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初中届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科学探究“作出假设”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作出假设要根据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p><p>B. 作出假设是在全部实验方案设计完成后</p><p>C. 作出的假设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p><p>D. 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需要实验验证才能证明</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p><p>科学探究分为六大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作出假设要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知识,故A正确;在提出问题后,根据已经提出的问题作出相关的假设,而不是在全部实验方案设计完成后再作出假设,故B错误;作出的假设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故C正确;作出假设后,再根据假设制定相关的计划,并实施实验计划,从而判断制定的假设是否正确,故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p><p>A. 春天,桃花、梨花竞相开放 B. 夏天,大树底下好乘凉</p><p>C. 秋天,杨树、柳树纷纷落叶 D. 冬天,青蛙、晰蝎进人冬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p><p>春天,气温回升,桃花、梨花竞相开放,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A不符合题意;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B符合题意;秋天,杨树、柳树纷纷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是植物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故C不符合题意;青蛙、蛇、蝎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避免温度过低冻伤甚至冻死,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中,具有根、茎、叶分化且依靠孢子生殖的是()</p><p>A. 满江红 B. 地钱 C. 银杏 D. 海带</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有机械组织,能支撑地上部分。</p><p>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用孢子繁殖后代,故A正确;地钱属于苔藓植物,有了茎和叶,但是没有根,依靠孢子繁殖,故B错误;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和种子,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故C错误;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依靠孢子繁殖后代,故D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玉米种子萌发时,胚与胚乳的有机物含量变化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0075a22d/SYS201905150910195805586835_ST/SYS201905150910195805586835_ST.001.png" width="182"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曲线a表示胚乳,b表示胚</p><p>B. 胚的发育需要胚乳提供有机物</p><p>C. 胚乳内的有机物在种子萌发后逐步被耗尽</p><p>D. 幼叶变绿后依靠光合作用和根部吸收提供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种子萌发的能量来自胚乳,胚乳内的有机物会通过子叶不断地输送给胚根,胚芽和胚轴,故其内的有机物在不断减少。当胚乳有机物消耗完,而幼叶还没变绿时,植物靠分解胚中的有机物获得能量,所以,胚所含的有机物就会下降,当幼叶变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含量升高。据此解答。</p><p>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主要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减少,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因此胚乳内的有机物减少;而长出幼叶后可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胚内的有机物先减少后增加,曲线a表示胚乳,曲线b表示胚,故A正确;玉米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因此胚发育需要胚乳提供有机物,故B正确;胚乳内的有机物在种子萌发后逐步被耗尽,故C正确;幼叶变绿后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根部主要是为植物提供水分和无机盐等无机物,故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植物对水分吸收和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p><p>B. 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至植物体各部位</p><p>C. 水和无机盐的吸收速度随蒸腾作用增强而加快</p><p>D. 植物吸收的水只有1%~5%保留体内参与各项生命活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p><p>植物的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其中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p><p>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故A正确;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至植物体各部位,故B正确;蒸腾作用不能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只能促进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故C错误;植物吸收的水只有1%~5%保留体内参与各项生命活动,其它都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农业生产、生活措施中能体现促进光合作用的有(.)</p><p>①合理设置株距②大棚增施有机肥③水淹及时排涝④大棚夜间增加 照明⑤中耕疏松土壤⑥花盆底部留孔</p><p>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⑥</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强弱与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增加光照时间和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能够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据此可以解答本题。</p><p>①合理密植能够充分利用光照,强植物的光合作用。②大棚增施有机肥,通过有机肥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能够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③被水淹的植物体,由于水把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土壤,造成土壤中缺氧,根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从而使根的生命活动减弱甚至死亡,根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和无机盐供植物体利用,植物体就会因缺水水分和无机盐而死亡;④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大棚夜间增加照明能够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⑤中耕疏松土壤利于植物根的呼吸作用;⑥花盆底部留孔比较透气,利于植物根的呼吸作用。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呼吸运动需要相应肌肉的参与,当肋间肌和胳肌舒张时,不会出现()</p><p>A. 膈肌顶端下降 B. 胸腔容积减小 C. 肺泡内气压上升 D. 肺内气体排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呼气与吸气。呼吸运动中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的情况。</p><p>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肋间肌舒张时,在重力作用下肋骨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经和左右经都减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减小,肺也随着回缩,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出肺,完成呼气的过程。