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16:03

中考专题训练一:生物与生物圈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实例中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p><p>A. 鸟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生活</p><p>B. 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p><p>C. 浮水植物的气孔大部分分布在叶片上表皮</p><p>D. 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只开花不结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适于空中飞行,属于生物适应环境,A错误;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等,属于生物适应环境,B错误;浮水植物睡莲的气孔主要分布在上表皮.这是因为一方面浮水植物下表皮接触水面,不利于透气,属于生物适应环境,C错误;硼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硼对受精过程的正常进行有特殊作用,因此,对防治油菜“花而不实”,属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同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c811e5ae/SYS201904111026370891306025_ST/SYS201904111026370891306025_ST.001.png" width="401"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该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中,家禽、家畜、人属于 ___________成分,沼气池中的甲烷细菌、食用菌属于___________成分 。</p><p>(2)如果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壤和水被某种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过一段时间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应该是____________。</p><p>(3)农作物秸秆的碎屑、沼气池中的沼渣都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_ , 可以作为培养蘑菇、木耳等食用菌的培养基;蘑菇、木耳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繁殖后代。</p><p>(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业生态系统的成分比较简单,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少,因此其____________弱于森林生态系统。</p><p>(5)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通过____________将太阳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多途径的利用农作物可使其储存的能量更多地被人类利用。</p></div></div>
<div><p>【答案】  消费者  分解者  人  有机物  孢子  自动调节能力  光合作用</p><p>【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动物和植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是指人和动物,以绿色植物提供的物质和能量为食物来源;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和遗迹;阳光、空气等为非生物因素。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因营养关系形成的链状联系,起点是生产者,数量最多,其次是消费者,一般食物链至少2—3个环节组成,箭头指向后的消费者,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向后传递,越向后获得的能量越少。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同时食物链是保持动态平衡,当某一个环节减少,前一个环节的生物的数量增加,后一个环节的数量减少,不断地进行调节平衡状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都来自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和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作物是生产者,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贮能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的过程是光合作用,为植物、动植物提供能量、食物来源;家畜家离、人属于消费者;甲烷细菌和食用菌属于分解者,分解动植物、秸杆等为无机物并回归到自然环境中,供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生态系统中形成了两条食物链,人是最高等的,体内蓄毒最多。森林生态系统植被丰富,种类丰富,结构复杂,调节能力较强;农田生态系统植物单一,种类较少,调节能力较弱。因此,(l)在该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中,家禽、家畜、人属于消费者,沼气池中的甲烷细菌、食用菌属于分解者 。(2)如果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壤和水被某种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过一段时间,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应该是人(3)农作物秸秆的碎屑、沼气池中的沼渣都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培养蘑菇、木耳等食用菌的培养基:蘑菇、木耳可以通过大量的孢子繁殖后代。(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业生态系统的成分比较简单,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少,因此其调节能力弱于森林生态系统。(5)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多途径的利用农作物可使其储存的能量更多地被人类利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态环境中,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c811e5ae/SYS201904111026372203578873_ST/SYS201904111026372203578873_ST.001.png" width="276"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碳循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碳主要是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碳主要是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与之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分析如图能量传递的过程,可以推测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假如图中的狐狸被全部捕杀,兔的数量也不会无限增加,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p><p>(3)一般地,构成成分越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在食物网中能够__________的生物越多,因而自动调节能力越强。</p></div></div>
<div><p>【答案】  食物链和食物网  二氧化碳  有机物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受空间和食物的限制  相互替代</p><p>【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植食性动物(消费者)直接以植物(生产者)为食,它们又是肉食性动物的食物;这样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就形成了吃与被吃的关系,它们形成的食物结构,叫做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一种动物往往有多种食物,同时一种植物或动物又为多种动物所捕食,这样不同的食物链便彼此交错,构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碳从大气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又通过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的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流向大气,完成碳循环,所以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流动的,碳在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流动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和固定的太阳能,通过呼吸作用生物体内的有机物不断分解,进行物质循环;(2)生物的数量和获得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在该生态系统中,大量地捕杀狐狸,则兔因捕食者大量减少而数量会增加,但不会无限增加,原因是草减少限制兔增加、还有该生态系统的空间是有限的,限制兔不会无限增加;(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相互替代的生物越多,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p><p>A. “春来江水绿如蓝”    B. “雨露滋润禾苗壮”</p><p>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橘生淮南则为橘, 橘生淮北则为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雨露滋润禾苗壮”,属于环境影响生物,B错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的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正确;“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说明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描述与其反应的特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p><p>A. 草履虫趋向肉汁逃避食盐粒---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p>B. 蜻蜓点水---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p><p>C. 大汗淋漓---排出体内的废物</p><p>D. 孔雀开屏---生物的生殖发育</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草履虫趋向肉汁逃避食盐粒---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正确;蜻蜓点水---生物能繁殖,B错误;大汗淋漓---排出体内的废物,C正确;孔雀开屏---生物的生殖发育,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表为长江武汉段四种生物的调查实统计数据,正确的食物链书写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423pt; border:2.2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pt"><td style="width:50.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2.62pt 5.03pt 3.38pt 4.28pt; vertical-align:middle"><p>种类</p></td><td style="width:71.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2.62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甲</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2.62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乙</p></td><td style="width:73.