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25:47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训练:了解生物学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不是生物学研究范畴的是(&#xa0;&#xa0;&#xa0; )</p><p>A. 大雁南飞</p><p>B. 月季开花</p><p>C. 潮涨潮落</p><p>D. 身体长高</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大雁南飞、月季开花、身体长高,都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是生物学研究范畴;潮涨潮落不属于生命现象,不是生物学研究范畴。</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研制出高产的杂交水稻,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为世界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科学家是(  )</p><p>A. 达尔文&#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B. 牛顿&#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C. 袁隆平&#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D. 爱迪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袁隆平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2001年2月他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利用生物具有可遗传变异的特性,袁隆平院士与他的助手们利用多个品种的水稻与一种野生稻进行杂交,经过多年的繁殖和选育,终于培育出了高产而优质的杂交水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与生物学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是(&#xa0;&#xa0;&#xa0;&#xa0;&#xa0;&#xa0; )</p><p>A. 困扰全人类的各种疾病&#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B. 全球性的环境污染</p><p>C. 贫困地区的粮食短缺&#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D. 火星探测器探测火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困扰全人类的各种疾病、资源匮乏、粮食短缺。这三者都是社会发展面临的不好的趋向,为了解决这种不利,我们利用生物学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开发,一定意义上促进了 生物学的发展。而火星探测器探测火星与生物发展没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的主要成就是(&#xa0;&#xa0;&#xa0;&#xa0;&#xa0;)。</p><p>A. 培育出克隆羊“多莉”&#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B. 研制出水稻基因组框架</p><p>C. 培育出杂交水稻    D. 与其他国家的科技人员一起制定了人类基因组计划</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袁隆平,北京人,汉族,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培育出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腐草为萤,腐肉生蛆”反映的有关生命起源的观点是(&#xa0;&#xa0; )</p><p>A. 神创论&#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B. 化学进化论&#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C. 生生论&#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D. 自然发生学说</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自然发生论与神创论差不多同样的古老,人们根据自己双眼对许多表面现象的观察,如“腐草为萤,腐肉生蛆”,久不洗澡会生虱子等,得出了低等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这叫做自然发生论或自生论。</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叫(  )</p><p>A. 生命学    B. 生物学    C. 研究学    D. 动物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因此我们把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生物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的是(   )</p><p>A. 拉马克    B. 林奈    C. 达尔文    D. 哈维</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 19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首次提出“生物学”一词,从此,人们才将植物学和动物学统一称为“生物学”;林奈是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哈维是英国的生理学家。哈维是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被世界誉为“遗传学之父”的是(  )</p><p>A. 达尔文    B. 巴斯德    C. 孟德尔    D. 袁隆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孟德尔1822年7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通过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从而发现了细胞的科学家是</p><p>A.法布尔&#xa0; &#xa0;B.施莱登      &#xa0;C.罗伯特·虎克&#xa0;&#xa0;D.施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罗伯特•虎克,英国博物学家、发明家,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于1665年发现了植物细胞(实际上看到的是细胞壁),并命名为“cell”,至今仍被使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p><p>A.达尔文      B.哈维</p><p>C.林奈        D.沃森和克里克</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沃森.克里克的研究方向是蛋白质的x射线衍射。1951年克里克与沃森相遇,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成就,那就是揭开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之谜。他们俩人利用获得的x射线衍射实验的结果建构了DNA的精确模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Robert G.Edwards)由于在下列哪项技术的研究上取得杰出成就而荣膺2010年诺贝尔奖?(&#xa0;&#xa0; )</p><p>A. 杂交水稻技术    B. 转基因技术    C. 克隆技术    D. 试管婴儿技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由于在试管婴儿研究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发展的重要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普利斯特的实验,证实了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p><p>B.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证实了肉汤的腐败是由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p><p>C.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证实了相对性状没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p><p>D. 米勒的模拟实验,证实了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简单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利做了一个经典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A正确;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证实了肉汤的腐败是由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B正确;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证实了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C错误;米勒的模拟实验,证实了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简单有机物,D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等人发现了DNA分子的________结构,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哈维较早运用________方法,研究血液流动方向他由此发现了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双螺旋;  实验;  血液循环</p><p>【解析】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开始,便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哈维用结扎和剖切血管放血的方法,研究血液的流动方向,研究血液流动方向他由此发现了血液循环,这种研究方法就是实验法。</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将科学家和他所做的重大贡献对应连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4e93d565/SYS201712310141450124953868_ST/SYS201712310141450124953868_ST.001.png" width="504" height="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c;②----a;③----b</p><p>【解析】</p><p>试题分析:①施旺、施莱登都是19世纪德国的动、植物学家,他们的性格、经历迥然不同,但共同的志趣和真诚的情感促成了他们的多年合作,共同创立了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细胞学说。</p><p>②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研制出能够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并用它来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p><p>③我国著名的育种学家袁隆平培育出了新型的杂交水稻,增产显著,被国际上赞誉为“杂交水稻之父”。