毒抗体,并终身留存</p><p>D. 注射过麻疹疫苗的人对SARS等呼吸道传染病都有抵抗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注射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注射疫苗的目的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麻疹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抗体,并在人体内存留;当再有麻疹病毒侵入时,就会被存留在人体的抗体清除,但对SARS等其它病原体无效;这种免疫功能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麻疹病毒起作用,因此叫特异性免疫,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p><p>A. 患过水痘的人以后不再得水痘</p><p>B. 淋巴细胞产生特殊蛋白质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p><p>C. 角质层细胞阻止病原体侵入人体</p><p>D. 患天花后不再感染天花</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体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免疫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另一种是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为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p><p>患过水痘的人以后不再得水痘,是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淋巴细胞产生特殊蛋白质是抗体,能够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是特异性免疫,B不符合题意;皮肤角质层细胞阻止病原体侵入人体,属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C符合题意;患天花后不再感染天花,属于特异性免疫,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p><p>A. 海洋生态系统 B. 草原生态系统 C. 森林生态系统 D. 生物圈</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生态系统,即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因此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 )</p><p>A. 种植能吸收有毒气体的植物 B. 控制污染物排放</p><p>C. 建立自然保护区 D. 对造成污染的行业罚款</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p><p>解答: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的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防止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改善空气质量。植物能净化空气,有吸附和吸收多种有害污染物的功能,大面积的树林效果尤为显著,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为人体某结构的血管分布状况示意图,其中b为毛细血管,“→”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1/09/8966027c/SYS201904210921369814546585_ST/SYS201904210921369814546585_ST.001.png" width="162" height="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表示________(填“动脉”或“静脉”)血管。</p><p>(2)若b为小鱼尾鳍内毛细血管,在显微镜下观察,判断b为毛细血管,主要依据的是其内血液中_____呈单行通过。</p><p>(3)若该结构为小肠绒毛,则________(填“a”或“c”)端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较多。</p><p>(4)若该结构为肺泡,则C内流动的是________血。</p><p>(5)若该结构为肾脏,与a端相比,c端血液中的尿素含量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动脉 红细胞 c 动脉 减少 </p><p>【解析】</p><p>(1)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液在流经某一器官的毛细血管时,与该器官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血液从该器官流出后,血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一般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p><p>(2)图中,从图中可以看出a血管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c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b是毛细血管。</p><p>(1)图中a血管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因此a表示动脉血管。 </p><p>(2)b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因此,若b为小鱼尾鳍内毛细血管,在显微镜下观察,判断b为毛细血管,主要依据的是其内血液中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p><p>(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小肠绒毛吸收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若该结构为小肠绒毛,则 c端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较多,这些营养物质随着血液循环经小肠静脉、下腔静脉、到达右心房,因此这些营养物质最先出现在心脏的右心房。 </p><p>(4)血液由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使血液由静脉血转变成动脉血。因此,若该结构为肺泡,则c内流动的是动脉血;肺泡壁和毛细血管都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p><p>(5)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导致血液中尿素含量减少,因此,若该结构为肾脏,与a端相比,c端血液中的尿素含量减少。</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61b5e80d/SYS201712310139297499609574_ST/SYS201712310139297499609574_ST.001.png" width="386" height="1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①所指的酶是由 ________分泌。③所指的物质是___________。</p><p>(2)物质④在小肠内由小肠绒毛内的_________________吸收进入血液。</p><p>(3)正常人的d、e、f所代表的物质中,含有④的是_________。 </p><p>(4)在氧气的参与下④在组织细胞中被分解成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唾液 麦芽糖 毛细血管 d、e 二氧化碳和水</p><p>【解析】如图所示:①唾液淀粉酶;②肠液和胰液多种酶;③麦芽糖;④葡萄糖;(1)图中①所指的酶是由唾液分泌。③所指的物质是麦芽糖;(2)营养物质的吸收只在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消化道内进行,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小肠吸收的葡萄糖直接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里,随血液运输到人体各处;(3)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虑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两个过程,d指的是被肾小球率过后在肾小囊腔内形成的原尿,原尿中含有葡萄糖,e指的是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f是尿液不含葡萄糖,正常人的d、e、f所代表的物质中,含有④的是d、e;(4)在氧气的参与下④在组织细胞中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一)和(二)表示组成脊髓的两部分结构,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6f74acb8/SYS201904141945247137722242_ST/SYS201904141945247137722242_ST.001.png" width="229"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________(用图中数字作答),图中的结构3表示的是________,图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用图中数字与箭头表示) </p><p>(2)听到铃声走进教室的反射类型为________反射. </p><p>(3)图中的(二)是脊髓结构的一部分,它的名称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1 神经中枢 1→2→3→4→5 条件 白质</p><p>【解析】试题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反射弧的结构,1是感受器,2是传入神经,3是神经中枢,4是传出神经,5是效应器.