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外出旅游登山时,携带的下列食品,不能补充能量的是</p><p>A.纯净水B.牛奶</p><p>C.苹果 D.面包</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蛋白质、糖类、油脂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纯净水不能提供能量,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要预防或延迟癌症的发生,除了及时治疗各种癌前病变,定期接受检査之外,以下的建议不正确的应当是( )</p><p>A. 不吸烟、避免被动吸烟,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p><p>B. 避免接触阳光中的紫外线,只要改变居室通风条件</p><p>C. 坚持体育锻炼,劳逸结合,避免过渡紧张和疲劳</p><p>D. 避免精神刺激,心情舒畅,不生闷气,豁达乐观,积极向上</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合理的饮食可以预防和降低癌症的发生。</p><p>不吸烟、避免被动吸烟,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能够减少癌症的诱因,A正确;</p><p>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适当照射紫外线能促使维生素D的合成,促使钙的吸收。过度照射紫外线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使皮肤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或诱发突变引起皮肤癌,B错误;</p><p>保持心情愉快、坚持体育锻炼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癌症发生的方法。消除或减少环境中的致癌因子、减少接触致癌因子、积极宣传防癌知识等是预防癌症的主要措施,C、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王同学连续重复三次测定跑完200米后,每20秒钟内数得一次脉搏次数,每间隔5秒,记录三次数值分别是40次、4I次、45次。他跑完200米后的心率应该确定为( )</p><p>A. I 20次/分 B. 123次/分 C. 126次/分 D. 135次/分</p><p> </p></div></div>
<div><p>【答案】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其中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p><p>A. 肺泡和血液之间 B. 组织细胞和血液之间</p><p>C. 外界环境和肺泡之间 D. 外界环境和血液之间</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肺泡内的气体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最终来源是( )</p><p>A. 肺泡内 B. 血液里 C. 心脏 D. 组织细胞里</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时释放出来的,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排出,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8fd39e5b/SYS201712310056255628404533_DA/SYS201712310056255628404533_DA.001.png" width="429"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最终来源是组织细胞。</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在大量出汗和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主要丢失的是()</p><p>A. 血浆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水</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少量的尿素、无机盐等物质;人在腹泻时,消化道的黏膜受损,吸收能力降低,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血液的水、无机盐以及其它营养物质都会减少。</p><p>大量出汗时,血液主要丢失水分和一部分无机盐。喝水和适量补充无机盐就能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分;严重腹泻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损,人体主要丢失水分、一部分无机盐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喝水、适量补充无机盐以及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等方法来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分。因此不管是大量出汗还是严重腹泻都不会使血液中的血细胞丢失,丢失的主要是血浆成分,而在血浆的化学成分中,水分占90~92%,因此人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主要散失的是水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血液流出小肠壁后与流入小肠壁前相比,所含成分的特点是( )</p><p>A. 氧增加了,养料增加了 B. 氧减少了,养料增加了</p><p>C. 氧增加了,养料减少了 D. 氧减少了,养料减少了</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小肠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通过体循环血液流经小肠毛细血管壁时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小肠组织细胞,小肠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同时小肠代谢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也进入血液,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这样通过小肠处的物质交换,血液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等废物和养料都增多了。由含氧多,养料少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少,养料多颜色暗红的静脉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们同学在削铅笔时不慎被小刀划破了手指,流出了血。小刀至少划到了皮肤的(   )</p><p>A. 表皮角质层 B. 表皮生发层 C. 真皮     D. 皮下组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表皮和真皮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是否有血管。</p><p>皮肤的结构如图:</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6/08/5835d607/SYS201906160810395711153296_DA/SYS201906160810395711153296_DA.001.png" width="311" height="2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可见,表皮层没有血管,真皮层有血管,划伤流血,说明至少伤到了真皮层,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p><p>A. 大脑皮层 B. 脑干 C. 大脑白质 D. 小脑</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因此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靠神经系统来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 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B. 脑神经属于中枢神经系统</p><p>C. 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D. 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如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时会眨眼、手遇到烫的东西会缩回,像这种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这就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p><p>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A正确;<br />脑神经属于周围神经系统,因此,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B错误;<br />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或脑干,C错误;<br />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p><p>A. 排尿反射 B. 膝跳反射 C. 谈虎色变 D. 眨眼反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排尿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都是由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而谈虎色变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眼球和耳这两类感觉器官,它们的感受器分布在</p><p>A. 视觉中枢和听觉中枢 B. 角膜和耳郭 C. 视网膜和耳蜗 D. 视神经和听神经</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视觉形成过程中,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是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当血液流经某些器官后,血液中的废物会减少,这些器宫是( )</p><p>①脾②肾脏③肺④大肠</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血液中运输的代谢废物是二氧化碳、尿素、水和无机盐等,其中二氧化碳必须通过呼吸排出,也就是血液经过肺的时候进行了气体交换,氧气进入人体,二氧化碳被呼出;而尿素等则是在肾脏里以形成尿液的形式排出的。所以血液经过肺的时候二氧化碳大大减少,而经过了肾脏之后,尿素等代谢废物也大大减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激素分泌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A. 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会导致侏儒症</p><p>B. 人体胰岛素缺乏会导致糖尿病</p><p>C. 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大脖子病</p><p>D. 成年时期生长激素过多会导致巨人症</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侏儒症,A正确;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B正确;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C正确;成人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肢端肥大症,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 )</p><p>A. 