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18:51

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华安县第一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p><p>A. 蜜柚的嫁接&#xa0;B. 甘蔗用茎扦插&#xa0;C. 白菜用种子繁殖&#xa0;D. 马铃薯用块茎繁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植物的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p><p>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p><p> 马铃薯用块茎繁殖、甘蔗用茎扦插繁殖、蜜柚用嫁接繁殖都属于无性生殖。种子的主要部分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而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子相结合而形成,因此玉米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植物的生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 所有的植物体都是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的&#xa0;B. 杂交水稻是通过有性生殖培养的</p><p>C. 一种植物的生殖方式只有一种&#xa0;D. 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 新个体所含遗传物质与母体相同,因而新个体基本能够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p><p>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也叫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也叫合子),再有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由于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因此,它们产生的后代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这对于植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p><p>A、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都是有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的,孢子植物靠孢子繁殖,不是有受精卵发育成的,A错误;</p><p>B、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量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是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培育的,B正确;</p><p>C、大多数种子植物即可进行有性生殖又可进行无性生殖,C错误;</p><p>D、无性生殖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后代不会出现变异,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穿花蛱蝶深深见,青草池塘处处蛙”诗里蛱蝶和蛙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相似之处是(  )</p><p>A. 完全变态发育&#xa0;B. 体内受精&#xa0;C. 卵生&#xa0;D. 无性生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昆虫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的动物,其发育特点是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体外受精,卵生的动物,其发育特点是变态发育。</p><p>蛱蝶属于昆虫,体内受精,卵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p><p>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体外受精,卵生,是变态发育。可见两者的共同点是卵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马铃薯切成不带芽的小块也能正常生长</p><p>B. 试管婴儿和克隆羊都是无性生殖</p><p>C. 嫁接后所结果实的性状与砧木一致</p><p>D. 用种子繁殖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有性生殖必须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试管婴儿、玉米种子。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马铃薯块茎的繁殖、扦插、嫁接和克隆。</p><p>A、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有一个健壮饱满的芽,才是繁殖成功的关键。芽可以成长为新的个体。芽合成生长素旺盛;不仅促进植株生长,也使植株的抗病能力增强,这也是繁殖成功的前提。没有芽的马铃薯小块,在土壤中会很快腐烂,很难实现繁殖的目的,故A错误。</p><p>B、植物的生殖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类。有性生殖必须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扦插和嫁接,克隆也是无性生殖。而试管婴儿的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 故B错误。</p><p>C、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成活后的枝条表现出的性状与接穗的一样。故C错误。</p><p>D、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这对于植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都经过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阶段,这些阶段都有例外,但是鸟类的生殖与发育一般都要经历(&#xa0;&#xa0;&#xa0;&#xa0;)</p><p>A. 交配和产卵&#xa0;B. 孵卵&#xa0;C. 育雏&#xa0;D. 筑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鸟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几个过程。</p><p>鸟类的生殖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其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几个过程。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有这些繁殖行为,例如,杜鹃就不筑巢、不育雏、不孵化。但鸟类必须具备的繁殖过程有求偶、交配、产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中的圆圈代表两种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可以填入“a”的是(  )</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2/08/f2892970/SYS201907120810130503661300_ST/SYS201907120810130503661300_ST.001.png" width="98" height="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变态发育&#xa0;B. 经过蛹期</p><p>C. 水中发育&#xa0;D. 体外受精</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昆虫为体外受精,在陆地上产卵,然后发育成新个体。昆虫的发育方式有两种,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p><p>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p><p>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蜜蜂为体外受精,在陆地上产卵,然后发育成新个体。蜜蜂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因此蜜蜂和青蛙生殖发育的共同特点是变态发育。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xa0;&#xa0;    )</p><p>A. 草鱼的鳞片大,鲢鱼的鳞片小&#xa0;B. 豌豆的黄粒与圆粒</p><p>C. 白种人的皮肤白,黑种人的皮肤黑&#xa0;D. 番茄果实的红色与茄子的紫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p><p>A、草鱼的鳞片大,鲢鱼的鳞片小,不是同种生物,不是相对性状,A不正确;</p><p>B、豌豆的黄粒与圆粒,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B不正确;</p><p>C、白种人的皮肤白,黑种人的皮肤黑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 C正确;</p><p>D、番茄果实的红色与茄子的紫色,不是同种生物,不是相对性状,D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女子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Aa),该女子的下列细胞中可能不含致病基因的是(      )</p><p>A. 