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金丰片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骨折后对骨的愈合起重要作用是</p><p>A.骨密质</p><p>B.骨膜内的成骨细胞</p><p>C.关节表面软骨层</p><p>D.骨骺端软骨层</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蹄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下列肌肉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61b5e80d/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001.png" width="81" height="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61b5e80d/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002.png" width="69" height="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61b5e80d/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003.png" width="68" height="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61b5e80d/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SYS201712310139153452556405_ST.004.png" width="71" height="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只是一块肌肉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另一块在同一块骨上,不能准确完成一个动作,AB不符合题意;</p><p>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一骨上,不能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活动,C不符合题意;</p><p>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一个关节分别固定在不同的骨上,当骨骼肌收缩时,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完成一个动作,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猫头鹰昼伏夜出,这是一种( )</p><p>A. 攻击行为 B. 节律行为 C. 捕食行为 D. 繁殖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猫头鹰昼伏夜出,属于昼夜节律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引起人体骨骼肌收缩的刺激,直接来自于</p><p>A. 大脑 B. 神经传来的兴奋性</p><p>C. 挤压等机械刺激 D. 以上都不是</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刺激来自于神经传来的兴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p><p>A. 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腔 B. 关节头、关节面、关节囊</p><p>C.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软骨 D. 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腔内还有滑液,关节囊里面和外面都有坚韧的韧带,所以,关节既牢固又灵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蝗虫、青蛙、袋鼠都有着发达的后肢。下列叙述与这一事实无关的是</p><p>A.属先天性行为</p><p>B.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p><p>C.运动的结构是与其运动方式相适应</p><p>D.发达的后肢更适应它们的跳跃运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与蝗虫、青蛙、袋鼠都有着发达的后肢无关;动物的运动与蝗虫、青蛙、袋鼠有着发达的后肢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有关;运动的结构是与其运动方式相适应;蝗虫、青蛙、袋鼠都有着发达的后肢,发达的后肢更适应他们的跳跃运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们制作发酵产品﹣﹣泡菜和酸奶所利用的微生物是( )</p><p>A. 酵母菌 B. 细菌 C. 乳酸菌 D. 霉菌</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泡菜也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也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夏天,食品和衣物上会发霉长毛,这是由什么引起的</p><p>A. 细菌 B. 霉菌 C. 病毒 D. 酵母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由题意可知,夏天温度适宜,梅雨季节水分充足,食品和衣服上有很多有机物,能满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数量大增,使衣物发霉,形成菌落,细菌的菌落较小,而真菌的菌落一般较大,如“毛状“,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因此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稍大而厚,可见衣物的发霉长毛,应该是由霉菌等多细胞真菌引起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通过运动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麻雀的主要运动方式为( )</p><p>A.奔跑 B.跳跃 C.飞行 D.爬行</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p><p>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麻雀的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发达的龙骨突,直肠很短,这些有利于飞行.据此解答.</p><p>解:麻雀的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发达的龙骨突,直肠很短,这些有利于飞行.又因为麻雀在平地上没有行走能力,只会依靠双腿一起作快速频繁的跳跃运动. 因为麻雀的两肢较短,由股部、胫部、跗部和趾部等部分组成,整个后肢肌肉都分布在股部和胫部,其他部位则全是肌腱.这些肌腱贯穿至趾端,能控制足趾的弯曲,使麻雀能握紧树枝安稳地生活.但是,麻雀后肢的胫部跗骨和跗部趾骨之间却没有关节臼,因而胫骨和跗骨之间的关节不能弯曲,这就使麻雀没有能力在平地上行走,而只能快速频繁地跳跃,可见选项C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群体生活有利于生物逃避敌害,获取食物.下列生物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p><p>A. 猕猴 B. 蝗虫 C. 大象 D. 白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猕猴、大象、白蚁的群体内有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都具有社会行为,而蝗虫不具有社会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p><p>A、孔雀开屏 B、老马识途 C、蜜蜂采蜜 D、小鸡长大</p></div></div>