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0075a22d/SYS201905150910201430944110_ST/SYS201905150910201430944110_ST.001.png" width="210"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p><p>B. ④是左心室,④⑥之间没有瓣膜</p><p>C. ②③之间有房室瓣,血液只能从②流向③</p><p>D. ⑤⑥是上、下腔静脉,内流静脉血:</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心脏的结构,如图:①上下腔静脉,②右心房,③右心室,④左心室,⑤肺静脉,⑥主动脉。</p><p>心脏的四个腔有: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这四个腔分别与人体内的一些大的血管相连。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0075a22d/SYS201905150910201430944110_DA/SYS201905150910201430944110_DA.001.png" width="233" height="1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图中①是上下腔静脉,内流静脉血,故A错误;图中④是左心室,内流动脉血,在动脉和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故B错误;③是右心室,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故C正确;⑤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⑥是主动脉,流动脉血,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文明开车,文明行路”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A. 红灯亮起,人体感受光刺激的感受器在视网膜</p><p>B. 看到红灯,行人自觉停下等待是非条件反射</p><p>C. 斑马线前,司机减速礼让行人是条件反射</p><p>D. 严禁“酒驾”,因为酒精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醉状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条件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2)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视觉中枢→视觉。</p><p>红灯亮起,人体感受光刺激的感受器在视网膜,故A正确;看到红灯,行人自觉停下等待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反射,因此属于条件反射,故B错误;马线前,司机减速礼让行人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故C正确;严禁“酒驾”,因为酒精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醉状态,故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p><p>A. 调查当地环保状况,积极为政府建言献策</p><p>B. 倡导垃圾分类,增加资源的循环利用</p><p>C. 为丰富本地生物多样性,多引进外来物种</p><p>D. 减少煤炭、石油的利用,开发太阳能、风能、水电等能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p><p>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调查当地环保状况,积极为政府建言献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故A正确;倡导垃圾分类,增加资源的循环利用,减轻环境污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故B正确;引进外来物种,往往缺乏天敌,使外来物种对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故C错误;减少煤炭、石油的利用,开发太阳能、风能、水电等能源,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生活意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乳酸菌,无成形细胞核,可用于制作酸奶、泡菜:</p><p>B. 酵母菌,单细胞真菌,可用于酿酒和制作面包</p><p>C. 青霉,多细胞真菌,可在培养液中提取青霉素</p><p>D. 蘑菇,大型食用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由于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真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这种营养方式属于异养。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细菌与污水净化和环境保护。</p><p>乳酸菌是细菌,无成形细胞核,能够发酵产生乳酸,可用于制作酸奶、泡菜,故A正确;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能够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可用于酿酒和制作面包,故B正确;霉菌多为单细胞真菌,一些真菌能够产生杀死细菌的物质,成为抗生素,如青霉能够产生青霉素,故C正确;蘑菇属于大型食用真菌,无叶绿体,营腐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担当分解者,故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传染病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其中甲表示健康人群;乙与甲相比,主要是体内含该传染病的抗体;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0075a22d/SYS201905150910209117461175_ST/SYS201905150910209117461175_ST.001.png" width="133" height="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是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p><p>B. 乙、丙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p><p>C. ①过程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p><p>D. ②③分别表示健康人感染患病和痊愈过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然后根据现象判断符合哪一环节。</p><p>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甲表示健康人群是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故A正确;乙与甲相比,主要是体内含该传染病的抗体,乙属于易感者;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属于传染源,故B错误;①过程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使易感者体内产生该传染病的抗体,故C正确;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②③分别表示健康人感染患病和痊愈过程,故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腔肠动物中的海蜇营养丰富</p><p>B. 扁形动物中的蛔虫能危害人体健康</p><p>C. 环节动物中的蛆绷能够疏松土壤</p><p>D. 软体动物中的牡砺、扇贝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解答即可。</p><p>腔肠动物中的海肠营养丰富,故A正确;蛔虫属于线形动物,线虫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史是复杂、多样的,概括来说,可以分为自由生活的、腐生的和寄生的三大类。 营寄生生活的种类,可寄生于动物或植物的体内,如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能危害人体健康,故B错误;环节动物中的蚯蚓能够疏松土壤,故C正确;软体动物中的牡蛎、扇贝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故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技术或操作体现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一项是()</p><p>A. 动物克隆技术 B. 植物组织培养</p><p>C. 人类试管婴儿 D. 转基因细菌培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p><p>动物克隆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和转基因细菌培养都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故ABC错误;人类试管婴儿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故C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野马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外条件下的饮水能力,饲养员把导水入槽的橡胶管拉向水坑,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A. 