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2.62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丙</p></td><td style="width:81.4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2.62pt 4.28pt 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丁</p></td></tr><tr style="height:18pt"><td style="width:50.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2.62pt 4.28pt; vertical-align:middle"><p>数量</p></td><td style="width:71.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2.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1.56×108</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2.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6.42×104</p></td><td style="width:7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2.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4.1×1010</p></td><td style="width:81.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4.28pt 2.62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8.3×102</p></td></tr></table><p>&#xa0;</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c811e5ae/SYS201904111026376276525824_ST/SYS201904111026376276525824_ST.001.png" width="178"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乙→丙→丁    B. 丁→丙→乙→甲</p><p>C. 丙→甲→乙→丁    D. 乙→甲→丙→丁</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因此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生物的数量就越少;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就越多,生物数量就越多,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生物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4.1×1010>甲1.56×108>乙6.42×104>丁8.3×102,因此食物链的正确构成是丙→甲→乙→丁,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关系,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乙的数量增加,试分析此时甲、丙、丁的数量变化正确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c811e5ae/SYS201904111026378257720187_ST/SYS201904111026378257720187_ST.001.png" width="161"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减少</p><p>B. 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减少</p><p>C. 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减少</p><p>D. 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在食物链“丙→甲→乙→丁”中若乙的数量增加,则甲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减少,丁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增加,丙的数量因甲的减少而增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c811e5ae/SYS201904111026379299670111_ST/SYS201904111026379299670111_ST.001.png" width="117" height="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c811e5ae/SYS201904111026379299670111_ST/SYS201904111026379299670111_ST.002.png" width="115" height="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c811e5ae/SYS201904111026379299670111_ST/SYS201904111026379299670111_ST.003.png" width="117" height="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c811e5ae/SYS201904111026379299670111_ST/SYS201904111026379299670111_ST.004.png" width="121" height="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食物链“植物→兔→狼”中,若是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兔因缺少天敌会增多,植物(兔的食物)随着兔的增多而减少,后来兔的数量随着植物(兔的食物)的减少而减少。当兔超过一定数量后,因食物不足而数量减少,然后趋相对于稳定。因此最符合较长时间内兔的数量变化的曲线是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c811e5ae/SYS201904111026380930688808_ST/SYS201904111026380930688808_ST.001.png" width="531"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一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应该是图三中的[ ]______。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图二中的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p><p>(3)图三中的A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它通过生理过程________(填序号),</p><p>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D分解者  草→鼠→蛇→鹰  狐  竞争  草  ②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c811e5ae/SYS201904111026380930688808_DA/SYS201904111026380930688808_DA.001.png" width="404" height="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试题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3)图三表示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生态系统的组成中生物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A代表生产者--植物,B代表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C代表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甲代表分解者细菌和真菌,①表示分解作用、②表示光合作用、③④表示呼吸作用。</p><p>(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图一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补充的生物成分应该是图三中的D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2)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生物的数量,乙对应的生物是狐,狐与鹰都捕食鼠,因此,鹰和狐属于竞争关系;(4)光合作用是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释放出氧气并储存能量的过程,由分析可知: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植物,它通过生理过程②光合作用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表达式是: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c811e5ae/SYS201904111026380930688808_DA/SYS201904111026380930688808_DA.002.png" width="47" height="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淀粉)+氧气。</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对秸秆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c811e5ae/SYS201904111026382802412988_ST/SYS201904111026382802412988_ST.001.png" width="311"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共包含______条食物链。蛇能获得最多能量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从______开始。一般情况下,沿着食物链方向,生物的数量越来越少,这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的。若制止人们捕杀蛇,发现可有效提高水稻产量,是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其原因:该举措可以__________________。</p><p>(3)习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减少了秸秆的燃烧,变废为宝,例如图中饲养家畜、培养食用菌、生产沼气,更多的加强了对秸秆中__________的利用。而图中食用菌与生产沼气的微生物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4条  水稻→鼠→蛇  水稻  逐级递减  减少鼠的数量  有机物  食用菌有细胞核</p><p>【解析】试题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2)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p><p>(1)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水稻→鼠→蛇、水稻→昆虫→鸟→蛇、水稻→昆虫→蛙→蛇、水稻→家畜,所以,在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共包含4条食物链,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并逐级减少,因此,蛇能获得最多能量的食物链是最短的食物链,即:水稻→鼠→蛇;(2)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水稻固定太阳能开始,一般情况下,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沿着食物链向后传递,生物的数量越来越少,这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若制止人们捕杀蛇,发现可有效提高水稻产量,是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其原因:该举措可以减少鼠的数量;(3)习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减少了秸秆的燃烧,变废为宝,例如图中饲养家畜、培养食用菌、生产沼气,更多的加强了对秸秆中有机物的利用,而图中食用菌与生产沼气的微生物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食用菌有细胞核。