<div><p>【答案】 D</p><p>【解析】</p><p>试题A、孔雀开屏属于生殖行为,A正确;</p><p>B、老马识途属于学习行为,B正确;</p><p>C、蜜蜂采蜜属于先天性行为,C正确;</p><p>D、小鸡长大不属于动物的行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蜘蛛结网”这种动物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p><p>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蜘蛛能够结出复杂的蛛网,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①属于先天性行为。可见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p><p>A.蜜蜂采蜜 B.公鸡报晓 C.蜘蛛结网 D.小狗“算数”</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p><p>(2)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小狗做“算术题”则是一种学习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事实可以说明微生物能( )</p><p>A. 参与蒸腾作用 B. 促进物质循环</p><p>C. 阻止能量流动 D. 进行光合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说的就是分解者把落花这种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了无机物,归还土壤,再被植物吸收利用,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p><p>A. 寄生细菌 B. 腐生细菌 C. 寄生真菌 D. 脊椎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腐生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p><p>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永远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寄生的细菌、真菌属于消费者,不属于分解者。脊椎动物属于消费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 蜘蛛结网 B. 鹦鹉学舌 C. 小狗“算数” D. 老马识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鹦鹉学舌、小狗“算数”、老马识途,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春末夏初的“蛙声”是青蛙的( )行为</p><p>A. 求偶 B. 迁徙 C. 取食 D. 防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在繁殖季节雄蛙个体高声鸣叫,雌蛙个体则闻声而来,经过雌雄蛙报对,雌蛙接受这种刺激后,将卵排在水中,雄蛙即刻也把精子排到水中,卵细胞和精子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受精后很多受精卵粘连成卵块和卵带。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属于变态发育。春末夏初的蛙声是青蛙的求偶行为。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珍稀动物及所属类群,不正确的一组是( )</p><p>A. 大熊猫——哺乳动物 B. 娃娃鱼——鱼类</p><p>C. 扬子鳄——爬行动物 D. 丹顶鹤——鸟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银杉(植物中的“活化石”“大熊猫”)、珙桐。</p><p>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哺乳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A正确;<br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B错误;<br />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C正确;<br />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象征,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p><p>A.建立自然保护区</p><p>B.加强教育和法律管理</p><p>C.建立濒危物种库</p><p>D.引进更多外来物种</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除了建立自然保 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 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等法律;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捕猎濒危动物。这些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A符合题意。</p><p>考点: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鼠是同学们熟悉的动物,下列对于家鼠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p><p>A. 家鼠在食物链或食物网中占据一环,过多过少对生态系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p><p>B. 家鼠在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方面有一定作用</p><p>C. 家鼠能传播疾病,对人类有害,必须彻底消灭干净</p><p>D. 家鼠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多样性.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表现忽然价值方面来切入.</p><p>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家鼠能传播疾病,对人类有害,但是如果彻底消灭干净,生物多样性将会减少;鼠的独特基因库将会消失.家鼠在食物链或食物网中占据一环,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过多过少对生态系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家鼠在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方面有一定作用.因此对家鼠要控制数量,而不是彻底消灭干净.</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p><p>A.草←兔←狐 B.草→兔→狐</p><p>C.草←兔→狐 D.