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32:40

山东省诸城市八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一)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诗句的描述中,不含有生命现象的是(  )</p><p>A. 无心插柳柳成荫    B. 春江水暖鸭先知</p><p>C. 桃花潭水深千尺    D. 两个黄鹂鸣翠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生物能够繁殖,含有生命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含有生命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桃花潭水深千尺中的桃花潭中的水不含有生命现象,故C符合题意;黄鹂、白鹭属于动物,柳属于植物,诗中的现象属于生命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受伤猎物的?”实验中,种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猎物的。这应属于探究活动的哪一个步骤?(  )</p><p>A. 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    C. 制定计划    D. 实施计划</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p>A、此实验提出的问题应是:“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故A不符合题意;</p><p>B、做出假设是指对可能的方案做出的假设或猜想,所以作出的假设应是“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故B符合题意;</p><p>C、“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踪受伤的猎物的”不属于制定计划,故C不符合题意;</p><p>D、“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踪受伤的猎物的”不属于实施计划,故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豌豆叶十下表皮的同一视野中甲、乙两种物像示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7/09/13d76fc4/SYS201905170908035513505522_ST/SYS201905170908035513505522_ST.001.png" width="257"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甲中的细胞1与图乙中的细胞2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细胞核</p><p>B. 图甲中的细胞1和图乙中的细胞2因为都不含叶十绿体,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p><p>C. 图乙中的细胞2靠近气孔腔的细胞壁厚,远离气孔腔的一侧壁薄,吸水时气孔张开</p><p>D. 要将图甲中位于视野左下方的保卫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br />(2)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气孔是蒸腾作用水分出入的门户。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豌豆叶下表皮的同一视野中甲、乙两种物像示意图,其中甲图中的1表示表皮细胞,乙图中的2表示保卫细胞。</p><p>图甲中的细胞1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图乙中的细胞2保卫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叶绿体,A错误;<br />图甲中的细胞1表皮细胞不含叶十绿体,图乙中的保卫细胞有叶绿体,所以2图乙中的保卫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br />图乙中的细胞2保卫细胞半月形,其厚薄不均,靠近气孔腔的一测壁薄,远离气孔的细胞壁厚,容易伸展,包围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就张开;反之,气孔就关闭,C正确;<br />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将图甲中位于视野左下方的保卫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7/08/6610f9e1/SYS201910170811034824714196_ST/SYS201910170811034824714196_ST.001.png" width="149"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视野中看到的是分生组织的细胞</p><p>B. ①中能够观察到染色体的形态</p><p>C. ②是正在分化的细胞</p><p>D. ③是正在分裂的细胞</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分化是指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向特定方向上的发展;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p><p>制作洋葱根尖细胞临时装片用的是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此处的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观察图示可用发现:细胞①②③中的染色体正在发生变化,说明细胞正处于不同的分裂时期。视野中看到的是分生组织的细胞,A正确;①中能够观察到染色体的形态,B正确;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所以②是正在分裂的细胞,C错误;③是正在分裂的细胞,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实验探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p><p>A. 叶横切徒手切片须用一块刀片缓慢切割    B. 测种子发芽率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p><p>C. 口腔上皮细胞取材部位是口腔内侧壁    D. 燃烧的蜡烛放入萌发的种子瓶中立刻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中取材时要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刮取上皮细胞。</p><p>(2)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查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这样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法。</p><p>(3)切片就是用刀片将标本切成0.5mm以下的极薄片,再制成玻片标本。</p><p>(4)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7/09/75dacca7/SYS201905170909216447251285_DA/SYS201905170909216447251285_DA.001.png" width="69" height="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二氧化碳+水+能量。</p><p>A、徒手制作叶片切片的步骤:用镊子取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平展在载玻片上,用右手捏紧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迅速横向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迅速可以让切面平整,便于观察,故A错误;</p><p>B、为了具有说服力一般抽取种子的数目不宜过少(如100粒以上),如果数目较少如只选三、五粒,则偶然性较大,因此测种子的发芽率时,为保证结果正确,应从袋中随机抽取种子进行抽样检测,故B正确;</p><p>C、在取口腔上皮细胞时正确的步骤是用消毒牙签在洁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口腔的上下壁上分别有上颌骨和下颌骨的撑托,较硬没有弹性,取的时候易损伤口腔壁,而侧壁上则没有,外面是腮部,较软有弹性,方便易取,故C正确;</p><p>D、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而蜡烛的燃烧需要氧,所以燃烧的蜡烛放入瓶中因缺氧而熄灭,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图示三种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6d20170/SYS202005251949566244206413_ST/SYS202005251949566244206413_ST.001.png" width="432"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以上三种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p><p>B.