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源市七年级下册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森林古猿从树上到地上生活的原因是</p><p>A. 为了换环境 B. 由于流星撞击</p><p>C. 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 D. 为了扩张领地</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距现在大约3000多万年以前,亚、非、欧的热带和亚热带的原始森林,像海洋一般望不到边,浓密的树荫把天空部快遮满了.那时候,古猿成群地生活在树上.以果实、嫩叶、根茎和小动物之类作为主要的食物.古猿的前肢已初步分工,它们善于在树林间进行臂行活动,能用前肢采摘果实,并会使用天然木棒、石块,用树枝和树叶在枝桠间筑巢,偶尔也下地,勉强地用后肢站立行走.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气候也有变化.在亚洲和非洲,大面积的森林地带变成了稀疏的林间草原.生活在这里的古猿,由于环境的变化和适应能力的差别,产生了分化.一些古猿,适应不了变化的环境灭绝了;一些古猿,从森林的边缘退向深处,继续在树上生活,它们的后代,就是现代类人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等.而另一些古猿,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成群结队地来到林间草原,开始长期的地面生活,朝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这些直立行走的古猿,后来就进化成人类.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关于这些营养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脂肪是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p><p>B. 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细胞的重要原料</p><p>C. 儿童时期缺钙易患佝偻病</p><p>D. 维生素的种类多,作用大,所以需求量也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p><p>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储备能源物质,A正确;<br />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B正确;<br />儿童时期缺钙易患佝偻病,C正确;<br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位战士在训练中受外伤,血液喷射而出,此时应采取的暂时止血措施是(  )</p><p>A. 压迫伤口近心端一侧的血管</p><p>B. 压迫伤口远心端一侧的血管</p><p>C. 只用“创可贴”处理伤口即可</p><p>D. 只用“红药水”处理伤口即可</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三种血管的出血特点和止血方法:</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22/08/ae272df1/SYS201912220804551833249968_DA/SYS201912220804551833249968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一般说的外伤出血指的是体动脉、体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体静脉是从全身各处流回心脏的血管,压力小,血流速度慢,内流静脉血,颜色为暗红色,在远心端止血;体动脉是从心脏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内流动脉血,血色是鲜红的,在近心端止血.毛细血管的管壁薄,血流速度最慢,一般是渗出血,用药棉消毒即可。题中外伤出血,血色鲜红,并喷射而出,可以判断此人是动脉出血,所以应在近心端即伤口的上方用止血带或指压法止血。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肾脏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 )</p><p>A.肾小管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单位</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肾脏是由皮质、髓质和肾盂构成的,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有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几幅流程图有错误的是( )</p><p>A. 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p><p>B. 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听觉神经→大脑</p><p>C. 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p><p>D. 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A、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尿素是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而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尿液通过膀胱、尿道排出体外,即尿素排出体外的主要过程是: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符合题意;</p><p>B、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可用流程图表示为: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听觉神经→大脑,故不符合题意;</p><p>C、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神经冲动沿反射弧传导,故不符合题意;</p><p>D、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用流程图可表示为:→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视觉,故不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5春•霸州市期末)水、无机盐、尿素的主要排泄途径是( )</p><p>A.泌尿系统 B.皮肤 </p><p>C.呼吸作用 D.随粪便排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p><p>解: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视力正常,风筝从他面前起飞后,在他的视野中变得越来越小,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该同学在注视风筝的过程中,眼内晶状体曲度和瞳孔的变化情况(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22/08/ae272df1/SYS201912220804555896155759_ST/SYS201912220804555896155759_ST.001.png" width="124"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22/08/ae272df1/SYS201912220804555896155759_ST/SYS201912220804555896155759_ST.002.png" width="115"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22/08/ae272df1/SYS201912220804555896155759_ST/SYS201912220804555896155759_ST.003.png" width="105"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22/08/ae272df1/SYS201912220804555896155759_ST/SYS201912220804555896155759_ST.004.png" width="108"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p><p>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都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视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大,瞳孔缩小;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小,瞳孔扩大。因此,风筝从他面前起飞后,在他的视野中变得越来越小。眼内晶状体曲度和瞳孔的变化情况晶状体曲度减小,瞳孔扩大。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p><p>A. 眼是接受光刺激,引起视觉的器官</p><p>B. 眼是接受光线,形成视觉的器官</p><p>C. 眼是由眼睑.泪腺.结膜.眼肌和眼球构成的</p><p>D. 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就可能发生近视等眼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眼是接受光信息,引起视觉的器官,眼是由眼睑、泪腺、结膜、眼肌和眼球构成的,它的主要结构是眼球,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就可能发生近视等眼病。视觉的形成过程为: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眼是接受光线,形成视觉的器官是大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人失聪(没有听觉能力)后,经检查,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没有受损伤,那么可能发病的部位是</p><p>A. 鼓膜 B. 中耳</p><p>C. 内耳 D. 听神经和听觉中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br />某人失聪,医生检查发现耳的结构完好无损,那么,推测发病的部位可能是听觉神经或听觉中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p><p>A. 