阳光→草→兔→狐</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解:A、狐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而且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反了,A错误;</p><p>B、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B正确;</p><p>C、狐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箭头依次指向捕食者,C错误;</p><p>D、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指向捕食者,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长骨的解剖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3/09/8a5ed761/SYS201905030934303526615228_ST/SYS201905030934303526615228_ST.001.png" width="112"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骨折病人感到剧烈疼痛,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内的神经受到刺激。该结构内层的____________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相关。</p><p>(2)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叫[ ]____________。</p><p>(3)幼年时期图中的[ ]______为红色,______具有__________功能。</p></div></div>
<div><p>【答案】1骨膜 成骨细胞3骨密质4骨髓红骨髓造血</p><p>【解析】</p><p>骨的基本结构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 由长骨的解剖结构图可知:2骨密质,1骨膜,3骨髓,4骨髓腔。</p><p>(1)骨折病人感到剧烈疼痛,是因为骨膜内的神经受到刺激。该结构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相关。<br />(2)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叫骨密质。<br />(3)幼年时期图中的骨髓为红色,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关节的模式图;图2是关于骨、关节、肌肉之间的关系模式图,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3/09/8a5ed761/SYS201905030934305177166714_ST/SYS201905030934305177166714_ST.001.png" width="140"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其中,其中 [ ]________及其内外坚韧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6表面覆盖[ ]__________,②内有滑液,使关节具有灵活性。</p></div></div>
<div><p>【答案】关节囊关节腔关节头关节软骨关节窝关节面1关节囊4关节软骨</p><p>【解析】</p><p>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既具有牢固性又有灵活性。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由图1可知:关节囊,关节腔,关节头,关节软骨,关节窝,关节面。</p><p>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由图可知:关节囊,关节腔,关节头,关节软骨,关节窝,关节面。关节具有既灵活又牢固的特性。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观察了黄蜂的生殖:当黄蜂交尾后,雌黄蜂便在沙土中挖一个穴道,穴道末端扩展成小室。然后,雌黄蜂飞出去猎获毛虫或蜘蛛,用其尾部的刺将猎获物麻醉后带回穴道内的小室。随后在小室内产下一个卵,并将穴口用沙土封闭后飞走,由卵孵化成的幼虫即以亲代贮存的猎获物为食,直至发育成成虫后,才掘一下洞口,从穴道中爬出来。子代黄蜂虽然从末见过其亲代是如何完成这些程序的,但它发育到一定时候却能重复亲代所完成的同样程序。</p><p>(1)黄蜂的生殖行为是____________(填“先天性行为”或“后天性学习行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黄蜂的生殖行为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p><p>(3)小明还观察了一窝蜜蜂,发现蜜蜂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大量的工蜂,这说明蜜蜂是具有__________行为的昆虫;小明还发现,当一只工蜂找到了蜜源后,会跳起“8”字舞招来伙伴,这说明蜜蜂群体中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p><p>(4)小明研究黄蜂和蜜蜂行为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法</p></div></div>
<div><p>【答案】 先天性行为 先天具有,不需要通过学习获得 遗传物质 社群 信息交流 观察</p><p>【解析】(1)黄蜂的生殖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填“先天性行为”或“后天性学习行为”)判断的依据是先天具有,不需要通过学习获得。<br />(2)黄蜂的生殖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br />(3)“小明还观察了一窝蜜蜂,发现蜜蜂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大量的工蜂”,体现了蜜蜂有明确的分工,因此这说明蜜蜂是具有社群行为的昆虫。<br />(3)“小明还发现,当一只工蜂找到了蜜源后,会跳起‘8’”字舞招来伙伴”,这说明蜜蜂群体中存在信息交流。<br />(4)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等,小明研究黄蜂和蜜蜂行为的方法是观察法,即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每年秋天,大雁要成群结队嘎嘎地叫着,朝南方飞去。它们要到温暖的南方去度过整整一个冬天。等到寒冷的冬天过去了,它们再飞回到北方来。大雁喜欢栖息去沼泽地和芦苇丛里。夜深了,飞行了一整天的雁群,静静地栖落在河滩的芦苇丛里休息,第二天它们又会飞走。宿营时,由一只或几只担任警戒任务的雁(叫“哨雁”)。一有动静,哨雁就会“嘎嘎嘎”地发出警报,雁群便会惊醒,迅速起飞。休息了一夜,天一转亮,雁群又由头雁领航,幼雁随后,老雁压阵,继续它们漫长的航程了……</p><p>材料二:奥地利学者劳伦斯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他利用孵化箱代替母雁孵卵,小野雁出壳后首先接触的不是母雁而是劳伦斯。当他走开时,野雁竟排队跟在他的后面。</p><p> (1) 在材料一里“每年秋天,大雁要成群结队的朝南方飞去”的行为是__________行为;为了安全地飞到目的地,雁群有明确的分工,这种行为是_________行为;雁群宿营时,有“哨雁”担任警戒任务,一有动静便发警报,迅速飞走,这种行为是_________行为。</p><p>(2) 材料二描述的小野雁追随劳伦斯的行为是_____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节律(迁徙)社群防御学习行为实验法</p><p>【解析】</p><p>动物的行为从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1)鸟类的嬉戏行为、迁徙行为等都是动物生来就会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在大雁迁徙的途中休息时,总有一些个体“站岗放哨”,当发现敌害时,它们会大声鸣叫或做起飞状,群体会迅速做出防御敌害的准备或快速逃生。雁群的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原因是有一定的组织有明确的分工。