与图一相比,图三细胞特有的结构为:细胞壁、叶绿体、中央大液泡</p><p>C.以上三种细胞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的只有图二</p><p>D.以上三种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只有图三,能进行呼吸作用的只有图一和图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关于细胞的一些基本常识,结合图形分析解答.</p><p>如图一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图二是草履虫细胞,图三是叶肉细胞.</p><p>A、图一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图二是草履虫细胞,图三是叶肉细胞.图一和图二是动物细胞,图三是植物细胞,它们在 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不符合题意.</p><p>B、图三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图一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图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不符合题意.</p><p>C、图二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图一人体细胞、图三是植物的叶肉细胞,其所属的生物体是多细胞的,要通过系统或器官完成生命活动.不符合题意.</p><p>D、图一和图二动物、图三植物都要进行呼吸作用,之外植物还能进行光合作用,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措施中除哪一项外,目的都是抑制生物呼吸作用的(  )</p><p>A. 小麦种子装袋前晒干</p><p>B. 农田水淹后及时排涝</p><p>C. 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贮存时间</p><p>D. 向储存水果蔬菜的冷库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受水分、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p><p>“小麦种子入仓前晒干”,是利用减少水分,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A不符合题意;<br />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而农田水淹后,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B符合题意;<br />真空包装食品,减少食品与空气的接触,因此可以抑制它的呼吸作用,从而延长贮存时间,C不符合题意;<br />“贮藏粮食时,在密闭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可以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储存时间,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①涡虫  ②河蟹  ③老鹰 ④河蚌四种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①的突出特征是有口有肛门</p><p>B. 属于脊椎动物的是②③</p><p>C. ②和④的体表都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p><p>D. ③特有的呼吸方式保证了飞行时氧气的充分供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根据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河蟹属于节肢动物,老鹰属于鸟类,河蚌属于软体动物。</p><p>①涡虫属于扁形动物,突出特征是有口无肛门,A错误;③老鹰属于脊椎动物,①②④属于无脊椎动物,B错误;②河蟹体表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④河蚌体表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C错误;③老鹰属于鸟类,有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保证了飞行时氧气的充分供应,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一块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p><p>B. 失去雏鸟的红雀饲喂小金鱼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p><p>C.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p><p>D. 具有社会行为的蜜蜂利用舞蹈传递信息</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一块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故A正确;失去雏鸟的红雀饲喂小金鱼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故B正确;学习行为建立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学习行为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而不是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故C错误;具有社会行为的蜜蜂利用舞蹈传递信息,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微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为部分种类的形态结构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7/08/6610f9e1/SYS201910170811043499604261_ST/SYS201910170811043499604261_ST.001.png" width="401"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中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B. ①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C. ②③⑤所示生物都由菌丝构成</p><p>D. 图中生物的营养方式都属于异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图中①是细菌,②是曲霉,③是蘑菇,④是酵母菌,⑤是青霉。</p><p>A、B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①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B正确,霉菌和蘑菇都是多细胞的,由菌丝构成,C正确,大多数的细菌属于异养,有的细菌属于自养,如硫化细菌等,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下列关于烟草的分类单位中,包含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p><p>A. 双子叶植物纲&#xa0;B. 烟草属&#xa0;C. 被子植物门&#xa0;D. 