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19:38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地球上原始生命形成的假设,符合逻辑推测的是(  )</p><p>A. 原始生命的生存需要氧气</p><p>B. 原始生命是多细胞的生物</p><p>C.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p><p>D. 原始生命起源于陆地</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生命起源的四个阶段都是在原始海洋中进行的。</p><p>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刚形成的原始生命,体内不含叶绿素,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营养方式是异养的可能性较大,又因为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生命的呼吸方式是无氧呼吸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根据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推测地球上最早的原始生命的生存可能需要营养,不需要氧气。所以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是正确的。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原本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某种群,现人为地把它们分隔成A、B两个种群,如果A群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而B群的生活环境保持原状,则(  )</p><p>A. A群进化速度比B群快</p><p>B. A群进化速度比B群慢</p><p>C. 两个种群进化速率一样</p><p>D. 两个种群都保持原水平不变</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有两方面: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三个过程。</p><p>A种群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因此A种群的生物经过新环境的选择,适应新环境者生存,不适应新环境者被淘汰,故A种群的生物进化的快,而B种群的生活环境保持原状,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生物没有经过环境变化的选择,因此B种群的生物进化的慢。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鸟卵中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卵黄</p><p>B. 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p><p>C. 昆虫的幼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p><p>D.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鸟类是卵生,两栖动物属于变态发育,昆虫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发育形式。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p><p>A、鸟卵的胚盘中含有细胞核将来发育成雏鸟,卵黄主要是提供营养物质,因此鸟卵中能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胚盘而不是卵黄,错误;</p><p>B、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低等生物至今仍然存在,因此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也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B错误。</p><p>C昆虫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生长而长大,幼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C正确;</p><p>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不是唯一证据,A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元谋人会用火,山顶洞人会缝补旧衣服,所以他们分别属于(  )</p><p>A. 能人、直立人&#xa0;B. 能人、智人&#xa0;C. 直立人、智人&#xa0;D. 智人、南方古猿</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p><p>人类的进化经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元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应属于直立人阶段。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山顶洞人”属于智人。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把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生物称为(    )</p><p>A. 转基因生物&#xa0;B. 传基因生物&#xa0;C. 给基因生物&#xa0;D. 导入基因生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p><p>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转基因技术,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由于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从而改变了生物的基因、结构和功能,由此证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培育出的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生物称为转基因生物。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蝴蝶可以利用身体表面的小鳞片来调节体温,科学家根据蝴蝶这种调节体温的方式设计了(  )</p><p>A. 飞行员的抗荷服&#xa0;B. 蝇眼照相机</p><p>C. 人造卫星控温系统&#xa0;D. 智能化机器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p><p>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模仿生物制造出来的新仪器、设备日益增多,如雷达模仿的是蝙蝠的回声定位、蝴蝶可以利用身体表面的小鳞片来调节体温,科学家根据蝴蝶这种调节体温的方式设计了造卫星设计了人造卫星控温系统。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杜甫的《春夜喜雨》脍炙人口,这首诗的意境能充分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p><p>A. 环境影响生物&#xa0;B. 生物适应环境</p><p>C. 生物影响环境&#xa0;D. 环境适应生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此绝句反应了环境因素水分对生物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下列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是(      )</p><p>A. 林地生态系统    B. 荒漠生态系统    C. 生物圈    D. 海洋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中即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捕食性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分别属于(  )</p><p>A. 消费者和生产者&#xa0;B. 消费者和分解者</p><p>C. 分解者和消费者&#xa0;D. 分解者和生产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p><p>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属于捕食性动物。蚯蚓是腐食性动物,能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分解者包括细菌和真菌,严格的说是腐生细菌和真菌,如腐生性微生物,还包括腐生性动物,如蚯蚓和蝇的幼虫,腐生生物主要是以没有生命的腐烂的动、植物遗体为生,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因此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p><p>A. 草→牛一虎→细菌&#xa0;B. 鼠→蛇→鹰</p><p>C. 鹰→蛇→青蛙→昆虫&#xa0;D. 草→兔→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细菌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A错误;</p><p>鼠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B错误;</p><p>鹰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而且鹰、蛇、青蛙、昆虫的捕食关系反了,C错误;</p><p>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兔、狐的捕食关系,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态系统中,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p><p>A. 北极荒原&#xa0;B. 蔬菜大棚</p><p>C. 西溪国家湿地&#xa0;D. 热带雨林</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p><p>热带雨林雨量充沛,终年高温多雨,土壤肥沃,丰富的热量和充足的水分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热带雨林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十分丰富,自动调节能力最强。