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29:26

河北省沧州市教育局石油分局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家的果园中有些桃树品种老化,产量比较低。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较快地获得新品种?</p><p>A.选择新品种枝条作接穗进行嫁接&#xa0;B.利用原来的枝条进行压条</p><p>C.利用种子进行繁殖&#xa0;D.利用原来桃树上的花粉进行组织培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p><p>A、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达到早结果、增强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还能经济利用繁殖材料、增加苗木数量。小明家的果园中有些桃树品种老化,产量比较低,可以通过嫁接方法较快的获得新品种,即:选择新品种枝条作接穗进行嫁接,A正确。</p><p>B、压条,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但不能培育出植物新品种,B错误。</p><p>C、利用种子进行繁殖属于有性生殖,不能较快地获得新品种,C错误。</p><p>D、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和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利用组织培养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繁殖的速度很快,能保持亲本优良性状,但不能培育出植物新品种,D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颗饱满的花生中有两粒种子,则此花生的形成需要的子房、胚珠和至少的花粉粒数分别是(  )</p><p>A.2、2、4&#xa0;B.1、1、3&#xa0;C.1、2、2&#xa0;D.1、2、4</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p><p>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在一朵花中能否成果实的是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种子的是胚珠,一个果实中种子的数目取决于胚珠的多少,在传粉充分的情况下,一个胚珠发育成一粒种子,需要两个精子,一粒花粉,一颗饱满的花生中有2粒种子,则此花生的形成需要的1个子房、2个胚珠和最少2粒花粉粒,C选项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带一路”战略揭开了欧亚国家发展的新篇章,我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古老的国家,养蚕织丝有着悠久的历史。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如图是家蚕发育过程的四个阶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ae7a925/SYS202005251951454796981220_ST/SYS202005251951454796981220_ST.001.png" width="341"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蚕丝被中的蚕丝是从图中③蚕茧上剥抽的</p><p>B.蝗虫与家蚕相比,蝗虫发育过程缺少阶段③</p><p>C.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p><p>D.家蚕发育过程的顺序为①、②、④、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图中①是成虫,②是受精卵,③是蛹,④是幼虫。</p><p>A.蚕丝被中的蚕丝是从图中③蚕茧上剥抽的,正确。</p><p>B.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蝗虫与家蚕相比,蝗虫发育过程缺少阶段③蛹期,正确。</p><p>C.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正确。</p><p>D.家蚕发育过程的顺序为②受精卵、④幼虫、③蛹、①成虫,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青蛙为“田园卫士”,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发育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p><p>A.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p><p>B.青蛙的发育起点是蝌蚪</p><p>C.青蛙的鸣叫是雄蛙在求偶</p><p>D.青蛙在繁殖期间有抱对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后,成体在水陆两栖生活;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岀,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p><p>A、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正确。</p><p>B、青蛙的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因此,青蛙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错误。</p><p>C、青蛙分雌蛙和雄蛙两种,但会叫的只有雄蛙,它的口角边有一对鸣囊,通过鸣叫吸引雌蛙前来交配,属于求偶,正确。</p><p>D、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描写了鸟类的哪种行为(  )</p><p>A.求偶行为&#xa0;B.育雏行为&#xa0;C.筑巢行为&#xa0;D.孵卵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鸟类的生殖行为一般包括:占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行为。</p><p>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鸟类的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摆脱了卵孵化对环境的依赖,提高了卵的孵化率,育雏提高它们后代的成活率。“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主要描写了鸟的育雏的繁殖行为。</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鸟卵的结构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是(  )</p><p>A.卵黄&#xa0;B.卵白&#xa0;C.胚盘&#xa0;D.气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胚盘、卵黄、卵黄膜构成卵细胞。其中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场所。</p><p>鸟卵各部分结构的作用是:卵壳、外层卵壳膜、内层卵壳膜的作用是保护卵细胞;<br />卵白能够保护卵细胞,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br />系带能够固定卵细胞,还能减轻震动;胚盘、卵黄、卵黄膜构成卵细胞。其中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场所;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卵黄膜起保护作用。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如果是受精卵,胚盘在适宜的条件下就能孵化出雏鸡。</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类的生殖和胚胎发育叙述错误的是(  )</p><p>A.婴儿的出生是一个新生命诞生的标志</p><p>B.男性和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p><p>C.人体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卵黄和胎盘</p><p>D.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场所</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男女生殖系统中最主要的性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分别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吸收营养物质进行胚胎发育。</p><p>A.受精卵的形成是一个新生命诞生的标志,错误。</p><p>B.睾丸能产生精子,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是男性的主要的生殖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正确。</p><p>C.人体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卵黄和胎盘,正确。</p><p>D.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场所,正确。</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已知果蝇的精子中含有4条染色体,那么它的卵细胞、受精卵和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依次是(  )</p><p>A.4条、8条、8条&#xa0;B.8条、8条、8条</p><p>C.2对、4对、4对&#xa0;D.4对、4对、4对</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在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p><p>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因此,已知果蝇的精子中含有4条染色体,那么它的卵细胞、受精卵和亲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依次是4条、8条、8条。