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35:55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的是(  )</p><p>A.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有肛门&#xa0;B.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p><p>C.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有肛门&#xa0;D.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p><p>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有肛门不属于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涡虫和绦虫的共同特征有(  )</p><p>①身体呈辐射对称  ②身体呈两侧对称  ③背腹扁平  ④体表有刺细胞  ⑤有口无肛门</p><p>A.①②③④&#xa0;B.②③⑤&#xa0;C.②③④⑤&#xa0;D.①②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有口无肛门。由于扁形动物出现了中胚层,中胚层可以分化形成的肌肉层。</p><p>涡虫和绦虫都属于扁形动物,因此,它们都具有背腹扁平、身体呈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的特征;故②③⑤都是涡虫和绦虫的共同特征;而①身体呈辐射对称、④体表有刺细胞属于腔肠动物的特征,不是它们的共同特征。</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蛔虫营寄生生活,可夺取寄主的营养,大量寄生时能影响儿童发育。下列习惯不利于预防蛔虫病的是(  )</p><p>A.饭前便后洗手&#xa0;B.直接用手拿东西吃</p><p>C.不喝不清洁的生水&#xa0;D.粪便处理后再作肥料使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通过饮食传播,平时注意一些习惯,此病是可防可控的,分析解答。</p><p>AB.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能去除蛔虫卵,切断传播途径,可有效预防蛔虫病,A正确,B错误。</p><p>C.生水中可能有蛔虫卵,不喝不清洁的水,也是利于切断传播途径,C正确。</p><p>D.农家肥中含有大量的虫卵,直接做肥料,虫卵会沾到农作物上,继而传染人类,所以粪便应该处理后再作肥料使用,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蚯蚓、沙蚕、水蛭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体表有刺细胞&#xa0;B.环带靠近身体的后端</p><p>C.身体分节&#xa0;D.靠角质层呼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蚯蚓、沙蚕、水蛭、蚂蟥都是常见的环节动物。</p><p>A.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体表没有刺细胞,A错误。</p><p>B.蚯蚓身体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B错误。</p><p>C.蚯蚓,沙蚕,水蛭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都属于环节动物,C正确。</p><p>D.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p><p>A.蝗虫&#xa0;B.对虾&#xa0;C.蜘蛛&#xa0;D.乌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种类繁多,约10万多种;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被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p><p>ABC.蝗虫、对虾和蜘蛛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ABC不符合题意。</p><p>D.乌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有腕足,用鳃呼吸,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果蝇是遗传学中常用的实验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据此推测果蝇属于</p><p>A. 腔肠动物    B. 节肢动物    C. 扁形动物    D. 软体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p><p>节肢动物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br />由题干知,果蝇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因此属于节肢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两栖动物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资料。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p><p>A.螃蟹、蛇&#xa0;B.青蛙、蝾螈&#xa0;C.鳄鱼、壁虎&#xa0;D.蟾蜍、乌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据此可以解答本题。</p><p>A.螃蟹身体分节,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蛇体表覆盖着鳞片,完全用肺呼吸,陆上产卵,因此属于爬行动物,错误。</p><p>B.青蛙、蝾螈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因此都属于两栖动物,正确。</p><p>C.鳄鱼、壁虎表覆盖着鳞片,完全用肺呼吸,陆上产卵,因此属于爬行动物,错误。</p><p>D.蟾蜍是两栖动物,乌龟体表覆盖着鳞片,完全用肺呼吸,陆上产卵,因此属于爬行动物。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捉到一只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可第二天青蛙就死掉了,青蛙死亡的原因最可能是(  )</p><p>A.缺氧&#xa0;B.饥饿&#xa0;C.惊吓过度&#xa0;D.水质有问题</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p><p>(2)青蛙是两栖动物,其肺不发达,皮肤辅助呼吸。</p><p>青蛙为两栖动物,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由于肺的结构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粘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把青蛙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水把其浸没,无法完成呼吸而缺氧窒息而死。</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4月,在云南勐海,32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壁虎被解救,下列关于大壁虎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用肺呼吸&#xa0;B.卵生,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p><p>C.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xa0;D.以上三项都正确</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爬行类体表覆盖着角质的细鳞或甲,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用肺呼吸。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p><p>大壁虎用肺呼吸,体表覆盖着角质的细鳞,卵生,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用肺呼吸,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属于爬行动物。</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笨鸟先飞”是指行动笨拙的鸟要先飞才能与其他鸟同时到达目的地。那么“笨鸟”飞行时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的动力主要来自(   )</p><p>A.四肢     B.胸骨     C.胸肌     D.羽毛</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鸟类与飞翔有关的胸肌特别发达,约占体重的1\5,它能发出强大的动力,牵引翼的扇动,可以有力地带动翅膀扇动,提供强大的动力.鸟类扇动翅膀的动力来自肌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都是脊椎动物&#xa0;B.都在陆地上生活&#xa0;C.大多体表被毛&#xa0;D.绝大多数胎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等。</p><p>A.哺乳动物都是脊椎动物,A正确。</p><p>B.个别的哺乳动物生活在海里,如鲸,B错误。</p><p>C.大都体表被毛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C正确。</p><p>D.绝大多数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动物的重要特征,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区分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依据是(  )</p><p>A.生殖方式是否为胎生&#xa0;B.体表是否覆盖有保温的羽毛</p><p>C.体型大小&#xa0;D.体温是否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体表被毛(羽毛),所以能维持恒定的体温,属于恒温动物;而无脊椎动物及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p><p>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因此,体温是否恒定属于动物的一种生理功能,因此根据动物的体温是否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可把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骨骼肌的两端附着在同块骨上&#xa0;B.