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四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诗句“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中江水泛绿的原因是( )</p><p>A. 树的倒影 B. 藻类植物的大量繁殖 C. 诗人的错觉 D. 江水本来颜色</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的细胞内含叶绿体,藻类植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春天,温度适宜,适合藻类植物的生长,会使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而使得水呈现出绿色,可见题中的诗句描写的应该是藻类植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植物中,不属于苔藓植物的是( )</p><p>A. 海带 B. 地钱 C. 墙藓 D. 葫芦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苔藓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常见的苔藓植物有金发藓、葫芦藓、地钱等,海带属于藻类植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陆生动物中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是( )</p><p>A. 哺乳类 B. 鱼类 C. 两栖类 D. 爬行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故陆生动物中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是爬行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被称为“活化石”的是( )</p><p>A. 大熊猫 B. 扬子鳄 C. 丹顶鹤 D. 金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属哺乳纲,熊科,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A不符合题意;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B符合题意;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象征,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无“活化石”之称,C不符合题意;金鱼,各地均有,无活化石称号,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青藏高原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p><p>A. 大熊猫 B. 沙燕 C. 藏羚羊 D. 中华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 藏羚羊是我国重要珍稀物种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分类单位的特征正确的是( )</p><p>A. 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种类越少</p><p>B. 分类单位越小,生物共同特征越多</p><p>C. 越小的分类单位,植物种类越多</p><p>D. 同一分类单位中植物的特征是相同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p><p>分类单位越大,生物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AC错误,B正确;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的共同特征较多,但不是完全相同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命起源的过程中,从有机大分子到原始生命最可能发生在</p><p>A. 原始陆地上 B. 原始土壤里 C. 原始海洋中 D. 原始大气中</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物,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 )</p><p>A. 化石 B. 比较解剖、比较胚胎 C. 分子生物学 D. 以上三者都是</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等。故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有“裸子植物的故乡”美称的国家是( )</p><p>A. 法国 B. 中国 C. 俄罗斯 D. 加拿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中国的裸子植物分别为世界现存裸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66.6%、41.5%和29.4%,裸子植物资源占世界1/3,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面包师制作面包、馒头时,要使面包、馒头膨大松软,需要用到下列哪种生物(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ab9949d4/SYS201904121023457654791382_ST/SYS201904121023457654791382_ST.001.png" width="82"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ab9949d4/SYS201904121023457654791382_ST/SYS201904121023457654791382_ST.002.png" width="88" height="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ab9949d4/SYS201904121023457654791382_ST/SYS201904121023457654791382_ST.003.png" width="103"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ab9949d4/SYS201904121023457654791382_ST/SYS201904121023457654791382_ST.004.png" width="93"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图中A、是细菌,B是曲霉菌呈现球状,上有呈辐射状成串的孢子,C是蘑菇,D是真菌,制馒头、做面包要用到酵母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证据.如图所示某地地质构造图,地质学家在三个地层中都发现了化石,你认为最高等的生物类型最可能分步在(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341987236562_ST/SYS201905180909341987236562_ST.001.png" width="224"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地层Ⅰ B. 地层Ⅱ C. 地层Ⅲ D. 三个地层</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p><p>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形成早的古老的地层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少,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形成晚埋藏较浅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多,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因此如图所示某地地质构造图,地质学家在三个地层中都发现了化石,最高等的生物类型最可能分步在地层Ⅰ。A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p><p>A. 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p><p>B. 生物常常会为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而发生生存斗争</p><p>C. 生物在生存斗争中,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获胜</p><p>D.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效的,这必然导致生物在生活过程中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不是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而是环境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综上所述,故C说法错误。<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p><p>A、类人猿 B、南方古猿 C、森林古猿 D、古代猕猴</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爬行类动物体表一般覆盖着鳞片或甲,在陆地产卵,卵具硬壳.下列动物属于爬行类的是( )</p><p>A. 蜈蚣<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343628365123_ST/SYS201905180909343628365123_ST.001.png" width="75" height="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乌鱼<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343628365123_ST/SYS201905180909343628365123_ST.002.png" width="71"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鹌鹑<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343628365123_ST/SYS201905180909343628365123_ST.003.png" width="85" height="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蜥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343628365123_ST/SYS201905180909343628365123_ST.004.png" width="108" height="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p><p>蜈蚣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属于节肢动物,A错误;乌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B错误;鹌鹑的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完成双重呼吸,属于鸟类,C错误;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三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属于爬行动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称为“地球之肾”是( )</p><p>A. 森林 B. 湿地 C. 海洋 D. 沙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p><p>“地球之肾”主要是指湿地生态系统,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可见B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_____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指_______和_______上表现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在自然条件下同种的生物可以通过____产生具有_____的后代.</p></div></div>
<div><p>【答案】种 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 有性生殖 生殖能力 </p><p>【解析】</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p><p>种是最小的单位,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同种生物的有性生殖可以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如果不同种生物杂交会出现不育或者变异,例如:驴与马杂交生出的是骡子,是不能产生后代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古人类化石表明,人类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四个阶段。在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人的容量变化是最显著的。</p></div></div>
<div><p>【答案】直立人 智人 脑</p><p>【解析】</p><p>古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420万-150万年前,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生活在距今200万-150万年前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直立人生活在距今200万-20万年前,会打造不同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的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生活在距今20-1万年前,已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致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能够狩猎,并在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中,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语言的产生,是人类和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在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人的脑容量变化是最显著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是 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生物进化</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巨大价值,生物多样性最直接的体现是物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分类等级从低到高:种、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属 科 目 纲 门 界 </p><p>【解析】</p><p>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相似度越小;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相似度越高。