神经元&#xa0;B. 肌细胞&#xa0;C. 卵细胞&#xa0;D. 口腔上皮细胞</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白化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是由于先天性黑色素合成发生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这类病人通常是全身皮肤、毛发、眼睛缺乏黑色素,因此表现为眼睛视网膜无色素,虹膜和瞳孔呈现淡粉色,怕光,看东西时总是眯着眼睛。皮肤、眉毛、头发及其他体毛都呈白色或白里带黄。</p><p>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位于成对染色体上的基因也随着分开,因此在体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单,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又恢复到和亲代体细胞相同点水平。某女子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Aa),她体内的肌细胞、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口腔上皮细胞内的基因是成对的即Aa,而该女子产生的卵细胞含有基因a或A两种。因此有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的细胞是卵细胞。</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2/08/f2892970/SYS201907120810134627996907_DA/SYS201907120810134627996907_DA.001.png" width="395" height="1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种细胞内的基因是不成对存在的(   &#xa0;&#xa0;)</p><p>A. 肌细胞&#xa0;B. 神经细胞&#xa0;C. 受精卵&#xa0;D. 卵细胞</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因此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和受精卵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即受精卵内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相同,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p><p>肌细胞、神经细胞、受精卵都属于体细胞,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故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单存在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女性正常体细胞的中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p><p>A. 22对+XX&#xa0;B. 22对+XY&#xa0;C. 22条+X&#xa0;D. 22条+Y</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p><p>人体细胞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2/08/f2892970/SYS201907120810137479852621_DA/SYS201907120810137479852621_DA.001.png" width="330" height="1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是22对+XX,因此女性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X。</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xa0;&#xa0;)</p><p>A. 不同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是不同的</p><p>B.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形态和数量是不同的</p><p>C.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中少了一半</p><p>D.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p><p>A、不同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不同的,如人是23对染色体,水稻是12对染色体,A正确;</p><p>B、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的数量是相同的,不是不同的,B不正确;</p><p>C、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中少一半,成单存在,C正确;</p><p>D、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如人类是23对,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变异实例中,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是(    )</p><p>A.人的体细胞中若多一条21号染色体,将表现为先天愚型</p><p>B.把相同的小麦种子,播种在水肥条件不同的环境里,所结子粒的饱满程度不同</p><p>C.应用空间技术育种培育的太空椒</p><p>D.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人的体细胞中若多一条21号染色体,将表现为先天愚型、把相同的小麦种子、应用空间技术育种培育的太空椒、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都是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是遗传的变异,播种在水肥条件不同的环境里,所结子粒的饱满程度不同,是环境中变化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将一只雌性白脸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到黑脸羊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植入另一只黑脸羊的子宫内,该黑脸羊产下的小羊的脸色和性别分别是(  )</p><p>A. 白色  雌性&#xa0;B. 黑色  雄性&#xa0;C. 黑色  雌性&#xa0;D. 白色  雄性</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遗传控制中心。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p><p>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黑脸羊产下的小羊体内的遗传物质来源于雌性白脸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该小羊的性状和雌性白脸羊的完全相同,因此黑脸羊产下的小羊的脸色与性别是白色、雌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番茄果皮红色(R)对黄色(r)为显性,若将纯种红色番茄(RR)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rr)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种子基因组成以及果皮的颜色分别是(&#xa0;   &#xa0;)</p><p>A. Rr、黄色&#xa0;B. Rr、红色&#xa0;C. rr、黄色&#xa0;D. RR、红色</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2/08/f2892970/SYS201907120810142093259821_DA/SYS201907120810142093259821_DA.001.png" width="277" height="1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即只有胚珠的卵细胞和极核接受了精子的遗传物质,因此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而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其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p><p>(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若将纯种红色番茄(RR)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rr)的柱头上,遗传图解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2/08/f2892970/SYS201907120810142093259821_DA/SYS201907120810142093259821_DA.002.png" width="199" height="2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遗传图解看出,黄色番茄植株所结种子基因组成为Rr。果皮是由黄色番茄的花中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它的基因组成为rr,因此果皮为黄色。