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腔中脱出</p><p>C.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xa0;D.动物的运动只与运动系统有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有骨连接和骨构成,能够活动的骨连接是关节。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p><p>A.骨骼肌的两端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A错误。</p><p>B.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B错误。</p><p>C.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C正确。</p><p>D.动物的行为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运动的完成,不仅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同时还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要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的配合,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骨骼肌的组成包括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p><p>B.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p><p>C.动物的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就能完成</p><p>D.所有动物的体内都有骨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p><p>A.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骨骼肌具有遇刺激收缩的特征,A错误。</p><p>B.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B正确。</p><p>C.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可见并非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C错误。</p><p>D.有的动物体内有骨骼,如鱼、青蛙等,有的动物体内无骨骼,如蚯蚓、河蚌等,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365.25pt;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8.75pt"><td style="width:143.2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动物</p></td><td style="width:57.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甲</p></td><td style="width:57.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乙</p></td><td style="width:57.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丙</p></td></tr><tr style="height:18.75pt"><td style="width:143.2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p></td><td style="width:57.7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0</p></td><td style="width:57.7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58</p></td><td style="width:57.7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6</p></td></tr></table><p>&#xa0;</p><p>&#xa0;</p><p>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先天性行为&#xa0;B.甲的学习能力最强</p><p>C.动物的学习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xa0;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p><p>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由生活经验获得的,是一种学习行为,A错误。</p><p>B.分析实验结果可知,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丙的学习能力最强,B错误。</p><p>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因此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有关,不是无关,C错误。</p><p>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大类。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p><p>A.刚出生的小袋鼠就会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p><p>B.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鱼</p><p>C.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p><p>D.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p><p>(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ABC.“刚出生的小袋鼠就会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鱼、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BC不符合题意。</p><p>D.“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p><p>A.动物的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p><p>B.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p><p>C.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p><p>D.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p><p>A.动物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A正确。 </p><p>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B正确。 </p><p>C.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C正确。 </p><p>D.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逐渐消失,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不包括</p><p>A. 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    B.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p><p>C. 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D. 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p><p>社群行为内部成员营群体生活,A符合题意;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黑猩猩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B不符合题意;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C不符合题意;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如蚂蚁用气味进行信息交流,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可以帮助植物传粉</p><p>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C.人为消灭某种动物不会影响生态平衡</p><p>D.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p>A.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A正确。</p><p>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因此,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p><p>C.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人为的大量捕杀某种有害动物或者随意引进某种有益动物,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因为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错误。</p><p>D.松鼠将松子储存在树洞里、地面下,贮食的过程中有利于帮助植物传播种子,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态平衡的状态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会(  )</p><p>A.迅速增加&#xa0;B.逐渐减少&#xa0;C.保持不变&#xa0;D.