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43:05

北京市中考生物复习同步练习 主题9 生物技术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回答下面制作米酒和酸奶的有关问题:</p><p>(一)我国农村每逢节日每家每户都有制作米酒的习俗。家庭制作米酒的主要步骤是①蒸熟饭并冷却(30 ℃)→②加酒曲→③保温发酵。请回答:</p><p>(1)该酒曲中含的主要微生物及其所属类别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p><p>(2)步骤③中保温的目的是为菌种的生活提供______________。</p><p>(二)某兴趣小组尝试制作酸奶,其主要步骤如下:①奶粉和糖加水混合→②热处理(煮沸)→③冷却(42~43 ℃)→④加入一些品牌酸奶→⑤发酵→⑥保存食用。请回答:</p><p>(3)步骤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p><p>(4)制作酸奶用到的微生物与米酒酒曲中含的主要微生物相比,其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成形的__________。</p><p>(5)酸奶常用________方法保存。</p><p>&#xa0;</p></div></div>
<div><p>【答案】  酵母菌、真菌  适宜的温度  接种乳酸菌  细胞核  冷藏</p><p>【解析】(1)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的真菌,个体微小,需要借助显微观察结构特点,为观察清楚细胞的结构特点,制作装片时需要碘酒染色。</p><p>(2)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28℃保温的原因是:满足酵母菌生活所需要的条件,提高代谢速度,加速酒的形成。</p><p>(3)购买的酸奶中有乳酸菌,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相当于接种了乳酸菌,使乳酸菌生长、繁殖、发酵产生乳酸。</p><p>(4)乳酸菌属于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未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所以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5)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瓶装酸奶我们可以通过密封来隔绝空气,避免空气中的细菌进入食物,利用冷藏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达到保鲜的目的。</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同学们饮用的盒装牛奶,其常用的保存方法是(  )</p><p>A. 巴氏消毒法    B. 脱水法</p><p>C. 冷冻法    D. 腌制法</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如保存牛奶的巴氏消毒法是通过高温灭菌来杀死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从而达到保存牛奶的目的。</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以下生物技术与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成果对应连线。</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6/10/36524747/SYS201807261010020083326876_ST/SYS201807261010020083326876_ST.001.png" width="297" height="1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克隆技术 A.多利羊 (2)杂交技术 C.超级水稻 (3)发酵技术 D.米酒 (4)转基因技术 B.超级鼠</p><p>【解析】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所以b.小羊“多莉”的诞生属于克隆技术的应用。</p><p>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所以a.制作米酒就是利用此原理。</p><p>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的方法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p><p>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超级鼠就是转基因技术的产物。</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夏天,放在桌上的一杯牛奶很快就变质了,根本原因是(  )</p><p>A. 空气中的大量灰尘落到牛奶里,使牛奶变质</p><p>B. 夏天气温高,使牛奶变质</p><p>C. 放置时间过长,使牛奶变质</p><p>D. 细菌和真菌落到牛奶里并大量生长和繁殖,使牛奶变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如霉菌,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如绿脓杆菌。放在桌上的一杯牛奶,空气中的细菌、真菌或孢子,会落入牛奶中。夏天,温度高,而牛奶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水,因此适宜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细菌真菌大量繁殖导致牛奶变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与仿生学的对应中,错误的是(  )</p><p>A.蜻蜓与直升飞机</p><p>B.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p><p>C.萤火虫与冷光</p><p>D.乌龟与防震帽</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仿生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模仿植物。如:模仿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制造了冷光灯;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发明了雷达;模仿乌龟的背甲制造了薄壳建筑;啄木鸟的头盖骨和大脑之间有极窄的缝隙和少量的液体,使得震波在啄木鸟头部的传播比在人的头部困难得多,人们模仿啄木鸟的减震防震的特点,设计了头盔和安全帽,属于仿生技术;模仿蜻蜓制造了直升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某学习小组针对“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p><p>①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p><p>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混合后的牛奶;</p><p>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p><p>④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杯中的活菌数量,记录数据。