</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下列科学家与其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线连接起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259b6b34/SYS201712310113117630801287_ST/SYS201712310113117630801287_ST.001.png" width="320"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259b6b34/SYS201712310113117630801287_DA/SYS201712310113117630801287_DA.001.png" width="327"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林奈&#xa0;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p><p>和双命名法;②巴斯德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是世界上第一位揭开细菌奥秘的人,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③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④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⑤袁隆平: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br />⑥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理学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显微镜的发明是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人类从此开始认识微观世界。1665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用自己研制出的光学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看到了植物细胞(已死亡),并将它们命名为“cell”,即细胞。这是人类第一次借助工具成功的观察到细胞。随后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池水中的单细胞生物,以及牙垢中的细菌。</p><p>这是人类第一次真正观察到活的细胞。</p><p>(1)罗伯特·虎克用显微镜看到的是细胞的_____(结构),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的科学家是_____。</p><p>(2)某同学用一台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共观察了三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焦距,结果得到图1所示结果。观察时使用的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如图2 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9bf91814/SYS201808081130261286878868_ST/SYS201808081130261286878868_ST.001.png" width="595"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所选用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_____(选择图2 中字母填写),观察结果与图1中_____的图像最接近。</p><p>②若图1 所示A 视野的左上方发现一个完整的细胞但图像模糊不清,应该_____(选择下面字母填写)至图像清晰;若要将左上方的这个细胞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应该_____(选择下面字母填写)。</p><p>a.向左下方移动装片b.向右上方移动装片c.向左上方移动装片d.向右下方移动装片e.调节粗准焦螺旋f.调节细准焦螺旋</p><p>③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的番茄细胞的结构是_____。</p><p>a.细胞核  b.细胞壁  c.细胞膜  d.细胞质</p><p>(3)有位同学想观察细胞的分裂,下列实验材料中,最适宜的是_____。</p><p>a.菠菜表皮细胞  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c.人口腔上皮细胞  d.番茄果肉细胞</p></div></div>
<div><p>【答案】  细胞壁  列文·虎克  a d  B  f  c  C  b</p><p>【解析】(1)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用显微镜看到的是细胞的细胞壁,并提出了细胞的概念;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最先观察到活细胞。</p><p>(2)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观察到的范围之间的关系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大,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小,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所以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所选用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a、d,观察结果与图1中B的图像最接近。</p><p>②若图1 所示A 视野的左上方发现一个完整的细胞但图像模糊不清,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至图像清晰;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物像移动的方向和装片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果显微镜的视野中,细胞不在视野的中央,应向细胞所在位置移动,方可移到视野的中央。所以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有一个完整的细胞,要使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p><p>③细胞膜是紧贴在细胞壁上的一层透明且极薄的膜,具有控制进出的作用,使有用的物质不能任意的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p><p>(3)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所以在观察细胞的分裂时,最适宜的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发现,夏天食物很容易腐败变质,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进行了以下的研究工作:他把新鲜的肉汤装入玻璃瓶中,后把瓶颈烧软拉成鹅颈形状,使肉汤通过弯曲的瓶颈与外界相通,并再煮沸瓶里的肉汤,并静置存放.4年以后,鹅颈瓶里的肉汤依然新鲜如初,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巴斯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了证实他的看法,他轻轻地摇动静置了4年的鹅颈瓶,不久,瓶内的肉汤果然腐败了.分析此资料回答:    </p><p>(1)巴斯德认为导致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p><p>(2)现在普遍生产的罐头食品的防腐原理是:________你还知道哪些食品保鲜的方法?________    </p><p>(3)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此材料中主要用的是________法.    </p><p>(4)上述研究中,巴斯德的实验假设是什么?他的实验设计有何巧妙之处?实验设计是如何支持他的假设的?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1)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2)杀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3)实验法;  观察法;  调查法;  实验  (4)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细菌引起的的实验瓶颈是“鹅颈烧瓶”实验的结果是乙瓶内的肉汤很快就腐败变质了;而甲瓶中的肉汤尽管通过弯曲细长的瓶颈可与外界相通,在较长时间内肉汤仍然保持无细菌,不变质  </p><p>【解析】(1)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大量的生长和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酸、臭的味道,所以食品腐败变质。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p><p>(2)罐头食品主要保存方法是灌装法,原理都是密封前灭过菌,且密封严,细菌不能进入,空气也不能进入,从而杀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因此罐头食品不易变质。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p><p>(3)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等方法。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此材料中主要用的是实验法。</p><p>(4)分析题意可知,食品中的这些细菌是从哪里来呢?是有食品自然产生的,还是来自空气?对此,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则他提出的问题可以是: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细菌引起的吗?因此巴斯德的实验假设是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细菌引起的。在巴斯德曲颈瓶实验的巧妙之处是,甲瓶的瓶颈烧软,并拉成鹅颈似的弯曲细长的形状,细菌不能进入。把乙瓶的瓶口敞开,细菌能进入,其他条件都一样,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微生物。</p><p>实验的结果是乙瓶内的肉汤很快就腐败变质了,而甲瓶中的肉汤尽管通过弯曲细长的瓶颈可与外界相通,在较长时间内肉汤仍然保持无细菌,不变质。可得出的结论是: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引起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如图所示: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9/10/9272417c/SYS201904091029194540449759_ST/SYS201904091029194540449759_ST.001.png" width="408"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________.    </p><p>(2)打断“鹅颈”后,瓶内的肉汤腐败的原因是________.    </p><p>(3)根据“鹅颈瓶实验”,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天可用________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p></div></div>
<div><p>【答案】  巴斯德  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肉汤中并大量繁殖  高温加热</p><p>【解析】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p><p>(1)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p><p>(2)将“鹅颈”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营养液中,则空气中的细菌就进入肉汤,并大量繁殖之后,使肉汤腐败。</p><p>(3)根据“鹅颈瓶实验”,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天可用高温加热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训练:了解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