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二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同学对神经系统的知识做了如下总结,你不赞同的是( )</p><p>A. 调节心跳、血压等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在脑干</p><p>B. 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p><p>C.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脑发出的神经组成</p><p>D. 长的突起外表套上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p><p> </p></div></div>
<div><p>【答案】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8/10/e59f4d6d/SYS201904181034391834853747_ST/SYS201904181034391834853747_ST.001.png" width="178"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p><p>B. 图中①是效应器,⑤是感受器</p><p>C. 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①→②→③→④→⑤</p><p>D. 只有该反射弧结构完整,才能完成该反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A正确;图中①是感受器,⑤是感受器,B错误;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视觉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C正确;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p><p>A. 某同学抓起烫手馒头,先感觉烫后松手</p><p>B. 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肾上腺素会增多</p><p>C. 垂体能分泌调节生长发育的生长激素</p><p>D. 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降低血糖浓度</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是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p><p>反射弧是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某同学抓起一个烫手馒头,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冲动并沿着传入神经传到脊髓里特定的神经中枢,由其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引起上臂上相应肌肉的收缩迅速松手;传导到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的路径要长,所以后形成痛觉,故A错误;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故B正确;垂体分泌的激素叫生长激素,能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故C正确;胰岛分泌的是胰岛素,主要调节糖的代谢,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降低血糖浓度,故D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3月14日,患有“渐冻症”的杰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渐冻症”是由于传出神经元受损引起的。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假如传出神经受损,其它结构正常,当感受器接受信息刺激后将会( )</p><p>A. 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B. 失去感觉但能运动</p><p>C. 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D. 失去感觉同时不能运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神经冲动是沿着反射弧传递的,反射弧的结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渐冻症”患者的传出神经受损,因此感受器接收不到信号故没有反应,神经中枢能接受到神经冲动,并将其传递到大脑,产生感觉,因此,患者有感觉但不能运动。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视眼的人眼球的部分结构出现了变化,导致看远方物体时视觉模糊。近视眼的人眼球的结构变化以及成像状况是( )</p><p>①晶状体曲度大 ②晶状体曲度小 ③眼球前后径过长</p><p>④眼球前后径过短 ⑤物像落到视网膜前面 ⑥物像落到视网膜后面</p><p>A. ①③⑥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②④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p><p>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因此,近视眼的人眼球的结构变化以及成像状况是①晶状体曲度大、③眼球前后径过长、⑤物像落到视网膜前面。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反射是指人和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下列生理活动中,属于反射的是( )</p><p>A. 草履虫逃避食盐的刺激 B. 手偶然遇到火会突然缩回</p><p>C. 皮肤出血后逐渐凝集 D. 皮肤经日光长时间照射变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反射是指人和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p><p>根据反射的概念,反射必须有神经系统参加,草履虫不具神经系统,它对盐分的反应属于应激性,血液凝集和皮肤变黑都没有神经系统参与,是生理现象,所以都不属于反射.手偶然遇到火会突然缩回,是人对火的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先天性反射。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激素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关于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通过导管排放到血液中</p><p>B. 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p><p>C. 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p><p>D. 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引发糖尿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没有导管;外分泌腺才有导管,A错误;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不是呆小症,B错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不是侏儒症,C错误;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引发糖尿病,得了糖尿病可以注射胰岛素制剂,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不符合此理念的是</p><p>A. 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B. 节能减排,绿色出行</p><p>C. 绿化造林,净化空气 D. 围湖造田,扩展用地</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垃圾分类,变废为宝”、“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绿化造林,净化空气”都能够减少能量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防止环境污染,符合“绿色、低碳、环保”理念;</p><p>围湖造田,导致蓄洪能力减弱,易发生洪涝灾害;扩展用地,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都不符合“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流感是冬季常发病,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体质较弱的小孩和老人、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p><p>①传染源</p><p>②病原体</p><p>③传播途径</p><p>④易感人群</p><p>A. ④③①② B. ①③④② C. ①④③② D. ④①③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流感就是一种传染病,其病原体是流感病毒,患流感的人是流感病的传染源;流感患者喷出的飞沫中带有流感病毒,流感病人的飞沫就是传播途径;体质较弱的小孩和老人属于易感人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免疫系统不会攻击人体自身的细胞</p><p>B. 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p><p>C. 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p><p>D. 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11/08/aaf381d9/SYS201912110805358363486943_DA/SYS201912110805358363486943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免疫系统可清除自身的衰老,死亡的细胞,从而保持内环境的稳定,故A错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叫非特异性免疫,故B错误;HIV不仅使人体的免疫系统难以抵御其侵害,而且给特效治疗药物和预防用疫苗的研制带来困难。