神经细胞 B. 神经末梢 C. 神经纤维 D. 神经组织</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据此解答。</p><p>A、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A符合题意;</p><p>B、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B不符合题意;</p><p>C、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C不符合题意;</p><p>D、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p><p>A.反射弧 B.应激性 C.适应性 D.反射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能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这种反应就是反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4秋•广西校级期末)植被大面积减少给生物圈带来了许多问题.下列各种环境问题,主要是由植被减少引起的是( )</p><p>A.水俣病 B.酸雨 C.沙尘暴 D.赤潮</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水俣病、酸雨、赤潮是环境污染的恶果.</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近年来,我国多地多次出现雾霾天气,给人类的生活方式提出了警告.下列做法与减轻雾霾无关的是</p><p>A.多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p><p>B.使用新能源,减少煤炭使用</p><p>C.少开私家车,控制尾气排放</p><p>D.杜绝浪费,实施“光盘行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A、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减少沙尘天气,可以减轻雾霾,故A不符合题意;</p><p>B、使用新能源,减少煤炭使用,有利于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排放,可以减轻雾霾,故B不符合题意;</p><p>C、少开私家车,控制尾气排放,可以减轻雾霾,故C不符合题意;</p><p>D、杜绝浪费,实施“光盘行动”与减轻雾霾无关,故D符合题意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观察下面三幅图片,回答相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95196ed8/SYS201712302247350174473919_ST/SYS201712302247350174473919_ST.001.jpeg" width="265" height="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中含______较多,B中含______较多,C中含______较多。</p><p> </p></div></div>
<div><p>【答案】蛋白质;糖类;脂肪</p><p>【解析】</p><p>试题分析:A瘦肉、鱼、奶、蛋和豆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它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B、谷类食物中含丰富的糖类,主要提供能量。C油脂类含脂肪较多,主要作为备用能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图解,1为_____(血管名称),2为_____(血管名称),血液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_____进入肺泡,肺泡里的_____进入血液,经过气体交换血管中的血液由3_____血变为4_____血。</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22/08/ae272df1/SYS201912220804565271124308_ST/SYS201912220804565271124308_ST.001.png" width="192"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肺动脉 肺静脉 二氧化碳 氧气 静脉 动脉 </p><p>【解析】</p><p>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图中,1肺动脉、2肺静脉。</p><p>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22/08/ae272df1/SYS201912220804565271124308_DA/SYS201912220804565271124308_DA.001.png" width="505" height="1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血液循环图看出,血液经过1肺动脉、肺泡、2肺静脉的循环过程是肺循环。肺泡外缠绕丰富的毛细血管,使血液流经肺时,能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因此,毛细血管中的血液由含氧少的3静脉血变成了含氧多的4动脉血。</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肾脏中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 ,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等部分组成.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________ 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肾单位 无机盐 </p><p>【解析】</p><p>(1)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肾脏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肾脏是由皮质、髓质和肾盂构成的,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br />(2)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积聚多了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排尿。</p><p>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壁虎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爬行动物。当它遇到敌害难以逃脱时,壁虎的尾巴会突然自己掉下来,并且长时间在地上扭动翻滚不停,使得敌害分散注意力,然后壁虎就趁机逃走了。壁虎的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 行为,是动物一种先天具备的 反射。壁虎还有一类行为是在 行为的基础上,通过个体生活经验和“学习”经历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称为 行为,属于 反射。</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 非条件 先天性 学习 条件</p><p>【解析】</p><p>试题根据动物行为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动物的本能,学习行为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对付外来侵略、保卫自身的生存、或者对本族群中其他个体发出警戒而发生的任何一种能减少来自其他动物伤害的行为,因此,壁虎趁机逃跑的现象的表现属于防御行为,从获得上来看,属于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神经调节的而基本方式是________,若晶状体的曲度多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外界物体成像于视网膜________,则为近视,可配带凹透镜矫正.</p></div></div>
<div><p>【答案】 反射 前方</p><p>【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反射的类型包括________反射和__________反射。右边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代表的结构是:1________ 3________ 5___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14/10/bb90aacf/SYS201902141008131071734040_ST/SYS201902141008131071734040_ST.001.png" width="156"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 条件 非条件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感受器</p><p>【解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图中1是传入神经,2是传出神经,3是神经中枢,4是效应器,5是感受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内有两大类腺体,一类是通过有导管的腺体叫 ,另一类腺体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里,这类腺体叫 。胰腺分泌的 通过胰管输送到十二指肠。胰腺中散布着许多腺胞团,叫 ,它所分泌的物质叫胰岛素,若分泌不足时,会造成血糖浓度过高,有一部分从尿中排出,形成 ,可通过注射 来治疗。</p></div></div>
<div><p>【答案】外分泌腺 内分泌腺 腺液 胰岛 糖尿 胰岛素制剂</p><p>【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内的腺体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由导管排到血液中。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也叫激素直接进入血环系统。胰腺包括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外分泌部属于外分泌腺,具有导管,分泌物胰液通过胰管排到十二指肠。内部分部叫做胰岛,胰岛分泌的物质叫做胰岛素,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若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会得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口的素质。</p><p> </p></div></div>
