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高新东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化石是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始祖鸟和孔子鸟等化石证实现在的鸟类起源于古代的:</p><p>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至今仍被生物分类学家们广泛使用的双名法,是下列哪位科学家创立的( )</p><p>A. 林奈 B. 巴斯德 C. 达尔文 D. 孟德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双名法又称二名法,是林奈提出的,以拉丁文表示,通常以斜体字或下划双线以示区别。第一个是属名,是主格单数的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一个是种名,常为形容词,须在词性上与属名相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海带是人们的一种常见食物,海带在生物分类上属于( )</p><p>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种子植物 D. 藻类植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海带无根、茎、叶的分化,生活在水中,属于藻类植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图是花生果实的部分结构,据此可判断花生属于(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04/15/3f055df9/SYS201807041505385353665844_ST/SYS201807041505385353665844_ST.001.png" width="83" height="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藻类植物、蕨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不产生种子。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如松树、苏铁等。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包被上果皮构成果实,如花生、桃树等。从图中可以看出花生种子外面有果皮,花生油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因此属于被子植物。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自然界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和动物类群分别是( )</p><p>A. 裸子植物和哺乳动物 B. 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p><p>C. 裸子植物和鸟类 D. 被子植物和鸟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被子植物也叫绿色开花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是植物界中最具高等的一个类群;哺乳动物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微生物中,属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是</p><p>A.蓝藻 B.肺炎双球菌 C.枯草杆菌 D.蘑菇</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如:蓝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由浮游植物、人、浮游动物和鲈鱼四种生物所构成 的能量金字塔.图中a、b、c、d依次代表的生物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18/10/a82de41e/SYS201903181004084774175973_ST/SYS201903181004084774175973_ST.001.png" width="136"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鲈鱼 B. 鲈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和人</p><p>C. 人、鲈鱼、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 D.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鲈鱼和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食物网;由浮游植物、人、浮游动物和鲈鱼所构成的食物链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鲈鱼→人。而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能量由多到少依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鲈鱼、人。所以图中a、b、c、d依次代表的生物是人、鲈鱼、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当前,在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中,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是( )</p><p>A. 地震因素 B. 人为因素 C. 火山因素 D. 战争因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 )</p><p>A. 能量固定与利用 B. 物质合成与分解</p><p>C.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D.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主要表现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丧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能量流动来实现;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推动着各种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酸奶的条件和需要的微生物分别是:</p><p>A、没有氧气、酵母菌 B、没有氧气、乳酸菌</p><p>C、氧气充足、酵母菌 D、氧气充足、乳酸菌</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因此制作酸奶时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让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用酒药制米酒的过程中,酵母菌在其中的作用是:</p><p>A.把淀粉转化成酒精 B.把淀粉转化成葡萄糖</p><p>C.把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D.把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和洒精</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作甜酒时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糯米中的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从不同地层中发掘出来的大量化石表明,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低等到高等。</p></div></div>
<div><p>【答案】 由简单到复杂 由水生到陆生</p><p>【解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是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北京猿人属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___________ 阶段。</p></div></div>
<div><p>【答案】直立人</p><p>【解析】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北京猿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应属于直立人阶段。</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学家将生物进行分门别类的依据是,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 的远近。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p><p> </p></div></div>
<div><p>【答案】生理功能;种</p><p>【解析】</p><p>试题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其中种是最小的单位,也是基本单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植物界中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类群称为__________,人们根据它们种子外层有无___________包被,又将它们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两类。</p></div></div>
<div><p>【答案】 种子植物 果皮</p><p>【解析】在自然界中,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类群为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腐生性微生物能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 ,供绿色植物再利用,因此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p><p> </p></div></div>