茄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p><p>在“门、纲、科、属”中“属”的分类等级最小,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因此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的是属,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血液分层实验,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0/09/ff22002d/SYS201905100915090189726548_ST/SYS201905100915090189726548_ST.001.png" width="188"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是抗凝剂    B. ②是血浆    C. ③是白细胞    D. ④是红细胞</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将新鲜动物的血液放入抗凝剂后,由于比重不同,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的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功能;中间的有一层白色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可以作变形运动,身体某处有病菌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最下面的是暗红色的红细胞,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p><p>图中①是抗凝剂,②是血浆,③白细胞和血小板,④是红细胞。</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食物中的脂肪在肝脏中被乳化成脂肪微粒</p><p>B. 牙齿的咀嚼和唾液对淀粉的分解都属于消化</p><p>C. 淀粉和蛋白质的化学性消化的部位分别是口腔和胃</p><p>D. 胃、小肠和大肠都有消化和吸收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这个过程需要消化酶的参与才能完成。</p><p>A、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A错误;</p><p>B、牙齿的咀嚼属于物理性消化,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属于化学性消化,B正确;</p><p>C、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所以淀粉和蛋白质的化学性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是口腔和胃,C错误;</p><p>D、胃、小肠都能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大肠只有吸收功能没有消化功能,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心脏解剖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6d20170/SYS202005251949568906175033_ST/SYS202005251949568906175033_ST.001.png" width="127"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①和②分别是上腔静脉和肺静脉</p><p>B.①和⑤之间,②和⑦之间都有动脉瓣</p><p>C.肺循环的起点是③</p><p>D.④的作用是防止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心脏有四个腔:③左心房、⑥右心房、⑤左心室、⑦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①主动脉,右心室连通②肺动脉,④是房室瓣,据此回答。</p><p>A.图中①是主动脉,②是肺动脉,A错误。</p><p>B.①和⑤之间,②和⑦之间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B正确。</p><p>C.肺循环的起点是⑦右心室,C错误。</p><p>D.④房室瓣的作用是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表是某正常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检测数据,表示葡萄糖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6d20170/SYS202005251949569988124957_ST/SYS202005251949569988124957_ST.001.png" width="383"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A&#xa0;B.B&#xa0;C.C&#xa0;D.D</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p><p>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p><p>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p><p>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被滤过到肾小囊中成为原尿)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形成尿液(肾小管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吸收送回血液中)两个过程。因此与血浆相比,尿液中不含蛋白质和葡萄糖。</p><p>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知A是蛋白质,B是葡萄糖,C是无机盐,D是尿素。</p><p>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病原体引起的</p><p>B.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属于计划免疫</p><p>C.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p><p>D.抗体具有特异性,抗体一旦在体内产生即可终生存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p><p>(2)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p><p>(3)抗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p><p>A.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病原体引起的,A正确。</p><p>B.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免疫的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属于计划免疫,B正确。</p><p>C.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C正确。</p><p>D.抗体在人体内存续时间的长短因抗体的种类不同而不同,有的的抗体可以终身存在如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有的只能存在几天如抵抗流感病毒的抗体,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急救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p><p>A.发现因煤气中毒而昏迷的患者,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通风处</p><p>B.对溺水造成呼吸停止的患者,应首先清除口、鼻内污物</p><p>C.户外活动时遇到突发心脏病,呕吐且四肢厥冷的患者,要立即将其搬至屋内</p><p>D.因外伤造成下肢出血时,可根据出血特点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急救方法有: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等。</p><p>A.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A正确。</p><p>B.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首先清除口、鼻内污物,以保持呼吸道畅通,B正确。</p><p>C.遇到突发心血管疾病患者,要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心跳停止可以采用胸外心脏按压进行急救,不能随意搬动,C错误。</p><p>D.外出血分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根据出血特点应在远心端或近心端处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玉米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胚由胚芽、胚根、子叶组成</p><p>B. 