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市藤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p><p>A.衣藻 B.珊瑚虫 C.海葵 D.水螅</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因此它们仍然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p><p>A.衣藻属于藻类植物,A符合题意。</p><p>BCD.珊瑚虫、海葵、水螅的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都属于腔肠动物,BC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扁形动物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p><p>A.有口无肛门 B.有刺细胞 C.背腹扁平 D.两侧对称</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扁形动物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p><p>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营自由生活的种类很少,大多数营寄生生活;腔肠动物有刺细胞,可见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是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 )</p><p>A.体表有刺细胞 B.身体呈辐射对称</p><p>C.有口无肛门 D.身体呈两侧对称</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p><p>(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p><p>A.体表有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的特征,扁形动物没有,A错误。</p><p>BD.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扁形动物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BD错误。</p><p>C.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C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华枝睾吸虫、绦虫等寄生虫具有发达的( )</p><p>A. 运动器官 B. 消化器官 C. 生殖器官 D. 感觉器官</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p><p>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猪肉绦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绦虫的每个妊娠节片中含有5万多个受精卵;华枝睾吸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华枝睾吸虫、绦虫等寄生虫具有发达的生殖器官。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线形动物比腔肠动物、扁形动物要高等,主要体现在( )</p><p>A.身体呈线形 B.具有消化腔 C.有口有肛门 D.身体由体节组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p><p>(2)扁形动物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p><p>(3)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体壁有角质层,有假体腔,有口有肛门。</p><p>据分析可见:线形动物表现出比腔肠动物、扁形动物高等的特征是有假体腔、雌雄异体、出现了肛门。可见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蛔虫在人的胃中不怕胃酸是因为( )</p><p>A. 体壁有黏液保护 B. 能很快逃离</p><p>C. 体表有角质层 D. 体表分泌酸性黏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蠕虫。</p><p>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蛔虫体表的角质层细胞是无色、透明的死细胞,具有保护的功能,能防止虫体被人体的消化液侵蚀。蛔虫在人的胃中不怕胃酸是由于蛔虫的体表有一层角质层,这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C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蚯蚓、沙蚕等环节动物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p><p>A.用鳃呼吸 B.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p><p>C.身体不分节 D.体表有外套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如蚯蚓、水蛭、沙蚕。</p><p>蚯蚓和沙蚕身体柔软,背部没有脊柱是无脊椎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蚯蚓和沙蚕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这种运动方式叫做“蠕动”,而蚯蚓和沙蚕的身体分节,使这种运动方式更为灵活自由,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诗句中的各种动物,不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特征的是( )</p><p>A. 谁家新燕啄春泥 B. 春蚕到死丝方尽</p><p>C. 蝉噪林逾静 D. 早有蜻蜓立上头</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节肢动物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p><p>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附肢均分节”特征的动物属于节肢动物。燕子用肺呼吸,前肢变成翼,属于鸟类,故A错误;春蚕的身体分部,而且足和触角分节,属于节肢动物,故B正确;蝉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故C正确;蜻蜓属于昆虫,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故D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昆虫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个动物类群,它属于 ( )</p><p>A.线形动物 B.环节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据此解答。</p><p>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身体与附肢都分节,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无脊椎动物( )</p><p>A.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B.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p><p>C.种数约占动物种数的95% D.种数约占动物种数的5%</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动物分类的知识,注意区分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据此答题。</p><p>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目前动物的种类约有150万种,其中无脊椎动物占95%以上。可见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鲫鱼在水中向前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 )</p><p>A.胸鳍和腹鳍的不断摆动 B.尾鳍的不断摆动</p><p>C.尾部和身体的左右摆动 D.各种鳍的不断摆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鱼鳍在与生活中起到的作用,鳍的作用是游泳及平衡的器官;鱼鳍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p><p>鱼鳍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其中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胸鳍和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产生前进的推动力;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从鱼的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流出水与流入水相比( )</p><p>A.氧气增多 B.二氧化碳增多 C.二氧化碳减少 D.