相对稳定</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p><p>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相对稳定,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利用仿生原理制造的物品是(   )</p><p>A.手机&#xa0;B.雷达&#xa0;C.电视机&#xa0;D.洗衣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仿生的应用。解答时可以从仿生的原理方面来切入。</p><p>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它是在上世纪中期才出现的一门新的边缘科学。仿生学是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和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新技术。雷达是模仿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来工作的。手机、电视机、洗衣机不是仿生。</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他利用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发现了这种微小生物的存在。这位科学家是</p><p>A. 列文虎克    B. 弗莱明</p><p>C. 林奈    D. 巴斯德</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王老师把大肠杆菌永久装片和菠菜细胞永久装片交给某同学观察,但是标签已严重磨损,不能直接判断哪一个是大肠杆菌永久装片。通过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会发现,大肠杆菌细胞内无(  )</p><p>A.细胞壁&#xa0;B.细胞膜&#xa0;C.成形的细胞核&#xa0;D.细胞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与植物细胞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细菌和绿色植物细胞的结构方面来切入。</p><p>大肠杆菌属于细菌,菠菜属于绿色植物。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因此大肠杆菌细胞与菠菜细胞的根本区别在于大肠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菠菜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真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p><p>A.真菌既有单细胞个体,也有多细胞个体&#xa0;B.生殖方式主要是孢子生殖</p><p>C.既有有益的个体,又有有害的个体&#xa0;D.有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p><p>A.真菌中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如酵母菌是单细胞个体,蘑菇是多细胞个体,整体包括:菌盖、菌褶、菌柄、菌丝等,A正确。</p><p>B.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萌发长出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孢子生殖,B正确。</p><p>C.多数真菌对人体是有益的,如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青霉发酵能制青霉素等抗生素。少数真菌对人体是有害的,如有的真菌能使人患病等,C正确。</p><p>D.真菌的细胞内不含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异养生物,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四种生物中,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p><p>A.细菌&#xa0;B.青霉&#xa0;C.香菇&#xa0;D.木耳</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细菌和真菌的细胞结构以及细菌和真菌的区别。比较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p><p>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基本结构都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真菌的细胞还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细胞核。青霉、香菇、木耳都属于真菌。因此,细菌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青霉、香菇、木耳的细胞结构。</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细菌、蘑菇和霉菌的生殖方式分别是(   )</p><p>A. 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分裂生殖    B. 出芽生殖,孢子生殖,分裂生殖</p><p>C. 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    D. 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孢子生殖</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细菌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叫裂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可见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br />蘑菇菌盖下面的菌褶表面长有许多褐色的孢子,孢子落在适宜的环境中,能萌发生出菌丝,一段时间后菌丝长出子实体。因此蘑菇主要进行孢子生殖。<br />霉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长成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它们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  )</p><p>A.水、二氧化碳、无机盐&#xa0;B.水、二氧化碳、氧气</p><p>C.氧气、二氧化碳、有机物&#xa0;D.水、二氧化碳、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被大量的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供绿色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p><p>大多数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空间,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选项A正确。</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牛、马革等草食动物的肠道内生活着一些细菌,可以帮助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场所和食物。这种现象叫做(  )</p><p>A.自养&#xa0;B.腐生&#xa0;C.寄生&#xa0;D.共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p><p>细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二者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种现象叫共生。因此草食动物的胃肠内,有些种类的细菌,可以帮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也为这些细菌提供共生的场所和食物,细菌和草食动物的这种关系称为共生关系。</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冰箱内的食物不容易腐败的主要原因是</p><p>A.冰箱中无空气</p><p>B.低温抑制营养物质的分解</p><p>C.冰箱中无细菌、真菌</p><p>D.低温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食品的腐败原因。本知识可结合生活实际与食品的保存方法进行记忆。</p><p>因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将食物放在冰箱中就是利用冰箱内的低温环境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达到较长时间保存的目的。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李玲同学在玻璃瓶中装入摇匀的糖水和酵母,在瓶口套上小气球,把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套在瓶口的小气球会涨大,原因是瓶中产生了</p><p>A.葡萄糖&#xa0;B.二氧化碳</p><p>C.酒精&#xa0;D.氧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p><p>李玲同学在玻璃瓶中装入摇匀的糖水和酵母,在瓶口套上小气球,把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套在瓶口的小气球会涨大,在这个过程中,加入的酵母菌会在适宜的环境中大量繁殖,并呼吸分解糖水中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二氧化碳是气体,因此会出现气泡,所以气球会鼓起来。</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袋装肉肠所采取的主要保存方法是 (    )</p><p>A.脱水法&#xa0;B.真空包装法&#xa0;C.罐藏法&#xa0;D.渗透保存法</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p><p>A.脱水法主要是使保存的食物失去水分,使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缺少必须的条件——水分,繁殖速度减慢,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A不符合题意。</p><p>B.