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40:15

备战中考生物巩固复习-第二十三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xa0;&#xa0;&#xa0; )</p><p>A. 草→昆虫→青蛙→蛇    B. 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p><p>C. 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 草→兔→狼→细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捕食关系,A正确;蚱蜢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B错误;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最高级消费者结束,箭头指向捕食者,,C错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细菌属于分解者,不符合食物链要求,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之间的关系属于(&#xa0; )</p><p>A. 合作    B. 竞争    C. 捕食    D. 寄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br />(2)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内或体表获取营养维持生活的方式,对寄主造成伤害。</p><p>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相互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生存空间,因此属于竞争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p><p>A. 双向流动,逐级递减    B. 单向流动,逐级递增</p><p>C. 循环流动,前后不变    D.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p><p>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各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①该生物呼吸作用散失 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营养级越高,储能越少,个体数量越少。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对生物的个体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这就决定了:大多数食物链一般只有3-4个营养级。一般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由此可以得出: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xa0;&#xa0;&#xa0; )</p><p>A.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p><p>B. 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数量大增</p><p>C. 生物系统中生物的总数量保持不变</p><p>D.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种类保持不变</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态平衡是相对的、动态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p>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能调节维持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动态平衡,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凝练隽永的古诗词不仅寄托了人们的情思,还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下列诗句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p><p>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p><p>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p><p>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p><p>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A中,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中反映的是光对生物的影响;C中反映的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中反映的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草原上,如果消灭了危害人、畜的狼,草原会出现哪种情况( )</p><p>A. 草畜两旺    B. 加速沙化    C. 减慢沙化    D. 没有变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草原没有了狼,没有了天敌而不断繁衍的羊将吃光食物,草原生态系统会被破坏.</p><p>加速沙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春天连翘和紫荆争相斗艳,而秋天又是菊花绽放的节日,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p><p>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要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理、形态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包括光照、空气、温度、湿度、水份、土壤等属于非生物因素,每一种植物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是不同的。春天连翘和紫荆争相斗艳,而秋天又是菊花绽放的节日,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阳光。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p><p>A.植物→真菌→田鼠→蛇        B.黄鼠狼→蛇→田鼠→植物</p><p>C.阳光→草→野兔→狐狸        D.植物→田鼠→蛇→猫头鹰</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B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植物与消费者田鼠、蛇、猫头鹰它们四者的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可作为下列哪项的实例</p><p>A.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p>C.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描述的是蚂蚁对环境的影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 ________,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_是保持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有限的    数量和所占的比例    相对稳定    </p><p>【解析】</p><p>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相对稳定。但是,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________统称为环境.</p></div></div>
<div><p>【答案】生存空间</p><p>【解析】环境是生物生存的空间,同时更重要的是指存在于生物周围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图中用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请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7/09/effd8740/SYS201905070914000597356934_ST/SYS201905070914000597356934_ST.001.png" width="210"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该生态系统受到严重金属盐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 </p><p>(2)生物甲与己的关系是________&#xa0;.</p><p>(3)该图只表示了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缺少的成分有________ . </p></div></div>
<div><p>【答案】丙    捕食和竞争    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p><p>【解析】</p><p>(1)有毒化学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积累富集,在食物链末端的高级消费者体内最多。<br />(2)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明确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p><p>(1)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逐级增多,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丙,所以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盐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丙。<br />(2)生物己和生物甲都以戊为食,存在一种竞争关系,而生物甲又以己生物为食,他们之间是捕食关系。<br />(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以及非生物部分。</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一块农田里长着绿油油的小麦,影响小麦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______因素和_____因素。</p></div></div>