HIV直接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破坏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故C正确;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核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故免疫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是正确的,但免疫功能太强,会出现过敏反应,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狂犬病是一种传染病。被猫、狗抓咬后,需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从免疫和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注射的疫苗和采取的措施分别为</p><p>A. 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B. 抗体,控制传染源</p><p>C. 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D. 抗原切断传播途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疫苗本身就是病毒,因此,从免疫的角度,属于抗原,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预防被咬伤的人患狂犬病,因为他们很可能会感染该病毒,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p>疫苗是灭活或减毒的病毒,因此,在免疫的角度上看,疫苗属于抗原,被咬伤的人更可能感染狂犬病毒,属于易感人群。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中,I和Ⅱ分别表示某种病毒两次侵染人体的先后时间程序,曲线表示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9/10/025144ec/SYS201904191041273589431904_ST/SYS201904191041273589431904_ST.001.png" width="124"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该病毒笫Ⅱ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p><p>B. 抗原被清除后,人体产生该抗体的能力消失</p><p>C. 抗体是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p><p>D. 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属于白细胞的一种</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使抗原失活,抗原被消灭后,抗体还存留在人体内,不同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抗原进入人体后,要经过处理、呈递、识别、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后才能产生抗体。因此,注射疫苗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有免疫力。再次接受抗原刺激时,记忆B细胞直接接受刺激并迅速分化产生大量效应B细胞,因此,再次免疫比首次免疫时所花时间大大缩短,抗体的产生较第一次快、量多且持续时间长。首次感染时,病毒侵入人体,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随着病毒的增殖,抗体也慢慢增加,呈上升趋势,其后抗体开始与相应抗原结合从而使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抗体慢慢减少。当第二次,同样的病毒侵入人体后,病毒刚开始繁殖,抗体的数量便会急剧膨胀,比病毒要多得多,然后病毒开始减少,抗体也随之减少。因此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故A正确;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抗原清除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还将保持产生抗体的能力,故B错误;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故C正确;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淋巴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用药和急救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为使病人早日康复,可以加大用药的剂量</p><p>B. 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p><p>C. 火灾现场急救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p><p>D. 对溺水者施救时,应先使其呼吸道畅通,再进行人工呼吸</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急救方法:遇到有人煤气中毒或溺水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p><p>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用药剂量要适当,故A错误;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故B正确;火灾现场急救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有毒气体,故C正确;对溺水者施救时,应先使其呼吸道畅通,再进行人工呼吸,故D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做了以下实验:将如图中甲、乙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进行观察.那么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11/08/aaf381d9/SYS201912110805362581969808_ST/SYS201912110805362581969808_ST.001.png" width="177"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空气 B. 微生物 C. 玻璃管 D. 温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据此答题。</p><p>由题意可知,如图,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即两瓶中都高温灭菌,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的,空气中的微生物会通过竖直的瓶口进入甲瓶的肉汤中,使肉汤变质腐败。而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的,空气中的微生物就会被S型的曲颈阻挡住,微生物就不能进入乙瓶的肉汤中,肉汤保持新鲜。由上可知,甲乙两组的区别是甲组肉汤中有微生物,乙组的肉汤中无微生物,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中的微生物(或细菌)。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对细菌和真菌的认识,哪一项是正确的( )</p><p>A. 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p><p>B. 在低倍光学显微镜能看清楚细菌的形态</p><p>C. 真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D. 利用酵母菌可以制作酸奶</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细菌非常小,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即为单细胞生物,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细菌的形态,用光学显微镜只能看清细菌的菌落,选项A和B不符合题意;真菌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个体,真的细胞是真核细胞,细胞内具有成形的细胞核,选项D符合题意;利用乳酸菌可以制作奶酪,选项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及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都是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p><p>B. 细菌和真菌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芽孢</p><p>C. 细菌和真菌中的绝大多数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p><p>D. 