所以黄色番茄植株所结种子基因组成以及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分别为种子基因组成Rr、黄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化石记录显示,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是(  )</p><p>A. 越简单、越低等,陆生生物越多&#xa0;B. 越复杂、越高等,水生生物越多</p><p>C. 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越多&#xa0;D. 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越多</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p><p>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因此化石是研究进化的主要证据。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形成早的古老的地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少,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形成晚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多,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自然界中,保护色随处可见,如冬天白色的雷鸟,夏天树皮上褐色的蝉,下列有关保护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有利于捕食猎物&#xa0;B. 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任何时候体色都与环境色彩相似</p><p>C. 有利于躲避敌害&#xa0;D. 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一种适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p><p>A、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生物具有保护色可以不易被其它动物发现,有利于躲避敌害,有利于掩护自己捕食猎物,A正确;</p><p>B、生活在寒带的雷鸟,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体表的羽毛是纯白色的,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也是防止被敌害发现,同时便于捕食猎物,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说明羽毛的变换有利于它适应气候的季节性变化。但是,有时候冬季少雪,或迟下雪,这种情况下,雷鸟换上白色的羽毛反而容易被捕食。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此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任何时候体色都与环境色彩相似是错误的,B错误;</p><p>C、有些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似,称为保护色,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是动物竹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这样利于动物捕食和避敌;达尔文认为,这是动物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所以保护色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p><p>D、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等,都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适应性特征,说明生物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当降雪延迟时已换上白色冬羽的雷鸟易被天敌捕食,说明生物的适应具有相对性。所以保护色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一种适应,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如图),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xa0;&#xa0;&#xa0;)</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2/08/f2892970/SYS201907120810147158968428_ST/SYS201907120810147158968428_ST.001.png" width="98" height="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p><p>B. 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p><p>C. 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p><p>D. 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共同发展,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p><p>A、变异是不定向的,蛾口器的特征不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只是对变异进行定向选择,A错误;</p><p>B、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B错误;</p><p>C、蛾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p><p>D、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蛾口器越来越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属于用进废退内容,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各种各样的抗生素对治疗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就会下降。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其原因是(  )</p><p>A. 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xa0;B. 细菌对抗生素的选择作用</p><p>C. 抗生素使细菌产生变异&#xa0;D. 抗生素的生产质量下降</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p><p>滥用抗生素是出现超级细菌的原因;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这是不适者被淘汰;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这是适者生存),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些细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因此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就会下降的原因是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发炎时,白细胞数目会增多,从免疫角度看,这种现象属于 (      )</p><p>A. 特异性免疫&#xa0;B. 非特异性免疫&#xa0;C. 自然免疫&#xa0;D. 人工免疫</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抗原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资,抗体是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p><p>人的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或几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白细胞属于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人体发炎时,白细胞数目会增多,这种现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免疫的功能不包括(    )</p><p>A. 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p><p>B.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p><p>C.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治疾病的产生</p><p>D.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但免疫并不是总对人体有益的,如防御感染免疫功能过强会发生过敏反应,自身稳定的免疫功能过强容易得类风湿性疾病,当免疫监视的功能异常时有可能会发生肿瘤。</p><p>ABC、通过分析可知,免疫的功能是指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治疾病的产生,ABC不符合题意。