<div><p>【答案】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p><p>【解析】</p><p>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生存环境中的非生物部分叫做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它们都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________和________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流动,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p></div></div>
<div><p>【答案】物质;能量</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随着吃与被吃物质和能量随之一起流动。</p><p>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既存在着竞争,又存在着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关系,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流动,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如________和________等).</p></div></div>
<div><p>【答案】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阳光、空气    水    </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p><p>(1)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br />(2)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能量在食物网中流动遵循的规律:从绿色植物开始,流向植食性动物,再流向肉食性动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请在横线上写出以下资料中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p><p>(1)兰花种在荫棚下,芒果树喜欢“晒太阳”。________&#xa0;</p><p>(2)鸡能够在短期内忍受零下40度的低温约3小时。________&#xa0;</p><p>(3)某健康杂志指出,人每天要喝八杯水才足够。________&#xa0;</p><p>(4)捕虫灯能诱杀昆虫。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阳光    温度    水    光    </p><p>【解析】</p><p>生物圈中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据此分析解答。</p><p>(1)兰花种在荫棚下,芒果树喜欢“晒太阳”,说明不同的生物都不同程度的需要一定的阳光。<br />(2)鸡能够在短期内忍受零下40度的低温约3小时,时间再长就会死亡,说明生物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br />(3)某健康杂志指出,人每天要喝八杯水才足够,说明了水的重要性,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氧气和营养物质以及废物都必需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因此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br />(4)捕虫灯能诱杀昆虫,这个例子说明生物生存需要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流水清澈、鱼儿畅游、绿岛如茵…”不久的将来,城市的内河就将向人们呈现出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卷.近年来,我省各市对内河展开了生态修复(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7/09/effd8740/SYS201905070914007663118438_ST/SYS201905070914007663118438_ST.001.png" width="346" height="1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投入微生物菌剂,增加了________的数量,促进了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分解,形成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的水.二氧化碳和________,从而实现水质的净化.    </p><p>(2)曝气机能增加水体的含氧量,以满足水中生物________作用的需要.    </p><p>(3)生物浮床就像水中的绿岛,它与内河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系统.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p><p>(4)生物浮床还为鱼儿提供了庇荫处,许多鱼喜欢在这样阴暗的环境中活动,这体现了非生物因素中的________对鱼生活的影响.</p></div></div>
<div><p>【答案】分解者    无机盐    呼吸    水草→鱼→鸟    光    </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r />(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p>(1)河水变质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以通过投入微生物菌剂,增加分解者的数量,把有机物转化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br />(2)水生生物所需的氧气来自于水中,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所以曝气机不断向鱼池中通入气体是增加水中的氧含量,满足水中生物氧气的需要。<br />(3)食物链指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从图中给出的生物可以找出食物链:水草→鱼→鸟。<br />(4)鱼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存,体现了光对鱼生活的影响。</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寄生在动植物体内,使它们患病;有些细菌和真菌却能够与动植物共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细菌和真菌是广泛分布在生物圈中的生物,在长期的进化中与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之间建立了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有些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的生活有利,有些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的生活不利,但是细菌和真菌或寄生生活或与动植物共生,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客观辩证地看待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的关系</p><p>【解析】</p><p>试题分析:有的细菌和真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真菌是有益的,如细菌中的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真菌中的青霉可以制成青霉素等,所以,有些细菌真菌对动植物有利,有些细菌真菌对动植物有害,我们应该辩证的看他们的关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模拟池塘生态系统的制作的一个封闭生态瓶,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cdd3d718/SYS201904220923227304207210_ST/SYS201904220923227304207210_ST.001.png" width="131"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没有光照,生态瓶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p><p>(2)该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非生物部分)是_____________。(至少答2个以上)</p><p>(3)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绿萍和金鱼藻死亡,进而整个生态系统崩溃  空气、水、阳光、温度等  绿萍和金鱼藻  虾、螺狮</p><p>【解析】</p><p>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分析解答。</p><p>(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阳光,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所以若没有光照,生态瓶将会出现的现象是:绿萍和金鱼藻死亡,进而整个生态系统崩溃。