野马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在水槽中饮水是先天性行为</p><p>B. 野马在诱导下逐步在水坑中饮水是学习行为</p><p>C. 在水槽中的饮水行为与遗传因素有关</p><p>D. 在水坑中的饮水行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均有关</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p><p>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人们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控制狗的皮毛中色素分布的基因有三种,其中A1、A2、A3分别控制着沙色、斑点和暗黑色三种性状,且A1对A2人,A1对A3都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若基因组成为A1A2的雄性沙色狗与基因组成为人A2A3的雌性斑点狗交配,后代小狗的体色最可能的是()</p><p>A. 1种,全为沙色 B. 2种,沙色和斑点</p><p>C. 3种,沙色、斑点和暗黑 D. 不确定,以上情况都可能</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已知狗的沙色、斑点和暗黑色是相对性状。若基因组成为A1的雄性沙色狗与基因组成为人A2,的雌性斑点狗交配,后代小狗表现型可能是沙色和斑点。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人性别决定一样,果蝇体细胞中除含常染色体外,雌果蝇含XX性染色体,雄果蝇含XY性染色体(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0075a22d/SYS201905150910217215125497_ST/SYS201905150910217215125497_ST.001.png" width="177"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共4对8条</p><p>B. 就性染色体来看,雌果蝇只产生含X的一种卵细胞</p><p>C. 就性染色体来看,雄果蝇产生含X和含Y的两种精子</p><p>D. 每条染色体上有无数个DNA和基因决定性状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2)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有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p><p>据图可见: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共4对8条,故A正确;雌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X,就性染色体来看,雌果蝇只产生含X的一种卵细胞,故B正确;雄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Y,就性染色体来看,雄果蝇产生含X和含Y的两种精子,故C正确;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故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分类单位越大,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p><p>B. 雷鸟随季节不断改变体色,是其为主动适应环境而进化的结果</p><p>C. 黑猩猩与人的基因相似度达96%以上,说明人类由黑猩猩进化而来</p><p>D. 对化石的纵向比较和现存生物的横向比较,能推断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种单位最小,他们相似程度最多,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就最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包含的物种最多,共同特征最少,个体间差异最大。</p><p>分类单位越小,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故A错误;雷鸟随季节不断改变体色,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也是防止被敌害发现,同时便于捕食猎物,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故B错误;黑猩猩与人的基因相似度达96%以上,说明人类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较近,故C错误;对化石的纵向比较和现存生物的横向比较,能推断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碳在某生态系统内部的运动情况,A,B,C是生态系统的不同生物部分,B1 , B2, B3具有捕食关系,①一⑤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0075a22d/SYS201905150910220928206953_ST/SYS201905150910220928206953_ST.001.png" width="276" height="1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①一⑤中,表示呼吸作用的有________,二氧化碳进人生物部分通过_______完成。</p><p>(2)图中C表示_______;据图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其中含能量最多的消费者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①③④ 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分解者 A→B2→B1→B3 </p><p>【解析】</p><p>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②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①③④表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⑤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A表示生产者、B表示消费者、C表示分解者,解答即可。</p><p>(1)呼吸作用是指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所以①③④表示呼吸作用;二氧化碳进入生物部分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完成。</p><p>(2)C能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的过程,参与的微生物主要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腐生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等残体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在生态系统中担任着分解者。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的,所以图中一条食物链即A→B2→B1→B3,其中含能量最多的消费者是B2。</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洋葱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材料,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0075a22d/SYS201905150910223590708515_ST/SYS201905150910223590708515_ST.001.png" width="275" height="1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呈紫色,是因为细胞的______中含有色素;洋葱绿 色的管状叶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细胞中含有_________;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分裂要选取洋葱根尖的_________部位。</p><p>(2)如图表示温度对洋葱绿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看出,15-35℃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表现__________的特点;与30℃比,35℃时光合作用强度出现了下降,原因是_________;温度为_________时洋葱生长最快。</p></div></div>