真空包装的食品是利用密封前灭过菌,且密封严,细菌不能进入,空气也不能进入袋内,从而杀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袋装肉肠所采取的主要保存方法是真空包装法,B符合题意。</p><p>C.罐藏法是将食品进行短时间的高温消毒,然后装入已消毒金属罐或玻璃罐,再真空封口,可以保存肉肠,但不是袋装肉肠,C不符合题意。</p><p>D.渗透保存法是将食物等放在高浓度的盐水或糖水中,使细胞失水,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从而起到保鲜的作用(如果脯),与腌制法类似,D 不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p><p>B.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p><p>C.分类的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p><p>D.分类单位越小,其中包括的生物共同特征就越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p><p>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特征最多,故A正确。</p><p>B.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性状)和生理功能方上的相似程度等方面的特征,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群,故B正确。</p><p>C.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因此从小到大是种、属、科、目、纲、门、界,故C错误。</p><p>D.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故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p><p>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xa0;B.生物数量的多样性&#xa0;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xa0;D.基因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方面来切入。</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p><p>故选: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关节示意图和人的屈肘动作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624eafe/SYS202005251946579141379842_ST/SYS202005251946579141379842_ST.001.png" width="346" height="2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甲中,1指的是_____,2指的是_____,4指的是_____,5指的是_____。</p><p>(2)图乙中,①表示肱二头肌,处于_____状态,②表示肱三头肌,处于_____状态。(选填“收缩”和“舒张”)</p><p>(3)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_____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p></div></div>
<div><p>【答案】关节头    关节窝    关节腔    关节软骨    收缩    舒张    关节    </p><p>【解析】</p><p>图甲中1关节头,3关节囊,4关节腔,5关节软骨,2关节窝,图乙中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p><p>(1)图甲中1关节头,2关节窝,3关节囊,4关节腔,5关节软骨。</p><p>(2)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图乙属于屈肘动作,此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p><p>(3)人或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不是一块骨骼肌收缩、舒张完成的,而是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的;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会收缩,牵引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运动,从而产生各种动作。</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p><p>资料一:昆明花都海洋世界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转呼啦圈等节目往往会赢得观欢的热烈掌声,自然环境中的海豚主要以小鱼、虾、蟹、乌贼为食。</p><p>资料二:白蚁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蚁后专职产卵;蚁王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承担了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饲喂其他白蚁等大部分工作;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p><p>(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资料一中海豚以小鱼为食的行为属于_____行为,该行为是由海豚体内的_____决定的;海豚的表演属于_____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_____,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p><p>(2)由资料二可以判断,白蚁是具有_____行为的动物,依据是白蚁群体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还形成了一定的等级。</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    遗传物质    学习    高等    社会    分工</p><p>&#xa0;</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p><p>(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3)营社会行为的动物一般具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p><p>(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资料一中海豚以小鱼为食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产生这种行为的物质基础是遗传物质。海豚的表演是一种学习行为,这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取的行为。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p><p>(2)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如:白蚁的群体中,工蚁的职能是筑巢及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兵蚁则专司蚁穴的保卫,雌蚁是专职的“产卵机器”,也叫蚁后,就体现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有明确的分工。</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云南野生动物之多堪称全国之冠,有“动物王国”之称。多种多样的动物使云南变得更加神秘多彩。如图是几种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624eafe/SYS202005251946582525552536_ST/SYS202005251946582525552536_ST.001.png" width="598"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p>(1)图中所示动物,按照体内有无脊柱分为两类,A、C、D、E属于_____动物,B、F属于_____动物。(选填“脊椎”或“无脊椎”)</p><p>(2)A体内的_____可辅助肺呼吸。用来区别B的前后端的依据是_____。</p><p>(3)如图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A、_____(填字母)。</p><p>(4)E适应水中生活的呼吸和运动的器官分别是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脊椎    无脊椎    气囊    环带    C    鳃    鳍    </p><p>【解析】</p><p>A是家鸽属于鸟类,B蚯蚓属于环节动物,C家兔属于哺乳动物,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E鱼,F蟹属于节肢动物。</p><p>(1)体内没有脊柱的是无脊椎动物,如图中的B蚯蚓属于环节动物,F蟹属于节肢动物,BF属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是脊椎动物,如A家鸽属于鸟类,C家兔属于哺乳动物,D青蛙属于两栖类,E鱼属于鱼类,都是脊椎动物。</p><p>(2)A家鸽体内有气囊,可以储存气体,在飞行时辅助呼吸。在靠近蚯蚓身体的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颜色较浅、光滑的环带,与蚯蚓的生殖有关,是区别蚯蚓前后端的标志。因此,B蚯蚓的前端靠近环带。</p><p>(3)A家鸽和C家兔的体温不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p><p>(4)E是鱼类,终身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表为《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的部分数据(表中的“百分比”是我国已知种类占世界已知种类的百分比)。