<div><p>【答案】无机物;分解者</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随着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也进入动物体内,因此动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腐生细菌和真菌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粪便以及枯枝落叶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生物圈</p><p>【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水稻和野慈姑都生活在稻田中,它们因争夺有限资源而发生斗争的种间关系叫 ;小丑鱼和海葵共居一起、相互依存的种间关系叫 。</p></div></div>
<div><p>【答案】竞争 共生</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因素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主要表现捕食、竞争、合作和共生等关系。竞争是指两种生物因利用同一有限资源而发生争斗的种间关系;寄生指的是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是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种间关系;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依存的种间关系;捕食指生物摄其他生物个体(猎物)的全部或是部分为食的现象,前者称为捕食者,后者称为猎物或是被食者。因此,水稻和野慈姑都生活在稻田中,它们因争夺有限资源而发生斗争的种间关系叫竞争;小丑鱼和海葵共居一起、相互依存的种间关系叫共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越____________,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p></div></div>
<div><p>【答案】 自我调节 复杂</p><p>【解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是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表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相互关系。</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18/10/a82de41e/SYS201903181004104421486073_ST/SYS201903181004104421486073_ST.001.png" width="198"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基础。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 </p><p>(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有 与 之间的往返循环。碳是生物体有机物的重要成分,如图说明,空气中的碳是通过图中 的 作用进入生物体的,并通过食物链在不同生物之间进行流动。生物死后,其遗体经图中 的分解作用,碳又重新返回到环境中。</p><p>(3)伴随着物质循环,能量也沿着食物链依次流动。当能量流动顺着食物链逐级传递时,由于每个环节的生物都要利用一部分能量来 ,因此,能量在沿食物链的传递过程中是逐级 。</p></div></div>
<div><p>【答案】(1)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p><p>(2)有机环境;无机环境;生产者;光合作用;分解者</p><p>(3)维持生命;递减</p><p>【解析】试题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消费者.因此图中能形成食物链的是: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p><p>(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和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中,并释放能量;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p><p>(3)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通过食物链依次传递的,其特点是单向的、不循环的,并且是逐级递减的,因此,含有能量最多的是草。由于每个环节的生物都要利用一部分能量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实验小组为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18/10/a82de41e/SYS201903181004106263291710_ST/SYS201903181004106263291710_ST.001.png" width="373" height="2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上表中装置①和④可作为一组对照实验,那么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这组对照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2)要验证酵母菌的发酵需要有机物应选_____________两组实验作为对照。在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除了要受以上条件的影响之外,还应该在 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p><p>(3)请根据上述实验推断酵母菌发酵需要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酵母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比如说可以用它来制 ___________;而制泡菜则是利用的________________。沼气的生产也是发酵的过程,沼气的发酵主要利用的是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温度 温度对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有影响 ①③ 无氧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营养 酒(馒头) 乳酸菌 产甲烷细菌</p><p>【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1)①和④只有温度不同,可以作为对照实验。这组对照实验可假设为:温度对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有影响。</p><p>(2)①和③的不同是有机物葡萄糖的有无,所以要验证酵母菌的发酵需要有机物应选①和③两组实验作为对照。在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除了要受以上条件的影响之外,还应该在 无氧的条件下。</p><p>(3)通过上述实验推断出酵母菌发酵需要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葡萄糖(或营养物质)。<br />(4)酵母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比如说可以用它来制酒(馒头);而制泡菜则是利用的乳酸菌。沼气的生产也是发酵的过程,沼气的发酵主要利用的是甲烷细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示意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18/10/a82de41e/SYS201903181004107645166121_ST/SYS201903181004107645166121_ST.001.png" width="401" height="1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按图所示,在空白处完成各细胞内染色体组成的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_</p><p>(2)染色体由主要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其中__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3)从图可看出,染色体在人的体细胞中总是成对存在的,随着细胞的结合而结合.在生殖时,成对的染色体相互______,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去.</p><p>(4)如图所示,在人体细胞的23对染色体中,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有______对。人在生殖过程中,女性会产生______种类型的卵细胞,男性会产生______种类型的精子。生男生女决定于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22条+Y22条+X22对+XY 蛋白质 DNA DNA 分离 1 1 2 男性</p><p>【解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p><p>(1)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人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示意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18/10/a82de41e/SYS201903181004107645166121_DA/SYS201903181004107645166121_DA.001.png" width="385" height="2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2)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其中主要遗传物质是DNA。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p><p>(3)从图可看出,染色体在人的体细胞中总是成对存在的,随着细胞的结合而结合。在生殖时,成对的染色体相互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去。<br />(3)如图所示,在人体细胞的23对染色体中,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有1对(XX或XY)。人在生殖过程中,女性会产生1种类型的卵细胞(X卵细胞),男性会产生2种类型的精子(X精子或Y精子),生男生女决定于男性精子的类型。</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