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明明同学对部分动物类群特征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p><p>A. 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p><p>B.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体表都有贝壳</p><p>C. 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p><p>D. 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出现了中胚层,有口无肛门。</p><p>腔肠动物:结构简单,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海蜇、海葵、水螅。</p><p>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可以使动物的运动更为灵活,称为环节动物。</p><p>软体动物:它们身体柔软,具外套膜,一般身体外面有贝壳。如乌贼、河蚌。</p><p>A、扁形动物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故A正确;</p><p>B、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的身体外面有贝壳且具花纹,如河蚌;但有的贝壳退化,如乌贼。故B错误;</p><p>C、腔肠动物的结构简单,身体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故C正确;</p><p>D、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可以使动物的运动更为灵活,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以适应陆地干燥气候,</p><p>下列哪项结构不具有这种功能</p><p>A. 蚯蚓的刚毛 B. 蛇的鳞片 C. 蝗虫的外骨骼 D. 蜥蜴的细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蚯蚓的刚毛用于运动,与适应陆地干燥气候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能正确表示生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连线的是</p><p>①蚯蚓——体壁 ②蝗虫一—气门 ③鲫鱼—一鳃 ④家鸽—一肺和气囊 ⑤海豚一一肺</p><p>A. ①③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陆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呼吸器官,注意在学习时总结。例如①蚯蚓:体壁,②昆虫:气管③软体动物、鱼、青蛙幼体等:鳃③两栖动物成体:肺,皮肤辅助④爬行类、鸟类、哺乳类:肺</p><p>①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它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体壁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②蝗虫是依靠气管直接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而气门是气体进出的门户;③鲫鱼生活在水中,是通过鳃进行呼吸的,所以鱼类不停地吞水实际是在呼吸; ④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而气囊只是储存气体,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 ⑤海豚生活在水中,是水生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因此下列连线能正确表示生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①蚯蚓--体壁、③鲫鱼--鳃、⑤海豚--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对不同动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鲸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B. 家兔臼齿发达适应植食性生活</p><p>C. 昆虫有外骨骼适应陆地干燥生活 D. 家鸽前肢变成翼适应飞行生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p><p>鲸用肺呼吸,鲸的繁殖方式是胎生哺乳。所以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类,A错误;</p><p>家兔臼齿发达,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适应植食性生活,B正确;</p><p>昆虫具有外骨骼,外骨骼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C正确;<br />D、鸟前肢变成翼,展开面积大,呈扇形,可以煽动空气,适于空中飞翔,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地发现了一新物种,它的叫声听起来像鸟鸣,有肺,受精和幼体发育都在水中进行。它属于( )</p><p>A. 鸟类 B. 爬行类 C. 两栖类 D. 鱼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幼体和成体的差别较大,属于变态发育。</p><p>根据题意,有肺可见不是鱼类(鱼类用鳃呼吸),排除选项A;受精和幼体发育都在水中进行,排除B鸟类和D爬行类。两栖类的受精作用和幼体发育都离不开水。故这个新物种应该属于两栖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研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可能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25.5pt"><td style="width:109.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动物</p></td><td style="width:71.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甲</p></td><td style="width:71.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乙</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丙</p></td></tr><tr style="height:26.25pt"><td style="width:109.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p></td><td style="width:71.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8</p></td><td style="width:71.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7</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56</p></td></tr></table><p> </p><p> </p><p>A. 丙、甲、乙 B. 乙、甲、丙</p><p>C. 丙、乙、甲 D. 甲、丙、乙</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p><p>解: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p><p>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乙最高等;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所以丙最低等.可见A正确.</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社会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个体及群体的生存</p><p>B. 所有群体生活的动物都有社会行为</p><p>C.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还有等级现象</p><p>D. 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组织内一定有传递信息的语言</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动物的社会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p><p>A、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个体及群体的生存,正确;</p><p>B、有的群体生活的动物没有社会行为,如养鸡场的集群,错误;</p><p>C、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集群行为,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正确;</p><p>D、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组织内一定有传递信息的语言,如蜜蜂群体,通过舞蹈动作进行信息交流,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p><p>A. 动物可以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转化为自身物质</p><p>B. 进入动物体内的有机物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并释放能量,分解出的物质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p><p>C. 动物的遗体可以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和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p><p>D. 