据表回答问题:</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486.75pt;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0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类群</p></td><td style="width:10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我国已知种类</p></td><td style="width:10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世界已知种类</p></td><td style="width:10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百分比(%)</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0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哺乳动物</p></td><td style="width:10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581</p></td><td style="width:10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442</p></td><td style="width:10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13.38</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0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鸟类</p></td><td style="width:10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1244</p></td><td style="width:10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8730</p></td><td style="width:10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14.24</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0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鱼类</p></td><td style="width:10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3862</p></td><td style="width:10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19056</p></td><td style="width:10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3</p></td></tr></table><p>&#xa0;</p><p>&#xa0;</p><p>(1)在已知种类中,我国占世界百分比最高的动物类群是_____。</p><p>(2)最高等的动物类群是_____,其最主要的特征是_____、哺乳。</p><p>(3)上述资料说明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多样性。</p><p>(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p><p>(5)作为一名中学生,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我们能做哪些工作?(请写出2条)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鱼类    哺乳类    胎生    生物种类    建立自然保护区    多植树造林    保护野生动物    </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p><p>(1)据表中数据可见:我国鱼类已知种类占世界已知种类的20.3%,我国哺乳动物已知种类占世界已知种类的13.38%,我国鸟类已知种类占世界已知种类的14.24%,由此可知,在已知种类中,我国占世界百分比最高的动物类群是鱼类。</p><p>(2)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哺乳类是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它们不仅体温恒定,且还具有胎生哺乳等生殖发育特点。</p><p>(3)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表中数据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p>(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p><p>(5)由于各种原因,生物的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作为个人我们除了响应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之外,我们还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自我做起,从周围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周围的一草一木,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多植树,注意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等。</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取甲、乙、丙三个相同容量的锥形瓶,分别加入100毫升肉汤,放在实验用的高压蒸锅内加热20分钟,冷却后取出,分别作如下处理,分析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624eafe/SYS202005251946586659216929_ST/SYS202005251946586659216929_ST.001.png" width="362" height="1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实验前将装置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20分钟的目的是_____。</p><p>(2)通过甲、乙两组实验,可以证明细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_____,乙组和丙组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对照实验。理由是_____。</p><p>(3)肉汤最先腐败的一组是_____,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_____和繁殖。</p></div></div>
<div><p>【答案】杀菌    温度    不能    有两个变量    甲    生长    </p><p>【解析】</p><p>(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2)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因此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p><p>(1)实验前将装置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20分钟,目的是杀菌。</p><p>(2)图中甲和乙除了温度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是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温度。结果甲先变质,说明细菌的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乙组和丙组有两个变量温度和细菌的有无,不能形成对照实验。</p><p>(3)一段时间后,甲先变质。因为甲的环境适宜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一些微生物的形态或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624eafe/SYS202005251946588560841109_ST/SYS202005251946588560841109_ST.001.png" width="466" height="1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与C比较,细胞结构上A没有成形的_____。A和C的细胞里都没有_____,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图中D可通过产生_____来繁殖后代。</p><p>(2)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在酿酒、蒸馒头时离不开_____(填字母),制作泡菜和酸奶时要利用乳酸菌。</p><p>(3)病毒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_____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图中所示的_____(填字母)是病毒,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_____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p></div></div>
<div><p>【答案】细胞核    叶绿体    孢子    C    蛋白质    B    寄生    </p><p>【解析】</p><p>(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p><p>(2)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p><p>(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p><p>(4)A是细菌,B是病毒,C是酵母菌,D是霉菌。</p><p>(1)A细菌与C酵母菌比较,细胞结构上A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细菌与C酵母菌的细胞里都没有叶绿体,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D霉菌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p><p>(2)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在酿酒、蒸馒头时离不开酵母菌;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泡菜具有特殊的风味。</p><p>(3)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八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