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25:48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训练:生物与生物圈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干旱的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p><p>A. 阳光    B. 温度    C. 土壤中的含氧量    D. 水</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是因为荒漠干旱缺水,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可以吸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xa0; )</p><p>A. 大雁南飞    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 鱼儿离不开水    D. 秋风扫落叶</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大雁南飞,是受地球绕太阳公转影响形成的季节节律,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是生物带给环境的改变,B正确;鱼儿离不开水,是受水环境条件的影响,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C错误;秋天植物叶片衰老被秋风吹落是环境中的风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                   。</p><p>A.阳光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p><p>B. “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p>C. 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p><p>D.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若水体受到污染,则大鱼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最多</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A正确;“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叫做生态平衡,C正确;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网的最高级消费者,大鱼是该生态系统的最高级消费者,它们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梅花山是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梅花山是一个</p><p>A.生产者&#xa0;&#xa0;&#xa0;B.消费者&#xa0;&#xa0;&#xa0;C.分解者&#xa0;&#xa0;              D.生态系统</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梅花山是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既有生产者、消费者,也有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假定在一个由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p><p>A.迅速上升       B.上升后又下降     C.保持相对稳定    D.迅速下降</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草→鹿→狼,把狼杀绝,鹿在缺少天敌的情况下迅速增加,导致中内竞争增大,草的数量迅速减少,随之鹿的数量也会减少,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春天连翘和紫荆竟相斗艳,秋天又是菊花绽放的季节,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的</p><p>A. 阳光    B. 温度    C. 水分    D. 空气</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春天和秋天主要的差别是光照强度不同,连翘和紫荆在春季开花,菊花在秋季开花,这种差别主要是阳光造成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态和特征多种多样,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p><p>A. 漫天飞舞的雪花    B. 逐年增粗、长高的小树    C. 恐龙化石    D. 溶洞中长高的石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漫天飞舞的雪花,没有生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是生物,A错误;小树能够进行呼吸、生长等是生物的特征,是生物,B正确;恐龙化石没有生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是生物,C错误;溶洞中长高的石笋没有生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是生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牛、马、羊等草食动物体内生活着一些细菌,可以帮助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场所和食物.这些细菌的生活方式属于(&#xa0;&#xa0;&#xa0; )</p><p>A. 自由    B. 腐生    C. 寄生    D. 共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细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二者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种现象叫共生。因此草食动物的胃肠内,有些种类的细菌,可以帮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也为这些细菌提供共生的场所和食物,细菌和草食动物的这种关系称为共生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原始大气的成分中含有的气体是(  )</p><p>A.氧气、氢气、水蒸气</p><p>B.氢气、水蒸气、二氧化碳</p><p>C.氧气、二氧化碳、氢气</p><p>D.氧气、甲烷、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态平衡是一种(    )</p><p>A.动态平衡      B.绝对平衡</p><p>C.永久的平衡      D.动植物数量相等</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不是静态的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以及环境各因子之间,不停地在进行着能量的流动与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化;因此,生态平衡不是静止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p><p>A.海洋生态系统     B.陆地生态系统</p><p>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逃跑”这种现象说明该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p><p>A. 生物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反应    B.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p><p>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逃跑,这种现象说明该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沙漠地区的植物通常有很发达的根系和较小的叶片,这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xa0; )</p><p>A. 土壤    B. 阳光    C. 水    D. 温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分,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水分严重缺乏导致沙漠地区的植物通常有很发达的根系和较小的叶片。</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551c673a/SYS201901041718516140173096_ST/SYS201901041718516140173096_ST.001.png" width="225" height="1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这个食物网中有___条食物链。</p><p>(2)图中猫头鹰与蛇的关系是:___。</p><p>(3)李好同学用:“阳光→草→鸟→猫头鹰”表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其错误是①阳光是该生态系统中___成分,不能写入食物链中;②食物链的起始端只能是___ , 而不能是其它成分。</p><p>(4)如果吃草的虫减少,蛇的数量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___。(填增多或减少)</p><p>(5)如果这个生态系统中的草受到了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那么这种有毒物质在哪种动物体内积累得最多___。</p></div></div>
