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32:42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  )</p><p>A.增大浮力&#xa0;B.减少阻力&#xa0;C.减少浮力&#xa0;D.增大阻力</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鱼的体形成流线型,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等。据此解答。</p><p>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鳍能控制方向和保持身体的平衡;鱼的头部和尾部较尖,躯干部宽大,身体侧扁,为纺锤形(流线形),可以减少在水中的阻力,适于在水中生活。</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的骨和骨骼肌分别有(  )</p><p>A. 200块、600块    B. 200块、600多块</p><p>C. 206块、600块    D. 206块、600多块</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人体的骨共有206块,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3个大部分。它们分布在全身各部位,支撑着身体,保护内部器官,同时与肌肉肌肉配合,进行各种活动,其中脑面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此外人体的骨骼肌有600多块,可以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三大部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 蚯蚓走迷宫    B. 鹦鹉学说话</p><p>C. 大山雀偷喝牛奶    D. 菜青虫取食白菜叶</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菜青虫取食白菜叶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蚯蚓走迷宫、鹦鹉学说话、大山雀偷喝牛奶,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楚汉相争末期,汉王刘邦派谋士在项王必经之地“召集”蚂蚁排出“项王必死于此地”几个字,项王因此被攻破心理防线。在此事件中,汉王的谋士主要利用了蚂蚁的(    )</p><p>A.生殖行为&#xa0;B.社群行为</p><p>C.取食行为&#xa0;D.防御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的分类。解答时可以从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方面来切入。</p><p>A.生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子代的哺育等,对种族的延续有重要意义,A不符合题意。</p><p>B.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B不符合题意。</p><p>C.“召集”蚂蚁排出“项王必死于此地”几个字,是利用蚂蚁喜欢取食甜食的特性,先用甜食如蜂蜜,写出“项王必死于此地”几个字,蚂蚁嗅到气味,聚集于此。从而使蚂蚁排出“项王必死于此地”几个字。因此是利用了蚂蚁的取食行为,C符合题意。</p><p>D.防御行为是指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D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宇同学和几位好朋友在看马戏团表演时,发现马戏团的狗能用叫声表演“算算术”,狗的这种行为是(  )</p><p>A. 学习行为    B. 遗传行为    C. 先天性行为    D. 防御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动物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马戏团的狗刚出生并不会用叫声表演“算算术”,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在驯兽员的训导下,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一种行为,是学习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良草种繁育基地,人们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就用网把草地罩起来,结果草种还是受到很大破坏,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p><p>A. 土壤的肥力不足</p><p>B. 气候条件不好</p><p>C. 鸟通过某种方法吃到了草籽</p><p>D. 食草昆虫大量繁殖,将草吃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p><p>在草种繁育基地中存在着“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的食物链。当优良草种繁育基地被网子罩上后,这一食物链被破坏,食草昆虫因不能被食虫鸟所食而大量繁殖,最终将草将草吃掉,而未被网子罩上的草场,因食物链未被破坏,草种生长良好。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因此绝大多数动物时生物圈中的( )</p><p>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食物链    D. 食物网</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动物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此,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下列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是(    )</p><p>A.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p><p>B.大量收集珍稀动物做标本</p><p>C.随意引进外来物种</p><p>D.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A.为保护、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资源,我们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可以很好的保护自然资源,A符合题意。</p><p>B.一种生物就是一个基因库,一个物种一旦消失,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随之消失,永不再生,因此我们要保护每一个物种,尤其是珍稀物种。据此可知,大量收集珍稀物种做标本,会破坏珍稀物种,影响生物的多样性,B不符合题意。</p><p>C.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C不符合题意。</p><p>D.破坏栖息地会影响栖息地内生物的生存,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受潮的粮食、衣服和皮鞋上常常发霉,而干燥的粮食、衣服和皮鞋上不易发霉,由此可推测出霉菌的生活环境中需要(    )</p><p>A.适宜的温度&#xa0;B.丰富的有机物</p><p>C.充足的氧气&#xa0;D.较大的湿度</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真菌等微生物用孢子繁殖后代,其生殖离不开水,其生活需要适量的水分,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p><p>真菌等微生物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等,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上常发霉长毛,而干燥的粮食、衣物和皮鞋上不易发霉。从这个生活现象可以推测,霉菌的生活环境需要一定的水分。</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蘑菇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五大保健品”之一。下列有关蘑菇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蘑菇是单细胞真菌,分裂繁殖后代</p><p>B.蘑菇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C.蘑菇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p><p>D.蘑菇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蘑菇是一类大型的真菌,蘑菇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是营养器官,子实体是繁殖器官。</p><p>AC.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由大量的菌丝构成的,都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A错误,C正确。</p><p>BD.蘑菇的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B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能充当生产者的微生物是(    )</p><p>A.乳酸菌类&#xa0;B.肺炎双球菌</p><p>C.根瘤菌&#xa0;D.硝化细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产者为自身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所以其营养方式必须是自养。只要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其营养方式就是自养,它就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p><p>A.乳酸菌属于细菌,营腐生生活,属于分解者,A错误。</p><p>B.肺炎双球菌属于细菌,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B错误。</p><p>C.根瘤菌直接依靠植物的制造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属于消费者,C错误。</p><p>D.硝化细菌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能的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其营养方式为自养,故是生产者,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微生物数量多、分布广的主要原因是(    )</p><p>A.其体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小</p><p>B.都能营腐生生活</p><p>C.代谢类型多,代谢强度高</p><p>D.