<div><p>【答案】少生;优生、</p><p>【解析】试题分析: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故答案为:少生;优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5月12日,是全国第七个“全国防灾减灭日”,某中学在这一天组织学生进行了火灾逃生演习,在逃生过程中,人体的生理活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22/08/ae272df1/SYS201912220804571834384403_ST/SYS201912220804571834384403_ST.001.png" width="390"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听到警报声,同学们迅速逃生.图一中的表示能够感受声波刺激的细胞,位于人内耳的 内;从反射的类型看,这属于 反射.</p><p>(2)为保证同学们顺利逃生.某同学推开门,让后面的同学通过,他用力推门时,上臂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运动情况是 .</p><p>(3)火灾发生时,很多物质因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这种气体会导致人体中毒的主要原因是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内,会通过图二中的[ ] (血管)进入心脏.心脏工作过程中.当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和的开关情况分别是 .</p><p>(4)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神经系统会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有力,以应对紧急情况.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是由 协调配合完成的.</p></div></div>
<div><p>【答案】(1)耳蜗;条件;</p><p>(2)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p><p>(3)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7;肺静脉;打开、关闭;</p><p>(4)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p><p>【解析】</p><p>试题(1)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p><p>(2)人和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群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p><p>(3)煤气中毒的原理:当人处在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地方就会发生中毒,一氧化碳和氧气可以同时通过肺的通气进入肺,再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因此氧和一氧化碳都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就使更多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又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分离极慢,而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而不能被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造成组织细胞缺氧.</p><p>(4)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其次还受激素的调节.</p><p>解:(1)图一中的表示能够感受声波刺激的细胞,位于人内耳的耳蜗内;“听到警报声,同学们迅速逃生”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参与下形成反射,从反射的类型看,这属于复杂反射,逃生这一过程离不开运动系统. 人体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的.</p><p>(2)他用力推门时,上臂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运动情况是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都收缩.</p><p>(3)”火灾发生时,很多物质因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这种气体会导致人体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内,会通过图二中的肺静脉(血管)进入心脏.心脏工作过程中,当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动脉瓣打开,房室瓣关闭,血液只能由心室流向动脉.</p><p>(4)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神经系统会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有力,以应对紧张情况.这些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协调配合完成的.</p><p>故答案为:</p><p>(1)耳蜗;条件;</p><p>(2)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p><p>(3)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7;肺静脉;打开、关闭;</p><p>(4)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将A、B两只烧杯中装入适量的土壤,各种上一粒小麦种子,然后定期在A烧杯中浇清水,在B烧杯中浇配置的完全营养液.观察两只烧杯中种子的萌发情况.</p><p>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p><p>①本实验设计中的变量是________ .</p><p>②你认为该同学设计的A、B两组实验能起到对照作用吗?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 </p><p>③如果你认为该实验方案还可以进一步改进,请提出你的修改意见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完全营养液不能因为ab两只烧杯中都装入适量的土壤,而土壤中含有营养物质,在烧杯中浇清水形成了完全培养液用湿棉花或沙砾来代替土壤</p><p>【解析】</p><p>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就要以营养物质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p><p>(1)从该同学的实验设置来看,该实验的变量是完全营养液。</p><p>(2)该同学的实验设置中:因为ab两只烧杯中都装入适量的土壤,而土壤中含有营养物质,在烧杯中浇清水形成了完全培养液。</p><p>(3)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因此为排除土壤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对实验的干扰,可用湿棉花或沙砾来代替土壤。</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主要是通过________系统来完成的,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泌尿系统 肾脏 </p><p>【解析】</p><p>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p><p>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和排出尿液。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如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由血液运送到肾,在肾内形成尿液,再经尿道排出体外。<br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e4d67680/SYS201712310059210376807242_ST/SYS201712310059210376807242_ST.001.png" width="224"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此图为_____模式图。</p><p>(2)当叩击膝盖下位的韧带时,大腿股四头肌内的[]_____接受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神经冲动,通过传出神经传到[]_____,引起大腿上相应的肌肉收缩,使小腿前伸,表现为小腿突然跳起。</p><p>(3)由(2)分析可知,参与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包括_____(按顺序写序号)。</p><p>(4)若此图表示产生视觉的过程,则表示眼球结构中的_____;若此图表示产生听觉的过程,则表示耳结构中的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反射弧 1感受器 5效应器 1 2 3 4 5 视网膜 耳蜗</p><p>【解析】(1)此图为反射弧模式图。<br />(2)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1感受器刺激,产生冲动并沿着2传入神经传到脊髓里特定的3神经中枢,由其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4传出神经传到5效应器,引起大腿上相应肌肉的收缩,使小腿突然弹起。<br />(3)由(2)分析可知,参与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br />(4)眼球的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所以若此图表示产生视觉的过程,则表示眼球结构中的视网膜;耳蜗能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1感受器即为耳蜗。</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