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传导方向为1→2→3→4→5。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p><p>(1)图中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感受器,图中的结构3表示的是神经中枢,图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1→2→3→4→5。</p><p>(2)听到铃声走进教室的反射类型为条件反射。</p><p>(3)图中的(二)是脊髓结构的一部分,它的名称是白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是人体部分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图示,请据图回答:</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17b5f331/SYS201904111028534229484435_ST/SYS201904111028534229484435_ST.001.png" width="307"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记笔记时,一会儿看黑板,一会儿看笔记本,同学们既能看清黑板上的字,又能看清笔记本上的字,这是因为眼球结构中的( )__________具有调节作用。</p><p>(2)我们熟悉的歌手姚贝娜患乳腺癌去世。她捐献的角膜成功移植给两位患者,使他们重见光明。在眼球的结构中,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象的部位是( )______________,物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入__________产生视觉。</p><p>(3)某人因车祸导致尿失禁,是由于图中__________________(数字或字母)被切断导致( )____________失去了大脑控制,尿失禁时其排尿反射的反射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p><p>(4)若尿液中发现有葡萄糖,在肾脏中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__________;某人尿量大增,在肾脏中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p><p>(5)静脉注射治疗肾脏病变,药物到达病灶前最先经过心脏的腔室是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①】晶状体 ③】视网膜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⑩ B】排尿反射中枢 ⑤→⑦→B→⑧→⑥ 肾小管 肾小管 右心房</p><p>【解析】图中结构名称为:①是晶状体,②是角膜,③视网膜,④输尿管,⑤膀胱、⑥尿道、⑦传入神经、⑧传出神经、⑨上行的神经纤维、⑩下行的神经纤维、A大脑皮层、B脊髓的灰质。</p><p>(1)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我们视近物时,它的凸度变大,视远物时,凸度变小。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由此可见,我们能够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晶状体凸度变化的原因。<br />(2)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因此在眼球的结构中,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像的部位是视网膜。物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入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br />(3)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某人由于脊柱某个部位意外受伤而导致能产生尿意但不能控制排尿,则该患者的受伤的部位可能是图中的⑩,尿失禁时其排尿反射的反射弧是⑤→⑦→B→⑧→⑥。<br />(4)若尿液中发现有葡萄糖,在肾脏中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管。 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问题,原尿中大部分水不能重吸收回血液,尿液中的水分就会大大增加,尿量就会大大增加。<br />(5)“静脉注射治疗肾脏病变”,药物经过上腔或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肾脏毛细血管(病变部位)。因此药物到达病灶前最先经过心脏的腔室是右心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你仔细观察与分析下面所示的图片,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8/08/9f553110/SYS201912080806091290842735_ST/SYS201912080806091290842735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警察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一中___的曲度可以调节,在___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p><p>(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___反射。 </p><p>(3)“请你出示你的驾照”,随着李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二中____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一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p><p>(4)李警官怀疑司机是酒后驾驶,要求司机作进一步的抽血检验.酒精主要在消化道最膨大的_____中吸收进入血液,随后进入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脏中分解,若过量饮酒,对该器官伤害极大。</p></div></div>
<div><p>【答案】2 晶状体 4 视网膜 条件 3 耳蜗 胃 </p><p>【解析】</p><p>图一中1角膜,2晶状体,3玻璃体,4视网膜,5视神经。</p><p>图二中1鼓膜,2听小骨,3耳蜗,4听神经。</p><p>图三反射弧包括a感受器、b传入神经、f神经中抠、c传出神经、d效应器五部分。</p><p>(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2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4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p><p>(2)司机看见交警靠边停车的手势后,是对手势这种信号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条件反射.</p><p>(3)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p><p>(4)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是被胃吸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在此处分解酒精,因此,长期饮酒对肝脏伤害最大。</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如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了表中的现象。请据此回答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8/08/9f553110/SYS201912080806093790488431_ST/SYS201912080806093790488431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2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产生了___,除此之外还会产生____。 </p><p>(2)①②作为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p><p>(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试管________为一组。 </p><p>(4)如果选择①④或①⑤作为对照实验,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需要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二氧化碳 酒精 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产生二氧化碳 ①③ 适宜的温度 </p><p>【解析】</p><p>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1)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气泡产生,此外还会产生酒精(酿酒用的酒曲主要成分也是酵母菌)。</p><p>(2)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酵母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以此得出结论。</p><p>(3)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 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没有白砂糖,因此可选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p><p>(4)①④或①⑤的温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则实验变量是温度。</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