青少年宜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p><p>B. 少量吸食海洛因,能提高人体免疫力</p><p>C. 青少年不得吸烟,吸烟有损健康</p><p>D. 少量饮酒能解除疲劳,对人体基本无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青少年宜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青少年不得吸烟,吸烟有害健康、少量饮酒能解除疲劳,对人体基本无害,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A、C、D正确;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海洛因是毒品,因此,绝对不能吸食海洛因,B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是良好生活习惯的是</p><p>A. 细嚼慢咽 B. 大声尖叫 C. 边吃边笑 D. 随地吐痰</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细嚼慢咽可将大颗粒食物变成小颗粒状,有利于形成食糜,减少了胃肠的负担,有利于消化食物,A正确;处在变声期的青少年要保护声带,不吸烟,不喝酒,不高声尖叫,也不要长时间大声说话,以免声带过度疲劳,B错误;吃饭时大声说笑,使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的咳嗽,C错误;痰中含有细菌,对人体有害,所以不要随地吐痰,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Ⅱ号”实验的失败给予人类深刻的启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生物圈Ⅱ号”实验没有科学依据,失败在情理之中</p><p>B. 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p><p>C. 目前人类科学发达的程度还不足以攻克这个科学实验课题</p><p>D. 人类目前还无法建立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人造环境</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圈Ⅱ号是科学家模拟生物圈Ⅰ号建造的一个实验基地,虽然科学家利用先进的技术想办法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生存空间等条件,但最后仍然以失败告终,A错误;迄今为止,生物圈仍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B正确;目前人类科学发达的程度还不足以攻克这个科学实验课题,C正确;人类迄今为止还无法建立一个人造的适合人类永久生存的环境,D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l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1/09/5c842b1a/SYS201904210924379144178934_ST/SYS201904210924379144178934_ST.001.png" width="402" height="1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________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p><p>(2)通常情况下,使用________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p><p>(3)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你认为是________血管,判断主要依据是 ________。是________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是________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1)清水 保证小鱼正常呼吸</p><p>(2)低</p><p>(3)动脉 血流方向是由主干流向分支毛细血管 红细胞单行通过 静脉 血流方向是由非支流向主干</p><p>【解析】</p><p>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br />图2中1是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静脉。</p><p>(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br />(2)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br />(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图2中1是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静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3月31日是第22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请据列图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8/08/5d9a481e/SYS201905280843292069639537_ST/SYS201905280843292069639537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红灯停绿灯行”.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经过②_______等的折射,刺激④_______产生神经冲动,最终在视觉中枢形成视觉.</p><p>(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也会在等到救护车过后方能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急救车的“鸣笛声”刺激______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__________形成听觉.</p><p>(3)某伤员只有在看到自己下肢的情况下,才知道下肢的具体活动情况,则此人可能的损伤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脊髓灰质炎是一种能够导致人体瘫痪的传染病,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该病属于__________传染病.让健康婴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从免疫学的角度看,这种糖丸属于________.</p><p>(5)A和B所构成结构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晶状体 视网膜 耳蜗 听觉中枢 上行传导的神经纤维(上行传导束) 消化道 抗原 神经元 </p><p>【解析】</p><p>如图眼球结构模式图:①是角膜,②是晶状体,③是玻璃体,④是视网膜,⑤是视神经;耳朵结构模式图:1是鼓室,2是听小骨,3是半规管,4是鼓膜,6是耳蜗;大脑皮层模式图:I是听觉中枢,II语言中枢,III是视觉中枢;反射弧模式图:A是脊髓的白质,B是脊髓的灰质,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p><p>(1)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②晶状体等的折射作用,在④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④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⑤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III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p><p>(2)急救车的鸣笛声经过外耳道传到4鼓膜,鼓膜的震动通过2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6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I听觉中枢,就产生了听觉。</p><p>(3)有人只有在看到自己下肢的情况下,表明则此人下肢能活动,反射弧完整,大脑能支配下肢的活动;但是不能感知下肢的位置,可能的损伤部位是G,上行传导的神经纤维(上行传导束),不能把下肢的活动情况通过脊髓白质的神经纤维上行传导到大脑的躯体感觉中枢,因此不能感知下肢的具体活动情况。</p><p>(4)脊髓灰质炎是一种能够导致人体瘫痪的传染病,该病主要是通过饮食传播,因此属于消化道类传染病。脊髓灰质炎糖丸是其疫苗,从免疫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糖丸属于抗原,服用后能产生对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提高人们抵抗该病的抗体,提高人们抵抗该病的能力,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p>(5)A是脊髓的白质,B是脊髓灰质,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末端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p><p>疟疾是由疟原虫所致的虫媒传染病,流行于 102 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 估计,有 20 亿人口居住在流行区,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恶 性疟疾死亡率极高。本世纪 30 年代,疟疾几乎遍及全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发病率才 大大下降。现有各种抗疟药,但还没有一种药对各种疟原虫都有同样的效果,同一疟 原虫在不同地区或处在不同免疫状态的人群中,对药物的效应也不一样。预防措施主 要有消灭按蚊,防止被按蚊叮咬,清除按蚊幼虫孳生场所及使用杀虫药物。疟疾疫苗 接种有可能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由于疟原虫抗原的多样性,给疫苗研制带 来较大困难。目前研制的主要是子孢子蛋白疫苗和基因疫苗,尚未能供现场应用。</p><p>(1)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_______。</p><p>(2)消灭按蚊,防止被按蚊叮咬,清除按蚊幼虫孳生场所及使用杀虫药物,属于预防 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p><p>(3)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保卫自身的________道防线,接种基因疫苗后,人体的淋巴细胞就会分泌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_______,这种免疫方式 属于______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p></div></div>
<div><p>【答案】 疟原虫 切断传播途径 三 抗体 特异性</p><p>【解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p><p>(1)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从传染病学分析,引起疟疾的疟原虫是病原体。</p><p>(2)消灭按蚊,防止被按蚊叮咬,清除按蚊幼虫孳生场所及使用杀虫药物,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p><p>(3)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和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代防线是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