<br />(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p><p>(3)绿萍和金鱼藻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虾、螺狮是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可被植物重新利用;其排泄物或遗体经过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进入生态循环,因此,真菌和细菌是分解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相关问题</p><p>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是杂食性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又吃植物的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茎、叶、果实为食物,然而鼠又是狐和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3/09/8a5ed761/SYS201905030934078313980582_ST/SYS201905030934078313980582_ST.001.png" width="204"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右边是某同学根据短文画出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中还有一条食物链未画出,请你补充画完整。(在图上用箭头和直线表示)</p><p>(2)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必不可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p><p>(3)在这个食物网中,杂食性鸟与昆虫的关系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p><p>(4)若某种自然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鼠类大发生,短时期内,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数量会随之增加,而随着上述生物数量的增加和绿色植物数量的减少,鼠类的数量也会随着减少,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能力。</p><p>(5)若该生态系统受到DDT农药的污染,则_______的体内DDT含量最高,原因是有毒物质能通过_______不断积累。</p><p>&#xa0;</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3/09/8a5ed761/SYS201905030934078313980582_DA/SYS201905030934078313980582_DA.001.png" width="271"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    狐和鹰    自我调节    鹰    食物链    </p><p>【解析】</p><p>试题(1)食物链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由题意杂食性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存在绿色植物→杂食鸟→鹰的食物链。</p><p>(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增加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p><p>(3)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杂食性鸟与昆虫的关系是都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处在不同营养级杂食性鸟以昆虫为食,为捕食关系,同时又处于同一营养级,都以绿色植物为食物,故又属于竞争关系。</p><p>(4)如果该生态系统鼠类的数量大增,以鼠为食的狐和鹰因食物增加而数量大增,但绿色植物的数量因鼠的增加而减少,所以要是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表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的调节能力。</p><p>(5)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从而使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中流动,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因为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富集)。</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相互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7/09/effd8740/SYS201905070914010096472742_ST/SYS201905070914010096472742_ST.001.png" width="277"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如果该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设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绿色植物转换的太阳能为X千焦/年,所有生物(包括绿色植物)用于细胞分裂、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总能量为Y千焦/年.则X与Y比较大小,下列哪一项正确?___________            </p><p>A.&#xa0;X>Y&#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B.&#xa0;X<Y&#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C.&#xa0;X=Y&#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D.&#xa0;无法确定</p><p>(2)图中黄雀与螳螂的关系是________.    </p><p>(3)农业生产上中耕松土和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植物根系获得充足的________以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    </p><p>(4)图中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者.    </p><p>(5)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________来实现的.</p></div></div>
<div><p>【答案】A    捕食和竞争    氧气    分解    自动调节    </p><p>【解析】</p><p>(1)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br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br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1)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此,“如果该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设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绿色植物转换的太阳能为X千焦/年,所有生物(包括绿色植物)用于细胞分裂、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总能量为Y千焦/年”,则X>Y,故选A。<br />(2)图中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因此属于捕食关系,黄雀和螳螂都吃蝗虫,二者相互争夺食物,因此还有竞争关系,所以,黄雀与螳螂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br />(3)“农业生产上中耕松土和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植物根系获得充足的氧气以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br />(4)图中的细菌和真菌主要靠分解动物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br />(5)“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来实现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简化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7/09/effd8740/SYS201905070914012298102713_ST/SYS201905070914012298102713_ST.001.png" width="261"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    </p><p>(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还应该包括的成分是________.    </p><p>(3)鹰和蛇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种是________关系,另一种是________关系.</p></div></div>
<div><p>【答案】5     分解者    捕食    竞争    </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又分为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br />(2)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br />(3)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据此答题。</p><p>(1)数食物链时,应从生产者--草开始,沿着箭头向上到最高级消费者。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应该是生产者。图中的食物链有;①草→兔→鹰,②草→兔→狐,③草→鼠→狐,④草→鼠→鹰,⑤草→鼠→蛇→鹰。<br />(2)本题图中有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兔、狐和鹰等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所以要想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缺少的是分解者。<br />(3)由该食物网简图可知:鹰和蛇之间除捕食关系外,它们还都捕食鼠,所以还是竞争关系。</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备战中考生物巩固复习-第二十三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