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环江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北师大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的原始祖先进化为人的时期是</p><p>A.中生代 B.新生代</p><p>C.太古代 D.元古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问题,据此答题。</p><p>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新生代是地球历史的最近6500万年的地质时代。新生代开始时,中生代占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大部分绝灭,繁盛的裸子植物迅速衰退,为哺乳动物大发展和被子植物的极度繁盛所取代。因此,新生代称为哺乳动物时代或被子植物时代.哺乳动物的进一步演化,适应于各种生态环境,分化为许多门类。到第三纪后期出现了最高等动物--原始人类。<br />故选:B。<br />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同于其他植物的一种植物是( )</p><p>A.柳树 B.雪松 C.银杏 D.油松</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结种子,同属于种子植物。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根本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种子裸露,分析作答。</p><p>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特征是: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柳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雪松、银杏、油松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可靠的证据是(    )</p><p>A. 地层 B. 化石 C. 火山喷发 D. 岩浆</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p><p>生物通过对不同类群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以及生活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生物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规律。而形成与不同地层里的化石也印证了这一点:越古老的地层里的生物化石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的越多;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的生物化石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的越多。所以证明生物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的最可靠的证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对不同地层中发现的古代生物化石的研究,可推测下面对生物进化的认识,不科学的是( )</p><p>A.生物化石可反映自然界生物的进化趋势</p><p>B.生物化石是目前唯一能证明生物进化的证据</p><p>C.不同地质年代的生物化石反映了不同的生活环境</p><p>D.在越晚的地层中发现的生物化石所反映的生物形态结构越复杂</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p><p>(2)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p><p>(3)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p><p>A.根据分析可知,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比较,可推断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因此生物化石可以反映自然界生物进化趋势,A正确。</p><p>B.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主要、最可靠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能证明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证据还有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B错误。</p><p>C.不同地质年代的生物化石反映了不同的生活环境,C正确。</p><p>D.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进化上,始祖鸟化石的发现从古生物学角度证明( )</p><p>A.爬行类起源于两栖类 B.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p><p>C.哺乳类起源于鸟类 D.鸟类起源于两栖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思考解答。</p><p>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br />故选:B。<br />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一般不包括( )</p><p>A.水生→陆生 B.简单→复杂 C.低等→高等 D.体型小→体型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p>在研究生物的进化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双子叶植物特征的是( )</p><p>A. 两片子叶 B. 多数是直根系</p><p>C. 花基数为5 D. 叶脉为平行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胚乳,叶脉多为平行脉;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无胚乳,叶脉多为网状脉。据此解答。</p><p>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叶脉多为网状脉,直根系,双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5或4,茎中的维管束成环状排列,即排列成圈,且有形成层,能够产生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属无限维管束(开放维管束),因此双子叶植物的茎能不断增粗,如大豆、花生、萝卜、杨树。</p><p>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叶脉多为平行脉,须根系,单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3,茎中的维管束是散生的,不排列成圈。若排列成圈,则排列成两圈或两圈以上,且无形成层,故不能产生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属有限维管束(封闭维管束),因此单子叶植物的茎不能任意增粗,如玉米、水稻、韭菜;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p><p>A.使用工具 B.产生语言 C.脑容量增加 D.直立行走</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学会用火。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p><p>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学会用火。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所以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分类从高到低排列,排序正确的是( )</p><p>A. 界、门、纲、目、科、属、种 B. 界、门、目、纲、属、科、种</p><p>C. 门、界、纲、目、属、种、科 D. 