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33:19

甘肃省武威市届九年级中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形态最大,在下列镜头组合中,应选择</p><p>A. 目镜16 x,物镜40 x    B. 目镜16 x,物镜10 x</p><p>C. 目镜:15 x,物镜10 x    D. 目镜5 x,物镜10 x</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较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亮度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多,但看到的数目细胞数目就越多;(2)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较少;A的放大倍数=16×40=640(倍),B的放大倍数=16×10=160(倍),C的放大倍数=15×10=150(倍),D的放大倍数=5×10=50(倍),A的放大倍数最大,看到的细胞形态最大,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武威市民勤县是闻名全国的瓜乡,日光充足,盛产“黄河蜜”。下列生产措施中,不利于提高黄河蜜产量的是</p><p>A. 合理密植    B. 科学灌溉</p><p>C. 人工授粉    D. 大量施用氮磷钾化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2)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应合理施肥。</p><p>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能使植物充分的接受阳光,扩大光合作用的面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产量,A正确;科学灌溉能够提供适宜的水分,有利于提高西瓜产量,B正确;人工授粉以克服因条件不足而使传粉得不到保证的缺陷,以达到预期的产量,C正确;大量施用氮磷钾化肥,容易造成烧苗现象,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食物中的蛋白质主要是在人体消化道的哪一部位被消化和吸收的</p><p>A. 口腔    B. 胃</p><p>C. 小肠    D. 大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p><p>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实例中,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是</p><p>A. 吮吸反射    B. 眨眼反射</p><p>C. 排尿反射    D. 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2)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p><p>吮吸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都是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ABC错误;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中枢,因此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人类特有的反射,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生物中,能共同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是</p><p>A. 猕猴和海豹    B. 鲨鱼和海带</p><p>C. 袋鼠和东北虎    D. 熊猫和仙人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据此作答。</p><p>生物总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猕猴主要在树上营攀援生活,适合生活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海豹生活在海洋里,A不符合题意;鲨鱼和海带都属于海洋生物,适合生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B符合题意;袋鼠善于奔跑,适合生活在辽阔的草原生态系统中。东北虎适合生活在森林生态系统中,C不符合题意;熊猫生活在湿地生态系统中,仙人掌生活在荒漠生态系统中,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食品保存方法中,不恰当的是</p><p>A. 用盐渍的方法保存肉类    B. 用低温冷藏的方法保存蔬菜</p><p>C. 用高温灭菌的方法保存水果    D. 用风干的方法保存鱼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p><p>用盐渍的方法保存肉类,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A正确;水果、蔬菜采用冷冻法会破坏水果、蔬菜的营养结构,甚至冻烂,因此水果、蔬菜应该采用低温冷藏法保存,B正确;用高温灭菌的方法保存水果,尽管灭菌,但是高温后水果不能保持原有的新鲜度,C错误;用风干的方法保存鱼类,减少水分,有利于食品的保存,D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_________ 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p></div></div>
<div><p>【答案】光能</p><p>【解析】</p><p>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p>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森林古猿</p><p>【解析】</p><p>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是近亲,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据此答题。</p><p>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男性精子和女性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均为_____ 条。</p></div></div>
<div><p>【答案】23</p><p>【解析】</p><p>某种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则其受精卵为2N;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为N。</p><p>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精子、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23条、23条。</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介于“纲”和“科”之间的是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目</p><p>【解析】</p><p>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据此解答。</p><p>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可见介于“纲”和“科”之间的分类单位是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蜜蜂筑巢、蜘蛛织网这类动物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称为______行为。</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蜜蜂筑巢、蜘蛛织网这类动物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位果农采用某种无性生殖技术,让一株苹果树的不同枝条上结出了两种不同口味的苹果,他采用的繁殖方式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嫁接</p><p>【解析】</p><p>无性繁殖的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嫁接属于无性生殖,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可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p><p>嫁接是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结的果实具有接穗的优点,因此要让一株苹果树的不同枝条上结出了两种不同口味的苹果,采用的处理技术是嫁接。</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张同学患水痘在家休息,从传染病传播的基本环节分析,使他患病的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是___________;与他有过接触的弟弟是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病原体易感人群</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小张同学患水痘在家休息,从传染病传播的基本环节分析,使他患病的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是病原体;与他有过接触的弟弟容易被感染,因此是易感人群。</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下图所示的食物关系,请根据图回答问题。</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0/09/50f5aca6/SYS201905100917365308966089_ST/SYS201905100917365308966089_ST.001.png" width="190" height="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p><p>(2)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____。(用字母表示)</p><p>(3)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p><p>(4)图中生物E和生物D的关系是_________。</p><p>(5)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生物______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p></div></div>
<div><p>【答案】4 A分解者(或“细菌和真菌”等)捕食E(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位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p><p>【解析】</p><p>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结合生态系统中生物富集现象分析作答。</p><p>(1)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从生产者开始先算有有几个分支,再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算出每个分支的条数和。即:A→B→E;A→B→C→E;A→C→E;A→D→E,共有4条食物链。</p><p>(2)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A。</p><p>(3)生物部分包括A生产者、BCDE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p><p>(4)E吃D,存在捕食关系。</p><p>(5)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因此,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生物E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现有一对夫妇均为双眼皮,他们先后生育了一儿一女,儿子为单眼皮,女儿为双眼皮。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p><p>(1)在遗传学上,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________,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p><p>(2)如果显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隐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则母亲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儿子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p><p>(3)父亲体细胞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相对性状双眼皮AaaaXY</p><p>【解析】</p><p>(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p><p>(1)(2)双眼皮和单眼皮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因此一对夫妇均是双眼皮,儿子是单眼皮,所以父亲、母亲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如Aa,单眼皮儿子的基因是aa,双眼皮女儿的基因是AA或Aa,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遗传图解如图:</p><p>&#xa0;<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0/09/50f5aca6/SYS201905100917366559693242_DA/SYS201905100917366559693242_DA.001.png" width="381" height="2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3)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22对常染色体+XY,因此父亲体细胞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XY。</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甘肃省武威市九级中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