没有变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鱼是通过口和鳃盖后缘不停地相互交替张开和紧闭来完成水的通过,进而完成呼吸的,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里有鳃丝里面有毛细血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据此可以解答本题。</p><p>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可以看到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水由鱼的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p><p>A.乌龟、青蛙、鳄鱼</p><p>B.大鲵、蛇、乌龟</p><p>C.蝾螈、大鲵、蟾蜍</p><p>D.蟾蜍、鳄鱼 、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两栖类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上,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并不是指两栖动物水陆两种环境交替生活,当然也有少数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乌龟、蛇属于爬行动、蝾螈、大鲵、蟾蜍、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鳄鱼属于鱼类,大鲵属于两栖动物。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陆地上脊椎动物的原因是( )</p><p>A.体温不恒定 B.肺不发达 C.皮肤裸露 D.生殖、发育离不开水</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p><p>两栖动物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体外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由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这是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根本原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幼体与成体的呼吸器官不同的是( )</p><p>A.青蛙 B.鲸鱼 C.鲫鱼 D.蜥蜴</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如青蛙。</p><p>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因此,青蛙的幼体与成体的呼吸器官不同,A符合题意。</p><p>B.鲸鱼属于哺乳类,终生用肺呼吸,B不符合题意。</p><p>C.鲫鱼属于鱼类,终生用鳃呼吸,C不符合题意。</p><p>D.蜥蜴属于爬行类,是真正的陆生动物,终生用肺呼吸,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下列不属于扬子鳄的特征是( )</p><p>A.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B.用肺呼吸</p><p>C.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D.水中产卵</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p><p>ABC.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卵外有坚韧的卵壳,ABC不符合题意。</p><p>D.扬子鳄在陆地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扬子鳄无孵卵的行为,卵靠阳光照射的温度自然孵化,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一组是( )</p><p>A.家兔和青蛙 B.家兔和家鸽 C.家鸽和扬子鳄 D.鲢鱼和蚯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p><p>(2)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无脊椎动物。</p><p>A.家兔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青蛙是两栖动物属于变温动物,A不符合题意。</p><p>B.家鸽是鸟类,家兔是哺乳动物,都是恒温动物,B符合题意。</p><p>C.家鸽是鸟类属于恒温动物,扬子鳄是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C不符合题意。</p><p>D.鲢鱼是鱼类,蚯蚓是环节动物,都是变温动物,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判断鲸是哺乳动物的最主要依据是( )</p><p>A.大脑发达 B.体温恒定 C.胎生、哺乳 D.心脏有四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p><p>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其中与其它动物的区别是胎生、哺乳,体内有膈等,因此鲸是哺乳动物的最主要依据是胎生哺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分化的动物是( )</p><p>A.爬行动物 B.哺乳动物 C.两栖动物 D.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p><p>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等。因此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分化的动物是哺乳动物。其它动物无牙齿的分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老鼠不仅咬坏庄稼而且传播疾病,人类对它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p><p>A.控制数量,减少危害 B.顺其自然,不要干预</p><p>C.大力保护,避免绝种 D.赶尽杀绝,以绝后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p><p>老鼠不仅咬坏庄稼而且传播疾病,虽然是有害动物,但我们不能使之灭绝,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它本身就是一个基因库,老鼠一旦灭绝,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永远消失,当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时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次动物作为消费者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设法控制其数量,尽量减少其危害,如采用引进天敌灭鼠等生物防治的办法,可见A正确。</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上肢做一个屈肘动作,其中起牵引作用的是( )</p><p>A.骨 B.关节 C.肌肉 D.神经</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但是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肌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p><p>人体的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但骨骼肌只能牵拉骨,而不能将骨复位,因此人体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可见人体上肢做一个屈肘动作,其中起牵引作用的是肌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跳远动作分析,正确的是( )</p><p>A.与神经系统无关 B.需要消耗能量</p><p>C.关节绕着骨运动 D.由一块骨骼肌完成整个跳远动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p><p>A.跳远动作的产生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A错误。</p><p>B.跳远动作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运动时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源是食物,B正确。</p><p>C.在运动中,肌肉(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C错误。</p><p>D.跳远动作的完成是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中,更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是( )</p><p>A.孔雀开屏 B.婴儿尿床 C.蜜蜂采蜜 D.老马识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p><p>(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孔雀开屏、婴儿尿床、蜜蜂采蜜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而老马识途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更有利于动物适应更复杂的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p><p>A.