种、属、科、目、纲、门、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我们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的分类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p><p>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p><p>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p><p>A.章鱼</p><p>B.水蚤</p><p>C.海葵</p><p>D.中华鲟</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身体背部有贝壳或具有被角质层包被的内壳,题目中只有A章鱼是软体动物。</p><p>考点: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p><p>B.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p><p>C.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p><p>D.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软体动物的特征:它们身体柔软,具外套膜,身体外面有贝壳。</p><p>环节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p><p>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p><p>腔肠动物的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p><p>A.软体动物身体柔软,表面有外套膜,A正确。</p><p>B.环节动物身体分节,用湿润的体壁呼吸,因此体表没有角质层,B错误。</p><p>C.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C正确。</p><p>D.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五种动物。将图中①~⑤所示动物按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ae25172/SYS202005251955260656882002_ST/SYS202005251955260656882002_ST.001.png" width="567"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①②⑤④③ B.⑤④①②③ C.③④⑤②① D.③⑤④②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p>如图生物进化树:</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ae25172/SYS202005251955260656882002_DA/SYS202005251955260656882002_DA.001.png" width="327" height="3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原始节肢动物,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类。图中①马属于哺乳动物,②是鸟类,③蝗虫属于节肢动物,④是鱼类,⑤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因此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排列是③④⑤②①。</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苔》。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苔藓植物适于生长在( )</p><p>A.无光的环境 B.无水的环境</p><p>C.缺氧的环境 D.阴暗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苔藓植物是靠孢子繁殖,生殖离不开水。</p><p>苔藓植物的受精必须借助于水,由于卵的成熟,促使颈沟细胞与腹沟细胞破裂,精子游到颈卵器附近,通过破裂的颈沟细胞与腹沟细胞而与卵结合,其受精离不开水,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从这首诗中: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也可以看出苔藓植物适于生长在阴暗的环境。</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明在乡下的伯父家住了一段时间,他很喜欢吃伯父家的板栗、玉米、蕨菜和松子,于是想把这些植物的种子带回来。他不可能要到下列哪种植物的种子( )</p><p>A.板栗 B.玉米 C.蕨菜 D.松子</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能不能产生种子,它们靠孢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玉米、板栗、油松都是种子植物,因此能得到植物的种子;蕨菜属于蕨类植物,不产生种子,因此他不可能得到蕨菜的种子。</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除______和_____ 的因素外,还有 __________、隔离、迁徙和人种混杂等因素的作用。人类祖先制造、使用 ______和进行_______,既是人类求得生存的手段,也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说,_________ 创造了人类本身,也选择了人类本身。</p></div></div>
<div><p>【答案】遗传 变异 自然选择 工具 劳动 劳动 </p><p>【解析】</p><p>自然选择:达尔文把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类型。</p><p>达尔文认为,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因此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遗传使生物保持物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变异使物种向前发展进化。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因此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除遗传和变异的因素外,还有自然选择、隔离、迁徙和人种混杂等因素的作用。此外人类使用工具和进行劳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劳动创造了人类,也选择了人类本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你认识它们吗?你能区分它们吗?据下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ae25172/SYS202005251955263800879031_ST/SYS202005251955263800879031_ST.001.png" width="567" height="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以生物 _____的程度和______的远近为依据,可将不同的生物分门别类。</p><p>(2)在以上植物中,用孢子繁殖的植物有 ________(填字母序号)。其中可以作检测空气质量指示植物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p><p>(3)具有根、茎、叶的植物有 ________(填字母序号)。</p><p>(4)A、B类植物和E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 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性状差异 亲缘关系 C、D、F F A、B、C、E 种子 </p><p>【解析】</p><p>(1)植物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p><p>(2)图中A向日葵、B玉米属于被子植物,C肾蕨是蕨类植物,D海带是藻类植物,E银杏属于裸子植物,F葫芦藓是苔藓植物</p><p>(1)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形态结构的相似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p><p>(2)C肾蕨、D海带和F葫芦藓是用孢子来繁殖后代的,属于孢子植物;F葫芦藓的叶片只有一层细胞构成,有害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所以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p><p>(3)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所以具有根、茎、叶的植物有A向日葵、B玉米、C蕨类植物、E裸子植物。