胚是玉米新植株的幼体</p><p>C. 酒精能使玉米种子的纵切面变蓝</p><p>D. 种子中的子叶发育为叶</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p><p>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A错误;胚是新植物的幼体,B正确;淀粉遇碘变蓝,能使玉米种子的纵切面变蓝的是碘液,而不是酒精,C错误;种子中的子叶主要是储存营养物质,胚芽发育成茎和叶,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方式比两栖动物高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  )</p><p>①卵生</p><p>②胎生</p><p>③体内受精</p><p>④体外受精</p><p>⑤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p><p>⑥卵外有卵壳保护</p><p>⑦有孵卵、育雏行为</p><p>A. ③⑤⑥    B. ①③⑥    C. ⑤⑥⑦    D. ③⑤⑦</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爬行动物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爬行动物用肺呼吸,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后,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p><p>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在陆地上产卵,卵生,外面有坚硬的卵壳保护着,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故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女孩是双眼皮,若她只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那么控制她双眼皮的基因组成和性染色体组成是(   )</p><p>A. AAXY    B. AaXX    C. AaXY    D. AAXX</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br />(2)性染色体为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共有一对,男的为XY,女的为XX。</p><p>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产生生殖细胞时,基因随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用A、a来表示控制眼皮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则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AA或Aa;当基因组成为AA时,其只产生一种含A的生殖细胞,当基因组成是Aa时,其产生两种生殖细胞:A或a。因此只产生一种生殖细胞的双眼皮的人的基因组成是AA。因为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所以某女孩性染色体组成是XX。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7/09/13d76fc4/SYS201905170908065851511325_ST/SYS201905170908065851511325_ST.001.png" width="412"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表示进入到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p><p>B. 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p><p>C. 箭头④⑤⑥⑦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循环利用</p><p>D. 一般情况下,⑥为②的10%-2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各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④⑤⑥⑦表示分解者分解的能量。</p><p>①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①远远小于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A错误;<br />②为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其去向除了③流向分解者、④流向下一营养级外,还有呼吸消耗和未被利用,所以②>③+④,B正确;<br />④⑤⑥⑦表示分解者分解的能量,C错误;<br />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所以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③为②的10%~20%,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工程菌”是指能够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种特殊物质的细菌,科学家将人生长激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合成了人的生长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①运用组织培养技术;    ②细菌的变异是可遗传的;   ③运用转基因技术;</p><p>④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⑤科学家常用质粒作为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体内的载体</p><p>A.①④&#xa0;B.③④&#xa0;C.①②⑤&#xa0;D.②③⑤</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p><p>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细菌体内,转基因后的细菌能产生人的生长激素。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是可遗传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科学家常用质粒作为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体内的载体,故②③⑤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图1表示某植株叶片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的某种生理活动简图,其中A、B、C分别表示相应的物质,图2是该植物叶片的切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个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叶片中相应的细胞或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5689d536/SYS201904220924350506187522_ST/SYS201904220924350506187522_ST.001.png" width="507"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图1中若A、C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则此叶片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是______,B表示______,运输该物质的结构位于图2的[]______中。</p><p>(2)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图2中的[①]和[④]属于______。</p><p>(3)在“制作与观察叶的临时切片”实验中,低倍镜视野下观察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图2中的______(填序号)</p><p>(4)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图2中的______(填序号)散失到植物体外,此过程叫做______。该过程对植物本身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______(写出其中一条即可)。</p><p>(5)若图3表示一个烟草叶片上的细胞,则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毒物质主要存在于图3的[]______中。</p></div></div>