噬菌体一般是寄生在动物细胞里进行繁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是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依靠吸取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而生活的,一旦离开了这种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真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一般是多细胞的,如青霉、曲霉、蘑菇等都是多细胞真菌,少数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细菌是单细胞的,细菌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细菌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p><p>细菌通过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真菌通过孢子生殖,病毒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故A错误;细菌和真菌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细胞核,故B错误;细菌和真菌都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有寄生也有腐生,故C正确;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称为动物病毒,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称噬菌体,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能正确表示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p><p>①蚯蚓---体壁②鲫鱼-----鳃③家鸽----肺和气囊④青蛙-----鳃和皮肤⑤家兔-----肺</p><p>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①②⑤ D. ②③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①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它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体壁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②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③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而没有气囊,④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⑤家兔用肺呼吸,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动物类群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p><p>A.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身体呈辐射对称</p><p>B.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p><p>C.软体动物-身体柔软,表面有外套膜</p><p>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体表有外骨骼</p></div></div>
<div><p>【答案】 B</p><p>【解析】</p><p>试题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A正确;</p><p>B、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体表有角质层是线形动物的特征,B错误;</p><p>C、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C正确;</p><p>D、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在自然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周氏啮小峰防洽美国白蛾,体现动物具有( )</p><p>A. 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 B.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作用</p><p>C. 帮助植物传粉的作用 D. 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是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p>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故A不符合题意;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故B不符合题意;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故C不符合题意;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利用周氏啮小峰防治美国白蛾,体现了动物在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故D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鸟类的双重呼吸是指( )</p><p>A. 肺和气囊都能进行呼吸</p><p>B. 肺和气囊都完成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p><p>C. 吸气时,肺吸收氧气;呼气对,气囊吸收氧气</p><p>D. 吸气和呼气时,肺都能进行气体交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鸟类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它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p><p>鸟类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鸟类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鸟类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而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如图的关节模式图,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11/08/aaf381d9/SYS201912110805369457154237_ST/SYS201912110805369457154237_ST.001.png" width="134"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④是关节面</p><p>B. ③内含有的物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p><p>C. 关节的周围由②包裹着,内部形成密闭的关节腔</p><p>D. ⑤是关节软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11/08/aaf381d9/SYS201912110805369457154237_DA/SYS201912110805369457154237_DA.001.png" width="229" height="2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所以④是关节窝,故A错误;③关节腔内含有的物质是由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强关节的灵活性,故B正确;关节的周围由②关节囊包裹着,内部形成密闭的关节腔,故C正确;⑤是关节软骨,覆盖在关节面上,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故D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往往附着在同一块骨上</p><p>B. 骨在肌肉的牵引下围绕关节运动从而完成动作</p><p>C. 当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p><p>D. 哺乳动物的运动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p><p>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往往附着在不同的骨上,故A错误;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骨在肌肉的牵引下围绕关节运动从而完成动作,故B正确;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故C正确;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故D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如图阴影部分表示二者的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11/08/aaf381d9/SYS201912110805373207235694_ST/SYS201912110805373207235694_ST.001.png" width="221" height="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先天遗传 B. 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p><p>C. 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与繁衍 D. 能伴随动物一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动物的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动物的行为可以使动物主动的适应环境,运动能使动物获得食物的能力增强、取食范围扩大,有利于动物自身的生存与繁殖。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_____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若体操运动员在体操比赛中,因意外造成腰部断裂,致使下肢瘫痪,这是伤到了_____。</p><p>(2)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指的是_____。有些人是蓝眼睛,有些人是黑眼睛,决定人眼睛颜色的结构是_____,在眼球的成像过程中,对进入眼球的光线起折射作用的结构主要是_____。眼睛是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预防近视、爱护眼睛要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请列出两项预防近视的措施:_____。</p><p>(3)做引体向上动作时,受到神经传来兴奋的刺激,肱二头肌_____,肱三头肌_____,牵引身体向上运动。由此可见,任何一个运动的完成都是在_____的支配和其他系统辅助下,由_____、_____、和_____三者协调配合完成的。</p></div></div>