</p><p>(4)A、B被子植物和E裸子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种子,属于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图动物进化系统树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ae25172/SYS202005251955265250574803_ST/SYS202005251955265250574803_ST.001.png" width="330" height="3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公分成两大类,一类是 ________动物,如蚯蚓、蛔虫等;另一类是_____动物,如鱼、野兔等等。</p><p>(2)扁形动物如_________能潜伏在猪肌肉组织中,这样的猪肉俗称“米猪肉”进入人体后危害人体的健康。</p><p>(3)_______动物是动物界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p><p>(4)鸟类是脊椎动物的第二大类群,是维护生态系统_______的重要因素,因而我们要爱护鸟类。</p><p>(5)冬天到了,蛇要冬眠,而兔子不需要冬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无脊椎 脊椎 猪肉绦虫 节肢 稳定性 蛇是变温动物,兔子是恒温动物 </p><p>【解析】</p><p>地球上现存的动物按其体内有没有脊柱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p><p>(1)动物按其体内有没有脊柱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蚯蚓、蛔虫等体内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鱼和野兔等体内有脊柱,是脊椎动物。</p><p>(2)猪肉绦虫属于扁形动物,潜伏在猪肌肉组织中,这样的猪肉俗称“米猪肉”,当猪肉绦虫进入人体后,寄生在人体的肠道内,并且大量繁殖,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p><p>(3)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中的昆虫数量最多,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p><p>(4)鸟类体温恒定,是会飞行的恒温动物;多数鸟类以植食为食,少数以动物为食,是脊椎动物的第二大类群,能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我们要爱护鸟类。</p><p>(5)蛇属于爬行动物,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寒冷冬季,外界环境的温度很低,蛇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避免冻伤冻死,有冬眠现象。而兔子是恒温动物,因此不需要冬眠。</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 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澄清,另一瓶变质:接着,将澄清的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ae25172/SYS202005251955267593797574_ST/SYS202005251955267593797574_ST.001.png" width="566"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几天后,甲图中B瓶中的肉汤变得浑浊,表明肉汤中长有_____,煮沸的A瓶中的肉汤保持澄清。</p><p>(2)巴斯德由此推测出 ______不会自发地从肉汤中长出,只有在 _____已经存在的条件下才会产生新的 ______ 。</p><p>(3)乙图中,将盛有澄清肉汤的A瓶的瓶颈打断,几天后,肉汤变得______。</p><p>(4)巴斯德 “鹅颈瓶”实验证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细菌 细菌 活细菌 细菌 浑浊 只有在活细菌存在的条件下,才能繁殖出新的细菌。或变质的肉汤中的微生物来自空气 </p><p>【解析】</p><p>(1)自然发生论认为生命是由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巴斯德的实验通过严密的推理,否定了这一假说。</p><p>(2)甲、乙两组实验变量是细菌的有无。 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A瓶煮沸即高温灭菌,B瓶不作处理。所以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是肉汤有没有煮沸。</p><p>(1)甲图中的A瓶煮沸即高温灭菌,A瓶是无菌的,A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肉汤仍然保鲜;而B瓶不作处理,没有高温灭菌,因此B瓶内有细菌,几天后肉汤变得浑浊。</p><p>(2)由此证明细菌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于空气中已经存在的细菌。也就是说:细菌不会自发地从肉汤中长出,只有在活细菌已经存在的条件下才会产生新的细菌。</p><p>(3)甲图中的A瓶煮沸即高温灭菌,A瓶是无菌的,A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肉汤仍然保鲜;而将其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从而使肉汤变浑浊。</p><p>(4)巴斯德“鹅颈瓶”实验证明了细菌不能自然发生,只有在活细菌存在的条件下,才能繁殖出新的细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信鸽有“军中不会说话的特殊兵种”的美称。请根据以下图片,归纳信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ae25172/SYS202005251955269155816271_ST/SYS202005251955269155816271_ST.001.png" width="566"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信鸽的体形为流线型,这种体形可以减少飞行时的 _____ ,它的身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五部分。前肢变成 _____ ,全身除喙和足以外,其他部分都被覆着 _______。</p><p>(2)信鸽的 _______发达,能有力地牵动两翼完成飞行。</p><p>(3)信鸽有 _______辅助肺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效率。</p><p>(4)请写出信鸽与飞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其他一项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阻力 翼 羽毛 胸肌 气囊 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胸肌发达,动力充足;前肢变成翼,是鸟的飞行器官;食量大,直肠短,消化能力强 </p><p>【解析】</p><p>鸟类的身体成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p><p>(1)信鸽属于鸟类,体形为流线型,这种体形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它的身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五部分。前肢变成翼,全身除喙和足以外,其他部分都被覆着羽毛。</p><p>(2)信鸽胸肌发达,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利于飞行。</p><p>(3)信鸽有气囊,气囊的一端与肺相通,这说明气囊具有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的作用,提高了气体交换效率。</p><p>(4)信鸽与飞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如信鸽的骨骼,长骨中空,可减轻飞行时的体重;信鸽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很短,粪便随时排出体外,能减轻飞行时的体重,利于飞行等。</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