<div><p>【答案】光合作用    有机物     ③叶脉    保护组织    ②    ⑤    蒸腾作用    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以及对水分、无机盐的运输    ⑥液泡    </p><p>【解析】</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由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是蒸腾作用。观图可知:①是上表皮,②是叶肉,③是叶脉,④是下表皮,⑤是气孔,⑥是液泡、⑦是叶绿体,据此解答。</p><p>(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5689d536/SYS201904220924350506187522_DA/SYS201904220924350506187522_DA.001.png" width="68" height="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在图1中若A、C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则此叶片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B表示有机物,运输该物质的结构位于图2的[③]叶脉中的筛管运输。</p><p>(2)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图2中的[①]和[④]属于保护组织,具有保护的作用。</p><p>(3)低倍镜视野下观察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叶肉细胞,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比海绵组织细胞多,即图中②叶肉细胞。</p><p>(4))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因此图1中若C表示水,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植株的蒸腾作用;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以及对水分、无机盐的运输;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防止叶片被太阳灼伤。因此,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图2中的⑤散失到植物体外,此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该过程对植物本身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是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以及对水分、无机盐的运输。</p><p>(5)若图3表示一个烟草叶片上的细胞,则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毒物质主要存在于图3的[⑥]液泡中。</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图中A、B、C依次是人体神经细胞、神经系统以及脑的各部分示意图,乙图是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6d20170/SYS202005251949573991366424_ST/SYS202005251949573991366424_ST.001.png" width="393"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__的基本单位,又叫神经元。</p><p>(2)某人酗酒后,走路东倒西歪,动作极不协调,主要是因为酒精麻醉了图甲中的___。</p><p>(3)某人因车祸变成了“植物人”,没有意识和感觉,更不能运动。由此可判定其脑结构中的__没有受到损伤。</p><p>(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乙图反射弧中能够接受神经冲动作出反应的结构是___。</p><p>(5)一位运动员在跳马比赛中,不慎摔伤腰部,腰部脊髓因此受到严重损害,导致下肢丧失了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但是在给该运动员做膝跳反射检查时,发现该运动员的下肢能对相关刺激作出反应。由此判断该运动员受伤的部位是__。从反射的类型判断,膝跳反射属于__。</p></div></div>
<div><p>【答案】结构和功能        小脑        脑干    反射        效应器    脊髓白质(答上下行传导束也对)    非条件反射    </p><p>【解析】</p><p>图A是神经元,B是神经系统,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图C中1大脑,2脑干,3小脑。乙图中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p><p>(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p><p>(2)3小脑位于脑干的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酗酒后走路动作不协调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酒精麻醉了3小脑的缘故。</p><p>(3)脑干灰质中,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如果这一部分中枢受到损伤,会立即引起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某人因车祸变成了“植物人”,没有意识和感觉,更不能运动。由此可判定其脑结构中的2脑干部分受到了严重损伤。</p><p>(4)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从图中可以看出,a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b是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c是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d是传出神经,能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引起反射;e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p><p>(5)膝跳反射要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实现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运动员截瘫--下肢丧失了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在给该运动员做膝跳反射检查时,发现该运动员的下肢能对相关刺激作出反应。由此判断该运动员受伤的部位是脊髓白质(或上下行传导束)。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相关器官或系统,a、b、c、d表示相关的物质,①②③④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6d20170/SYS202005251949575632237863_ST/SYS202005251949575632237863_ST.001.png" width="299" height="2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过程①表示A器官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则该过程是通过___实现的。</p><p>(2)系统C的主要器官是_,若过程②表示各种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系统B,则该过程叫__。</p><p>(3)若过程③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则经过此过程以后血液成分发生的明显变化是__________。</p><p>(4)④过程是通过__作用实现的。</p><p>(5)血液流经器官D以后,血液中尿素、氧气等物质明显减少,则器官D代表___,若d中含有蛋白质,则病变部位可能是肾单位的____。</p><p>(6)图中主要有___条排泄途径。</p></div></div>
