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模拟(二)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今年5月在阿根廷中部发现了身长超过40米的泰坦巨龙类恐龙化石,这种巨型恐龙比以前发现的霸王龙、剑龙等都要大,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重也是最长的恐龙物种。得出这一结论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或依据是</p><p>①模拟实验 ②观察化石 ③进行比较 ④科学推测</p><p>A.①③④ B.②③④</p><p>C.①②③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调查、文献、实验等方法,其中.而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步骤:①要有明确的目的;②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及时记录;③要有计划、要耐心;④要积极思考;⑤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进行科学比较,资料①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图表)和音像等;②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进行科学推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要经过以下几个操作步骤,其正确的是</p><p>①调节反光镜</p><p>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p><p>③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p><p>④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p><p>⑤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p><p>⑥利用细准焦螺旋调节</p><p>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③④⑤⑥</p><p>C. ②①③⑤④⑥ D. ②①③⑥④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要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然后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亮的视野;其次是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撞坏玻片标本;然后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③④⑤⑥.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流程图不正确的是( )</p><p>A.细胞分裂染色体的变化: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均分→染色体进入两个新细胞</p><p>B.难分解的有毒物沿食物链积累:水生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p><p>C.淀粉在消化道中被分解的顺序:口腔→胃→小肠</p><p>D.光线进入眼球: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A、细胞分裂染色体的变化: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均分→染色体进入两个新细胞;</p><p>B、难分解的有毒物沿食物链积累:水生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p><p>C、淀粉在消化道中被分解的顺序:口腔→小肠;</p><p>D、在眼球的结构中,要想使得光线能够通过,眼球的结构必须是无色透明的.视觉的形成路线为:外界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要验证黄豆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必要的实验条件是 ( )</p><p>A. 将种子淹没在水中</p><p>B. 保持种子的生命力</p><p>C. 在黑暗处进行实验</p><p>D. 严格控制无氧条件</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p><p>可设计一个对照试验,一个装置是有生命力的种子,另一个装置是煮熟的种子,其它条件完全相同,可验证有生命力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p><p>A、种子淹没在水中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也就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p><p>B、呼吸作用的场所是所有的活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因此验证黄豆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就是,种子具有生命力,符合题意.</p><p>C、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不符合题意.</p><p>D、种子无氧条件下不可进行呼吸作用,也就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p><p>A. 分生区 B. 伸长区 C. 成熟区 D. 根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p><p>A. 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 B. 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p><p>C. 对栽培的花卉适时松土 D. 选择阴雨天移栽植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p><p>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农田及时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土壤板结,使得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变小,容的氧气就少,从而影响根的呼吸作用,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而ABD都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p><p>A. 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 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p><p>C. 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 开发水源,太阳能等新型能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只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保护,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没有直接的关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出现的月经与下列哪项有密切的关系( )</p><p>A. 胚胎的发育 B. 雄性激素的作用</p><p>C. 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D. 受精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月经是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子宫内膜每月一次的周期性出血的生理现象。</p><p>月经,又称作月经周期,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育龄妇女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月经。女性月经周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调控卵巢功能的上级机构(下丘脑和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摄入的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最终得到的一组消化终产物是( )</p><p>A. 蛋白质、淀粉、脂肪 B. 氨基酸、麦芽糖、甘油、脂肪酸</p><p>C. 二氧化碳、水、尿素 D. 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p><p>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p><p>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p><p>因此,“某同学摄入的混合性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最终得到一组消化终产物”是: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临床上,医生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成分输血.对于严重贫血者,应首先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p><p>A. 全血 B. 血浆 C. 血小板 D. 红细胞</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 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即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若尿液中发现葡萄糖,则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 )</p><p>A. 收集管 B. 肾小球 C. 肾小管 D. 肾小囊</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若尿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主要是由于肾小球的通透性过大,使原来不能滤过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滤过,从而随尿排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p><p>A.沸水烫手,立即缩回 B.叩击膝下韧带,小腿前踢</p><p>C.预铃响,学生进教室 D.强光刺激,瞬间闭眼</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缩手反射等。沸水烫手,立即缩回、叩击膝下韧带,小腿前踢、强光刺激,瞬间闭眼,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p><p>条 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 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预备铃响,学生进教室,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 )</p><p>A. 让植物叶片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 B. 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p><p>C. 促进酸雨与植物体内有机物反应 D. 帮助植物体提高温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我们要先将两盆植物分别贴上A、B标签。然后每天定期同时向A喷洒模拟酸雨,向B喷洒清水,(洒水壶不混用,喷洒的模拟酸雨和清水等量),对油菜苗的其他管理措施不变。</p><p>向植物喷洒的酸雨会对植物造成一定的影响,植物的叶上有气孔,气孔打开才能使得酸雨进入植物体内,影响其生活。在一定的范围内,阳光越强,气孔就容易张开,因此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使酸雨进入植物体内,影响其生活,才利于观察实验现象。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的性染色体( )</p><p>A. 只存于精子中</p><p>B. 只存于卵细胞中</p><p>C. 只存于生殖细胞中</p><p>D. 同时存在于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中</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这样男性产生的精子就有两种,一 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即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一条X或Y性染色体,卵 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一条性染色体X;可见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含有性染色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图一为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②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天气中一天内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请据下图分析作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4d0a8ed6/SYS201905160910189506919726_ST/SYS201905160910189506919726_ST.001.png" width="429"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叶片的结构分析,图一中物质①②是通过______进出叶片的。</p><p>(2)若图一表示呼吸作用过程,则②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图二中能够表示呼吸作用的曲线是_______。</p><p>(3)若图一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则物质②产生于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请你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气孔 二氧化碳 乙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4d0a8ed6/SYS201905160910189506919726_DA/SYS201905160910189506919726_DA.001.png" width="49" height="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p><p>【解析】</p><p>(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br />(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p><p>(1)从图中可以看出,叶片上标注了进入的气体①和从叶片出来的气体②。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主要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不同的作用,它们代表的物质分别不同。但气体进出叶片的窗口都是气孔。<br />(2)从呼吸作用考虑,图一中的②是叶片释放出的气体,肯定是二氧化碳,呼吸作用的部位是线粒体。呼吸作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不受光照的限制,因此可以判断图二中曲线乙表示的是呼吸作用。</p><p>(3)从光合作用考虑,根据概念可知图(一)中:①代表的气体进入叶片,肯定是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二氧化碳,②代表的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氧气。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4d0a8ed6/SYS201905160910189506919726_DA/SYS201905160910189506919726_DA.001.png" width="49" height="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