</p><p>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指的是呼吸作用,不属于免疫的功能,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一种抗体能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xa0;B. 免疫力越强对人体越好</p><p>C. 特异性免疫必须要有抗体的作用&#xa0;D. 抗体与抗原同时产生同时消失</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p><p>(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p><p>(3)过敏反应是指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具有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的特点。</p><p>A、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主要指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A不正确。</p><p>B、免疫对人体有保护功能,但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时,对人体健康不利。例如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防御功能过弱,会出现反复感染等,B不正确。</p><p>C、抗体参与的免疫反应是特异性免疫,C正确。</p><p>D、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抗体消灭抗原后,抗体仍然存留。若再有该病原体入侵,抗体还能将抗原(或病原体)消灭,就不会再患这种病了,不同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一种抗体只能结合一定的抗原, D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细胞能产生抗体的是(      )</p><p>A. 吞噬细胞&#xa0;B. 淋巴细胞</p><p>C. 红细胞&#xa0;D. 血小板</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p><p>(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抗体具有专一性。</p><p>抗体是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因此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淋巴细胞。</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合理用药是健康的生活习惯之一,下列有关用药的一些认识,正确的是 (     )</p><p>A. 非处方药并非绝对安全,选用时要谨慎&#xa0;B. 补药吃的越多越好</p><p>C. 快过期的药物要尽量使用,避免浪费&#xa0;D. 进口的药物疗效比国产药好</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p><p>A、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服用,选用非处方药时也要谨慎,A正确;</p><p>B、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服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B错误;</p><p>C、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不能按照效期远近来调整使用 ,C错误;</p><p>D、不同的疾病,要选用不同的药物,才能针对性的起到治疗作用。进口药和国产药只是产地不同,并非进口药物疗效就好,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不是生活方式病的是(     )</p><p>A. 恶性肿瘤&#xa0;B. 白化病&#xa0;C. 糖尿病&#xa0;D. 高血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通过调查可知,现今社会中,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不再是传染病,而是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这些疾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p><p>生活方式疾病就是由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作用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病、高血压、恶性肿瘤和糖尿病等,白化病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遗传病。</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判断题</p><p>(1)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可以快速繁殖新植株    (_______)</p><p>(2)亲代传给子代的是基因,生物的性状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      (_______)</p><p>(3)冬天梧桐树落叶说明梧桐树不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_______)</p><p>(4)在预防传染病措施中,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    错    错    对    </p><p>【解析】</p><p>(1)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p><p>(2)性状的遗传实质: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给子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经精子和卵细胞进行传递,在传递过程中亲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各有一半通过精卵细胞传给后代。</p><p>(3)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p><p>(4)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包括不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等。</p><p>(1)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利用组织培养这种技术,只需要少量植物材料,就可以在短期内诱导出大量“试管苗”。可见组织培养的繁殖速度很快,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繁殖。故此题说法正确;</p><p>(2)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精子和卵细胞中基因核染色体都是成单的。故此题说法错误;</p><p>(3)冬天,梧桐树的叶子纷纷落下,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同时还能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冬季植物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干燥、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故此题说法错误;</p><p>(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接种疫苗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此题说法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昆虫的两种发育模式图,其中①表示昆虫发育过程中的幼虫期。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2/08/f2892970/SYS201907120810161981717179_ST/SYS201907120810161981717179_ST.001.png" width="143"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家蚕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图中时期。</p><p>(2)“化茧成蝶”中的“茧”对应的是图中的。</p><p>(3)蝗虫是农业害虫,它对农业危害最大的时期是[ ____],它的发育方式属于__________发育。</p></div></div>