</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8年5月,我国“月宫365”实验圆满结束,“月宫一号”是一个由人、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相比,“月宫一号”稳定性较差。原因是(  )</p><p>A.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复杂&#xa0;B. 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简单</p><p>C.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xa0;D. 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p><p>“月宫一号”生物种类较少,食物链简单,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较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此观点的是</p><p>A. 农民在农田中播种    B. 鸟类的迁徙</p><p>C. 鱼类的洄游活动    D. 动物在相邻的生态系统间迁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据此作答。</p><p>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态系统,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关联,如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大气不停地有规律的环流,水和水蒸气也在全球各个生态系统内运动,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如黄河作为河流生态系统,源自西部源头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河水奔流东区,滋润着沿途的农田生态系统,养育着亿万人口和其他生物,它们沿途还形成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最终携带者陆地上的土壤和其他物质,融入海洋生态系统。因此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活动、动物在相邻的生态系统间迁移体现了各个生态系统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农民在农田中播种,种什么长什么,与其他系统无关,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情森森,雾蒙蒙,浓烟锁重楼,秸秆之烟天上来,问君开车几多愁。互相见,泪朦胧,灰飞烟灭几时休”这是人们面对焚烧秸秆发出的无奈之语,下列对“焚烧秸秆”的理解,不科学的是:(   )</p><p>A.污染空气,破坏环境&#xa0;B.破坏土壤结构,烧死有益微生物</p><p>C.产生烟尘,影响健康&#xa0;D.是一种无害化处理方式,利于肥料还田</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p><p>(2)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危害一 : 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危害二: 引发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三: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危害四: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危害五:焚烧秸秆所形成的滚滚烟雾、片片焦土,对一个城市的环境形象是最大的破坏。</p><p>A.污染空气,破坏环境。有数据表明,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相当于日均浓度的五级水平,A正确。</p><p>B.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烧死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B正确。</p><p>C.产生烟尘,影响健康。焚烧秸秆时,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C正确。</p><p>D.并不是一种无害化处理方式,可以造成大气污染,没有合理回收,浪费了资源,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句话教育我们提高环保意识。下列环境问题不是人为造成的是(  )</p><p>A. 酸雨&#xa0;B. 温室效应&#xa0;C. 赤潮&#xa0;D. 海啸</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p><p>大气污染严重,造成酸雨,是人为现象,A不符合题意;</p><p>二氧化碳过度排放造成温室效应,是人为现象,B不符合题意;</p><p>赤潮主要是富营养化造成的,是人为现象,C不符合题意;</p><p>海啸是自然现象,不是人为现象,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   )</p><p>A.迁地保护&#xa0;B.立法保护</p><p>C.宣传教育&#xa0;D.建立自然保护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据此解答。</p><p>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 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p><p>A. 生态农业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p><p>B. 生态农业是建立在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的</p><p>C. 生态农业建立的依据是生态学原理</p><p>D. 生态农业属于过度开采、消耗自然资源多的农业</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农业: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组织建立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因此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中结构协调、合理种养,具有良好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内部良性循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p><p>生态农业是建立在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的一种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AB正确;生态农业建立的依据是生态学原理,内部良性循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C正确;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组织建立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可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在生态农业模式中,利用沼气池产生沼气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田地里种有:白菜、萝卜、豆角、茄子、辣椒;同时辣椒也有许多不同的品种,这分别体现出(  )</p><p>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xa0;B.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p>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xa0;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物种和物种间差异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的。田里有许多种蔬菜:黄瓜、西红柿、大白菜、胡萝卜、辣椒,反映出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同时辣椒也有许多不同的品种,这体现出遗传(基因)的多样性。</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p><p>A. 水污染    B. 大气污染    C. 人类偷猎    D. 温室效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藏羚羊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由于滥捕乱杀,其生存已受到严重威胁,分析解答。</p><p>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由于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躲避管理保护人员,钻管理的空子进行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威胁藏羚羊的生存。因此,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人类偷猎。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哺乳动物的一组是(  )</p><p>A. 大熊猫、钦州的白海豚,崇左的白头叶猴</p><p>B. 钦州的白海豚、蒙古野驴、朱鹳</p><p>C. 金丝猴、丹顶鹤、崇左的白头叶猴</p><p>D. 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珍稀动物。解答时可以从我国珍稀动物的种类特点方面来切入。</p><p>大熊猫、钦州的白海豚,崇左的白头叶猴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哺乳动物,A符合题意;朱鹳属于鸟类,B不符合题意;丹顶鹤属于鸟类,C不符合题意;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不正确的是;(   )</p><p>A.保护珍稀的动植物资源</p><p>B.保护代表不同地带的生态系统</p><p>C.有利于研究珍稀动物的生态和生物学特征</p><p>D.