<br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刚孵化出来的小野雁追随劳伦斯的行为是有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由题意可知,劳伦斯在对小野雁行为的研究的方法属于实验法。</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接触到的细菌很多.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说出下列细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将相关的序号填在横线上.</p><p>A根瘤菌 B苏云金杆菌 C甲烷细菌 D乳酸菌 E大肠杆菌 F棒状杆菌 G.醋酸杆菌</p><p>(1)能将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变成含氮物质的细菌是 ;</p><p>(2)能产生甲烷的细菌是 ;</p><p>(3)能用来制作生物杀虫剂,杀死多种农林害虫的细菌是 ;</p><p>(4)生活在人和一些动物肠道内,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细菌是 ;</p><p>(5)能用来制味精的细菌是 ;</p><p>(6)能用来制泡菜、青贮饲料的细菌是 ;</p><p>(7)能用来制米醋的细菌是 .</p><p> </p></div></div>
<div><p>【答案】(1)A;</p><p>(2)C;</p><p>(3)B;</p><p>(4)E;</p><p>(5)F;</p><p>(6)D.</p><p>(7)G</p><p>【解析】</p><p>试题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做馒头、面包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制醋要用到醋酸菌,制酱油要用到曲霉,制酸奶、酸菜要用到乳酸菌等.</p><p>解:(1)根瘤菌能将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变成含氮物质;</p><p>(2)能产生甲烷的细菌是甲烷菌;</p><p>(3)苏云金杆菌中含有杀虫毒素基因,能够使动物生病死亡;</p><p>(4)大肠杆菌分布在自然界,大多数是不致病的,主要附生在人或动物肠道里,为正常菌群,(少数的大肠杆菌具有毒性,可引起疾病);</p><p>(5)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p><p>(6)制酸奶、酸菜要用到乳酸菌等;</p><p>(7)制醋要用到醋酸菌</p><p>故答案为:(1)A;</p><p>(2)C;</p><p>(3)B;</p><p>(4)E;</p><p>(5)F;</p><p>(6)D.</p><p>(7)G</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3/09/8a5ed761/SYS201905030934309681903730_ST/SYS201905030934309681903730_ST.001.png" width="213"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兔、树、草死亡后,遗体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图中的生物③______________把它们分解为①_____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p><p>(2)在光照作用下,植物利用①②进行_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制造___________,被植物利用,又进一步被动物所利用。</p><p>(3)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生物③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它们是生态系统</p><p>中__________________者。</p></div></div>
<div><p>【答案】(1)腐生细菌;二氧化碳;水;</p><p>(2)光合作用;有机物;</p><p>(3)分解</p><p>【解析】</p><p>试题(1)③腐生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①二氧化碳、②水和无机盐,因此,“兔、树和草死亡后,遗体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图中的生物③细菌和真菌把它们分解为①二氧化碳和②水和无机盐.</p><p>(2)“在光照作用下”,植物利用①②进行光合作用(生理过程),制造有机物,有机物“被植物利用,又进一步被动物所利用”.</p><p>(3)腐生的细菌、真菌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此,“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生物③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它们是生态系统中分解者.</p><p>故答案为:</p><p>(1)细菌和真菌; 二氧化碳; 水和无机盐;</p><p>(2)光合;有机物;</p><p>(3)分解.</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教室里是否有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方案,请你帮助设计完成。</p><p>材料用具:1号和2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透明胶带、放大镜</p><p>(1)提出问题:洗手前和吸收后手指上的细菌和真菌不一样吗?</p><p>(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制订计划并实施:</p><p>①1号培养皿的处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号培养皿不做处理,在实验中起__________作用。②把两个培养皿放在_____________的地方。</p><p>(4)观察结果,得出结论:</p><p>①1号培养皿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2号培养皿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p><p>③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通过实验可知,细菌和真菌适合于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中。</p></div></div>
<div><p>【答案】 教室的空气里有细菌和真菌 打开培养皿,暴露在教师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 对照 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 有多种菌落形成 无菌落形成 教室的空气里有多种细菌和真菌 营养丰富、温度适宜</p><p>【解析】(2)作出假设:教室的空气里有细菌和真菌。<br />(3)制定并实施计划:<br />①打开1号培养皿,暴露在教室空气中5~10分钟是接种。1号培养基与2号培养基对照,实验变量是接种,1号培养基是实验组,2号培养基是对照组。<br />②对照实验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把两个培养皿放在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p><p>(4)观察结果,得出结论:分析结果①1号培养皿有多种菌落形成,②2号培养皿无菌落形成。得出结论③说明教室的空气里有多种细菌和真菌。由此可知,细菌和真菌适合于生活在营养丰富、温度适宜等环境中。</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