<div><p>【答案】呼吸运动    小肠    吸收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或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气体扩散    肾脏    肾小球    三(或3)    </p><p>【解析】</p><p>图示表示的是人体新陈代谢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包括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呼吸、尿的形成和排出等生理过程,其中图中A肺,B循环系统,C消化系统,D是肾脏。①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吸收,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a氧气,b二氧化碳,c食物残渣,d尿液。</p><p>(1)①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p><p>(2)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吸收,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图中C表示消化系统,在消化系统内,完成②吸收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p><p>(3)经过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血液成分的主要变化是血液的含氧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或有含氧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p><p>(4)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p><p>(5)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到达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等。这些物质进入肾小管外部的毛细血管,被送回血液。剩下的其他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血液从肾脏流出的是含尿素较少的静脉血。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滤过掉;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而在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p><p>(6)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你结合下面资料和某同学开展的探究实验,分析回答有关问题:</p><p>入夏以后,恼人的蚊子又“活跃”起来,为了减少蚊虫的叮咬,某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决定每天向小区池塘内喷洒“无敌”牌灭蚊剂。喷药一段时间后,池塘内的一些鱼类等动物陆续出现了死亡的现象。</p><p>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该灭蚊剂对水生小动物具有一定的毒性,而水草A和水草B对该灭蚊剂有一定的降解作用。为了比较单独投放一种水草和混合投放两种水草对该灭蚊剂的降解效果,甲同学决定利用若干玻璃鱼缸、自来水、“无敌”牌灭蚊剂、小金鱼、水草A和水草B等进行实验,实验方案如下:</p><p>①取3个相同规格的玻璃鱼缸,分别加入5升自来水,编号甲、乙、丙。</p><p>②选择6条I__的小金鱼,平均分成3份,分别投入甲、乙、丙鱼缸中。</p><p>③在甲、乙两个鱼缸中分别加入生长良好的200克水草A和200克水草B;向丙鱼缸中加入II__。</p><p>④向三个鱼缸中分别加入10毫升“无敌”牌灭蚊剂。</p><p>⑤将三个鱼缸放在Ⅲ__的同一地点。</p><p>⑥每天定时观察各鱼缸中鱼的活跃程度,持续观察几周并记录。</p><p>(1)请你帮助甲同学完成上述实验方案:</p><p>I_________  II________  Ⅲ________</p><p>(2)请你找出,上述方案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加以改正:_______</p><p>(3)经过完善和改进实验方案后,甲、乙、丙三个玻璃鱼缸能否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____(能或不能),你的理由是__。</p><p>(4)物业工作人员向小区池塘内喷洒“无敌”牌灭蚊剂,主要目的是消灭蚊子的________期。蚊子和小金鱼这两类动物身体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同种且大小及活动状态基本相同(合理即可得分)    100克水草A和100克水草B    阳光充足(合理即可给分)    ①中的自来水应改为池塘水、②中的6条应改为15条或更多(答对其中一项即可给分)    能    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或是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    幼虫    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p><p>【解析】</p><p>(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p>(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①此题考查对对照实验的理解,探究实验的两个原则:对照实验和变量的唯一性。</p><p>(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1)该实验的步骤:①取3个相同的玻璃鱼缸,分别加入5升池水,标为甲、乙、丙。 </p><p>②选择6条大小相似的健壮金鱼,随机平均分成3份,分别投入甲、乙、丙鱼缸中。 </p><p>③在甲、乙、丙三个鱼缸中分别加入生长善良好的200克水草A、200克水草B、100克水草A和100克水草B。</p><p>④向三个鱼缸中分别加入10毫升“无敌”牌灭蚊剂。</p><p>⑤将三个鱼缸放在光照充足的同一地点。 </p><p>⑥每天定时观察各鱼缸中鱼的活跃程度,持续观察几周并记录。</p><p>可见实验中的Ⅰ是同种且大小及活动状态基本相同,Ⅱ是100克水草A和100克水草B,Ⅲ是光照充足。</p><p>(2)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选择池水而不是自来水进行实验,是因为水池中含有分解者,更有利于鱼缸中生物的生存,所以,①中的自来水应改为池塘水。探究实验中小鱼的数量不能太少,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应增加小鱼的数量,所以,②中的6条应改为15条或更多。</p><p>(3)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一个养有金鱼和水草的鱼缸,有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能作为一个生态系统。</p><p>(4)蚊子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蚊子的幼虫生活在水中,物业工作人员向小区池塘内喷洒“无敌”牌灭蚊剂,主要目的是消灭蚊子幼虫。蚊子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而小金鱼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因此蚊子和小金鱼这两类动物身体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脊柱。</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中华鲟生态养殖池中,鲟鱼粪便可被淤泥中的微生物分解,产生的物质能够被植物吸收;&#xa0;植物释放的氧气供鲟鱼生存;&#xa0;池中的花鲢能取食鲟鱼粪便。分析回答问题:</p><p>(1)中华鲟生态养殖池的设计利用了生态系统的哪项功能?______。中华鲟生态养殖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不用换水,池塘水和池塘底仍然能保持干净,所有生物能正常生存,这说明生态池具有______能力,但是污水不能过量流入该生态养殖池,说明生态系统______。</p><p>(2)花鲢主要吃轮虫、桡足类等浮游生物,也以鲟鱼类便等作为食物,花鲢作为该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p><p>(3)如图是该生态池中碳循环部分途径的示意图,请用箭头在答题纸相应图上补充完整各种生物与碳循环的关系,并在箭头处用文字标注相应的生理过程。