都是生来就有 B.都要生活经验</p><p>C.都由环境因素决定 D.都与遗传物质有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p><p>(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它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行为;</p><p>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外界环境因素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与遗传物质有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p><p>A.小鼠走迷宫 B.公鸡打鸣 C.蜘蛛织网 D.手被刺立即缩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p><p>(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A.小鼠走迷宫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A符合题意。</p><p>BCD.公鸡打鸣、蜘蛛结网、手被刺立即缩回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C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包括( )</p><p>A.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B.促进物质循环</p><p>C.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D.维持生态平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在生态平衡中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p>A.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A不符合题意。</p><p>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不符合题意。</p><p>C.动物作为消费者,必须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不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C符合题意。</p><p>D.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蚂蚁搬家时分工明确,工蚁负责搬运物品,兵蚁负责来回巡视,这种行为属于( )</p><p>A.社会行为 B.学习行为 C.取食行为 D.繁殖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动物的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p><p>A.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蚂蚁搬家时,工蚁负责搬运物品,兵蚁负责来回巡视,它们各司其职,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A符合题意。</p><p>B.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B不符合题意。</p><p>C.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题干中蚂蚁的行为不属于取食行为,C不符合题意。</p><p>D.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一系列行为,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荔枝开花的季节,果农放养了许多蜜蜂,此举除了采集蜂蜜之外,对荔枝的意义是:( )</p><p>A. 促进开花 B. 促进果实成熟 C. 帮助传粉 D. 消灭病虫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开花和传粉是植物结出果实和种子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传粉是指雄蕊的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分为虫媒花(主要是借助昆虫等传播花粉)和风媒花(主要是借助风力进行传播花粉)。在荔枝开花的季节,果农放养了许多蜜蜂,此举除了采集蜂蜜之外,对荔枝的意义是帮助传粉,从而结出更多的果实。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提倡环保,留住青山绿水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下列对环保不利的是( )</p><p>A.垃圾分类 B.风力发电 C.多用塑料袋 D.绿色出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狭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p><p>A.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做到垃圾的合理利用,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A不符合题意。</p><p>B.燃煤发电会放出大量的浓烟污染环境,利用风力发电,就可解决燃煤发电产生废气的问题,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B不符合题意。</p><p>C.多用塑料袋,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不利于节能减排,C符合题意。</p><p>D.绿色出行指平时出行时,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少开家庭轿车,可以减少对油资源的利用,也可以减少废气排放,保护大气,有利于节能减排,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分别是蜗牛、麻雀、青蛙、蝴蝶、鲫鱼5种动物。请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8138ec0/SYS202005251950240701481606_ST/SYS202005251950240701481606_ST.001.png" width="398" height="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将动物分成两类,图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_,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 (填字母)</p><p>(2)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有所区别。如E用_______呼吸;C用_______呼吸,皮肤辅助呼吸。</p><p>(3)麻雀会飞,蝙蝠也会飞,但蝙蝠却属于哺乳动物,因为蝙蝠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具有_______的特征。</p></div></div>
<div><p>【答案】AD BCE 鳃 肺 胎生、哺乳 </p><p>【解析】</p><p>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包括E鱼类、C两栖类、爬行类、B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A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D节肢动物等。</p><p>(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将上述动物分成两组,A蜗牛和D蝴蝶体内都没有脊柱,都属于无脊椎动物,B鸟类、C两栖类、E鱼类都属于脊椎动物。</p><p>(2)动物生活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有所区别。如E(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C(青蛙)用肺呼吸,肺不发达,需要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p><p>(3)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的特征。蝙蝠虽然会飞,却不属于鸟类,而属于哺乳动物,因为蝙蝠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是胎生哺乳。</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8138ec0/SYS202005251950242073177379_ST/SYS202005251950242073177379_ST.001.png" width="148" height="1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背腹和左右,经过身体的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称为_______。</p><p>(2)水螅的身体由两层细胞构成,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 叫作[④]_______,该腔与[⑤] _______相通,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_______排出。</p><p>(3)水螅是通过[⑥]_______捕获食物的。</p></div></div>