<div><p>【答案】液泡 叶绿体 分生区 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强 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减少,光合作用减弱 </p><p>【解析】</p><p>光合作用需要水和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外界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会影响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在光照的条件下进行,光照的强弱也会影响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酶的催化,酶的活性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故温度也会影响光合作用。据此分析解答。</p><p>(1)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所以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呈紫色,是因为细胞的液泡中含有色素;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洋葱绿色的管状叶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细胞中含有叶绿体;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分裂要选取洋葱根尖的分生区部位;</p><p>(2)如图表示温度对洋葱绿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看出,15-35℃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表现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强的特点;与30℃比,35℃时光合作用强度出现了下降,原因是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减少,光合作用减弱;温度为25℃时洋葱生长最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一⑤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完成相应生理过程的结构。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0075a22d/SYS201905150910226022162820_ST/SYS201905150910226022162820_ST.001.png" width="264"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①一⑤中表示排泄的有__________。A---D中属于系统的有_____________</p><p>(2)食物中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有__________。空气中的氧进人血液主要与红细胞中的_________结合进行运输。营养物质被氧分解利用主要是在组织细胞的处_________完成。</p><p>(3)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两种方式,③过程分泌的物质参与的调节属于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245 ABD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血红蛋白 线粒体 激素调节 </p><p>【解析】</p><p>图中1是消化和吸收,2是呼吸、3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进入血液,4是排汗、5是排尿。图中A是消化系统,B是呼吸系统,C是皮肤,D是泌尿系统。</p><p>(1)人体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即图中 2、4、5。图中A是消化系统,B是呼吸系统,C是皮肤,D是泌尿系统,即属于系统的有ABD。</p><p>(2)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的作用不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蛋白质、糖类、脂肪提供能量。氧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组织细胞参与分解有机物,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因此,食物中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空气中的氧进人血液主要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行运输。营养物质被氧分解利用主要是在组织细胞的处线粒体完成。</p><p>(3)3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进入血液调节血糖浓度,属于激素调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中部开雌花。采用甲、乙玉米植株进行如图的育种实验,实验结果如表。请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0075a22d/SYS201905150910228444369866_ST/SYS201905150910228444369866_ST.001.png" width="238"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0075a22d/SYS201905150910228444369866_ST/SYS201905150910228444369866_ST.002.png" width="435"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玉米粒颜色的黄色与白色,遗传学上称为______,通过_______(选填“实验I ) “实验II”或“实验III可以判断黄色是显性性状。 </p><p>(2)若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则植株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 实验I后代中,黄玉米粒的基因组成及比例是_____。</p><p>(3)若实验m后代中的黄玉米与白玉米杂交,其后代中出现GG的几率是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相对性状 实验1 Gg GG : Gg=1 : 2 0 </p><p>【解析】</p><p>(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性状上的相似性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玉米粒颜色的黄色与白色,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通过实验I可以判断黄色是显性性状。 </p><p>(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Ⅰ组甲的花粉落到自身植株雌花上子代有白色,表明黄色是显性性状,亲代黄色的基因组成是Gg。遗传图解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0075a22d/SYS201905150910228444369866_DA/SYS201905150910228444369866_DA.001.png" width="293"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遗传图解看出子代GG:Gg=1:2。</p><p>(3)黄色(GG或Gg)与白色(gg)杂交,后代一定携带g,所以不可能出现GG。若实验m后代中的黄玉米与白玉米杂交,其后代中出现GG的几率是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完成下列有关实验探究的问题:</p><p>(1)以下是某同学为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制订的实验步骤:a.取1支试管,注入2 mL糨糊;b.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 c.向试管内加入2 mL唾液;d往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e.将试管振荡后放 在37℃温水中水浴10分钟;f.观察试管内粗糊颜色的变化。实验后,该同学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结论。对上述分析看出:验步骤有两处错误,一是___________缺乏说服力;二是两个步骤顺序颠 倒,应将_________对调。 ②本实验所得结论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p><p>(2)200多年前,人们认为胃只能物理性研磨食物,而对能否化学性分解食 物有争议。为此,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设计一实验:把一块瘦肉放人 金属小笼子里,让鹰吞下小笼子,一段时间后取出,观察笼子里面瘦肉的变化。该实验若观察到________现象,说明胃能进行化学性消化。能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原因是胃液含有消化__________的酶。</p></div></div>
<div><p>【答案】没有对照实验 d和e 只能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的结论,而不能得知分解成何种物质 笼子里的瘦肉消失 蛋白质 </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即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表达和交流。</p><p>(1)“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是: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水浴→冷却→滴加碘液→观察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该实验中,没有对照实验;再者,应先水浴待唾液发挥并冷却后再滴加碘液,这样观察到的现象才是唾液作用后的现象,两个步骤顺序颠倒,应将d和e对调。通过实验现象只能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的结论,而不能得知分解成何种物质。</p><p>(2)胃内有胃液,能对蛋白质初步消化。19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将肉块放入小金笼内让鹰吞下,一段时间后,发现笼内肉块消失了。本实验结果说明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因此,该实验若观察到笼子里的瘦肉消失现象,说明胃能进行化学性消化。能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原因是胃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