</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某人的染色体图谱。下列分析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03/10/11cf0f2d/SYS201903031004038547686292_ST/SYS201903031004038547686292_ST.001.png" width="287" height="2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此人染色体数目是47条,为女性</p><p>B. 此人异常之处是21号染色体有三条</p><p>C. 此人异常原因发生在受精卵分裂过程</p><p>D. 此人先天性智力低下,生长发育障碍</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通过分析,此人染色体数目是47条,为女性染色体图;同时,21号染色体为三条,此人先天性智力低下,生长发育障碍,这是由于亲代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子代的,并不是发生在受精卵分裂过程。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  )</p><p>A.心脏病&#xa0;B.糖尿病&#xa0;C.色盲&#xa0;D.乙型肝炎</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遗传病是由于基因或染色体改变而引起的疾病,例如白化病、血友病、先天性愚型等。</p><p>A.心脏病是一类常见循环系统疾病,A不符合题意。</p><p>B.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B不符合题意。</p><p>C.色盲是由于基因改变而引起的,属于遗传病,C符合题意。</p><p>D.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了肝炎病毒而引起的,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的,属于消化道传染病,D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男与其表妹准备结婚,去当地民政局办理登记手续.结果被告知不符合我国婚姻法,不能登记结婚.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结婚(  )</p><p>A. 后代都会得遗传病    B. 后代都会得艾滋病</p><p>C. 后代长像都很难看    D. 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动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中①②分别表示(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ae7a925/SYS202005251951462673416898_ST/SYS202005251951462673416898_ST.001.png" width="150"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两栖类、节肢动物&#xa0;B.两栖类、哺乳类</p><p>C.哺乳类、两栖类&#xa0;D.单细胞动物、环节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古代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p><p>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古代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因此①和②所代表的生物群分别是两栖类和哺乳类。<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原始生命诞生的重要标志是(   )</p><p>A.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的形成</p><p>B.原始蛋白质分子和原始核酸分子的形成</p><p>C.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的相互作用</p><p>D.能从外界获得营养并排出代谢废物,能进行繁殖</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 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能从外界获得营养并排出代谢废物,能进行繁殖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关键词能正确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是(  )</p><p>①自然发生   ②过度繁殖   ③生存斗争  ④用进废退   ⑤遗传、变异   ⑥适者生存</p><p>A.①②③④&#xa0;B.③④⑤⑥&#xa0;C.②③⑤⑥&#xa0;D.②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本题主要考查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内容,可以简答概括为: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p><p>达尔文发现,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即过度繁殖;繁殖过度引起生存斗争;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有的对生物的生存有利,有的对生物的生存不利;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p><p>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思想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故C符合题意,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家鸡是由原鸡驯化来的,家鸡与原鸡相比,身体肥大、产卵量多,飞翔能力差,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ae7a925/SYS202005251951464535611261_ST/SYS202005251951464535611261_ST.001.png" width="238"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家鸡的形成是人工选择的结果</p><p>B.家鸡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p>C.由原鸡演变成家鸡是鸡的有利变异</p><p>D.家鸡比原鸡更适应外界的自然环境</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选择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人工选择。</p><p>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因此自然选择形成了鸡类种类的多样性。图中家鸡是由原鸡驯化来的,家鸡与原鸡相比,身体肥大、产卵量多,飞翔能力差,是人们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原始的单细胞藻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p><p>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p><p>C.生物进化的总趋势只是从复杂到简单</p><p>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较为科学的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p><p>(2)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生物进化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p>A.植物的进化历程:<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ae7a925/SYS202005251951465486238261_DA/SYS202005251951465486238261_DA.001.png" width="593" height="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因此,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原始藻类植物,A正确。</p><p>B.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B正确。</p><p>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C错误。</p><p>D.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较为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古人类能很好地交流与合作,这是由于(  )</p><p>A.产生了语言&#xa0;B.直立行走&#xa0;C.火的使用&#xa0;D.制造工具</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火、语言、工具的使用和直立行走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对于古人类的交流与合作,语言的使用功不可没。</p><p>A.人类主要的交流方式是语言,故语言的使用使古人类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A正确。</p><p>B.