<div><p>【答案】辐射对称 消化腔 口 口 触手 </p><p>【解析】</p><p>腔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p><p>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图中结构名称:①外胚层,②中胶层,③内胚层,④消化腔,⑤口,⑥触手。</p><p>(1)水螅属于腔肠动物,经过水螅身体的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称为辐射对称。</p><p>(2)水螅体壁由两层细胞组成,外层是外胚层,内层是内胚层,两层细胞之间有一层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在消化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消化后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p><p>(3)水螅的身体一端附着在水草上,另一端伸展着5~12条柔软细长的触手,触手是用来捕食的结构,另外在触手和口的周围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细胞称为刺细胞,能帮助捕捉食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图是蝗虫外形示意图,请据图作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8138ec0/SYS202005251950243354450227_ST/SYS202005251950243354450227_ST.001.png" width="198"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蝗虫身体由①_______,②_______和③腹部构成。</p><p>(2)蝗虫体表有_______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p><p>(3)蝗虫的头部有一对_______,一对复眼,三个单眼。胸部有_______对分节的足和两对翅。</p></div></div>
<div><p>【答案】头部 胸部 外骨骼 触角 三 </p><p>【解析】</p><p>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一个口器,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持和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胸部具有三对足,一般具有两对翅,大多能够飞行,气管是昆虫呼吸的器官,进行气体交换。</p><p>(1)由图中可以看出,蝗虫的身体分为三部分:①头部、②胸部、③腹部。其中头部有触角、胸部有足和翅、腹部有气门。</p><p>(2)蝗虫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干旱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p><p>(3)蝗虫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三个单眼,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信鸽具有传递信息准确、机动灵活等优点,在很早以前就有“军中不会说话的特殊兵种”的美称。请结合图5图形及所学鸟类知识分析信鸽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8138ec0/SYS202005251950244605723074_ST/SYS202005251950244605723074_ST.001.png" width="406"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外形看,信鸽的身体呈_________,这种体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________。</p><p>(2)信鸽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胸肌________,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p><p>(3)信鸽的骨骼轻、薄且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能减轻________ 。</p><p>(4)信鸽的食量大,消化能力________,并且能很快地将粪便排出体外。</p></div></div>
<div><p>【答案】流线型 空气阻力 发达 体重 强 </p><p>【解析】</p><p>鸟类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其特点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前肢变成翼,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型,胸肌发达,鸟的食量大,心脏四腔,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p><p>(1)观察图中所示可知:信鸽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飞行时的阻力。</p><p>(2)从肌肉看:信鸽的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p><p>(3)从骨骼看:信鸽的骨骼很薄,有的骨愈合,有的骨中空,有利于减轻体重。</p><p>(4)信鸽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并且能很快地将粪便排出体外,这样可以减轻体重,利于飞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喜欢用哑铃锻炼上肢,请根据下图分析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8138ec0/SYS202005251950246016848664_ST/SYS202005251950246016848664_ST.001.png" width="292"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A表示屈肘动作,B表示________动作。</p><p>(2)①表示肱二头肌,②表示________,B中①和②的状态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p><p>(3)小明由于用力过猛,手臂关节头从________滑脱出来,造成脱臼。</p></div></div>
<div><p>【答案】伸肘 肱三头肌 舒张 收缩 关节窝 </p><p>【解析】</p><p>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图中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p><p>(1)由图可知:①是肱二头肌,②是肱三头肌,图A表示屈肘动作的产生,图B表示伸肘动作的产生。</p><p>(2)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②肱三头肌收缩,①肱二头肌舒张。</p><p>(3)所谓的脱臼就是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以桑叶和白菜叶为食物,通过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食物选择,探究“家蚕取食桑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帮其解决实验中的相关问题:</p><p>(1)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p><p>(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其他条件都要________。</p><p>(3)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下面第________组(填序号)家蚕为实验对象。</p><p>①找来的体形较大的蚕;②找来的体形较小的蚕;③刚从受精卵孵化出的蚕</p><p>(4)如果实验现象是:家蚕更趋向于桑叶取食,那么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家蚕取食桑叶是先天性行为吗? 桑叶(或植物叶片的种类) 相同 ③ 家蚕取食桑叶是先天性行为。 </p><p>【解析】</p><p>(1)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p><p>(2)制定计划:拟订探究计划,列出所需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p><p>(1)该实验探究“家蚕取食桑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据此可以提出问题:家蚕取食桑叶是先天性行为吗?</p><p>(2)准备几种植物的叶片和桑叶,看家蚕更趋向哪儿取食。对研究对象有影响的因素,只有植物叶片的种类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植物叶片的种类。</p><p>(3)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第③组用受精卵自己孵化的蚕作为实验对象。</p><p>(4)预计家蚕总是取食桑叶,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家蚕取食桑叶是先天性行为。</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