<div><p>【答案】④→①→②→③    ①    ②    ③    不完全变态    </p><p>【解析】</p><p>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只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p><p>(1)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家蚕发育过程可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为④受精卵-①幼虫-②蛹-③成虫;养蚕是为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图中①幼虫期。 </p><p>(2)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化茧成蝶”就是指蝴蝶幼虫由蛹,经过蜕皮,变化为成虫的过程。 则“茧”对应的是图中的②蛹。</p><p>(3)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所以蝗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④受精卵-①幼虫-③成虫。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蝗虫的幼虫期发育时间较短,食量较小;而成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因此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③成虫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一是青蛙个体发育过程,图二是鸟卵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2/08/f2892970/SYS201907120810163973670074_ST/SYS201907120810163973670074_ST.001.png" width="403"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一中a的呼吸器官有_______________,a与d的_____________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p><p>(2)图二中胚胎的发育过程营养物质主要来自__________,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有。</p><p>(3)“神舟三号”飞船搭载刚产出的受精鸡蛋进入太空,是为研究太空环境对的影响,从而获得新品种的鸡,这种变异是属于___________变异。</p><p>(4)下列能说明鸟类的生殖发育比两栖类高等的是(_______)</p><p>①鸟卵中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②卵生     ③孵化、育雏     ④卵外有卵壳 </p><p>A.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p></div></div>
<div><p>【答案】肺和皮肤    形态结构    卵黄    ①④⑥    ⑦    可遗传    A    </p><p>【解析】</p><p>图一,青蛙个体发育的过程是c受精卵-d蝌蚪-b幼蛙-a成蛙。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p><p>图二,鸟卵的结构主要为:①卵壳②气室③系带④卵壳膜⑤卵黄⑥卵白⑦胚盘。</p><p>根据生物变异的原因,变异可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p><p>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这几个阶段。</p><p>(1)图一中的a是成蛙,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故a的呼吸器官是肺和皮肤。青蛙在发育过程中,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p><p>(2)图二中,⑤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①卵壳,坚硬,起保护作用;有小孔透气;④卵壳膜,包裹内部物质,具有保护作用;⑥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因此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有①④⑥。</p><p>(3)图二中,⑦胚盘含有细胞核,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神舟”三号飞船搭载了刚产出两天的受精鸡蛋进入太空,鸡蛋受精后,胚胎发育就已经开始,所以科学家的目的就是想研究太空的辐射环境对鸡胚胎发育的影响。也就是研究太空环境对⑦胚盘的影响,通过高能量、大剂量的γ射线照射,使得鸡胚胎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这就导致了遗传变异,从而获得新品种的鸡,这种变异是属于可遗传变异。</p><p>(4)鸟类在体内受精,并产下大型的具有坚硬外壳的卵,④卵外有卵壳保护,陆上发育。而两栖类是体外受精,受精率低,且生殖和发育都必须在水中进行,且卵外没有卵壳覆盖,成活率低。鸟卵的卵内有①丰富的营养物质的卵黄,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两栖类动物的卵内有卵黄,但卵黄内没有许多营养物质。鸟类具有筑巢、③孵卵和育雏的行为,提高后代的成活率;而两栖类没有这些行为。通过以上对比,①③④说明了鸟类的生殖发育比两栖类高等;</p><p>故选:A。</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染色体和DNA的关系图,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2/08/f2892970/SYS201907120810166615701454_ST/SYS201907120810166615701454_ST.001.png" width="198" height="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①是___________,存在细胞的___________中,人体的神经细胞中有_____条。</p><p>(2)图中属于遗传物质的是,该物质中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染色体    细胞核    46    ②    基因    </p><p>【解析】</p><p>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p><p>(1)由图可知:①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因此人体的神经细胞中就有46条。</p><p>(2)①染色体是由②DNA和③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位于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DNA上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性状。</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人的棕色眼睛和蓝色眼睛是一对相对性状(D和d分别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下图图一是一个家族眼睛颜色的遗传图谱,图二所示是人的生殖过程中,一个受精卵分裂后偶然发育为两胚胎,两个胚胎双双发育成两个孩子的部分阶段,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2/08/f2892970/SYS201907120810168558977273_ST/SYS201907120810168558977273_ST.001.png" width="320"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2/08/f2892970/SYS201907120810168558977273_ST/SYS201907120810168558977273_ST.002.png" width="184"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由图一家庭眼睛颜色遗传情况可推断,蓝色眼睛是____________ (显性或隐性)性状。4的直系血亲有_______________ (填数字序号),9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p><p>(2)5和6的子女中,有两个是双胞胎,其生殖过程如图二所示,据此可知(填数字序号)是双胞胎, B所含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_,图二所示生殖方式是属于_____________。</p><p>若5和6再生育一个孩子,是棕色眼睛的女孩概率是 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隐性    1、2、7、8    dd    10、11    Y    有性生殖(或胎生)    25%    </p><p>【解析】</p><p>(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p><p>(3)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4)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2/08/f2892970/SYS201907120810168558977273_DA/SYS201907120810168558977273_DA.001.png" width="476"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人的眼球中”,使眼睛呈现棕色或蓝色的结构是虹膜。图一中Ⅱ3、4的虹膜都是棕色,Ⅲ8的虹膜是蓝色,表明蓝色是隐性性状,棕色是显性性状。“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则棕色是基因型是DD或Dd,蓝色的基因组成是dd。观图一可知Ⅲ9是蓝色眼睛是隐性性状,则基因组成是dd。</p><p>血亲又分为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两种。直系血亲是指有直系关系的亲属,从自身往上数的亲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均为长辈直系血亲。从自身往下数的亲生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均为晚辈直系血亲,是与自己同一血缘的亲属。而兄弟姐妹、伯伯、叔叔、姨母和侄、甥等这些平辈、长辈、晚辈,都是旁系血亲。