都能独立生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微生物的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有的无细胞结构,如病毒,只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有细胞结构的,有的是单细胞的,如细菌、酵母菌,有的是多细胞的,如青霉、曲霉等。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多,代谢强度高,个体微小,繁殖速度快,因此数量多、分布广。</p><p>A. 其体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小, 与微生物数量多、分布广没有直接关系,A不符合题意。</p><p>B.细菌一般只能吸收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这种营养方式叫异养。其中有些营寄生生活,如痢疾杆菌;有些营腐生生活,如枯草杆菌,B不符合题意。</p><p>C.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多,代谢强度高,个体微小,繁殖速度快,因此数量多、分布广,C符合题意。</p><p>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即营寄生生活),D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人类还没有发明冰箱时,人们就想出了很多办法来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下列对食物的处理方法中,哪个与发酵技术无关 (    )</p><p>A. 人们把可可豆和细菌混合在一起,酿制成一种巧克力味的饮料</p><p>B. 用细菌处理后的牛奶,可产生固体的凝乳,再把凝乳加工成千酪</p><p>C. 将大豆、小麦、盐等碾碎,混以细菌等微生物,制成豆酱</p><p>D. 将吃剩的肉食冷冻在雪堆-中</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人们把可可豆与细菌混合在一起,细菌经过发酵使之成为一种有巧克力味的饮料;牛奶中加入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牛奶产生固体的凝乳,再将凝乳加工成干酪;将大豆、小麦、盐等碾碎,混以细菌等微生物,微生物发酵使之成为豆酱;将吃剩的肉食冷冻在雪堆中,利用的是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利于食物保鲜,与发酵无关。所以将吃剩的肉食冷冻在雪堆中,与发酵技术无关。</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6d20170/SYS202005251949080596767191_ST/SYS202005251949080596767191_ST.001.png" width="369" height="2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图中可以看出,草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________与________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_。</p><p>(2)野兔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________________,草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______________。</p><p>(3)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p><p>(4)如果大量捕猎鹰、狐、蛇,那么鼠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会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你从中认识到什么?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被捕食(或被吃)    捕食(或吃)    食物链    消费者    生产者    草→鼠→蛇→鹰    增加    草原植被被破坏    人们的生产活动要遵循生态规律,否则会破坏生态平衡    </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又分为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p><p>(2)食物链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吃与被吃的关系,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p><p>(3)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一段时间后各种生物的量处于稳定状态。</p><p>(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食物网。从图中可以看出,草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被捕食与捕食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p><p>(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题中的野兔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草是植物,属于生产者。</p><p>(3)书写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指向捕食者。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条数:从植物开始,求每个分支的条数的和。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组成:①草→兔→鹰;②草→鼠→鹰;③草→鼠→蛇→鹰;④草→兔→狐;⑤草→鼠→狐,最长的一条是草→鼠→蛇→鹰。</p><p>(4)一般情况下,各成分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在一定范围内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在食物链中,任何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都会引起生态系统其他生物数量的变化。若大量捕猎鹰、狐、蛇,使野兔和老鼠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会增加,从而导致草原植被被破坏。所以人们的生产活动要遵循生态规律,否则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严重后果。</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p><p>资料一: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内浮到水面的金鱼喂它捕食来的昆虫,就像喂养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持续了好几个星期。</p><p>资料二: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p><p>(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美国红雀喂金鱼的行为属于_______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_________行为。</p><p>(2)美国红雀喂金鱼的行为是由体内的_____________决定的;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在___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后一种行为比前一种行为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行动,分析“资料一”并说出金鱼和美国红雀的运动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    学习    遗传物质    遗传因素    环境    适应环境的变化    游泳,飞行    </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p><p>(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红雀喂鱼的行为就属于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p><p>(2)美国红雀喂金鱼的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学习行为比先天性行为更能适应复杂的环境。</p><p>(3)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金鱼生活在水中,运动方式是游泳,美国红雀的运动方式是飞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产生屈肘和伸肘动作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49e9e05f/SYS201712310112004789332166_ST/SYS201712310112004789332166_ST.001.png" width="244"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图中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是[②]_____,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是[①]_____。</p><p>(2)甲、乙两图中示意产生伸肘动作的是__,此时肱三头肌处于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p><p>(3)人体能产生运动,是因为骨骼肌受到_____传来的刺激而收缩,再牵动骨绕着_____活动。</p><p>(4)由于骨骼肌只能收缩_____骨而不能将骨复位,可见所有与骨相连的骨骼肌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____活动。</p><p>&#xa0;</p></div></div>
<div><p>【答案】  肌腹  肌腱  甲  收缩  神经  关节  牵拉  配合</p><p>【解析】图中①是肌腱,②是肌腹。图甲是伸肘动作,乙是屈肘动作。</p><p>(1)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②肌腹和两端较细的①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br />(2)图甲是伸肘动作,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br />(3)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br />(4)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八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