直立行走使人的视野更开阔,同时促进了手的功能的进化,越来越灵活,也使人的大脑进一步复杂化。促进了人类的进化。但对于交流与合作却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B错误。</p><p>C.古人类越来越强大,主要表现为制造工具越来越复杂,能够使用火烧烤食物,吃熟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使古人类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越来越强大,从而使得人类不断进化,C错误。</p><p>D.工具是人类区别与其他动物的标志之一,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早期原人阶段能制造和使用简单的砾石工具。晚期猿人阶段能使用火,像北京周口店猿人。早期智人能制造石器,会人工取火。晚期智人阶段,能加工精细的石器,骨器,能制造使用骨针,产生原始宗教。人类发明创造各种工具使得人类能适应自然,改善生存条件,但对于交流与合作却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D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中主要描写了哪种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p><p>A.水&#xa0;B.土壤&#xa0;C.空气&#xa0;D.风</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p><p>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述了水滋润着生物,影响了生物的生活,使植物开始萌发。因此诗句中描写的影响生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水。</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具有保护色的是(  )</p><p>A.竹节虫&#xa0;B.枯叶蝶&#xa0;C.七星瓢虫&#xa0;D.雷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p><p>AB.拟态指的是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另一种成功物种相似的外表,以欺瞒捕猎者远离物种,或者是引诱猎物靠近物种有的动物形态和环境相似如竹节虫看起来像竹枝,是欺瞒捕猎者远离属于拟态。竹节虫的体形像竹枝,枯叶蝶像树叶,均属于拟态,AB错误。</p><p>C.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有些动物如七星瓢虫鞘翅具有鲜艳的色斑,目的是威慑、警告其它动物,不要靠近我,属于警戒色,C错误。</p><p>D.保护色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如雷鸟的体色随环境而改变,目的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属于保护色,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起源于(  )</p><p>A.原始大气&#xa0;B.原始大陆&#xa0;C.原始海洋&#xa0;D.原始森林</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p><p>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可见C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现代生物技术正在引发新的技术革命</p><p>B.2017年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中国诞生,克隆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p><p>C.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并且没有任何不利影响</p><p>D.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转基因食品的出现,使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产生了担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转基因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现代生物科技对人类的生活造成的影响来切入。</p><p>A.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社会的渗透越来越大,必将引发新的技术革命,A正确。</p><p>B.克隆技术的应用于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的功能越来越强大,2017年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中国诞生属于克隆技术,B正确。</p><p>C.生物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如实现昂贵药品的商品化生产,同时也存在负面影响,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等,C错误。</p><p>D.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人们怀疑过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但经过大量严密的论证,现在承认转基因食品对于人的安全没有可见的威胁。从科学意义上来讲,转基因食品不能完全说有害,也不能说一点问题都没有,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鸡受精卵发育成刚出壳雏鸡的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p><p>A.卵黄和卵白&#xa0;B.卵壳和系带</p><p>C.卵壳膜和卵白&#xa0;D.卵壳膜和卵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鸡卵各部分的名称即作用为:<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ae7a925/SYS202005251951471602849757_DA/SYS202005251951471602849757_DA.001.png" width="389" height="2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卵黄中含有主要的营养物质,卵白能够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故正确。</p><p>B.卵壳具有保护作用,系带具有固定作用,故错误。</p><p>CD.卵壳膜具有保护作用,卵黄和卵白能够提供营养物质,故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据此,你认为地球上各种生物出现的时间是(  )</p><p>A.同时出现的&#xa0;B.越低等的生物越早出现</p><p>C.越低等的生物出现越晚&#xa0;D.越高等的生物越早出现</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科学家们发现,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p>由分析可知,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化石则依次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出现,说明鱼类比其它三类动物低等、结构简单,也就是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是鱼类,最高等的是哺乳类。越低等的生物出现的越早,越高等的生物出现的越晚。</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对直发夫妻生了一个卷发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卷发孩子的概率是(  )</p><p>A.50%&#xa0;B.100%&#xa0;C.75%&#xa0;D.25%</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根据题目分析可知,一对直发夫妻生了一个卷发的孩子,因此直发由显性基因控制,卷发由隐性基因控制,假设卷发基因为d,则卷发的孩子基因型是dd,因此父母遗传给卷发孩子的基因一定是d,所以父母直发的基因型是Dd。遗传图解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ae7a925/SYS202005251951473403721196_DA/SYS202005251951473403721196_DA.001.png" width="296" height="1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遗传图解看出,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卷发的可能是25%。</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 一群大雁    B. 一块农田    C. 一块草地    D. 一片森林</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一群大雁,只有部分动物,没有植物、细菌真菌等生物,也没有环境,不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因此不是生态系统;一块农田、一块草地、 一片森林都是既包括了生物生存的环境,又包括了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是由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动物的体色常与周围环境相似的原因是(    )</p><p>A.自然选择的结果</p><p>B.人工选择的结果</p><p>C.神经调节的结果</p><p>D.