</p><p>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因此,分类的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研究发现,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海洋中的__________,他们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原始单细胞藻类 多细胞藻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p><p>【解析】</p><p>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p><p>植物进化的历程为: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单细胞藻类,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多细胞藻类和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使原来的不毛之地开始披上了绿装。但是,它们的生殖还都需要有水的环境,后来,一部分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由于花粉管的出现它们的生殖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证据。(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试题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p><p>解: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如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早期都有鳃裂和尾,说明了脊椎动物和人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动物进化来的.</p><p>因此化石不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但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p><p>故答案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病毒可寄生在活细胞,不可以在空气中繁殖. (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因此病毒的繁殖又称为自我复制。</p><p>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所以不能在空气中繁殖,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 )</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试题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故答案为:错</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爬行动物和鸟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p><p> </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试题分析: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代的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爬行类、鸟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细菌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无细胞壁,有荚膜。(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在生态 系统中扮演分解者。(只有少数硫化菌以分解硫化物获得能量自养。)而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在生态系统中扮演 生产者;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扮演消费者。因此细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叶绿体。</p><p>考点: 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 (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等。</p><p>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等。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我们叫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一种补充措施,故此题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病毒、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微生物,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细菌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属于真核生物,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蝴蝶、蜈蚣、蚂蚁和会织网的蜘蛛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昆虫。(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蝴蝶和蚂蚁具有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触角,一对复眼和一个口器,有3对足,一般有2对翅等特征,所以它们都属于昆虫,而蜈蚣和蜘蛛它们的身体有许多体节组成的,蜈蚣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没有复眼,属于蛛形纲,蜈蚣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有很多足,属于多足纲,故它们不属于昆虫.故答案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春天和秋天的蝗虫颜色不同能适应不同的环境。 (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行为方式有重要关系。</p><p>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例如:春天和秋天的蝗虫颜色不同,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也是防止被敌害发现,同时便于捕食猎物,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蝴蝶的幼虫危害农作物,所以蝴蝶是害虫,应消灭它。</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本题考查蝴蝶的生殖发育方式以及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p><p>解答:解:蝴蝶幼虫以农作物为食,是害虫,但蝴蝶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可以促进物质的循环,还可以帮助植物传粉.<br />故答案为:×</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无脊椎动物的类群与对应的特征选出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357981465206_ST/SYS201905180909357981465206_ST.001.png" width="343"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a) (e) (b) (c) (d)</p><p>【解析】</p><p>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p><p>A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B线形动物,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C环节动物,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如:蚯蚓、水蛭;D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如;河蚌、蜗牛;E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脊椎动物的类群与对应的呼吸器官选出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359132192359_ST/SYS201905180909359132192359_ST.001.png" width="281"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 (d) (a) (c) (a)</p><p>【解析】</p><p>鱼类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两栖动物的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干燥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鸟类的特征: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起,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胎生哺乳,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p><p>鱼类,用鳃呼吸;两栖动物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爬行动物用肺呼吸;鸟类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哺乳动物用肺呼吸。</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长颈鹿进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360273242435_ST/SYS201905180909360273242435_ST.001.png" width="499" height="1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2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颈长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由此可知,颈长的变异相对环境变化而言是______(有利或不利)变异.</p><p>(2)图3说明颈长的个体能 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从进化过程看,这种变异是由于________ 的改变而引起的.</p><p>(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有利 环境 自然选择 </p><p>【解析】</p><p>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p><p>(1)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图2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长颈的个体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短颈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因此,长颈的变异就是有利变异。<br />(2)图③说明有利变异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掉。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看,颈长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在进化过程中,颈长的个体被逐渐保留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与环境的变化是相适应的。<br />(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进化树又称“系统树”、“系谱树”,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请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4b20aabf/SYS201904161040320780763448_ST/SYS201904161040320780763448_ST.001.jpeg" width="214" height="2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树根处[A]代表________________,它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中。</p><p>(2) A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单位是_______。</p><p>(3)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 ]________________进化来的。</p><p>(4)C与蕨类植物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从进化树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1)原始生命 原始海洋 (2)营养方式(或能否制造有机物) 界 (3)B古代爬行类 (4)C用种子繁殖,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 (5)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p><p>【解析】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生命进化而来,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根据能否制造有机物,可以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和动物界,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爬行类进化来的,c是裸子植物,裸子植物区别于蕨类植物的特征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或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细菌结构图,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363646499558_ST/SYS201905180909363646499558_ST.001.png" width="343" height="1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1是鞭毛、2是____、3是____、4是细胞膜.</p><p>(2)细菌结构和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相同的是都有细胞壁、细胞膜、____,不同的是细菌没有____,像这样的细胞我们称为____ 细胞.</p><p>(3)与细菌细胞相比,病毒则非常简单,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___外壳和内部___构成.</p></div></div>
<div><p>【答案】细胞质 未成形的细胞核 细胞质 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 蛋白质 遗传物质 </p><p>【解析】</p><p>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结构有⑤细胞壁、④细胞膜、②细胞质、③未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还具有特殊结构:①鞭毛和⑥荚膜。</p><p>(1)图中①鞭毛、②细胞质、③未成形的细胞核、④细胞膜、⑤细胞壁、⑥荚膜。<br />(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像这样的细胞我们称为原核细胞。<br />(3)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