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40:21

备战中考生物巩固复习-第十六章动物的行为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p><p>A. 环境因素    B. 遗传因素    C. 亲代教育    D. 后天学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又称为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等。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狗做算术题等。故选B。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蚂蚁的群体中,个体之间有分工合作,有等级现象,可见蚂蚁具有(  )</p><p>A. 繁殖行为    B. 节律行为    C. 社群行为    D. 取食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p><p>B、节律行为: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p><p>C、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p><p>D、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p><p>蚂蚁的群体中,个体之间有分工合作,有等级现象,可见蚂蚁具有社群行为.</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越高等, “学习” 能力越强,这有利于(    )</p><p>A. 获得食物    B. 找到配偶    C. 判断行为    D. 适应复杂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后天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属于学习行为( )</p><p>A. 小鸟喂鱼    B. 母鸡孵卵    C. 小狗算算术    D. 麻雀筑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小鸟喂鱼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错误;母鸡孵卵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错误;小狗算算数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C正确;麻雀筑巢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p><p>A. 环境因素    B. 遗传因素    C. 亲代教育    D. 后天学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又称为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等。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狗做算术题等。故选B。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下列几组动物中“尝试与错误”次数最多的是(  )</p><p>A. 蚯蚓、蜗牛    B. 蟹、蛙    C. 蛇、龟    D. 猫、狗</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并且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p><p>蚯蚓是环节动物,蜗牛是软体动物,蟹是节肢动物,蛙是两栖动物,蛇和龟都是爬行动物,猫和狗都属于比较高等的哺乳动物。其中蚯蚓和蜗牛是比较低等的动物,所以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会形成一定的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了        。</p></div></div>
<div><p>【答案】组织    等级    </p><p>【解析】</p><p>试题解析: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营群体生活,但并不是简单的群居生活,而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性。群体内部会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如蜜蜂,白蚁,成员之间有的负责觅食,有的负责繁衍后代,有的负责保卫;有的群体中还形成了等级,如狒狒群的首领在求偶,食物分配等方面都享有特权。</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吃梅止渴是________行为,望梅止渴是________行为。</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 学习</p><p>【解析】</p><p>试题从动物行为类别看,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吃梅止渴”属于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望梅止渴”和“谈梅止渴”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因此都属于学习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体在(         )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p></div></div>
<div><p>【答案】内外刺激</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动物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体在__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不依赖于个体生活的经验,通过遗传和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行为属于__行为.</p></div></div>
<div><p>【答案】  内外刺激  先天性</p><p>【解析】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动物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不依赖于个体生活的经验,通过遗传和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______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_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_的作用,由______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性行为.</p></div></div>
<div><p>【答案】  遗传物质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生活经验</p><p>【解析】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性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我们常见的如取食行为、________行为、________行为、迁徙行为等.</p></div></div>
<div><p>【答案】防御繁殖</p><p>【解析】</p><p>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p><p>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我们常见的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动物的行为虽然复杂多样,但是取食行为、防御行为和繁殖行为是动物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最基本的行为,因为摄食是生物生存的最基本条件;防御行为是指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可见这些行为对动物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延续种族是十分重要的,是不可缺少的。</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请将下列动物的具体行为与动物行为的类型对应起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7/09/4e2eadb9/SYS201905070913248490301436_ST/SYS201905070913248490301436_ST.001.png" width="320"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7/09/4e2eadb9/SYS201905070913248490301436_DA/SYS201905070913248490301436_DA.001.png" width="441"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试题①家鸽产卵属于生殖行为;</p><p>②大雁向南迁飞是太阳影响的季节性节律行为,属于迁徙行为;</p><p>③壁虎断尾是为了吸引敌害的注意,掩护自己逃跑,属于防御行为;</p><p>④猴王大叫向同类示威是为了显示猴王的威风和威胁同类必须服从自己,属于社群行为。</p><p>⑤响尾蛇利用红外感受器捕食鸟属于觅食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________行为和________行为。前者是由________所决定的,后者是动物在________成长过程中,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而获得的行为。</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    学习    遗传物质    后天    生活经验    学习    </p><p>【解析】</p><p>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可以分为防御行为、觅食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等。</p><p>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br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br />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后天成长过程中,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是: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________,有的群体中还形成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明确分工    等级制度    </p><p>【解析】</p><p>社会行为是指同一种群的动物相互作用所表现的各种行为,据此解答。</p><p>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如白蚁的群体有蚁后、雄蚁、工蚁,蚁后负责产卵、雄蚁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负责喂养蚁后、建筑蚁穴、采集食物、清理蚁穴、搬运蚁后产的卵,甚至移动蚁后等,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黑猩猩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是什么?动物的社会行为对动物生存有什么意义?你能通过实例说明吗.</p></div></div>