动物聪明的表现</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达尔文认为,生物的繁殖过度引起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动物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相似,是环境对动物进行长期的选择的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  )</p><p>A.生物圈不受温室效应的影响&#xa0;B.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p><p>C.生物圈不是最大的生态系统&#xa0;D.生物圈由地球表面的全部生物组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一定生存空间,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A.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对生物圈造成严重危害,A错误。</p><p>B.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一定生存空间,B正确。</p><p>C.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错误。</p><p>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因此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 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诗词大会”秉承“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宗旨,弘扬了中华传统诗词之美,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升了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质量。下列对春天景物描述的诗词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p><p>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xa0;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p><p>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xa0;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p><p>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思是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p><p>B.“不知细叶认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表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p><p>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p><p>D.“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意思是苔藓的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人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以下是几种常见垃圾,属于可回收的有(  )</p><p>①废纸    ②废塑料    ③果皮    ④废金属    ⑤剩饭菜</p><p>A.①②④&#xa0;B.③④⑤&#xa0;C.①③⑤&#xa0;D.①②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根据可回收垃圾是指能够回收再利用,既不污染环境又节约了资源,不可回收垃圾属于不能再利用,但可以集中处理。</p><p>①废纸可以回收后再作制纸的原料;②废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也可回收利用,④废金属都属于金属材料,可回收利用,为制取金属和合金节约大量的原料,③果皮、⑤剩饭菜不能再利用,可以集中处理。故可回收利用的是①②④。</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p><p>A.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p><p>B.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平衡的基础</p><p>C.生物多样性只包括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D.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A.生物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人类衣食住行的来源,为食品、纺织等工业提供了生产原料,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A正确。</p><p>B.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平衡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利用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平衡越不容易被破坏,B正确。</p><p>C.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错误。</p><p>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敕勒歌》中写道:“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我国现有的草原已很难再见到这种景象,其主要原因是(  )</p><p>A.过度放牧&#xa0;B.持续干旱&#xa0;C.乱砍滥伐&#xa0;D.退耕还林</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我国草地面积广大,居世界前列,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p><p>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缺少高大的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营养结构简单。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少,并且缺乏高大的植物等特点,自动调节能力较弱;破坏草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现象严重。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写道“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我国现有的草原已很难再见到这种景象,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是</p><p>A. 焚烧秸秆    B. 使用无磷洗衣粉    C. 植树造林    D. 使用纸质包装袋</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p><p>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使用纸质包装袋、使用无磷洗衣粉、植树造林等做法,都可保护环境,使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焚烧秸秆,会加重大气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A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铃薯是我国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ae7a925/SYS202005251951478768940995_ST/SYS202005251951478768940995_ST.001.png" width="472" height="2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生产上常用马铃薯块茎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为_____性生殖,其优点是可以加快繁殖的速度,能保持植株原有的_____。</p><p>(2)马铃薯块茎繁殖多代后容易感染病毒,科学工作者利用茎尖在无菌条件下培养成脱毒马铃薯(如图一所示),然后进行栽培,这种技术属于_____。</p><p>(3)马铃薯的新品种通常利用有性生殖进行培育,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亲代双方的_____。</p><p>(4)马铃薯花同桃花一样为两性花,它的花瓣有5枚,这是由马铃薯的_____控制的。花的主要部分是_____和_____。马铃薯开花后,成熟的花粉从_____中散放出来,要结出果实必须经过传粉和_____这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p><p>(5)马铃薯有很多品种,按皮色分为白皮、黄皮、红皮、紫皮等;按形状分:有圆形、椭圆、长筒和卵形等;按块茎成熟期分:早熟、中熟和晚熟三种,这充分体现了生物_____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无    性状    组织培养    遗传物质    基因    雄蕊    雌蕊    花药    受精    基因    </p><p>【解析】</p><p>(1)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如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p><p>(2)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传粉是成熟花粉从雄蕊花药中散出后,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子房将发育成果实,胚珠将发育成种子。