</p><p>(4)生态池中的碳元素循环示意图补充完整以后,该人工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p><p>(5)建立中华鲟生态养殖基地,提供和改善中华鲟的生存环境,这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中的______,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是______,它的主要形式是_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7/09/13d76fc4/SYS201905170908100552717434_ST/SYS201905170908100552717434_ST.001.png" width="317" height="1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一定的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消费者和分解者    3    迁地保护    就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    </p><p>【解析】</p><p>(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br />(2)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br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br />(4)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此解答。</p><p>(1)根据题干信息“鲟鱼产生的氨氮,被植物吸收;植物释放的氧气在封闭的车间里形成“氧吧”,供鲟鱼生存”,可说明了一种生物产生的产物可以提供给别的生物所使用,说明了中华鲟生态养殖池的设计利用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华鲟生态养殖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不用换水,池塘水和池塘底仍然能保持干净,所有生物能正常生存,这说明生态池具有 一定的自我调节水不能过量流入该生态养殖池,说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br />(2)花鲢主要吃轮虫、桡足类等浮游动物,说明花鲢是消费者;从图中可以看出花莲能利用中华鲟的粪便,说明花莲是分解者。<br />(3)共两处标注:一处是在微生物和二氧化碳之间,分头指向二氧化碳,箭头旁边标注“分解作用”或“呼要作用”:另一处在二氧化碳和浮游植物之间,箭头指向浮游植物,箭头旁边标注“光合作用”;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7/09/13d76fc4/SYS201905170908100552717434_DA/SYS201905170908100552717434_DA.001.png" width="344" height="1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4)生态池中的碳元素循环示意图补充完整以后,该人工生态系统中共有3条食物链,即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鲟鱼;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花鲢;浮游植物→花鲢。<br />(5)建立中华鲟生态养殖基地,提供和改善中华鲟的生存环境,这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中的迁地保护,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是就地保护,它的主要形式是 建立自然保护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豌豆是研究植物性状遗传的常用实验材料,图甲表示豌豆的部分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图乙是一朵豌豆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6d20170/SYS202005251949578916557816_ST/SYS202005251949578916557816_ST.001.png" width="576"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豌豆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具有_____________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p><p>(2)豌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______,萌发过程需要的营养来自________。</p><p>(3)传粉受精完成以后,乙图中的①发育成_____,若②将来发育成果皮,则它是________。</p><p>(4)下面表格表示豌豆种子的圆粒与皱粒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H表示显性基因,h表示隐性基因。则根据组合_,可以判断圆粒与皱粒这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请你在答题纸相应坐标中用柱状图的形式表示组合二中子代的性状表现情况。</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6d20170/SYS202005251949578916557816_ST/SYS202005251949578916557816_ST.002.png" width="259"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6d20170/SYS202005251949578916557816_ST/SYS202005251949578916557816_ST.003.png" width="207"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完整有活力的胚    胚根    子叶    种子    子房壁    三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6d20170/SYS202005251949578916557816_DA/SYS202005251949578916557816_DA.001.png" width="207"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解析】</p><p>(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具有完整的胚、胚是有生命的、种子成熟,且度过休眠期。</p><p>(2)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p><p>(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1)豌豆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具有完整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p><p>(2)豌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根,发育成根;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所以萌发过程需要的营养来自子叶。</p><p>(3)传粉受精完成以后,乙图中的①胚珠发育成种子,②子房壁将来发育成果皮。</p><p>(4)用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杂交,组合三中,亲代都是圆粒,收获的子代有圆粒和皱粒两种,表明圆粒是显性性状,皱粒是隐性性状。若用H表示显性基因,h表示隐性基因,则圆粒的基因组成是HH或Hh,皱粒的基因组成是hh。组合二中亲代是:圆粒和皱粒,子代中出现了皱粒,说明亲代圆粒的基因组成是Hh,遗传图解如图:</p><p>&#xa0;</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6d20170/SYS202005251949578916557816_DA/SYS202005251949578916557816_DA.002.png" width="192"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由遗传图可知,子代中圆粒占50%,皱粒占50%,用柱状图的形式表示组合二中子代的性状表现情况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6d20170/SYS202005251949578916557816_DA/SYS202005251949578916557816_DA.003.png" width="207"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诸城市八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一)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