有利于开发旅游项目</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有: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有利于研究珍稀动物的生态和生物学特征;为人类提供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场所。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观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的研究等。是宣传教育的活的“天然博物馆”,可以向人们进行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自然保护区还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p><p>A.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利于保护保护区内的珍稀动植物资源,A正确。</p><p>B.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B正确。</p><p>C.建立自然保护区利于保护保护区内的珍稀动植物资源,有利于研究珍稀动植物的生态和生物学特征,C正确。</p><p>D.保护区内部不提倡开发旅游项目和旅游资源,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突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p><p>A. 大量生产和使用塑料袋&#xa0;B. 低碳绿色出行</p><p>C. 垃圾分类回收&#xa0;D. 禁燃烟花爆竹</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p><p>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维持生命所需的空气、阳光、水等条件,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其中垃圾分类回收、低碳绿色出行和禁燃烟花爆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语句描述的现象,不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p><p>A.春江水暖鸭先知&#xa0;B.葵花朵朵向太阳</p><p>C.大树底下好乘凉&#xa0;D.春风又绿江南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p><p>A.春江水暖鸭先知,是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p><p>B.葵花朵朵向太阳,是非生物因素光对生物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p><p>C.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C符合题意。</p><p>D.春风又绿江南,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图为植物开花、传粉、受精系列图,请读图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d037d06e/SYS202005251956391175523736_ST/SYS202005251956391175523736_ST.001.png" width="471"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卵细胞是在图A的什么结构中产生的(_______)</p><p>a、子房壁    b、花柱      c、胚珠       d、胚乳中</p><p>(2)图C结构名称为(______),图D结构名称为(_______)</p><p>a、子房       b、雌蕊      c、胚珠       d、雄蕊</p><p>(3)被子植物双受精发生在(_______)</p><p>a、花粉粒     b、胚珠      c、花粉管     d、雌蕊柱头</p><p>(4)小麦种子中哪部分结构与鸡蛋黄功能相似(_______)</p><p>a、子叶       b、胚芽      c、胚乳       d、胚根</p><p>(5)图C发育为(_______)</p><p>a、种皮       b、果皮      c、种子       d、果实</p></div></div>
<div><p>【答案】c    a    c    b    c    d    </p><p>【解析】</p><p>图A中1花瓣, 2花药, 3子房, 4萼片,5花柄;图B是雄蕊;图C是子房;图D是胚珠。</p><p>(1)雌蕊的结构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的结构包括子房壁和胚珠,胚珠中有卵细胞和中央细胞,卵细胞是在图A的胚珠中生成的,故选c。</p><p>(2)图C结构名称为子房,D是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故选a,c。</p><p>(3)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花粉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到达子房胚珠珠孔后,前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中央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这个过程称为双受精,被子植物双受精发生在胚珠内,故选b。</p><p>(4)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鸡蛋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蛋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因此,小麦种子中胚乳与鸡蛋黄功能相似,故选c。</p><p>(5)图C是子房,经过传粉受精后,最终形成果实,故选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d037d06e/SYS202005251956392847395175_ST/SYS202005251956392847395175_ST.001.png" width="287" height="2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蛙的发育经历了[①]___,[②]___,[③]_____和[④]_____四个时期。</p><p>(2)这种发育方式叫做____________。 </p><p>(3)②时期的青蛙幼体用_______呼吸,生活在水中。</p></div></div>
<div><p>【答案】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变态发育    鳃    </p><p>【解析】</p><p>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p><p>(1)在生殖季节,雄蛙和雌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与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与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p><p>(2)青蛙的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外部形态上有许多差异,而且其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p><p>(3)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女性生殖系统模式简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d037d06e/SYS202005251956394309520764_ST/SYS202005251956394309520764_ST.001.png" width="322"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请写出图中各部分名称:</p><p>①___;②___;③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p><p>(2)女性的生殖器官包括:___、___、___、_____等。</p><p>(3)受精卵着床的正确部位是________内壁。</p><p>(4)人体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的___。以后胚胎发育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通过__从母体获得。一般怀孕____天,胎儿就发育成熟了。</p></div></div>
<div><p>【答案】脐带    胎盘    子宫    卵巢    输卵管    卵巢    输卵管    子宫    阴道    子宫    卵黄    胎盘    280    </p><p>【解析】</p><p>女性生殖系统包括输卵管、卵巢、子宫和阴道等。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卵巢是女性的主要器官。</p><p>(1)图中①脐带、②胎盘、③子宫、④卵巢、⑤输卵管。</p><p>(2)女性生殖系统包括输卵管、卵巢、子宫和阴道等。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和婴儿出生的通道。</p><p>(3)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此时的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当胚胎到达子宫内壁后着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怀孕),此后通过胎盘交换的营养物质来自母体,同时将代谢废物经母体排出。</p><p>(4)人体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的卵黄。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氧气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的,胎儿通过该结构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怀孕两周后,胚胎称作胎儿。母体怀孕280天(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成为分娩。分娩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八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