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24:01

学易试卷君之每周一测:七年级人教版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p><p>A. 向蔬菜大棚中施气肥——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p><p>B. 幼苗带土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p><p>C. 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p><p>D. 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利于种子萌发</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为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气肥”实质上二氧化碳气体,A错误;<br />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中的成熟区,因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吸收水分的总面积。移栽的时候最易损伤幼根和根毛,这样使植物根的吸收功能大大降低,会导致缺水萎蔫,甚至死亡,B正确;<br />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提高产量。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C正确;<br />早春播种往往因为温度低而影响出苗。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来提高地温,促进出苗早而齐。所以早春播种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早出苗的主要原因是提高土壤的温度,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传统农业生产在土地上种植农作物,是因为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    )</p><p>A. 水和无机盐    B. 有机物    C. 水和有机物    D. 植物所需的所有营养</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传统农业生产在土地上种植农作物,是因为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土壤只起到固定植物体的作用,据此可进行无土栽培,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夜间卧室内不宜放置过多的花草,过多会影响人的健康,其原因是( )</p><p>A. 使室内空气潮湿    B. 与人争夺氧气</p><p>C. 与人争夺二氧化碳    D. 释放过多的氧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花草在夜间不进行光合作用而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室内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人的呼吸作用也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这样人与花草争氧,使卧室内的氧气过少,二氧化碳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所以,“夜间卧室内不宜放置过多的花草,过多会影响人的健康”,其原因是“与人争夺氧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贮藏水果、粮食的时候,为了延长贮藏时间,宜在仓库内充加(  )</p><p>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水分    D. 一氧化碳</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据此原理,在蔬菜和水果的保鲜中,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也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因为增加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抑制了水果、粮食、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延长了水果、粮食、蔬菜的储藏时间。</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森林中含氧量最多的时间是(   )</p><p>A. 早晨    B. 正午    C. 傍晚    D. 夜间</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早晨森林由于进行了一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较多的氧气,A错误;<br />森林由于进行了一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较多的氧气,由于上午太阳光照短,制造氧气较少,B错误;<br />傍晚由于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最多,C正确;<br />在深夜无光的条件下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较多的氧气,所以氧气含量最低,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我国植物种类很少</p><p>B. 我国森林覆盖率低,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p><p>C. 我国长期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合理</p><p>D. 我国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严重</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A错误;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但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5公顷,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5,我国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低于全世界27%的平均水平,B正确;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C正确;我国的草原植被由于过度放牧已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沙化的面积在逐年扩大,土地沙漠化已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萌萌是个爱钻研的学生,她利用矿泉水瓶做了一系列有关植物生理作用的实验。请仔细阅读,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24/10/295176c2/SYS201809241006508065246126_ST/SYS201809241006508065246126_ST.001.png" width="506" height="2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将A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液面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叶片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p><p>(2)B装置中萌发的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产生的___________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p><p>(3)将B装置中的气体通入到C装置清水中,再将C装置塑料瓶稍捏扁,关上输液器开关,拧紧瓶盖,光照3~4小时。C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________,该气体是金鱼藻进行_________作用产生的。</p></div></div>
<div><p>【答案】  蒸腾  二氧化碳  氧气  光合</p><p>【解析】试题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将A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液面明显下降,减少的水分主要是植物通过蒸腾作用 散失的。植物的茎中具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p><p>(2)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消耗氧气,分解储存的有机物,产生水分和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满足自身的生理活动需要。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等废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p><p>(3)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释放出了氧气,氧气有助燃的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完善:</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24/10/295176c2/SYS201809241006510006293231_ST/SYS201809241006510006293231_ST.001.png" width="226"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如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___________,这是由于植物进行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p><p>(2)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___________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请在以上设计基础上进行修正和完善,来证实植物呼吸作用能够释放二氧化碳,设计步骤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实验结果为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氧气  光合  蒸腾  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p><p>【解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氧气有帮助燃烧的特性。因此,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氧气(气体),这是由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br />(2)(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在白天,植物除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外还进行蒸腾作用。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p><p>将图中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二氧化碳有一个特性就是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②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放出的是二氧化碳。</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易试卷君之每周一测:七级人教版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