<div><p>【答案】大脑皮层 脊髓 角膜 虹膜 晶状体 认真做眼保健操,定期检查视力,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等 收缩 收缩 神经系统 骨 关节 骨骼肌 </p><p>【解析】</p><p>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眼球的前后径会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近视,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由骨骼肌牵拉着骨绕着关节活动而产生的。</p><p>(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脊髓的结构包括位于中央部的灰质和位于周围部的白质;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因此,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若体操运动员在体操比赛中,因意外造成腰部断裂,致使下肢瘫痪,这是伤到了骨髓。</p><p>(2)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指的是角膜,无色透明,外界的光线进入眼内,首先经过角膜。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所以进入眼球的光线多,有利于看清物体,所以有些人是蓝眼睛,有些人是黑眼睛,决定人眼睛颜色的结构是虹膜。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在眼球的成像过程中,对进入眼球的光线起折射作用的结构主要是晶状体。眼睛是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预防近视、爱护眼睛要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列出两项预防近视的措施:认真做眼保健操,定期检查视力,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要躺卧看书;不要走路看书。</p><p>(3)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由骨骼肌牵拉着骨绕着关节活动而产生的。因此,做引体向上动作时,受到神经传来兴奋的刺激,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牵引身体向上运动。由此可见,任何一个运动的完成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辅助下,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者协调配合完成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你围绕着A.吃梅止渴,B.望梅止渴,C.谈梅止渴,并结合图回答相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11/08/aaf381d9/SYS201912110805376488815740_ST/SYS201912110805376488815740_ST.001.png" width="232"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以上三个活动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_____(填字母),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是_____(填字母),这是与_____有关的反射。</p><p>(2)图中c表示_____,在完成B过程的反射弧中,a位于_____,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最终会传导到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形成视觉。</p><p>(3)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它包括_____和突起两部分。</p></div></div>
<div><p>【答案】A 脊髓 C 语言文字 神经中枢 视网膜 神经元 细胞体 </p><p>【解析】</p><p>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其中人体对抽象的语言文字作出的反射是人类所特的有。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11/08/aaf381d9/SYS201912110805376488815740_DA/SYS201912110805376488815740_DA.001.png" width="331" height="2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其中人体对抽象的语言文字作出的反射是人类所特的有。A吃梅止渴是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B望梅止渴是人和动物都可以建立的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C谈梅止渴,是人类所特有的反射,这是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与语言中枢有关。</p><p>(2)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图中c表示神经中枢,在完成B过程的反射弧中,a位于视网膜,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最终会传导到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形成视觉。</p><p>(3)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接受刺激并能产生兴奋(神经冲动),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四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11/08/aaf381d9/SYS201912110805378520768636_ST/SYS201912110805378520768636_ST.001.png" width="496"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结构分析,A类生物与B类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B_____;D与ABC的最主要区别是D_____,仅由_____和_____组成。</p><p>(2)从生殖方式B的生殖方式是_____;C生物通过产生_____来繁殖后代;D生物只能寄生在_____中。</p><p>(3)若要观察以上四种生物,可以将_____(填字母)培养出菌落,用放大镜观察;而_____(填字母)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p><p>(4)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酿酒、做面包利用的是_____。(填字母)我们常常把食品放入冰箱是利用低温_____。</p><p>(5)A和B的细胞里都没有_____,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这样的营养方式叫做_____。</p></div></div>
<div><p>【答案】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没有细胞结构 蛋白质外壳 内部遗传物质 分裂生殖 孢子 活细胞 ABC D A 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叶绿体 异养 </p><p>【解析】</p><p>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是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依靠吸取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而生活的,一旦离开了这种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真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一般是多细胞的,如青霉、曲霉、蘑菇等都是多细胞真菌,少数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细菌是单细胞的,细菌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细菌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p><p>(1)细菌和真菌由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组成,不同的是细菌没有形成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因此,从结构分析,A酵母菌与B细菌最主要的区别是B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病毒与ABC的最主要区别是D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p><p>(2)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因此,从生殖方式B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C霉菌生物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D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p><p>(3)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培养基培养细菌和真菌菌落来鉴别种类 。