故Ⅱ4的直系血亲有Ⅰ1、Ⅰ2、Ⅲ7、Ⅲ8。</p><p>(2)5和6的子女中,有两个是双胞胎,其生殖过程如图二所示,从图二看出双胞胎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因此双胞胎的遗传物质和性状相同。5和6的子女中10、11都是棕色虹膜、男性。所以据此可知10、11(填数字序号)是双胞胎。</p><p>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2:</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2/08/f2892970/SYS201907120810168558977273_DA/SYS201907120810168558977273_DA.002.png" width="296" height="1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从图2看出,人A(卵细胞)和B(精子)所含的性染色体分别是X、Y。在上述生殖过程中,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了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或胎生) </p><p>蓝色是隐性性状,棕色是显性性状。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图一中2蓝色隐性状的基因型是dd, 5蓝色的基因型是dd,2遗传给6的基因一定是d,则6棕色的基因型是Dd。5蓝色的基因型是dd,遗传给下一代的基因肯定是d,6棕色的基因型是Dd,遗传给下一代的基因50%是d。如果5和6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眼睛颜色是蓝色的概率是1×50%=50%。又因生男生女各占50% ,所以若5和6再生育一个孩子,是蓝色眼睛的女孩概率是50%×50%=25%。</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初春时节某校进入腮腺炎高发期,该病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其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进行传播。在腮腺炎流行期间,学校采取的措施有:孩子得病、居家隔离;教室注意通风、换气;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等。请回答:</p><p>(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腮腺炎病毒是引起腮腺炎的____________,它的生活方式是_______。</p><p>(2)腮腺炎患者属于传染病流行基本环节中的____________;“教室注意通风、换气”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某同学已接种水痘疫苗,从免疫的角度看,水痘疫苗属于___________,该疫苗不能预防腮腺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病原体    寄生    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抗原    抗体具有专一性,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对腮腺炎病毒不起作用    </p><p>【解析】</p><p>(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2)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p><p>(1)引起流行性腮腺炎的腮腺炎病毒是病原体,病毒的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p><p>(2)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进行传播,隔离腮腺炎患者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p><p>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看,带病者是传染源,因此腮腺炎患者属于传染病流行基本环节中的传染源;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进行传播,因此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教室注意通风、换气”属于切断传播途径。</p><p>(3)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接种的水痘疫苗”是抗原,不是抗体。接种水痘疫苗后,淋巴细胞会产生水痘病毒的抗体,抗体具有专一性,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对腮腺炎病毒不起作用,只对水痘病毒起作用,因此接种的水痘疫苗不能预防腮腺炎。</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扦插技条的存活情况受到生根率的影响,某茶园基地科研小组为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十烷醇)对茶树扦插后枝条生根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p><p>分别配置等量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十烷醇溶液),浓度分别为8ppm、12ppm、15ppm、20ppm,号分别为B、C、D、E,另外配置一组等量清水,编号为A。选用长势、长度、粗细等均一致的茶树枝条30根,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6根;将5组枝条分别浸泡在A、B、C、D、E等5种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上述5组枝条取出,然后分别扦插到相同条件的土壤中,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再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并统计各组枝条平均生根数量,结果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2/08/f2892970/SYS201907120810174643365776_ST/SYS201907120810174643365776_ST.001.png" width="428" height="1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p><p>(2)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p><p>(3)每组三十烷醇溶液不能只浸泡1根枝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由上图数据分析可知:</p><p>①最适合茶树扦插枝条生根的三十烷醇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_____ ppm左右。</p><p>②随着三十烷醇溶液浓度的增加,扦插后枝条生根数的変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十烷醇溶液)浓度    形成对照实验    避免偶然性    12    低于12ppm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十烷醇溶液),浓度越高,枝条生根数越多(对枝条生根有促进作用);高于12ppm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十烷醇溶液),浓度越高,枝条生根数越少    </p><p>【解析】</p><p>(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p>(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3)分析实验数据可得:三十烷醇溶液与植物生根数的关系是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具有两重性。</p><p>(1)从题中信息可知,实验探究的是某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十烷醇)对茶树扦插后枝条生根的影响及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所以变量就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十烷醇溶液)的浓度。</p><p>(2)A组为空白组,所以说A组为对照组。设置A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实验。</p><p>(3)每组三十烷醇溶液不能只浸泡1根枝条,因为每组1根枝条太少,实验存在偶然性,每组6根避免偶然性。</p><p>(4)①从生根数曲线图可知一定浓度的三十烷醇溶液对植物生根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当三十烷醇溶液达到12ppm时,生根数量曲线达到最高点。即C组的三十烷醇溶液是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p><p>②通过数据分析,除了得出三十烷醇溶液的最适浓度外,本实验还能得出的结论是低于12ppm(左右)的三十烷醇溶液,浓度越高,枝条生根数越多;高于12ppm(左右)的三十烷醇溶液,浓度越高,枝条生根数越少。即三十烷醇溶液的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促进根的生长,超过一定范围抑制根的生长。</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华安县第一中学八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