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主要考查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p><p>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说明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发展中,形成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的关系,与物质循环无直接联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酵母菌与乳酸菌相比,主要区别是酵母菌细胞具有( )</p><p>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成形的细胞核 D. 细胞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与真菌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细菌真菌的结构方面来切入。</p><p>乳酸菌属于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酵母菌属于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酵母菌与乳酸菌相比,主要区别是酵母菌细胞具有细胞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工栽培蘑菇时,常选择在潮湿的地下室进行,原因是( )</p><p>A. 蘑菇的生长需要温暖潮湿的环境 B. 蘑菇能在恶劣条件下生长</p><p>C. 蘑菇孢子能到处飘散 D. 以上三项都对</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如木耳、香菇、灵芝、银耳等。</p><p>蘑菇属于大型真菌,真菌等微生物用孢子繁殖后代,其生殖离不开水,其生活需要适量的水分,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如潮湿的树干上。</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一般的庄稼是长不好的,但是豆类作物却往往长得较好,其原因是( )</p><p>A. 豆类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少</p><p>B. 豆类植物的根吸收土壤中肥料的能力较强</p><p>C. 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p><p>D. 豆类植物可以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作为肥料</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大豆、花生等属于豆科植物,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得植物生长良好,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因此在贫瘠的土地上一般的庄稼是长不好的,但是豆类作物却往往能正常生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真空保鲜盒,其保存食品的原理是( )</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30/10/06deca9e/SYS201809301007152566913794_ST/SYS201809301007152566913794_ST.001.png" width="120"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可防止食品中水分的蒸发</p><p>B. 与冰箱储存食物的原理相同</p><p>C. 缺氧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p><p>D. 防止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流失</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真空保鲜盒主要是利用真空环境缺氧的特点,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因此真空保鲜盒,其保存食品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缺氧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分类等级示意图,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30/10/06deca9e/SYS201809301007154468637975_ST/SYS201809301007154468637975_ST.001.png" width="167"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目 B. 虎和狮的相似程度最大</p><p>C. 猫和犬的亲缘关系最近 D. 猫和虎同属于猫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因此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目,A正确;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虎与狮同属,相似程度最大,B正确;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虎与狮同属,相似程度最大,C错误;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猫和虎同属于猫科,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p><p>A. 真菌都是多细胞的</p><p>B. 由于细菌和真菌都能够形成菌落,所以无法从菌落上区分细菌和真菌</p><p>C. 我们制做米酒是利用了乳酸菌的发酵作用</p><p>D. 与植物相比,细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分裂生殖;有些细菌在条件恶劣时能形成休眠体芽孢。</p><p>(2)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p><p>(3)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在无氧的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p><p>A、酵母菌是真菌中的一种,是单细胞生物,错误;</p><p>B、虽然细菌和真菌都能够形成菌落,但是可以从菌落大小、形状以及颜色上来区分细菌和真菌,错误;</p><p>C、我们制作米酒是利用了酵母菌的发酵作用,而不是乳酸菌的发酵作用,错误;</p><p>D、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小李发现培养基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菌落。下列为细菌菌落的是</p><p>A. 菌落小,表面光滑黏稠 B. 菌落小,呈红绒毛状,絮状</p><p>C. 菌落大,呈现红、褐等颜色 D. 菌落大,呈现蜘蛛网状</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p><p>(2)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p><p>(3)真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p><p>A、菌落小,表面光滑粘稠的是细菌菌落,A正确;</p><p>B、菌落小的是细菌菌落,而呈绒毛状,絮状的是真菌菌落,B错误;</p><p>C、菌落大,呈现出红、褐等颜色的是真菌菌落,C错误;</p><p>D、菌落大,呈现蜘蛛网状的是真菌菌落,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面对于病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p><p>A. 不能独立生活,必需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p><p>B. 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p><p>C. 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p><p>D. 危害很大,都会给人体带来疾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p><p>ABC、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都是病毒的特征,ABC正确;</p><p>D、有的病毒会使人患病如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有的可以治疗细菌性疾病,如利用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有的可制成疫苗如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用脊髓灰质炎病毒制成的;用于病毒基因工程,它可以通过提取、人工合成或从mRNA反转录获得,因此病毒不都会给人体带来疾病,D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哪三个层次采取保护措施</p><p>A. 基因、染色体、细胞 B. 细胞、物种、生物圈</p><p>C. 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 物种、种群、生态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必然结果。</p><p>生物多样性分为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应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进行保护。</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蛔虫在胃中不怕酸是因为体表有一层________。</p><p>(2)大雨来临之前,鱼经常将头浮出水面,是因为水中________。</p><p>(3)家猫适于捕食家鼠和野鼠,其牙齿的分化特点主要是________。</p><p>(4)酸奶中的酸味以及泡菜的酸味是由________分解有机物产生的。</p><p>(5)细菌和真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这句话是否正确? ________</p><p>(6)地衣是________与________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p><p>(7)人们可以利用某些真菌产生的________来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p><p>(8)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利用________来净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p><p>(9)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是从________动物开始的。</p></div></div>