</p><p>(1)植物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用根、茎、叶进行的繁殖又叫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繁殖;它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有利于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繁殖的速度。在生产上常用马铃薯块茎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为无性生殖,其优点是可以加快繁殖的速度,能保持植株原有的性状。</p><p>(2)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马铃薯块茎繁殖多代后容易感染病毒,科学工作者利用茎尖在无菌条件下培养成脱毒马铃薯(如图一所示),然后进行栽培,这种技术属于组织培养。</p><p>(3)有性生殖优点:由于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因此,它们产生的后代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马铃薯的新品种通常利用有性生殖进行培育,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亲代双方的遗传物质。</p><p>(4)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习性,在遗传学上都称为性状。在生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有一种叫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而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就是基因。马铃薯花的花瓣有5枚,这是由基因控制的。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传粉是成熟花粉从雄蕊花药中散出后,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子房将发育成果实,胚珠将发育成种子。</p><p>(5)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马铃薯有很多品种,按皮色分为白皮、黄皮、红皮、紫皮等;按形状分:有圆形、椭圆、长筒和卵形等;按块茎成熟期分:早熟、中熟和晚熟三种,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基因(或遗传)的多样性。</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豌豆是人们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也是研究植物性状遗传的常用实验材料。用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都是圆粒;子一代种下去后自花传粉,收获的子二代有圆粒和皱粒,数量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ae7a925/SYS202005251951481070411025_ST/SYS202005251951481070411025_ST.001.png" width="432"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已知豌豆的体细胞内有7对染色体,则皱粒豌豆花粉精子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p><p>(2)在遗传学上,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一对_____性状,据图中所示的遗传结果,可推断出圆粒为_____性状,皱粒为_____性状。</p><p>(3)由子二代图表可知,子二代中出现了圆粒和皱粒两种性状,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子二代仍有圆粒,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p><p>(4)若用A和a分别表示豌豆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图中子一代圆粒的基因型为_____,子二代圆粒的基因型为_____;子二代中皱粒的基因型为_____。</p><p>(5)豌豆的这种生殖方式为_____生殖。</p></div></div>
<div><p>【答案】7条    相对    显性    隐性    变异    遗传    Aa    AA或Aa    aa    有性    </p><p>【解析】</p><p>(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p><p>(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豌豆的体细胞内有7对染色体,则皱粒豌豆花粉中精子的染色体数目为7条。</p><p>(2)在遗传学上,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用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都是圆粒”可知:在豌豆的圆粒与皱粒这一对相对性状中,圆粒是显性性状,皱粒是隐性性状。</p><p>(3)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因此子二代中出现了圆粒和皱粒两种性状,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子二代仍有圆粒,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遗传。</p><p>(4)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该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bae7a925/SYS202005251951481070411025_DA/SYS202005251951481070411025_DA.001.png" width="345" height="2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根据遗传图解可知:图中子一代圆粒的基因型为Aa,子二代中圆粒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皱粒的基因是aa。</p><p>(5)“豌豆的花完成传粉受精后将会形成果实和种子”,其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所以豌豆的这种繁殖方式叫有性生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疾病流行、冰川融化、海水上涨等严重问题。科学家研究发现,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现有1000毫升的三角烧瓶两个,分别为①号瓶和②号瓶,清水、碳酸钙和稀盐酸(二者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温度计两支。请你利用以上材料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可以使空气温度上升。</p><p>(1)请简述实验步骤:_____。</p><p>(2)本实验中的实验组是_____,对照组是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p><p>(3)预期结果是_____。</p><p>(4)结论:_____。</p><p>(5)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方式应该是我们的选择。请你说出两种绿色低碳生活方式_____。</p></div></div>
<div><p>【答案】Ⅰ将①号瓶内放上适量的碳酸钙和稀盐酸,②号瓶内放入等量的清水;Ⅱ用温度计测量两个瓶子内的空气温度    装碳酸钙和稀盐酸的①号瓶    装清水的②号瓶    二氧化碳    ①号瓶温度高于②号瓶    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可以使空气温度上升    答案科学合理即可    </p><p>【解析】</p><p>(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p>(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p><p>(1)本实验研究的是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因此设计实验步骤:Ⅰ将①号瓶内放上适量的碳酸钙和稀盐酸,②号瓶内放入等量的清水;Ⅱ用温度计测量两个瓶子内的空气温度。</p><p>(2)“验证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可以使空气温度上升”实验唯一不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除了有无二氧化碳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在①号瓶加入碳酸钙和稀盐酸(二者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温度计;在②号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温度计;一段时间后观察温度计的读数。本实验中的实验组是加碳酸钙和稀盐酸的①号瓶,对照组 加等量清水的②号瓶,变量是二氧化碳。</p><p>(3)预期结果是①号瓶温度高于②号瓶。</p><p>(4)结论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可以使空气温度上升。</p><p>(5)响应“低碳”的生活,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二氧化碳两方面入手,具体方法有: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等。</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北省沧州市教育局石油分局八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