细菌菌落比较小,大多数表面比较光滑粘稠;真菌菌落比细菌菌落大,霉菌菌落由于孢子的颜色不同,还会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若要观察以上四种生物,可以将ABC培养出菌落,用放大镜观察;而D病毒的结构十分微小,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p><p>(4)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酿酒、做面包利用的是A酵母菌。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所以我们常常把食品放入冰箱是利用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p><p>(5)细菌和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异养。因此,A酵母菌和B细菌的细胞里都没有叶绿体,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这样的营养方式叫做异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资料,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p><p>资料一:春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该病是近几年临床上较多见的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而且易感人群不再局限为幼儿,已成年的患者不断出现,使得手足口病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p><p>资料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养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传播带来隐患.我市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狂犬病患者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专家提醒:如被宠物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p><p>(1)人体第一道防线的组成是_____和_____.</p><p>(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属于_____.学校会劝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回家治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_____.</p><p>(3)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狂犬病毒属于_____,注入人体的狂犬病疫苗属于_____;通过接种疫苗后人获得的免疫的方式属于_____免疫。</p><p>(4)手足口病具有_____和流行性的特点,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质量比较差的公共场所。要做好勤洗手,防止通过手的污染造成疾病的感染,这些预防措施都属于_____。</p></div></div>
<div><p>【答案】皮肤 黏膜 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 病原体 抗原 特异性 传染性 切断传播途径 </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以及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其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属物有阻挡和清洁异物的作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体液中所含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有些组织和器官中含有的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由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和免疫器官(如脾脏、淋巴结和胸腺等)共同组成,它们是人体抵御病原体的第三道防线,能选择地将第二道防线尚未清除的病原体消灭,即清除体内特定的病原体,并且能使人获得免疫力。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这种免疫叫做特异性免疫。</p><p>(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其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属物有阻挡和清洁异物的作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和免疫器官(如脾脏、淋巴结和胸腺等)共同组成。</p><p>(2)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属于传染源,学校会劝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回家治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控制传染源。</p><p>(3)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注射到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其产生的抗体只对某种病原体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属于特异性免疫。疫苗等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抗原。因此,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狂犬病毒属于病原体,注入人体的狂犬病疫苗属于抗原;通过接种疫苗后人获得的免疫的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p><p>(4)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以及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质量比较差的公共场所。要做好勤洗手,防止通过手的污染造成疾病的感染,这些预防措施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肥胖与2型糖尿病被称为“姊妹病”,肥胖程度越严重,2型糖尿病的发病几率越高.上海农科院科学家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优糖米”,口感与普通大米无异,但其中的淀粉难以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餐后不仅血糖稳定,还能增加食用者的饱腹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请利用患有糖尿病的大鼠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优糖米”具有维持血糖水平的功能。</p><p>(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p><p>(2)实验方案:①选取身体和生理状况的甲乙两组患有糖尿病的大鼠(或多组平均分成两部分,注意每组大鼠的数量不能太少)②甲组_____,乙组饲喂等量的普通大米,其它环境和饲养条件相同.乙组起_____作用。③一段时间后,测量两组大鼠的血糖含量.(可重复进行多次实验)。</p><p>(3)实验结果:甲组大鼠血糖含量_____,乙组大鼠血糖含量_____。</p><p>(4)实验结论:_____.</p><p>(5)糖尿病患者通常采用_____进行治疗,若某次使用过多出现了休克现象,这时应该及时为患者输液补充_____。</p></div></div>
<div><p>【答案】“优糖米”具有维持血糖水平的功能吗? 饲喂“优糖米” 对照 正常 升高(上升) “优糖米”具有维持血糖水平的功能 注射胰岛素(制剂) 葡萄糖 </p><p>【解析】</p><p>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因此,该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是“优糖米”具有维持血糖水平的功能吗?</p><p>(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本实验的变量是饲喂“优糖米”,从而来设计实验方案如下,</p><p>①选取身体和生理状况的甲乙两组患有糖尿病的大鼠(或多组平均分成两部分,注意每组大鼠的数量不能太少)。②甲组饲喂“优糖米”,乙组饲喂等量的普通大米,其它环境和饲养条件相同,乙组起对照作用。③一段时间后,测量两组大鼠的血糖含量(可重复进行多次实验)。</p><p>(3)上海农科院科学家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优糖米”,口感与普通大米无异,但其中的淀粉难以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餐后不仅血糖稳定,还能增加食用者的饱腹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通过分析可知,实验结果:甲组大鼠血糖含量正常,乙组大鼠血糖含量升高(上升)。</p><p>(4)通过分析可知,实验结论:“优糖米”具有维持血糖水平的功能。</p><p>(5)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若口服,胰岛素在胃内会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处被消化成氨基酸,导致失去药效。因此,糖尿病患者通常采用注射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若某次使用过多出现了休克现象,是胰岛素过多导致血糖浓度太低所致,这时应该及时为患者输液补充葡萄糖。</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