<div><p>【答案】社会行为的特征:①具有明确的分工;如在白蚁的群体中,包括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分工明确.②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如狒狒营社会行为,在各个组成成员中只有雄性个体最占优势,其为社群中的首领,存在等级制度.  社会行为的意义:社会行为使动物可以更好的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能,如在白蚁的群体中,包括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分工明确,共同维持群体的利益,利于生物的生活和种族的延续</p><p>【解析】</p><p>社会行为是指同种动物集群活动,相互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具有组织性、分工性等特征。实例:蜜蜂中有蜂王、雄蜂、工蜂。</p><p>(1)社会行为的特征:①具有明确的分工,如:在白蚁的群体中,包括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其中工蚁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为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白蚁,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等;兵蚁主要是保卫蚁穴;雌蚁的职能是产卵,雄蚁负责和雌蚁交配。②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如狒狒营社会行为,在各个组成成员之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排成等级次序,其中只有一个雄性个体最占优势,其为社群中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对它表示顺从,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并且和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所以存在明显的等级制度。<br />(2)社会行为的意义:社会行为使动物可以更好的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例如:在白蚁的群体中,包括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分工明确,共同维持群体的利益,利于生物的生活和种族的延续。</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吗?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p></div></div>
<div><p>【答案】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如猿猴、人等</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的行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所占的比例越大,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如如猿猴、人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一只刚出生的仔兔寄放在同时产仔的另一只母兔旁,被寄放的仔兔会立刻被母兔认出,常被咬死或遗弃于窝外。</p><p>(1)母兔对自己仔兔的识别,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学习行为?</p><p>(2)如果不想让这之母兔伤害这只仔兔,你有什么办法吗?    </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行为    可以把这只母兔尿液涂抹于被寄放的仔兔身上,让母兔不能根据气味来识别是自己的仔兔    </p><p>【解析】</p><p>试题(1)将一只刚出生的仔兔寄放在同时产仔的另一只母兔旁,被寄放的仔兔会立刻被母兔认出,常被咬死或遗弃于窝外,说明母狗与小狗仔之间存在信息交流.母狗对自己狗仔的识别,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先天性行为,</p><p>(2)母兔与小兔之间是通过嗅觉闻到小兔的气味,辨别小兔是否是自己的孩子,因此,可以将母兔的尿液涂抹在小兔仔的身上,这样母兔在闻气味时闻到的是自己的尿液味,就以为是自己的孩子,母兔就不会伤害这只兔仔并给予正常的哺育。</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1/09/a2f036f8/SYS201904210923519160570926_ST/SYS201904210923519160570926_ST.001.png" width="144" height="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它的小岛。</p><p>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p><p>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p><p>(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做出的假设是:                       </p><p>结论是:                       </p><p>(2)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p><p>(3)蚂蚁是昆虫纲动物,体表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        。</p><p>(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p><p>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p></div></div>
<div><p>【答案】(1)蚂蚁是靠气味(动作、声音等都可)传递信息 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p><p>(2)社会行为</p><p>(3)外骨骼</p><p>(4)B</p><p>【解析】</p><p>试题(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此题以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活动为背景,考查了学生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能力,包括拟订探究计划,列出所需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及其探究性实验的设计的注意事项以及对实验结果的预期、分析和归纳能力.</p><p>(2)蚂蚁共同搬运食物,需许多蚂蚁彼此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因此蚂蚁的群体有不同的成员,它们当中有明确的分工.蚂蚁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关系.它们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p><p>(3)蚂蚁生活在陆地上,为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p><p>(4)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枣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p><p>相传西楚霸王项羽行军至乌江,天色已晚 ,只见岸边沙滩上有几只蚂蚁围成的大字“霸王死于此”。项羽心想:这是天意,遂大喊一声:“天绝我也!”即拔剑自刎,原来这是刘邦手下的军师用蜜糖写的几个字,招来了蚂蚁,项羽不知是计,中计身亡。</p><p>(1)蚂蚁能够按照人的设计围成几个大字,这与蚂蚁的食性有关,你知道蚂蚁的食性吗?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蚂蚁之间靠_____________传递信息。当一只侦察蚁发现食物时向其他伙伴做出什么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一窝蚂蚁由不同的成员组成,蚂蚁是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行为特征的动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1)喜吃甜食 (2)气味;触角 (3)社会</p><p>【解析】试题分析:(1)蚂蚁属于昆虫,它喜食甜食,触角是它的嗅觉器官。</p><p>(2)蚂蚁之间是通过触角传递信息的,它们的触角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因此气味成了蚂蚁信息交流的方式。</p><p>(3)蚂蚁喜欢群居,其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群体内有负责生殖的雌蚁---“蚁后”和雄蚁,还有专管保卫蚁巢的兵蚁以及负责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的工蚁,所以蚂蚁属于社会性行为的动物.</p><p>故答案为:(1)甜食;(2)气味;触角的相互碰撞;沿途;(3)社会;</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资料生物学家把章鱼放入大鱼缸内,中间放一块玻璃板,使章鱼能从其中的一侧游到另一侧,将小虾放入章鱼的另一侧,当章鱼看见食物时,它只是直扑玻璃板,在玻璃上乱碰乱撞不会经过玻璃板去捉小虾。多次碰撞后,章鱼才能绕过障碍物捉到小虾。而狗和猴子能越过障碍物取得食物,狗较快地学会绕道获取食物,而猴子只一次就学会绕道获取食物。</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7/09/4e2eadb9/SYS201905070913254165188530_ST/SYS201905070913254165188530_ST.001.png" width="154"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章鱼绕过玻璃板而获得食物属于学习行为,这是根据动物行为的______________来进行分类的。</p><p>(2)上述实验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_____。</p><p>(3)不同动物的学习行为有差异是因为动物的学习行为受 ___________因素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  获得途径  强  遗传因素</p><p>【解析】(1)动物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资料中章鱼绕过玻璃板而获得食物属于学习行为,这是根据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来进行分类的。<br />(2)章鱼经过多次碰撞之后,才能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了绕道捕获食物,可以知道章鱼是软体动物比较低等,而猴子为哺乳动物为高等动物,所以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越强。<br />(3)不同动物的学习行为有差异是因为动物的学习行为受遗传因素的作用。</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备战中考生物巩固复习-第十六章动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