实验结果如图中甲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6/10/36524747/SYS201807261010023086182590_ST/SYS201807261010023086182590_ST.001.png" width="327"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请分析回答:</p><p>(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生物(原生或原核)。图乙是其结构模式图,其中①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__。</p><p>(2)本实验除温度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原因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只能有________个因素不同。</p><p>(3)根据甲图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乳酸菌  原核  鞭毛  遗传物质  一  40 ℃</p><p>【解析】(1)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乳酸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图乙是细菌的结构示意图,①是鞭毛,②是细胞质,③是DNA集中的区域,④是细胞膜,⑤是荚膜,⑥是细胞壁。<br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本实验除温度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它条件必须相同,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br />(3)根据甲图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是4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相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31c75945/SYS201712310022112035273104_ST/SYS201712310022112035273104_ST.001.png" width="239"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2016年11月11日,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航天员景海鹏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为网友们报道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种菜试验。</p><p>天宫二号上选择栽培的蔬菜是生菜。生菜是常见的食材,在地面上的种植技术比较成熟,重要的是生菜从种子长到可食用植株需要大约30天时间,这与神州11号飞船本次在太空中停留的时间很相近。</p><p>航天员们就像是太空的“农民”,每天至少要花10分钟的时间来照料生菜;给幼苗灯光照射,用注射器往栽培基质中推入空气,检测栽培基质的含水率、养分含量等。</p><p>种子发芽后,航天员打开培养箱顶部的灯光,为生菜提供光照。灯光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合而成,生菜对红光吸收效率非常高,在红光照射下生长得很好;采用绿光是因为它照射到生菜叶上,视觉效果非常好;蓝光则是对植物形态舒展具有较强的作用。生菜进入成长期后,在光照的作用下,就开始变绿并快速生长。</p><p>航天员们还要定期给生菜间苗和补水。间苗是把长得相对差一些的生菜连根拔出来,第一次间苗后在每个单元格里保留两棵菜苗,第二次间苗后在每个单元格里只保留一棵菜苗。航天员们发现,间苗后留下的菜苗长得更健壮。太空种生菜使用的栽培基质是蛭石,航天员们用注射器将水注入生菜根部的蛭石中,由于蛭石的吸水性非常好,水分会在其中均匀地分布。</p><p>这是我国首次在太空人工栽培蔬菜,暂时不让航天员食用。航天员们要把植物采样带回来,进行生物安全性检测,比如检测植物表面的微生物是否超标。只有检测合格后,才会在下次航天实验中考虑让航天员食用太空栽培的蔬菜。</p><p>(1)生菜被选为中国人首次太空种菜的植物,是因为生菜从种子长到可食用的植株大约需要_________天。</p><p>(2)航天员们给栽培基质中注入空气,是为了促进生菜根部细胞的_________作用,有利于生菜的生长。</p><p>(3)由于太空是失重环境,将灯光置于培养箱顶部,可确保生菜的生长方向是_________。在灯光下生长一段时间的生菜叶片呈绿色,是由于细胞中_________是绿色的。</p><p>(4)航天员们定期用注射器将水注入生菜根部的蛭石中,水分会通过根、茎中的_________组织运输到叶,作为_________作用的原料。</p><p>(5)对于今后太空植物栽培的进一步探索,你认为下面的做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选填下列字母)。</p><p>A. 进行生菜的多轮栽培实验,掌握生菜太空生长的规律</p><p>B. 做其他种类植物的栽培实验,探索不同植物的太空栽培技术</p><p>C. 为获得可食用的太空植物,探索微生物对太空栽培植物的影响</p><p>D. 在无CO2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探索CO2对植物生长的影响</p><p>&#xa0;</p></div></div>
<div><p>【答案】(1)30</p><p>(2)呼吸</p><p>(3)向光;叶绿体</p><p>(4)输导;光合</p><p>(5)D</p><p>【解析】</p><p>试题分析: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p><p>(1)(1)生菜被选为中国人首次太空种菜的植物,是因为生菜从种子长到可食用的植株大约需要30天。</p><p>(2)植物的生长需要呼吸作用,航天员们给栽培基质中注入空气,是为了促进生菜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有利于生菜的生长。</p><p>(3)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的特征,由于太空是失重环境,将灯光置于培养箱顶部,可确保生菜的生长方向是向上。在灯光下生长一段时间的生菜叶片呈绿色,是由于细胞中叶绿体是绿色的。</p><p>(4)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通过输导组织中的导管进行的。航天员们定期用注射器将水注入生菜根部的蛭石中,水分会 通过根、茎中的输导组织运输到叶,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p><p>(5)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不能在无CO2的条件下进行实验。</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市中考生物复习同步练习 主题9 生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