<div><p>【答案】  3  捕食和竞争  非生物  生产者(或绿色植物)  减少  猫头鹰</p><p>【解析】试题分析:</p><p>(1)这个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食草的虫→青蛙→蛇→猫头鹰;草→食虫的鸟→猫头鹰;草→吃虫的鸟→蛇→猫头鹰。</p><p>(2)猫头鹰和蛇既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同时又都以吃虫的鸟为食物,存在着竞争关系,故图中猫头鹰与蛇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p><p>(3)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食物链的起始端只能是生产者(或绿色植物),而不能是其它成分;</p><p>食物链中不能含有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阳光是该生态系统中非生物成分,不能写入食物链中;</p><p>(4)如果吃草的虫减少,蛇会因为食物的减少,蛇的数量将会减少。</p><p>(5)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如果这个生态系统中的草受到了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那么这种有毒物质在猫头鹰体内积累得最多。</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9/10/82eb2fb3/SYS201904091028565264420012_ST/SYS201904091028565264420012_ST.001.png" width="119"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图中乙、丙、丁三类生物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    </p><p>(2)在甲、乙、丙、丁四类生物中,其中没有参与食物链的是________.    </p><p>(3)若此图是完整的生态系统,所缺的成分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乙  甲  非生物部分</p><p>【解析】试题分析:(1)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越多,营养级别越低.在图中乙、丙、丁三类生物所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乙的营养级别最低,乙的数量最多。</p><p>(2)在甲、乙、丙、丁四类生物中,其中参与形成食物链的是乙、丙、丁,所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不参与形成食物链的是甲,属于分解者。</p><p>(3)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该图只图示了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乙)、消费者(丙、丁)和分解者(甲),没有体现出非生物成分。此图不能构成生态系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链组成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24/10/13cb4f1e/SYS201903241004496102463105_ST/SYS201903241004496102463105_ST.001.png" width="230" height="1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蛇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_______营养级。  </p><p>(3)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需要添加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及__________。</p><p>(4)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汞等有毒物质长期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p><p>(5)通过________和_______把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整体。</p></div></div>
<div><p>【答案】  草→鼠→蛇→鹰  3  分解者  鹰  食物链  食物网</p><p>【解析】试题分析:(1)、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在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最基础的环节,不体现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其图中可以发现3条食物链:①草→兔→鹰 ②草→鼠→鹰 ③草→鼠→蛇→鹰 ,不难看出最后一条是最长的一条食物链。</p><p>(2)蛇在草→鼠→蛇→鹰中,属于第三营养级。</p><p>(3)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需要添加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和分解者。</p><p>(4)汞等有毒物质一旦被生物吸收就很难分解,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的积累,其浓度也会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则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鹰。</p><p>(5)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不同的特征:能量只能从第一级向最后一级迁移,并且在迁移的过程中不可逆转,即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数量多少取决于生产者;而物质流动的特点则是反复循环的,物质是不减少的。但它们都是通过生物之间的取食过程而实现的。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总之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个基本过程,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p><p>故答案为:(1)草→鼠→蛇→鹰;  (2)三; (3)分解者; </p><p>(4)鹰;              (5)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一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瓶,瓶中装有水草、小鱼、田螺和河水、砂石等,图二是生态瓶中不同生物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9/10/82eb2fb3/SYS201904091028567916388633_ST/SYS201904091028567916388633_ST.001.png" width="227"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这个生态瓶可以看作是一个_____,瓶中所有生物生活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_____.</p><p>(2)图二中A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A代表的是生态瓶中的_____.</p><p>(3)图二中的C可以分解A、B体内的_____,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所以C是分解者.</p><p>(4)生态瓶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_____流动的.</p></div></div>
<div><p>【答案】  生态系统  光能  植物(水草)  有机物  食物链(食物网)</p><p>【解析】试题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p><p>图二表示生态系统内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A表示生产者、B表示消费者、C示分解者。</p><p>(1)这个生态瓶可以看作是一个 生态系统,瓶中所有生物生活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光能。</p><p>(2)图二中A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A代表的是生态瓶中的植物。</p><p>(3)图二中的C可以分解A、B体内的 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所以C是分解者。</p><p>(4)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随着吃与被吃物质和能量随之一起流动,所以生态瓶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食物链流动的。</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训练:生物与生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