</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湖水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如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如图为如图中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结构关系。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c811e5ae/SYS201904111026384203108761_ST/SYS201904111026384203108761_ST.001.png" width="377"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如图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写出图一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   </p><p>如果如图中的A、B、C、D表示如图中的四种鱼,如图中和A、B、C、D对应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p><p>(2)如图中③表示丙成分通过摄食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入动物体内。其流动的共性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该湖泊水质恶化,水体发绿发臭时有发生,对渔业和居民生活用水造成严重威胁。水质恶化主要是由蓝藻、绿藻疯长及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引起的。为解决水体发绿的问题,有人建议在湖中投放一定数量的鱼苗。你认为最适宜投放的鱼苗是如图中的_________(填序号),投放鱼苗可以提高该湖泊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p><p> (4)为解决生活污水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人工湿地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c811e5ae/SYS201904111026384203108761_ST/SYS201904111026384203108761_ST.002.png" width="290" height="1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图中所示的绿色植物、细菌和真菌具有细胞壁    </p><p>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p><p>C.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分解者,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和遗传物质</p><p>D.绿藻和黑藻能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  光合作用  乙→丙  丙  逐级递减  AB  自动调节能力  A</p><p>【解析】试题分析:图中生产者能从无机环境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还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回到无机环境,因此乙是生产者;乙丙都能被丁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丁是分解者,则丙是消费者,甲是二氧化碳、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①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③表示吃与被吃、④表示分解作用;ABCD表示消费者。</p><p>(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图1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1中的食物链是:乙→丙;鱼是动物属于消费者,因此,如果图2中的A、B、C、D表示图1中的四种鱼,则图1中和A、B、C、D对应的成分是丙;(2)图1中的③表示丙成分通过摄食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入动物体内,其流动的共性特点是逐级递减的;(3)从生态成分来看,绿藻是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绿藻属于生产者;图2中的AB都直接吃浮游藻类,因此,为解决水体发绿的问题,有人建议在湖中投放一定数量的鱼苗,我认为最适宜投放的鱼苗是图2中的AB,投放鱼苗可以提高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4)图中所示的绿色植物、细菌和真菌具有细胞壁,A正确;由于生活污水有有机物,有机物有化学能,因此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正确;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分解者,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但是都有遗传物质而不是都没有叶绿体和遗传物质,C错误;绿藻和黑藻能吸收污水中的无机盐,而有机物是自己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D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甲是呼伦贝尔草原与人类共处形成的食物网,图乙是食物网中四种生物以及它们形成的共性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c811e5ae/SYS201904111026385834880199_ST/SYS201904111026385834880199_ST.001.png" width="390" height="1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甲中鹰与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在呼吸方面的共同特点是</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是_______________,要增强其自动调节能力,可以增加_____________。</p><p>(3)图乙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四种生物的共同特点,若阴影表示四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则阴影表示的含义为 ___________。尝试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图乙中的生物进行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在图甲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某种原因使蛇的数量减少,则在一定时期内数量会显著增加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竞争和捕食  用肺呼吸  草原生态系统  生物种类  消费者  昆虫和蛇、狐狸、鹰;昆虫、蛇和狐狸、鹰  鼠和食虫鸟</p><p>【解析】试题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1)图甲中鹰与蛇的关系是竞争和捕食,鹰属于鸟类,蛇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二者在呼吸方面的共同特点是用肺呼吸;(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是草原生态系统,要增强其自动调节能力,可以增加生物种类;(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图乙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四种生物的共同特点,若阴影表示四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则阴影表示的含义为消费者;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把昆虫分为一类,属于无脊椎动物,蛇、狐狸、鹰分为一类,属于脊椎动物,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可把昆虫和蛇一类,属于变温动物,鹰和狐狸一类,属于恒温动物;(4)在如图所示的生态系统中,蛇捕食鼠和食虫鸟,假如某种原因使蛇的数量减少,则在一定时期内数量将会显著增加的生物是鼠和食虫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地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社区的食物成分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中。如图是某条食物链中生物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c811e5ae/SYS201904111026387986927304_ST/SYS201904111026387986927304_ST.001.png" width="395" height="1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除表中包含的生物种类外,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有的成分是 _______。</p><p>(2)根据表中的信息,该草原生态系统有______条食物链。</p><p>(3)若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草→兔→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四种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 __________。并且有机物循环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p><p>该食物网中有毒物质的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p><p>(4)草原生态系统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的影响而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原的荒漠化告诫我们,在生产生活种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成分发挥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____能力,维护生态平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p></div></div>
<div><p>【答案】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4  草  循环利用  鹰  生物影响环境  自动调节能力</p><p>【解析】试题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是由食物链相互交错而形成的;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p><p>(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的草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2)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图中有4条食物链:草→兔→猫头鹰;草→兔→蛇→猫头鹰;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3)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并逐级递减,由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动植物的遗体中的有机物也会被分解者分解,所以沿着食物链,生物体内有机物的总量逐级递减,在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是草,所以丙对应的生物是草,并且有机物循环的特点是循环利用;(4)草原生态系统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的影响而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草原的荒漠化告诫我们,在生产生活种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成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维护生态平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专题训练一:生物与生物圈