<div><p>【答案】角质层 缺少氧气 犬齿发达 乳酸菌 不正确 真菌 藻类 抗生素 甲烷菌(或细菌) 爬行 </p><p>【解析】</p><p>1、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p><p>2、鱼在水中生活,借助鳃进行呼吸,鳃是一般水生动物所共有的。</p><p>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p><p>4、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p><p>5、大多数细菌是只能作为分解者的异养生物,也有一些细菌可以利用化学能合成作用自己合成有机物,如硫细菌,这种细菌就不在分解者之列;另外营寄生生活的细菌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也不属于分解者。</p><p>6、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方式有三种:腐生、寄生和共生。</p><p>7、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弗莱明(1881~1955)在一次实验中,一个暴露在空气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被一种青霉菌污染了。一段时间后弗莱明发现:培养皿中青霉菌的周围没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其他区域金黄色葡萄球菌能继续生长。弗莱明经过仔细的研究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由于青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青霉素对其有抑制作用。弗莱明因此发现了青霉素。</p><p>8、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甲烷杆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还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在有氧的环境中甲烷细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p><p>9、爬行类的生殖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p><p>(1)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p><p>(2)鱼在水中生活,借助鳃吸收水中的氧气,然而氧气在水中本身就溶解较少,大雨来临之前的高温及低气压都造成了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降低。水中的鱼就会将头浮出水面来呼吸氧气。</p><p>(3)家猫是肉食性哺乳动物,肉食性动物具有犬齿,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特别发达,适于撕裂肉食。</p><p>(4)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p><p>(5)腐生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自养型细菌如硫化菌是生产者,寄生型细菌、真菌是消费者,而不是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p><p>(6)地衣是由真菌和藻类两种生物在一起共生形成的,藻类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通过分解作用可以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这种对双方彼此都有利的生活方式叫共生,当两者分开时,真菌得不到有机物无法生存,而藻类也因得不到足够的水、无机盐生长不良,因此它们都不能独立生活。</p><p>(7)青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青霉素对细菌有抑制作用。弗莱明因此发现了青霉素;在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被细菌利用,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甲烷杆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还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p><p>(8)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被细菌利用,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甲烷杆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还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p><p>(9)爬行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提起“昆虫记”,同学们不由得想起“迁徙的蜘蛛”、“会唱歌的蟋蟀”、还有“勤劳的蜜蜂”等十分有趣的故事。</p><p>(1)上述三种动物都属于________,体表都有坚韧的、防止水分散失的________________。但其中只有两种动物属于昆虫,其有2对翅,3对足等特征,它们是蟋蟀和________。</p><p>(2)“会唱歌的蟋蟀”在繁殖期间,凭着本能“唱歌”以吸引异性。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这属于________行为。那么从行为目的来看,这属于________行为。</p><p>(3)“勤劳的蜜蜂”的群体内部主要是通过________(填写“声音”“动作”“气味”等)完成信息交流的。</p></div></div>
<div><p>【答案】节肢动物 外骨骼 蜜蜂 先天性 繁殖 动作 </p><p>【解析】</p><p>(1)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昆虫一般都有,一对触角,,3对足, 2对翅,头胸腹分节。</p><p>(2)动物的有些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称为先天性行为;动物的有些行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逐渐表现出来的,叫做学习行为,又称后天性行为;</p><p>动物的行为从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p><p> (3)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蜜蜂跳圆形舞是通过动作告诉其它工蜂蜜源的方向位置,长尾猴发现豹时惊叫是通过声音告诉同伴有危险快跑,雌蚕蛾的体表腺体能分泌吸引雄虫的性外激素,因此都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p><p>(1)蜘蛛、蟋蟀、蜜蜂均属于节肢动物,体表都具有坚韧的、防止水分散失的外骨骼,但其中只有两种动物属于昆虫,具有2对翅、3对足等特征,它们是蟋蟀和蜜蜂。</p><p>(2)蟋蟀在繁殖期间,凭着本能“唱歌”以吸引异性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属于先天性行为;从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属于繁殖行为。</p><p>(3)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蜜蜂跳圆形舞是通过动作告诉其它工蜂蜜源的方向位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甲乙丙是与人体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4/09/fe9f5e00/SYS201905240908355990338454_ST/SYS201905240908355990338454_ST.001.png" width="505"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甲是图乙中_____(用字母或数字解答)的放大示意图,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p><p>(2)图甲中,与其灵活性有关的结构包括_____和关节腔中的滑液.</p><p>(3)图乙动作的产生是_____受到_____传来的刺激产生收缩而完成.</p><p>(4)图丙是A、B两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p></div></div>
<div><p>【答案】9 关节软骨 肱二头肌 神经 A </p><p>【解析】</p><p>(1)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p><p>(2)图中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软骨、5关节窝、6肱二头肌、7肱三头肌、8骨、9关节。</p><p>(1)图甲是图乙中9关节的放大示意图,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p><p>(2)图甲是人的关节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4关节软骨和3关节腔中的滑液;</p><p>(3)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图乙动作的产生是肱二头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产生收缩而完成;</p><p>(4)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故A图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五种生物,请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2/08/6c317850/SYS201906120822068583259115_ST/SYS201906120822068583259115_ST.001.png" width="468"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分类角度看,属于种子植物的有________,属于脊椎动物的有________。(填字母)</p><p>(2)从生殖类型看,与C和D比较,E特有的生殖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p><p>(3)从B的形态结构上看,B属于________植物,而这类植物的生殖器官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p><p>(4)在生物的分类等级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少的分类等级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B D、E 胎生、哺乳 被子 种 </p><p>【解析】</p><p>A属于苔藓植物,B玉米,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C是蜜蜂,属于昆虫,D是青蛙,属于两栖动物,E是狗,属于哺乳动物。分析作答。</p><p>(1)如图,从分类角度看,A属于苔藓植物,不结种子,属于孢子植物;B向日葵,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C蜜蜂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DE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p><p>(2)E是狗,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p><p>(3)B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属于被子植物。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是生殖器官,常把植物的生殖器官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p><p>(4)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种,包含的生物种类也就最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为几种细菌和真菌的结构模式图,请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4/09/e7f49820/SYS201905240907155959213817_ST/SYS201905240907155959213817_ST.001.png" width="486"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侵入人体后,可能引起人体患“破伤风”疾病的是________,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________________侵入家禽的体内引起的。(填字母)</p><p>(2)这四种生物属于真核生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控制A生命活动的中心是________。</p><p>(3)蒸出的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有了[ ] ________参与的结果,它可以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繁殖后代。</p></div></div>
<div><p>【答案】B D AC 细胞核 C酵母菌 孢子生殖 出芽生殖 </p><p>【解析】</p><p>观图可知:A青霉是真菌;B是细菌;C是酵母菌也是真菌;D是病毒。图A中①孢子,②2直立菌丝,③营养菌丝;①鞭毛,②细胞质,③DNA,④细胞壁,⑤细胞膜,⑥荚膜。</p><p>(1)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疾病,破伤风杆菌属于B细菌;禽流感是由D病毒引起的疾病。</p><p>(2)图中A是青霉,C是酵母菌,它们都属于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B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控制A青霉生命活动的中心是细胞核。</p><p>(3)蒸馒头是利用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能够分解葡萄糖,并产生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受热膨胀形成空隙。酵母菌通过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繁殖后代。</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为探究“霉菌的生活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一个面包平均分成三份,分别按表中A、B、C三组进行不同的处理,其实验过程如下:</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72.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组别</p></td><td style="width:118.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A</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B</p></td><td style="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C</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72.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实验处理</p></td><td style="width:118.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烘干后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直接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直接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冰箱里。</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72.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实验结果</p><p>(5天后观察)</p></td><td style="width:11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不发霉</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发霉</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不发霉</p></td></tr></table><p> </p><p>请回答下列问题:</p><p>(1)该实验有________组对照实验。</p><p>(2)在整个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组。</p><p>(3)从A与B两组实验观察的结果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从C与B两组实验观察的结果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上述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的启示是应该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保存食品。</p></div></div>
<div><p>【答案】两 B 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 温度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 干燥低温 </p><p>【解析】</p><p>(1)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p><p>(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A与B两组实验中不同的唯一变量是水分,形成一组对照实验;C与B的两组实验中不同的唯一变量是温度,又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共两组对照实验。</p><p>(2)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在整个实验中,B组与其它组形成对照。 </p><p>(3)A与B的对照实验中不同的唯一变量是水分,因此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水分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这一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水分。分析实验结果,烘干后置于塑料袋中的面包不发霉,而潮湿环境湿润的面包发霉,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水分对霉菌生活有影响。 </p><p>(4)C与B的对照实验中不同的唯一变量是温度,因此通过C与B的对照实验,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这一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温度。</p><p>(5)通过实验可知,烘干的和放在冰箱里的面包不发霉,因此储存食物应在干燥和低温环境下进行。</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